❶ 要《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的資料
海頓,G大調第九十四號交響曲《驚愕》 本曲作於1791年,初演於1792年。作品之所以命名為「驚愕」,是得名於作品的第二樂章。據說海頓寫此曲的目的是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廂中的對音樂不懂裝懂,而又附庸風雅的貴婦人們,他故意在第二樂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後突然加入一個全樂隊合奏的很強的屬七和弦。實際演出中,當樂隊演奏到那段旋律時,那些貴婦人們果然從睡夢中驚醒,以為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劇場,這部交響曲因此而成名,於是後人也就給此曲冠以「驚愕」的標題。這部交響曲是海頓最為著名的交響曲之一,與海頓的其他幾部交響曲被認為是古典交響樂的豐碑,樂曲中充滿了生機盎然的民間歌舞氣息和明快歡樂的情緒。
作品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G大調,序奏為如歌的慢板,3/4拍子。奏鳴曲式。樂章始終以第一主題(片段1)貫穿整體,其清澈的動機連接與圍繞同一主題發展的結構,可以說是成熟時期海頓的代表性作曲手法。
第二樂章,行板,C大調,2/4拍子。即著名的「驚愕」的樂章。平緩的旋律之後突然出現一個樂隊的強音(片段2),之後又進入平緩的旋律。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調,3/4拍子。曲調詼諧,音樂富有活力(片段3)。
第四節章,終曲,急板,G大調,2/4拍子,奏鳴曲形式。主題具有鮮明的歌謠風味,略帶有感傷的情調(片段4)。
1791年,海頓離開故國到倫敦上演他的音樂作品。G大調第94號交響曲應該是第一套倫敦交響曲集中最負盛名的一部,甚至堪稱海頓晚年作品中名聲最大的交響曲之一,它具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驚愕》!這部作品在1792年音樂季的第六場音樂會上首演,獲得極大的成功。它的得名源自於作曲家在第二樂章中,先以極弱的演奏陳述主題,隨後立即迸發出一個和弦加定音鼓的全奏,由此營造出強勁而極富動態的力度對比,效果令聽眾驚嘆,所以作品首演成功後不久,英國人便給這部作品加上了《驚愕》的標題。雖然這樣的技巧在此後的交響曲創作中屢見不鮮,但海頓顯然是最早的嘗試者。有傳聞說,海頓之所以在慢板樂章中加入這樣一個小高潮,主要為了諷刺或者驚嚇那些坐在包廂中的對音樂不懂裝懂、而又附庸風雅的貴婦人,以期用這樣一個令人驚愕的片斷讓貴婦人們出醜。實際演出中,當樂隊演奏到那段旋律時,那些貴婦人們果然從睡夢中驚醒,以為發生了什麼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劇場。實際上大多數聽眾非常喜歡海頓的這部《第94交響曲》,尤其對第二樂章情有獨鍾,當年音樂會演出這部作品時,這個樂章往往會被聽眾反復要求單獨重新演奏,可見其受歡迎程度。此樂章在平凡中所透出的純朴、寬廣的氣質,絕對是海頓創作才華的極高表現。
海頓的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G大調,Hob.1.94,作於1791年。其曲名是因為第二樂章突然出現全合奏,加上定音鼓的強奏。英國用感情名詞「驚愕」;德國則稱為擊鼓(Puaken schlag)。共4個樂章:
1.G大調,序奏為如歌的慢板,由弦樂回答木管以三度平行的問句始,低音弦反復應答動機,小提琴則以上行半音階增加緊張度。主部為活潑的快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為僅兩個動機構成的極單純的樂句,而第二主題以只有4小節沒有旋律的切分節奏音型始,再由這個節奏音型中除去切分因素,在其上方由第一小提琴及長笛表現音形化音型。發展部的發展以第一主題動機為重心,以D大調呈示主題旋律後,巧妙地完成轉調,並有強烈的和聲變化。再轉入B小調,進入主題再現。終結部很龐大而充分顯示出海頓的架構才能;
2.行板,C大調,單純的C大調旋律,8小節各重復兩次,第二次重復後,主和弦突然以主體管弦樂強奏出現。然後是它的4個變奏,最後再接12小節強奏的尾聲。其第三變奏以16分音符的旋律開始,後半有長笛與雙簧管隔六度的優美助奏。這個樂章的中間插入小調部分,使全樂章構成3段體;
