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服知识 > 家长在家制服不了孩子

家长在家制服不了孩子

发布时间:2021-06-07 06:19:43

① 宝宝任性脾气大,家长应该用什么方法“制服”他呢

四岁的天天常常因为自己的调皮捣蛋让妈妈感到非常的头疼。而且随着天天年龄的不断增长一些不顺心的事就会让他大发脾气。最近他和妈妈又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妈妈大发雷霆。

② 家长与父母的区别

1. 家庭问题都出现在父母当上“学生家长”之后。未当“家长”之前,父母孩子在家庭里关系原本是和谐的。从上学之日,孩子变成社会的学生;同时,学校向孩子父母授予一个社会身份——“学生家长”。
2. 执行学历教育任务的学校,针对广大家长想用钱实现“提升厌学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市场需求,研制出一种有效提升“厌学学生考试成绩”的“应试教学技术”。此教学技术已全面普及于中国大陆的初、高级中学。
3. 学生接受“应试教学”教育过程中,因缺少人身自由死记硬背痛苦不堪,学生自然的厌恶上学,千方百计要逃离学校。
4. 许多学生家长盲目追随学历教育,随时依照学校“应试教学”的指令,严格监管自家学生去“好好上学”(并非让孩子去好好学习)。
5. 父母一旦成为学生家长,对待孩子的心态和立场会突然发生180度改变:原来在家庭呵护孩子的人,变成在家庭监管学生人身自由的看守。因此,孩子在家里找不到原来关爱自己的父母了!孩子对充当学生家长的父母深感陌生和不解。这是家庭发生亲子矛盾的起因。
6. 极少数父母没有随孩子上学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心态和立场。这类父母依旧对孩子充满关爱,为孩子保留着一个有温情的家。不认真充当学生家长的父母根本无需改变什么。学校里的优秀学生其实来自于那些父母不充当学生家长的极少数家庭。学校尖子生稀少正是因为不当学生家长的父母太少原因!
7. 孩子被父母送进学校,全部时间被接受学历教育所占用,父母自愿充当学历教育“家庭看守”,监管学生长期忍受学历教育带来的痛苦。这类孩子不是成为一个只会听家长话的“大学生”,就是一个离家出逃的“差学生”。
8. 少数孩子从不厌恶上学。因为他(她)们能在家庭受父母爱护进行自主学习。这类学生虽然身在学校,却从不是接受应试教学的对象。因为这类学生把学校功课当作自我选择的学习内容。学校和教师把这类学生当宝贝看,给予这类学生充分的自由,原因是他(她)们取得的优异学习成绩可以作为学校教育成就。
9. 所有孩子都是最爱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人。孩子的时间却是受父母育人理念所左右的。孩子的时间被用于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还是用于忍受教育的痛苦,结果完全相反。
父母们都轻轻松松的教会了自己孩子说话和走路,其实这是人一生中两件最难完成的育人工作。这足以证明:人人皆会当父母,家家都会带孩子!所以,充当学生家长的父母们,只要回归于受自己孩子喜欢,一切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学生家长”行为,都将自动消失。
“学生家长”只是父母取得的阶段性社会身份,好似一套发给父母的“城管制服”,穿在身上就能像城管队员驱赶无照商贩一般对自家学生“执法”。当父母明白孩子只需要父母呵护,平日在家不穿这套“家长制服”又有何难?

③ 幼儿园老师多次反应我家孩子过于敏感,一说就哭,该怎么

有的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快就能融入,但有的孩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缓解焦虑与不安。

孩子到了幼儿园,就要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在那里,东西是要和别人分享的;想吃东西,想玩玩具是需要排队的。到处都是限制,不是像家里一样可以随心所欲。

多和孩子聊一聊幼儿园里面愉快的事情,今天有没有交到新朋友?中午的饭菜好吃吗?今天玩了什么?

