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衣服区别
四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流
苏
博士学位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校(院、所)长帽流苏为黄色。
2、学位袍
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服为红、黑两色。空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得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贰』 学士帽和博士帽有什么区别
流苏(也就是垂下来的穗)颜色不同,其它地方都是一样的。
一、解释:在学位级别的划分上,博士的流苏为红色,硕士的流苏为深蓝色,学士流苏为黑色,校长的流苏为黄色。这种色彩的界定,与学位袍是交相呼应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 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二、区分:
1、学士帽如下:
(2)博士和博士后在帽子上有哪些区别扩展阅读
学士帽为方型黑色,帽子正中缀有黑色流苏。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造型酷似中国的灯笼穗,悬挂于学位帽上。
采用流苏,既为世界各国学位服所常见,合乎世界惯例,又使得学位服在庄重大方的同时,透出活泼和飘逸之感,更与学位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学位帽的秃呆之嫌,而且又通过流苏区分出学位的级别和标志出着装者是已获学位还是在校生。
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士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叁』 博士后和博士的区别
博士是最高学位,就是说你可以作为学生得到的最高水准(有些国家博士生也是工作职位,如德国)。博士后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或者取得博士学位后的一种工作或者半工作性质的经历。博士后不是学位,只是一种经历。在发达国家,也就是博士后的起源地,很多博士毕业后难以找到固定工作位置,而准备争取固定工作位置,就到想去的单位(一般是大学或者其它科研机构),从事一定的研究工作,这种经历就是博士后。在我国,几乎完全变味,在形式上更象一种博士后教育,要进所谓的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后颁发一种经历证书。你要搞清楚的是一点: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的最高学位都是博士,博士后只是一种工作经历(尽管在我国更象一种教育,但是还是归类于工作经历)。
『肆』 学士,硕士,博士穿的衣服,带的帽子都有何区别呢!谢谢噢!
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 ,校长服为红、黑两色 每套学士服由学士帽、流苏、学士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垂布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用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 学士服作为专用服装。着装应符合下列规范: ★一、学士帽 学士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士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苏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士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 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三、学士袍 穿着学士袍,应自然合体。学士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确定为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与此相应的饰边颜色为粉、灰、黄、绿、白、红六种颜色。 ★四、垂布垂布佩戴在学士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 扣绊扣在学士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五、附属着装 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伍』 博士与博士后有什么区别
博士和博士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二者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其中博士是学位名称,而博士后是职位名称。
博士是一个学位称呼,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
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博士后这一名称起源于1876年,当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用以资助优秀的青年学者在较好的研究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因为在获取该项资助的二十人中有四人已经取得博士学位,因此被称之为博士后。
『陆』 博士与博士后有什么样的区别
博士与博士后有身份不同(博士是学位,博士后是工作职务);和导师的关系不同(博士生与其选定教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博士后与选定教授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待遇不同(国家对博士后给予特殊优惠政策,而博士则无此待遇)等区别。
身份不同: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后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服务,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研究的人员。
和导师的关系不同:博士生与其选定教授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其研究方向须经导师的肯定并由导师来评判修改其博士论文,博士生由学校发给部分生活补贴,没有正式的工资收入;博士后与选定教授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博士后是所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享受一定标准的工资待遇。所以博士后并不靠合作导师的科研项目来生活,参与项目所应该得的报酬是奖金而非工资。
待遇不同:博士后人员档案关系在国家人事部备案,出站后可在全国自由流动,国家对此给予特殊优惠政策;而博士则无此待遇。
『柒』 博士与博士后有什么区别
1.概念不一样
博士是一个学术符号,代表着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博士后是一个工作,代表着具体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因为学位只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博士是最高的学位。通过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学习考核合格的可授予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以后就是博士。而博士后并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只代表你从事了某项具体工作的研究,是一份工作而不是学习经历。
2.身份不一样
博士是学生身份,博士后不是学生身份。博士可分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无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无论是有工作还是没有工作,在没有毕业取得博士学位证书和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以前,都是还是学生身份。而博士后则不是学生身份,博士后没有脱产一说,都是具有正式工作的人,为了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或者在专业相关领域有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而进行的研究工作。
3.待遇不一样
博士的待遇相对较低,博士后的待遇相对较高。如果是全日制博士的话,一般会按照学校的同类人员工资水平发给津贴和生活补贴,而博士后则参照一定的工资标准按月发给工资。除了在工资待遇上的区别外,博士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经申请后可以进行流动,所以博士后科研站都叫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正常毕业后,博士后所享有的待遇更高,可以在原单位或者职务晋升或者职称评聘的优先条件,并且可以被作为优秀人才被“挖走”都有可能。而博士虽然也是属于人才类别之一,但是待遇仍然不如博士后。
以上就是博士和博士后的主要区别,除此之外,博士和博士后在导师关系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博士的导师叫做博士生导师,而博士后的则叫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
『捌』 博士、硕士和博士后、学士的衣服帽子怎样区别
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 ,校长服为红、黑两色
每套学士服由学士帽、流苏、学士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垂布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用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
学士服作为专用服装。着装应符合下列规范:
★一、学士帽
学士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士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苏
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士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 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三、学士袍
穿着学士袍,应自然合体。学士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确定为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与此相应的饰边颜色为粉、灰、黄、绿、白、红六种颜色。
★四、垂布
垂布佩戴在学士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 扣绊扣在学士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五、附属着装
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色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玖』 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区别
您好!
博士和博士后有什么不同?
博士后也就是博士。不同之处在于,博士后是过渡性的职位,博士是一种学位。
博士是学位中最高的一级。翻翻《辞海》,可以找到清楚的说明。《辞海》尚未收入博士后这个辞条。
博士后的出现,一说早在1876年,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用来资助青年学者从事研究工作。因为最初接受资助的青年中,有几位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故而有人称他们为博士后。另一说,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才正式出现博士后这种职位,盛行于北美。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除少数例外,绝大多数要经过博士后的专业研究阶段,才能在大学取得任教的资格。有本事申请到研究基金的教授,可以通过刊登广告,招收博士后。教授与博士后的关系,是雇主与受雇者的关系。被教授录用的博士后,要同教授一起从事研究工作,可以共同发表论文,有时还要代替教授给学生上课。博士后的工资和任期,由双方协议而定。有些博士后,一做就是十几年。
我国在1985年起推行博士后制度。他们是由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刚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中挑选、吸纳的。经过博士后阶段,可望正式进入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我国还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或博士后流通站。博士后在站工作期限,闻说一般为两三年。近有报道,广东最早提出“博士后制度实现形式要多样化”,有些企业也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作者:李紫 出处:《中外期刊文萃》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