3.小步舞曲,很快的快板,G大調,小步舞曲部分以二段體構成,後半部的技巧已非常出神入化。一面重復單純的動機,一面呈現由屬調開始而回到同調並經過巧妙對比的和聲。中段由8小節與19小節二段體構成;
4.終曲,很快的快板,G大調,奏鳴曲式。第一主題以二段體構成,主題節奏輕快,同樣由兩部分構成。第二主題也是兩部分,在輕快節奏下,12小節的旋律加13小節小結尾。發展部以C音齊奏回復為原調。第一主題發展後以B小調結束,又回復G大調、第一主題再現時變成G小調。
這部曲子在當時受到英國聽眾的熱烈歡迎,其中的第二樂章往往被要求單獨重奏一遍,因為它不但有著令人驚奇的設計,而且擁有一種內在的美和魅力、妙趣橫生、耐人尋味。
❷ 宋史 列傳第九十四譯文
宋史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
種世衡(子)古 譯誼(孫)朴 師道
師中
種世衡
種世衡字仲平,種放哥哥的兒子。年少時崇尚氣節,兄弟中有想分享他財產的,他都讓給別人,僅取圖書而已。因種放恩蔭補為將作監主簿,多次升遷為太子中舍。
曾任涇陽縣知縣,鄉里小吏王知謙因舞弊的事敗露,依法應受徒刑,逃跑。等到皇帝舉行郊祀大赦時自己出來,種世衡說「送到官府就當赦免」,杖責他的脊背而到官府請罪,知府李諮奏請赦免其罪。後來種世衡任鳳州通判。鳳州將王蒙正,是章獻後的姻親,行為不守法。曾經因事請托種世衡,種世衡不答應,王蒙正大怒,於是誘使王知謙控訴被杖之冤而暗中幫助他,種世衡因此被流放到寶州,又移到汝州。他弟弟種世材以少升一級官贖罪,因此種世衡得為孟州司馬。很久以後,龍圖閣直學士李弦給他辯白被誣之罪,宋綬、狄柒又接著說此事,因此被授為衛尉寺丞,歷任監隨州酒,簽書同州、鄘州判官事。
西部邊境用兵,守備力量不夠。種世衡建議說,延安東北二百里處有舊寬州,請求利用當地的廢毀城堡而重加修繕,作阻擋敵軍的要沖,右面可以加強延安防禦的形勢,左邊可以運來河東的糧食,北面可以據此圖謀恢復銀州、夏州等舊地。朝廷聽從他的計策,命令他監督這一工役。夏國屢次出兵爭奪,種世衡一邊作戰一邊築城。但其地險要而沒有水,議論者以為不能守。鑿地一百五十尺,剛見石頭,石工推辭說石塊不能穿透,種世衡命令粉碎石塊一畚箕報酬一百錢,終於得到井水。城築成後,賜名青澗城。
升為內殿崇班、知青澗城。他開墾營田二千頃,招募商人,借本錢給他們,叫他們流通貨物以贏利,城中就富裕了。他時常到各部族去,慰勞酋長們,有時脫下自己所佩的腰帶給他們。曾經集合客人飲酒,有人得到敵情來報告,他就把酒器賞給來報告的人,因此歸附的羌人都樂於聽他指揮。再升為洛苑副使、環州知州。
蕃部中有牛家族首領奴訛其人,素來倔強,從未出來謁見太守,聽說種世衡到,馬上到郊外迎接。種世衡和他約好,明天將到他的帳幕中,去慰勞部落。這天夜裹下大雪,深三尺口種世衡的部屬說:「那地方太險不可以去。」種世衡說:「我剛要用信義結交各部羌人,不能失約。」就沿著險路前進。奴訛剛在帳中睡覺,認為種世衡一定不會來,種世衡踢他起身,奴訛大驚說:「在此以前從未有官員到我部族中來,你竟不疑心我嗎?」帶著部族圍著種世衡下拜。
羌人酋長慕恩部落最強大,種世衡曾經夜裹和他喝酒,叫侍姬出來陪同飲酒。後來種世衡起身進內室,偷偷從壁縫中看他們。慕恩偷偷和侍姬調戲,種世衡馬上出來來抓住他們,慕恩慚愧惶恐請罪。種世衡笑著說:「你要她嗎?」就把侍姬送給慕恩,因此得到慕恩的拚死效力。各部族有懷貳心的,叫慕恩去征討無不克捷。有個兀二族,種世衡招降他們不來,就命令慕恩出兵討伐他們。其後一百多帳落都自動歸附,沒有敢存貳心的。因此下令各族設烽火,有緊急就點火,嚴陣以待。
葛懷敏戰敗,種世衡率領羌兵幾千人以援救涇原,沒有人敢落後。曾經責令吏民射箭,有過失的人,能射中就免去他的罪;有人辭去某事、請求某事,常常看射中與否而答應或拒絕。人人自勵,都擅長射箭,從此幾年來敵人不敢接近環州境。
升為東染院使、環慶路兵馬鈐轄。范仲淹發文令種世衡和蔣偕築細腰城,種世衡當時生病,立即起身,帶著所領的士兵日夜修築,城築成而他去世。起初,種世衡在青澗城,元吳尚未臣服,他們的貴人野利剛浪[口夌]、遇乞兄弟有才能智謀,都稱大王。受元昊信任而當權,宋朝邊境的官員想以計謀離間他們。慶歷二年,鄘延經略使龐籍,兩次替保安軍守將劉拯寫信,賄賂蕃部破丑送到野利兄弟那裹,而涇原路王沿、葛懷敏也派人拿著書信及金寶去送給遇乞。正逢剛浪唆令浪埋、賞乞、媚娘等三個人到種世衡那裹請求投降,種世衡知道是詐降,說:「與其殺了他們,不如利用他們實行離間。」於是留下他們叫他們監商稅,出入時騎馬隨從很受優待。