孩子不上幼儿园的时间,可以带孩子多去游乐场所,小朋友多的地方。要教会孩子怎么样和陌生的小孩一起玩、做朋友,慢慢的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④ 家长把孩子关在家里违反法律吗

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所以只要不属于严重事件,是不属于违法的。如果有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写日志诉说出来,这样心理会痛快一点的。家长一般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所以一般都会选择对你有利的事情哟,相互理解吧。事实上无论子女有没有成年家长都没有权利限制子女的人身自由。法律依据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 1、<<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所以家长的这种行为是触犯了法律的,属于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⑤ 家长控制不住自己发火,怎么办

过高的期望和错误的育人方式方法,导致我们许多家长只会盲目的爱孩子却不会教育孩子。那么怎样可以做到双赢?咱们知道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天空。 下面的建议您可以试试,但这都是表面的,根本的还要提升素养——如果遇到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刻,不妨试一试:1.深呼吸,然后从1数到20,不要急着。2.冷静下来,确定自己可以保持理性的态度说话了,再开始说。3.先看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他已经有心虚的样子,就再重复一次我们的要求。4.如果孩子依然故我,就可以跟他说:我现在很生气了,请你听话好吗?并且向孩子说明为何希望他可以照着做的原因。5.若孩子还是不依,就请先暂停他正在进行的动作;严肃的告诉他:“我想我需要你好好听我说话;或是你有什么是想抗议的,可以说出来让我知道。”6.我们可以先说我们的,或是先听听孩子的;原则是:静静的听,而且是“真的听”,不要被先入为主的观念绑住了。7.与孩子达成协议。原则上,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要求,但也是要与我们的期望相平衡;且让孩子知道事情的规则,这样才不会象是一昧的纵容孩子。 孩子越来越大,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蒙台梭利认为大多的冲突来自父母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与标准来衡量孩子,而却没有发现孩子的世界与大人有明显不同,此时,父母应换位思考,多体察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慢节奏要有耐心,不要轻易发火;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内心,而且让孩子学得像您一样火暴。 面对孩子的坏习惯,劳累了一天的你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你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你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和情绪。但是,他还弄不清,你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你发脾气的时候,他虽然停止了你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有时候,情况还会更复杂一些。孩子做错了什么,在平常也许并不足以引起你发脾气。但此时此刻,也许你刚刚和别人吵完架,也许工作上的千头万绪正让你无从理起,也许你刚刚被自己的父母数落了一通,无处发泄……于是,孩子那点小毛病成了导火索。显然,有些火发到孩子身上是不公平的,而且,很多时候,发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我们总能够清楚地这样分析问题,我们当然能够遵循众多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的建议:冷静!不对孩子发脾气!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情绪,有时并不受我们的主观意志的控制。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换个角度想想看1.你发火对孩子到底有没有用? 有用。它阻止了孩子正在进行中的不良行为。紧急时刻,你的一声吼也许能够让孩子避开危险。2.孩子除了感到害怕,还学到了什么吗?(1)除了他自己以外,还有别人存在,别人也是有脾气的。他要学着尊重别人。(2)情急中,每个人都会发火。(3)这种情绪表达有可能给彼此的关系带来紧张的气氛,事后,父母往往会通过一定的行为来消除紧张,修复关系。3.你发火对你自己到底有没有用? 也有用。让你积攒的情绪得到迅速的宣泄,之后,你的头脑很快会理智起来。有不少父母,刚吼到一半,就已经知道自己很过分了。跳出陷阱1.不必刻意压抑自己,让孩子了解一个真实的你。否则你积攒的负面情绪太多,爆发时更会让孩子不知所措。2.无论如何,你都要给自己设一个限:不要打孩子。3.发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他该怎么做;有没有其他因素让你心情不好,等等。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4.可能的话,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5.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同时可以寻找其他温和的策略。6.寻求支持。找一个有类似经验的好朋友聊一聊,帮助自己把情绪平复下来。 提示 愤怒有时候是双方的。在愤怒中,人接受信息的通道会变得狭窄,对信息的理解也会变得偏执。面对孩子,制服彼此的愤怒,要比和成人争执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你不仅要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且要调节孩子的情绪。当然,也正是由于你有这种责任,并掌握着主动权,也使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容易调解。

