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服從是指高考考生在填報學校志願時,勾選服從調劑的選項,表明自己服從學校分配,以提高被該類院校錄取的機會。具體來說:
適用情況:當考生的分數可能過低,存在被所報考的學校刷出錄取名單之外的風險時,可以選擇學校服從。
作用機制:如果考生報的學校都沒有被錄取,招生辦公室會考慮將考生分配到同批次中未招滿計劃的學校,但考生需要接受該校的任何專業。
錄取機會:勾選學校服從可以大大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避免被刷到下一個批次的院校。
風險與選擇:如果考生不服從學校調劑,且沒有被所填志願的學校提檔,那麼考生將被刷到下一個批次的院校,參加下一批次院校的投檔。因此,選擇學校服從需要考生權衡自己對學校和專業的偏好與錄取機會之間的關系。
⑵ 如果平行志願中第一個學校填不服從調劑,投檔線過了,但專業分沒過,
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中,如果考生在志願填報中選擇的第一個學校明確表示不服從調劑,而投檔線已經過了但專業分未達標,那麼考生將會面臨退檔的風險。
一旦被退檔,意味著該批次的後續志願將不再被檢索,從而導致考生無法在該批次中獲得錄取機會。因此,即使投檔線達標,但如果專業分數不滿足調劑條件,考生依然可能失去錄取機會。
為了提高錄取成功率,建議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合理分配專業和學校的選擇。如果擔心某個學校的專業要求過高,可以考慮將服從調劑選項選為「服從」,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這樣即使專業分數未達標,學校依然可以將考生調劑到其他符合條件的專業。
此外,考生還可以關注後續批次的錄取情況。如果當前批次未被錄取,可以留意下一批次或徵集志願的機會,以便爭取更多的錄取機會。
總之,在平行志願填報中,了解清楚各個學校的錄取規則和專業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合理規劃志願填報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被錄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