有個僧人叫王光信的,輕捷勇敢善於騎射,熟悉蕃部的山川道路。種世衡出兵,常常叫他當向導,幾次盪平部族,種世衡上奏授他為三班借職,並改名叫王嵩。種世衡寫了蠟封書信,派王嵩去送給剛浪嘜,說浪埋等人已經到達,朝廷知道你有歸向漢人的心,封你為夏州節度使,俸錢每月一萬緡,旌節等已送到,催他歸降,又用棗連綴起來畫成一個烏龜的樣子,暗示他早日歸附的意思。剛浪嘜收到信大為惶恐,從他所治理的地方捉了王嵩押帶到元昊那襄。元昊懷疑剛浪[口夌]對自己有貳心,不許他回他自己治理的地方,而且把王嵩禁錮在陷坑中。元昊又叫他的臣僚李文貴以剛浪[口夌]的口氣給種世衡作答覆,而且說不理解給他信的意思,或者答應通好,要求明說一句話。種世衡把情況告訴龐籍。當時朝廷已經想招納安撫,龐籍把李文貴叫到面前,告訴他國家寬大允許接納安撫的意思,放他回去報告。元昊得到答覆,釋放了王嵩,對他很有禮,叫他和李文貴一起來宋境。從此接著派使者請求歸附,就此和過去一樣稱臣。
種世衡聽說野利兄弟已被殺,寫了祭文越境祭奠。龐籍上疏陳奏王嵩功勞,詳述元昊沒有通和的時候,種世衡定計派王嵩冒險離間對方君臣,就此造成猜忌和貳心,因此和我國通和,請求優待進升王嵩官職。升為三班奉職。後來王嵩因進見皇帝自陳功勞,又進為侍禁、合門祗候。
種世衡死後,龐籍任樞密使。種世衡的兒子種古上書訴說他父親的功勞,被龐籍壓制。種古又上書,終於追贈種世衡為成州團練使,詔書叫在流品以內授種古為大縣的主簿或縣尉。送回本籍。龐籍既罷官,種古再次申辯論理,朝廷交給御史考查,以龐籍過去所奏王嵩事跡的上疏為定論。下詔把此事交付史官,允許種古在近便的州做官。
種世衡在邊防多年,積貯穀物流通貨物,所到之處不煩國家增派兵丁和糧餉。他善於撫養士兵,士兵有病的可以派一個兒子專門侍候他飲食和湯葯,因此能得人拚死效力。種世衡死時,羌族酋長們好幾天早晚到靈前哭泣,青澗城和環州的人們都畫像祭奉他。兒子種古、種鱷、種診,都有將才。關中人稱其為「三種」。種誼是他小兒子。他孫子種朴、種師道、種師中。
種古
種古字大質,少年時仰慕伯祖種放的為人,不想以科舉入仕。他應當以恩蔭授宮,卻推讓給弟弟,當時稱為「小隱君」。種世衡死後,錄用種古為天興尉,多次升轉為西京左藏庫副使、涇原路都監、原州知州。
羌入侵犯邊塞,種古抗禦他們,斬首幾百。在鎮戎以北築城堡,以占據要害之處。神宗召見他,升為通事舍人,給他三個弟弟授官。一他和弟弟種診攻佔環州的折姜會,斬敵軍首級二千,升為西上合門副使。有的百姓減價賣田給熟羌以逃避徭役,種古調查其情況,查得良田三千頃,人丁四千,都刺字編為民兵。歷任環慶、永興軍路鈐轄。
因控告范純仁不當,被奪去一級官階,任寧州知州,改為鎮戎軍知軍。熙河軍十萬取道寧州,需要草料糧食,僚屬們進言以為屬於別路不應供給。種古說:「都是國家的軍隊。」命令供應。又改為鄜、隰二州知州,去世,享年七十歲。
種古明白孝義之道。他弟弟種諤因擅自興起事端被關進監獄。他請求以自己官級贖種鱷的罪。種世衡送給張問田一千畝,張間送還他,而種世衡已死,種古始終不再接受。但種世衡被范仲淹所賞識,因此立了青澗城的功勞,而種古卻以私怨去控告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被士人們所非議。
種諤
種諤字子正,因父親恩蔭多次陞官授為左藏庫副使,延州帥陸說舉薦他掌管青澗城。
酉夏酋長令[口夌]歸降,陸詵怕造成事端,想不接受,種諤請求接受他。西夏來索要,陸銑問種謬怎樣答覆,種諮說:「如果一定要討還令嘜,應當用景詢來交換。」事情就中止了。景詢其人,是中原逃亡到西夏去的。,西夏將領嵬名山部落在綏州故地,他的弟弟畫山先歸降,訲諤派人通過夷山引誘嵬名山,用金盂賄賂他,嵬名山部下小吏李文喜接受了答應投降,而嵬名山還不知道。種諤就把此事奏聞朝廷,皇帝韶令轉運使薛向和陸說派種誨去招納嵬名山。種鱷不等嵬名山答覆,就發動所部全體兵士長驅向前,包圍了嵬名山的帳落。嵬名山吃驚,拿起槍來要作戰,夷山叫喚說:「哥哥已約好投降,何以要這樣?」李文喜拿出所受的金盂給嵬名山看,嵬名山放下槍而哭,帶領眾人跟著種諤向南去。宋軍得到酋長首領三百人、一萬五千戶、兵士一萬人。
將要在前綏州築城,陸說以為沒有詔書而出兵,召種鱷回來。軍隊到懷遠,早晨起來剛梳頭,敵軍四萬人馬一起聚集,近城而列。種鱷開著城門等待,派嵬名山率領新歸降的一百多人挑戰,種誇自己的軍馬跟著出戰,擊鼓出城。到晉祠占據險要,派偏將燕達、劉甫為兩翼,自己率領中軍,於是關閉營壘,把全部老弱發動起來登城擊鼓吶喊使敵人疑慮:稍後接戰,追擊二十里,俘獲很多敵軍,於是在綏州築城。
陸詵彈劾種諤擅自挑起事端,而且不聽從指揮,要逮捕治罪;:沒有結果而陸說移官秦州。諫官紛紛攻擊種諤,於是被吏部論罪,貶官四級,安置隨州。正逢侯可因議論水利的事入見皇帝,神宗問起種譜的事,侯可說:「種誇奉有密旨取綏州而得到罪名,以後將怎樣派人作事呢?」皇帝也後悔,恢復種諤官。