⑥ 如果家长把孩子关在家里,不,准出去,这个犯法吗

一次俩次不算 长期就叫虐待儿童了

⑦ 家长把孩子强行锁在家里算不算犯法

如果是长期关在家里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另一位网友想象力真丰富,提问者哪里有说不让读书了?

⑧ 孩子不听话 制服孩子第三招 求大神知招

。给你这篇文章《家长的十个坏习惯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希望你读了这篇文章不再困惑。 记住:孩子要管,但张弛有度。 &#160; &#160; &#160;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160; &#160; &#160;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优秀”是一把双刃剑!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160; &#160; &#160; 2、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160; &#160; &#160;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有一个宝贝女儿在有一个假期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打游戏,晚上打到12点才睡觉。家里的妈妈、姨妈和姥姥都沉不住气了:这天天打电脑,作业不写怎么办!指责孩子,孩子鼻孔朝天“哼”一声,依然故我。她老爸那次出差回来,正赶上妻子为此事犯愁。他进了女儿的房间:女儿回头叫了一声“爸爸”。他说:玩电脑呢,没事,你玩!然后手放在女儿的头上,半开玩笑说:爸爸给你传送一些爱的能量,别耽搁你玩,你继续玩吧。十几分钟后,他松开说:好了,不想玩了就早点休息啊,别累坏了!那天晚上,女儿十点半就睡了。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160; &#160; &#160;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160; &#160; &#160;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160; &#160; &#160; 4、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160; &#160; &#160; &#160;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上文讲到的那位爸爸对女儿学习从没什么要求,甚至戏谑说:“不要考前几名,考前几名被老师盯上就麻烦了!”可是有次女儿考了第三名,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对爸爸说:爸爸,今天请我吃肯德基吧!这个爸爸说了:好啊!不过爸爸不是因为你考第三名才要请你。爸爸爱你,即使你考倒数第一倒数第三,想吃肯德基了,爸爸也会请你的! 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知道了。你的她心里怎样,还用说吗,幸福着呢! &#160; &#160; &#160; 5、数落孩子的不是 &#160; &#160; &#160;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160; &#160; &#160; &#160; 6、预言孩子没出息 &#160; &#160; &#160;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160; &#160; &#160; 7、代替孩子做选择 &#160; &#160; &#160;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160; &#160; &#160; &#160;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160; &#160; &#160;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160; &#160; &#160; 9、总是担心孩子 &#160; &#160; &#160;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结果最好的办精锐五

与家长在家制服不了孩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裸粉丝巾搭配什么衣服图片欣赏 浏览:805
嗽叭长袖的长旗袍吗 浏览:410
淘宝因为裤子质量问题怎么投诉 浏览:846
偶像来了旗袍是哪一集 浏览:776
玫红的裤子搭配鞋子 浏览:816
贺涵同款风衣品牌 浏览:970
长城风骏5柴油皮卡正时皮带怎么对 浏览:48
衣上喷洒了辣椒水如何清洗干净 浏览:346
绿裤子红上衣搭配 浏览:367
米奇正品羽绒服 浏览:788
什么帽子品牌最好 浏览:440
苏州旗袍小镇旗袍批发地址 浏览:329
妈妈装的红色中长款羽绒服 浏览:792
1至3岁童装品牌厂家 浏览:856
小狐狸卡通造型帽子 浏览:26
男人黑色帽子搭配 浏览:418
男红色外套配金色鞋 浏览:392
夏天穿西装要穿马甲吗 浏览:8
橙色中长款外套该如何搭配 浏览:956
庄河六高中校服 浏览: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