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根据外贸统计资料,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用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美国一架波音飞机,这是 “中国制造”的尴尬;
其实这个答案是D,新技术的产出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使贸易量增加,本质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区别。
我们只简单的衡量了一下一个飞机和八亿衬衫的市场价值,但没有从劳动力和工时、源材料等上做统计计算,如果做一个假设性对比,差不多造飞机的和做衬衫的工时比为1:180左右。
㈡ 为什么劳动者不需要悲情需要的是尊重
“五一”劳动节诞生至今已过百年,现在仍是全球性的节日,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在个人层面,劳动是自我实现的路径。在社会层面,劳动是财富喷涌的源泉。在国家层面,劳动更是关系着国运兴衰。
㈢ 分析:有人认为我国在用千万件衬衣来换取一架美国的波音飞机,以次来证明我国在对美国的贸易中处于不利地
没有!因为比较优势理论,两国贸易中美国飞机具有比较优势,中国衬衣具有比较优势。在贸易中两国都会获得利润。所以不会处于不利地位。
㈣ 我国在用千万件衬衣来换取一架美国的波音飞机是对中国非常不利。
有什么不利的!
实际就是咱们发展比人家慢 我们取长补短的 利用 轻工业出口去换 国外先进 设备 也是短期可取的! 总不能 什么都要自己研发 在跟人家去竞争市场吧!
何况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一套的 出口强项 产品 所以 只能说 我国在发展初期 利用自身的 轻工业优势 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 出口 利润
当然 我希望以后 我们能吧大型飞机卖出 而不是进口 但是 事实在眼前 所以 这个问题 其实没什么可深究的 这是很正常的! 经济与政治是互补的!
㈤ 是不是中国用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准确的说,应该是当时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的利润和一架大型客机的售价相当。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主,数量很大,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利润低。
希望能帮到您。
㈥ 为什么中国造八亿件衬衫才换一架飞机
在外贸领域,曾有个说法,中国需要出口8亿件衬衫的利润才能买一架A380空客飞机。
大型运输机一直是我国的一项技术难题,直到近几年才被突破,中国才有能力生产大型运输机。在早年间一直是靠进口来满足需求的,一架飞机售价十几亿甚至更多,相当于八亿件衬衫的利润才能保证不会出现贸易逆差。
所以早年间的这个说法,即表示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外贸的困难,又表现了中国在飞机制造领域的短板。
㈦ 与世界接轨下一句
向全球出发
与“世界接轨”,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我们曾以“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方式,换来国家成长急需的科技产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交换自然无可厚非,但若我们在全球化合作和贸易中永远满足于底层分工,就只能靠廉价劳动力和牺牲环境来取得微薄利润,产业升级和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而要提升在全球化分工中的位置,答案或许只有两个字:“科技”。
(7)多少件衬衫换一架飞机扩展阅读
在“与世界接轨”之后,中国企业的下一步,必然是“向全球出发”,中国品牌的“出海”如今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话题。要做到这一点,科技升级必不可少,而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科技企业,更将成为这一波“向全球出发”的排头兵。
㈧ 假设在美国生产一架飞机要用1万小时劳动,生产一件衬衣要用2小时劳动,在中国生产一架飞机要用4万小时
假如美国这1万小时全部用来生产衣服,则可以生产5千件衣服;中国这4万个小时全部用来生产衣服,则可以生产1万件衣服。所以美国生产1架飞机的机会成本是5千件衣服,中国生产1架飞机的机会成本是1万件衣服,所以美国在生产飞机上有比较优势。同样,中国生产1件衣服的机会成本是1/10000飞机,美国是1/5000飞机,中国在生产衣服上有比较优势。因此中国将出口衬衫,美国出口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