韓絳任陝西宣撫使,用種諤為鄜延鈐轄。韓絳在羅兀築城,圖謀攻取橫山,命令種鍔率兵二萬人出兵無定川,叫諸將都受其指揮,調發河東軍隊到銀州會合。城築成後而慶州兵叛亂:下詔退兵,放棄羅兀,貶種鍔為汝州團練副使。再貶賀州別駕,移單州,又移華州。韓絳再次任宰相,上奏種誇以前的功勞,復官為禮賓副使、岷州知州。董氈將鬼章聚兵於洮州、岷州,新附羌人多數反叛,種諤征討襲擊斬殺他們。又跟隨李憲出塞,收復洮州,攻下逋宗、講珠、東宜等城,掩擊敵人到大河,斬敵軍首級七干。
升東上合門使、文州刺史、涇州知州,改為鄘延副總管。上奏說:「夏主秉常被他的母親所囚禁,可趕快派本路官兵直搗他們的巢穴。」就入朝見皇帝,誇口說:「夏國沒有人才,秉常是個孩子,我去抓住他的手臂帶來。」皇帝以為他豪壯,決意西征,以他為經略安撫副使,各將領都聽他指揮。種誇出兵駐在邊界,皇帝因種謬在約定時間以前輕率出發,叫他聽命於王中正。敵人屯兵於夏州,種絝率領本路和京畿內七將兵進攻米脂,三天未攻下。夏國兵八萬前來增援,種諤在無定川抵抗他們,伏兵出擊,截斷了敵軍首尾,大敗他們,降守將令介訛遇。捷報奏聞朝廷,皇帝大喜,群臣都向皇帝祝賀,皇帝派宦官告諭獎勵,罷免了王中正。
種諤留一千人守米脂,進駐銀、石、夏州,不見敵人。開始時,他受詔應到靈武會師,種諤繞道不進,士兵飢餓疲憊,想用糧運不繼歸罪於轉運使李稷。駐軍在麻家平,大校劉歸仁率眾潰散,下韶命令退兵。仍升鳳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種諤想占據橫山的志願並未放棄,派他的兒子種朴上奏他的計策。:皇帝召見種朴問他情況,升種朴為閥門祗候。朝廷將進軍在橫山築城,命令徐禧、李舜舉出使鄜延商議。種諤說:「橫山延綿千里,多產馬匹適合耕種,人民強勁勇悍善於作戰,而且有鹽鐵之利,西夏人靠這地方為生;這裹的城堡都控制險要,足以守御。現在建功立業,應當從銀州開始。其次遷宥州,又其次修築夏州,三州修好後鼎峙而立,那麼橫山已囊括在三州之中。又其次是修鹽州城,那麼橫山的強兵戰馬、山澤財利,都歸我國所有。其地勢居高臨下,下窺興慶、靈州,可以直搗西夏的巢穴。」而徐禧和沈括定議遷移銀州,在永樂築城,和種鍔開始的計策不同,於是奏請留種韹守延州。不久永樂被圍困,種諤觀望不去援救,皇帝希望他以後能報效,攔置不問,而且憂慮敵人來到,就任命種諤為延州知州。種諤背上生疽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種諤善於駕馭士兵,每當遇敵能出奇計,作戰必勝,但虛假怪誕而殘忍,左右的人有犯法的立即斬殺,有的先剖取肺肝,同坐的人掩面不敢看,種鱷則照常飲酒吃飯。敵人也懼怕他勇敢善戰,所以屢次有功。李稷運送糧餉進軍隊,早晨進入種諤軍營,軍吏擊鼓高聲致敬。種諤把軍吏叫來問:「軍中有幾個主帥?我定要借你的頭來代替運糧官。」就叱令斬了他。李稷惶恐趕快出來。曾經渡黃河,突然遇上敵人,欺騙賓客說:「事情緊急了,你可以穿我的衣服,騎我的馬,隨從旗鼓和一千騎兵,趕快趕到大軍那裏去。」賓客信他的話,敵人以為是種諤,來追他,賓客幾乎遇難。自從熙寧年間首次開拓綏州,後來又兩次西征,都是種諤首先提出的計謀,終於招致永樂之敗。議論者說種諤不死,邊境戰事不會停止。
種誼
種誼字壽翁。煕寧年間,種古入見皇帝,神宗問他的家世,授種誼官。他跟隨高遵裕收復洮州、岷州,又平定山後羌人,官至熙河副將。
出使青唐,董氈派鬼章在邊界上迎候,故意取道曲折,來顯示他們道路的險遠。種誼本來熟悉那裏的地理,責備鬼章說:「你在淺井中跳動,以為我不知道路遠近嗎?」命令走近便的路。鬼章發怒,用兵器威脅他,種誼聲色不變,終於改變路餞。出朝為路都監。從蘭州渡河征討敵寇,斬首六百,多次遷轉為西京使。
元佑初年,任岷州知州。鬼章誘殺景思立,後來更自恃強大,大有窺測舊地之心,叫他兒子到宗哥那裹請求增兵入寇,並且勾結降附的羌人為內應。種誼刺探到他的情況,上疏請求除掉他。下詔派游師雄到種誼那裏商議得失,就和姚兕合兵出去征討。羌人迎戰,種誼把他們打退,追擊逃兵到洮州。種誼趕快進攻,早上大霧掩蓋,半步路就看不清。種誼說:「我軍遠來,敵人當然不知實力的強弱,趁這大霧可以一鼓攻下。」就親自擊鼓進軍。一會兒,霧散了,先登上的人已攻克了城,鬼章被抓住。種誼開玩笑問他:「分別後安好嗎?」鬼章不能回答,後慢慢地對人說:「我生來恨種使,今天果然被他捉住。天不讓我重新佔有舊地,這是命。」就俘虜鬼章回來。授為西上閥門使、康州刺史,改為鄘州知州。
