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皇帝皇后的帽子
皇帝:冕旒,古代汉族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皇后: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最少的95块;珍珠最多5,449颗,最少的3,426颗,最重者2,905克,最轻者2,165克。冠上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鬓,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作成,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 凤冠造型庄重,制作精美,其工艺有花丝、镶嵌、錾雕、点翠、穿系等项。点翠面积大(四顶凤冠上有翠凤23只,翠云翠叶翠花多达数百片),宝石镶嵌多达400余颗,大小珠花及珠宝串饰的制作也不少。最后的组装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序,各饰件的放置,几千颗珍珠的穿系,几百颗宝石的镶嵌,诸多饰物于一冠,安排合理。凤冠口衔珠宝串饰,金龙、翠凤、珠光宝气交相辉映,富丽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达到。凤冠上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
B. 皇帝的帽子叫啥
古代皇帝的帽子叫冕旒。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
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
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帝王戴的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旒”。
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C. 明朝皇帝的帽子到底是黑色的还是金色的
金色啊明清都是金色的不像之前的朝代皇帝的衣服帽子有红色黑色各种颜色也不像元朝皇帝直接用军帽之类的
D. 明朝皇帝的各种帽子,皇帝用的就一定是金灿灿的颜色吗
不是,都是黑色的,明代皇帝也很少有穿明黄色的龙袍,大多是橘黄和朱红的比较多,从万历墓里面的就有朱红色的龙袍
E. 清朝皇帝官服官帽
LZ自己看一下吧其实 还是油茶比的 黑色的很少 大部分是 墨蓝色 黄色 极少的 是黑色至于皇帝的帽子 有的边是黄色的 有的是黑色的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C7%E5%B3%AF%BB%CA%B5%DB&z=0自己观察把总之 比大臣的高档龙 自然是至高无上的皇帝 龙子 这个还不简单啊大臣一般是不穿黄色的衣服的一般都是 黑色 蓝色 花青色除非是 黄马褂 那个好像没有花纹LZ还有不懂 欢迎追问
F. 清朝的皇帝戴什么帽
清代皇帝在正式场合戴的有两种,吉服冠和朝冠。估计你说的是朝冠,有冬朝冠和夏朝冠两种。不同于电视剧,实际上清代皇帝戴朝冠的时候很少,朝冠和朝服一般用于大朝会、祭天、祭祖、登基等重大场合使用,平时的正式场合多用吉服冠。中国古时候没有帽子一词,中原地区称“冠”,满族人称“顶子”,清代帽子样式设计既保留了满族服饰中的风俗,又沿袭了中国历代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下图为雍正像,左吉服,右为朝服。
满意请采纳
G. 明朝皇帝的帽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电视那是为了艺术美观,我跟你说,明史有记载,皇帝常服中带的叫乌纱翼善冠,折角向上,这才是真的,电视里的那种估计是定陵出土的金丝翼善冠见多了。再给你图。
H. 关于清朝官员皇帝的帽子种类
暖帽和凉帽 楼上已经介绍很清楚了
帽子还要与衣服配套,分别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
你图里的帽子 是皇帝的夏朝冠
你可以看参考资料里的网址
里面有带图的介绍
I. 皇帝上朝头上戴的冕旒,有什么来历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能看到皇帝头上戴着挂有许多珠帘的帽子,其实这个帽子有个正式的名字,叫做“冕旒”。属于礼冠的一种,但却是最高规格的。而且那东西很重。
因为戴上这东西,走路太急,旒串就会前后摆动打脸;如果行姿七扭八歪,垂珠就会在帝王眼前左右乱晃;而如果坐在那里,不挺胸抬头,重心不稳,冕旒也会滑落。所以久而久之,就迫使佩戴者养成挺胸抬头,沉着冷静,器宇轩昂的风度。
这顶冠冕上下都充满了学问。冕板代表着天圆地方。十二串玉旒,代表皇帝的最高地位。玉旒遮面,提醒皇帝有些事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由于玉旒一晃动起来便容易杂乱交错,所以也提醒着皇帝要保持庄重威严。塞耳提醒皇帝不可轻信谗言且该装聋时装聋。帝王之道、为君哲学在冠冕上充分体现了出来。
J. 求个清朝皇帝吉服冠和朝冠的图(说下有什么区别,什么季节的衣服都行)
夏朝冠:
(10)皇帝戴的帽子什么颜色扩展阅读:
1、清代吉服冠:清代官帽的一种,是穿着吉服时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时官员戴的帽子,所谓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礼服,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
2、明代梁冠: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颁诏、开读、进表、传制都用梁冠、赤罗衣,青领缘白纱中单,青缘赤罗裳,赤罗蔽膝,赤白二色绢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以梁冠上的梁数区别品位高低。
3、清代朝冠:清代官帽与历代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