西夏侵犯延安,趙離派種誼統領諸將。敵人聽到種誼來到,都潰逃。延安人說:「有了種誼,勝過精兵二十萬。」升熙河鈐轄、蘭州知州。蘭州和通遠都是隔絕的要塞,中間亭障和防禦設施不相連接,肥沃的田地多數放棄不種,種誼請求在李諾平築城以扼守要沖。升東上合門使、保州團練使時,去世,年五十五歲。
種誼倜儻而有氣節,喜歡讀書。治軍嚴整,命令一下,雖死不逃避;遇到敵人,估量打不勝就不出戰,所以每次戰斗從未失敗。岷羌酋長包順、包誠恃功驕縱,前任太守一味姑息,種誼到任,待他們很厚。他們有小過失,種誼叱令交吏員治罪,將依法懲處。包順、包誠磕頭伏罪,情願效命來贖罪,、便叫交罰金釋放,眾羌人害怕服從。到洮州之役時,包順、包誠二人的功勞最多。
種朴
種朴因父親之功授右班殿直,積累勞續,升至皇城使、昌州刺史,改任熙河蘭會路鈐轄兼河州知州,安撫洮西沿邊公事。
黃河以南的蕃部叛變,降羌阿章率領其他部族抗拒官兵,熙河路主帥胡宗回派種赴出兵討伐。當時種朴到任才二天,因賊軍士氣正高,而且嚴寒,想稍晚些出征,而胡宗回發緊急公文六七次,種朴不得已,就出兵。羌人知道種朴來,設埋伏等待。種朴遇伏兵,軍隊前後不能相救應,種朴拚死作戰,被敵人所殺,用馬背了他的屍首而去。
羌人乘勝追擊敗兵。宋軍撤回時遇到險阻,阻塞擁擠不能通過。有個偏將叫王舜臣的善於射箭,把弓掛在臂上,獨自站在軍隊後面。羌人追來的約有一萬騎兵,有七人披甲騎馬在前面。王舜臣想到這七人一定是羌人首領中尤為兇悍狡猾的,不先射死他們,我軍必然被殺盡。於是大聲說:「我叫最前面走的眉頭之間插花。」彎弓射出三箭,殺了三人,都射中臉部;其餘四人返身逃走,箭都射穿他們背部。一萬敵騎都驚訝不敢向前,王舜臣因此得以整頓部眾。過一會兒,羌人又前來。王舜臣自申時到酉時,取箭射出一千餘枝,沒有虛發的。手指裂開,血流到肘部。天快黑時,才得渡過險關。將士們失去鬥志,沒有人再敢說作戰。當時,如果沒有王舜臣則軍隊就被殲滅了。事情上奏,追贈種朴雄州防禦使,給他後輩十人授官。
種師道
種師道字彝叔。年少時從張載學習,以恩蔭授為三班奉職,參加法科考試,改為文官官階,任熙州推官、權同谷知縣。縣吏有關於田產的訴訟,經二年未判決。種師道查閱案卷文件,整天都看不完,但所控告的僅是母親和哥哥而已。種師道把那個縣吏叫來詰問說:「母親、哥哥,依法可控告嗎?你兩年來擾亂鄉里夠了嗎?」縣吏叩頭服罪。
任原州通判,提舉秦鳳常平。因議論役法觸犯了蔡京,改為庄宅使、德順軍知軍。又說他詆毀先烈,罷官編入元佑黨籍,被廢棄不用十年。後來以武功大夫、忠州刺史乙逕願都鈴轄任懷壟軍知軍。夏國來劃定邊界,他們的焦彥堅一定想得到舊地,種師道說:「如果說舊地,應當以漢朝、唐朝為根據,那你們的疆土更少了。」焦彥堅無法回答。
童貫掌管兵權到西部邊境,擅弄權威很囂張,見到他的人都一起下拜,種師道僅畏揖而已。種師道被召到朝廷,徽宗訪問邊界上的事,回答說:「先要使自己不被戰敗,敵人來就應戰。胡亂行動滋生事端,不是好計策。」童貫建議遷內地弓箭手充實邊防,而說成是在新開邊境招募的。皇帝又問種師道,回答說:「我恐怕遠處的功業沒有建成,而近處已先受擾亂了。」皇帝認為正確,賞賜一套衣服、金帶,用他為提舉秦鳳弓箭手。當時五路都設官,皇帝對他說:「你,是我所親自提拔的。」童貫更不高興,種師道不敢接受官職,請求授其他官職,得提舉崇福宮。很久以後,任西安州知州。
西夏侵犯定邊,並建築佛口城,種師道帶兵去毀掉佛口城。剛到時軍隊缺水很口渴,種師道指著山的西麓說:「那襄應當有水。」命令工役去找尋,果然得到滿山谷的水。幾次升遷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洺州防禦使、渭州知州。督率各路兵在席葦平築城,剛修築,敵人到來,堅守葫蘆河。種師道在河邊布陣,像將要決戰的樣子。暗中派偏將曲充由小道出橫嶺,揚言說援兵來到,敵軍害怕觀望,楊可世率兵偷襲敵人後方,姚平仲用精兵進擊敵人,敵人大敗,斬首五十級,繳獲駱駝、馬牛數以萬計,敵軍首領僅得逃脫性命。種師道建成城而回朝。
又奉詔率陝西、河東七路兵征討臧底城,預定十天一定攻下。攻到城下,敵人守備很頑強。官兵稍有怠意,軍校有坐在胡床上自動休息的,立即斬了他,把屍首在軍門示眾。下令說:「今天不攻下城,照此辦理。」士兵害怕,吶喊登城,城即時失陷,當時兵到剛八天。皇帝得到捷報後很高興,升他侍衛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應道軍承宣使。
隨童貫為都統制,授保靜軍節度使。童貫謀劃攻燕,叫種師道監督諸將。種師道諫阻說:「今天的舉動,譬如強盜進入鄰人家裏不能救助,又乘機想分得人家的財物,這恐怕不可以吧?」童貫不聽。軍隊已進駐白溝,遼國人吶喊向前,士兵多受傷。種師道事先叫每人拿一根大棒自己防身,這才沒有大敗。
遼國使者來請和說:「女真背叛本朝,也是貴國所很憎惡的。現在圖一時之利,放棄百年和好,結交豺狼一樣的鄰國,種下將來的禍根,可說是計謀得當嗎?救助災難愛恤鄰國,這是古今通理,請大國考慮。」童貫不能回答,種師道又進諫應該答應遼使,童貫又不聽,暗中彈劾他幫助敵人。王黼大怒,貶責種師道為右衛將軍退休,而用劉延慶代替他。劉延慶在盧溝大敗,皇帝思念起種師道的話,起用他為憲州刺史、環州知州,不久恢復保靜軍節度使,又退休。
金兵南下,朝廷趕緊召種師道,加檢校少保、靜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允許他根據情況自主發檄文調集兵力和糧食。種師道正在南山豹林谷居住,接到命令就向東來。路上去見姚平仲,姚平仲有步兵和騎兵七千人,和他一同向北行進。到洛陽,聽說斡離不已屯兵京城之下,有人勸他不要前進說:「敵人兵勢正盛,請暫在汜水駐扎,以求萬全之計。」種師道說:「我們兵力少,如果遲疑不進,事情暴露,是自取羞辱。現在擊鼓向前,他們豈能料知我軍虛實?京城中人知道我們來,士氣自然振作,何必憂慮敵人呢!」他沿路張貼榜文,說種少保領了百萬西部軍隊來到。到了汴京城西,向汴水以南進兵,直逼敵營。金兵害怕,移寨稍向北,收回遊騎,僅守衛牟駝岡,並增設堡壘自衛。
當時種師道年事已高,天下人稱他為「老種」。欽宗聽說他到達,極為高興,打開安上門,命令尚書右丞李綱迎接慰勞。當時已經議和,種師道入見皇帝,皇帝問他說:「今天的事情,你的意見如何?」回答說:「女真不懂兵法,豈有孤軍深入別國而能平安回去的嗎?」皇帝說:「已經講和了。」回答說:「臣是以領兵作戰事奉陛下,其他不是臣所敢知道的。」授官為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各路兵馬都歸屬他。以姚平仲為都統制。
種師道當時有病,皇帝命令不要下拜,允許他坐轎入朝。金國使者王油在朝廷上很傲慢,望見了種師道,才依禮拜跪。皇帝看見笑著說:「他是因為你的緣故。」京城自從被圍困,各城門都關閉,市上沒有柴火菜蔬。種師道請求開西、南兩門,聽任百姓照常進出。
金國有擅自經過偏將馬忠軍前的,馬忠斬了他們六人。金人前來控訴,種師道把界旗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制約,後來沒有人再敢越界的。種師道又請求暫緩交納金幣給金,使他們怠惰而歸,扼守黃河殲滅他們,宰相不答應。
種氏、姚氏都是山西大族,姚平仲的父親姚古正帶熙河軍隊入援。姚平仲怕功名獨歸種氏,於是把士兵不能速戰作為理由向上奏聞。李綱贊成姚平仲的建議,命令城下的軍隊有緩急情況聽姚平仲指揮。皇帝每天派人催種師道作戰,種師道想等他的弟弟秦鳳經略使種師中到達,上奏說過春分方可進攻。當時相差僅八天,皇帝認為遲緩,最終命姚堊仲去襲擊金營,以致戰敗。戰敗之後,李邦彥建議割讓三鎮,種師道和他爭辯不被允准。
李綱罷相,太學諸生、京城百姓伏在朝廷下面請求見種師道、李綱,皇帝下詔催他去彈壓。種師道乘車而來,眾人拉開簾子看他,說:「果然是我們種公。」一起大聲致敬而散。
金兵退後,罷為中太一宮使。御史中丞許翰見皇帝,以為不應當解除種師道的兵權。皇上說:「種師道老了,難以任用,當讓你見他。」命令在殿門外相見。種師道不說話,許翰說:「國家有急難,詔書允許詢問所疑的事,你不要書生氣不肯講。」種師道才說:「我軍人多敵軍人少,只要分兵結營,控守險要之地,使他們運糧的路不通,和他們相持,可以打敗敵人。」許翰感嘆信服他的話,又上奏說種師道智謀沒有衰退,還可用。於是加檢校少師,進授太尉,為鎮逃軍節度使,任河北、河東宣撫使,住滑州,其實並無兵卒跟隨他。
種師道請求集合關、河兵卒屯駐滄州、衛州、孟州、滑州,防備金兵再來。朝廷議論認為大敵剛退,不適合勞動兵力以示弱,建議被擱置不用。不久種師中戰死,姚古戰敗,朝廷震驚,召種師道回京。太原失陷,又派他巡行邊防。到河陽,遇見王油,他預料敵人一定會大舉來犯,馬上上疏請皇帝到長安以避敵人的兵鋒。大臣們以為他怯懦,又召他回京。既到,因病不能面見皇帝。十月,去世,享年七十六歲。皇帝親臨祭奠,慟哭,贈開府儀同三司。
京城失守,皇帝拍打胸部說:「不用種師道之計,以致到此境地!」金兵剛退時,種師道曾再次強調以前建議,勸皇帝在金兵半渡時攻打他們,不聽,種師道說:「將來一定會成為國家大患。」所以追憶痛惜他以前的話。建炎年間,加贈少保,謐號忠憲。
種師中
種師中字端孺。歷任環濱邠州知州、慶陽府知府、秦州知州,侍衛步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房州觀察使,奉寧軍承宣使。
金兵入侵,下詔令他率秦鳳兵入援,沒有到而敵人已退,就以二萬人駐守滑州。派副將姚古為河北制置使,姚古援救太原,種師中援救中山、河間。有人認為種師中從磁州、相州向北,金兵如果下太行,則其勢不能退還,這是和段凝駐兵在黃河上一樣的情況。當時大臣們議論各相矛盾,樞密使主張打敗敵人,而三省卻下令將敵人護送出境。種師中渡過黃河,就上言說:「黏罕已到澤州,臣想由邢州、相州間快速出兵上黨,出其不意,應當可以取勝。」朝廷疑慮不採納。
斡離不退回,種師中追逐出境。黏罕到太原,全部攻佔各縣,用鎖城法圍困太原,使內外不能相通。姚古雖收復隆德、威勝,扼守南北關,而不能解太原之圍。於是皇帝下韶叫種師中由井陘路出兵,和姚古成掎角之勢,進駐平定軍,乘勝克復壽陽、榆次,屯兵於真定。
當時黏罕在雲中避暑,留兵分頭從事畜牧,刺探的人以為他們將要逃走,告訴了朝廷。知樞密院許翰信以為真,多次派人督促種師中出戰,並且責備他逗留怯弱。種師中嘆氣說:「逗留怯弱,是兵家的大罪。我從少年時從軍,現在老了,豈能接受這種罪名!」即日准備完畢,約姚古和張灝一起進兵,輜重和犒賞的物資,都來不及帶著走。五月,到壽陽的石坑,被金兵襲擊。五戰三勝,回兵向榆次,離太原一百里,而姚古、張灝遲誤約期不到,軍隊嚴重飢餓。敵人知道了,用全部兵力來進攻,宋軍右軍潰敗而前軍也奔逃。種師中獨自率麾下兵士拚命作戰,從卯時打到巳時,士兵發射神臂弓射退金兵,而沒有受賞賜,士兵都憤怒怨恨散去,所留下的僅有幾百人。種師中身受四處創傷,力戰而死。
種師中老成持重,是當時的名將,各路兵因此失去銳氣。劉韐說:「種師中聽到命令就出發,奮勇不顧自身,雖然古代的忠臣也不過這樣。」請求加以優厚追贈,以勉勵為國盡忠者。下韶追贈少師,謐號庄愍。
❸ 高法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問題
第九十四條 個人承包經營違反本法規定招用勞動者,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解讀】本條是關於個人承包經營者損害勞動者利益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個人承包經營是指企業與個人承包經營者通過訂立承包經營合同,將企業的全部或者部分經營管理權在一定期限內交給個人承包者,由個人承包者對企業進行經營管理。個人承包經營是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的特定時期出現的解決部分合營企業經營管理不善、嚴重虧損的補充措施。個人承包經營對一些企業扭虧轉盈,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發揮了作用,但也出現了個體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混亂,一味追求經濟利益,侵害勞動者權益等問題,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後,賠償責任不明確,勞動者得不到賠償的問題,更是亟需法律作出明確規定。
個人承包經營期間因個人承包經營者違反法律規定而對勞動者造成的損害,個人承包經營者應對其違反法律的行為承擔責任,對勞動者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同時針對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個人承包經營者侵害勞動者權益,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對勞動者進行賠償,或者個人承包經營者逃避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卻很難得到賠償的現象,為有效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對於個人承包經營期間,個人承包經營者招用勞動者違反法律規定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由發包的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本條規定發包組織與個人承包經營承擔連帶責任目的就是防止個人承包經營者在承包經營過程中,急功近利侵害勞動者利益,或者損害勞動者利益後沒有能力或逃避承擔對勞動者的損害賠償責任。因此,個人承包經營者招用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雖然是由於個人承包經營者的違法行為造成的,但發包組織仍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同樣,個人承包經營者也不能拒絕承擔賠償責任。個人承包經營者招用勞動者時違反本法規定對勞動者造成的損害,勞動者既可以要求個人承包經營者全額或者部分賠償,也可要求發包的組織即個人承包經營者所承包的單位全額或者部分賠償。訴訟中,勞動者既可以單獨起訴發包組織或者個人承包經營者,也可將發包組織或者個人承包經營者列為共同被告。
❹ 斗羅大陸第九十四集,比比東和大師在一起 了嗎
不是我劇透,再也不會了。最後大師和柳二龍回到了所屬宗門,大師成了宗主。
❺ 善良的死神第九十四章 玄月對聖邪說的什麼
三少沒寫 。。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之規定是什麼意思
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
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6)第九十四章制服帕西擴展閱讀:
訴訟法,是指規定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訴訟法調整的對象是訴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
訴訟法的主要內容有:
關於司法關以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的原則、程序方式和方法的規定;關於檢察或監督訴訟活動是否合法,以及糾正錯誤的原則、程序、方式和方法的規定;關於執行程序的規定等等。
❼ 誰有西遊記第九十四回內容概括一定要300字以上啊!跪求!
西遊記九十四回概括: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
那公主,剝了衣服,捽捽頭,搖落了釵環,來到了土地廟拿起葯搗子就開始與行者干,公主打不過行者,便跑到了一個山上的兔穴里用石頭把門堵上不敢出來,行者就把土地給喊了出來。
土地把行者帶到了三個兔穴旁邊,行者把兔穴扒了,太陰下凡了,就把玉兔給收走了,國王非常的難過,只好讓唐僧師徒們岀關了。
(7)第九十四章制服帕西擴展閱讀:
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吳承恩所著力描寫的是西天路上每一場具體的戰斗,是孫悟空如何在與阻撓取經的邪惡勢力作斗爭中取得勝利。總起來看,西天取經的故事通過幻想的情節,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勇敢前進的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摧毀社會上一切邪惡勢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願望和信心。
❽ 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簡介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曹真欲借羌人之力擊破諸葛亮,諸葛亮用計擊敗羌軍,羌王徹里吉答應斷絕與魏國的關系。
孟達欲歸蜀國,決定起兵伐魏,但計劃泄露。
曹睿重新起用驃騎大將軍司馬懿,司馬懿攻破上庸,孟達戰死。
具體原文可參考:http://tieba..com/p/1137833979?pn=1
(也是我寫的!)
❾ 求三國演義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讀書筆記
最主要的原因是 街亭(地方名,戰略要地)失守,導致諸葛亮帶的大軍 變孤軍,3面被圍,只能撤軍
而後,諸葛退往西城,籌備 運送糧草(往後方運)時,被司馬大軍壓城, 緊急時,諸葛只能放棄沉穩的作風,被迫用陷計(空城計),騙司馬退軍
PS:原因說啦,不過500字的文,自己的作業自己做哦~~~
❿ 如何理解 紀律處分條例第九十四條
第九十四條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侵佔非本人經管的公私財物,或者以象徵性地支付錢款等方式侵佔公私財物,或者無償、象徵性地支付報酬接受服務、使用勞務,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