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火星上生活需要什么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不少科学家,甚至美国宇航局都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在这些“火星发烧友”中,最热心的要算美国著名的“火星协会”了。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火星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科研组织,有5000名付费会员,他们来自世界29个国家,既有来自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美国宇航局的顶尖科学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星探险“发烧友”,他们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实现人类移居火星。
要想移居火星,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外星)环境地球化,这个词的意思是“改变外星的环境,如大气层里的气体,使之接近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于火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火星上生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对于这一目标,很多科学家认为需要2万至10万年的时间,因而是遥不可及的。但火星协会的创始人、科学家罗伯特·祖柏林认为,这个过程只要大约1000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第一步:
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
完成自给自足的定居点从而移民火星具体计划的第一步,则是先让火星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使这个寒冷的星球变暖。现在火星赤道附近的温度有时可以达到0℃以上,要使火星的冰冻物质完全融化,至少需要使火星的外层大气达到40℃左右。与地球正在努力遏制温室效应不同,祖柏林表示人类将要在火星上制造一场“巨大的温室效应”。在祖柏林的计划中,完成这一步的时间为2150年左右。祖柏林提出了三个让火星变暖的方案,其中第三种方案得到许多科学家的赞同。
第一方案:太空镜
祖柏林给火星加热的第一个方案是一面大镜子,这面镜子的直径将超过120公里,在火星表面21公里以上的轨道运行。这面镜子将把太阳光反射到火星指定区域,以释放出冷冻地表下面的大气和水。
不过,这面太空镜子太大了,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还造不出这样的太空镜。
第二方案:小行星撞击
太空中很多小行星都是由冷冻的氨气构成的,而氨气则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祖柏林的计划是,让一颗直径2.5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去撞击火星,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将使火星上的1万亿吨冰融化成水,而小行星撞击后释放的氨气也可以让火星大幅升温。他估计,40次这样的撞击就可以使火星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水平。不过,实现这一方案的科学难度也很大。
第三方案:制造温室气体
祖柏林的第三种方案是在火星上人工制造温室气体,这是被认为最为可行的方案。和许多科学家一样,祖柏林认为四氟化碳是最有效的温室气体,他计划在火星上建几处化工厂,不停地制造四氟化碳。根据计算,如果每小时排放1000吨这种气体,30年内火星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7.8℃。这项过程预计耗能5000兆瓦,5个核电站就可以满足这些能量需求。
第二步:
释放火星土壤中的大气
现在的火星上只有稀薄的大气,但在30亿年前,火星的表面包围着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层。由于火星变冷,大部分二氧化碳都被土壤吸收冰冷冻起来。当人类完成改造火星第一步后,温暖的气候将使这些二氧化碳释放出来。祖柏林表示,“土壤中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可以在20年内让火星温度再升高5.6℃,这时候一些冰开始融化成水,水也开始蒸发,并形成雨雪等天气现象。”根据他的计算,到2200年,火星表面将拥有0.1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
第三步:
种植植物
随着土壤中二氧化碳的不断释放,到2250年,火星上的大气含量将达到0.21个大气压,相当于地球的五分之一,其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此时的火星居民不用穿太空服就可以走出户外,当然他们还需要氧气袋;普通飞机可以在火星上起降;人们还将建设一个带有穹顶的封闭型城市。
一旦火星赤道附近的温度长年保持在0℃以上,火星上就可以有稳定的液态水供应,到2250年,火星已经可以生长植物,不过祖柏林表示,“最先考虑培育的,应该是能够促进光合作用的菌类和苔藓。”
第四步:
收获氧气
植物的生长,意味着氧气的产生,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逐渐变成氧气。
为了加快制造氧气的速度,火星居民将大规模种植各种植物,并小心处理各种垃圾,因为垃圾腐败会制造大量二氧化碳。此外,基因工程将帮上大忙,祖柏林预计,届时科学家将培育出能释放更多氧气的“超级植物”。
第五步:
再等1000年
前面的规划看起来似乎很顺利,50年就可以制造大气,再过50年可以在火星上散步,但接下来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要使火星植物释放出足够人类自由呼吸的氧气,大概需要1000年。在这1000年里,火星居民要不停地种植、收获,努力“生产”更多的氧气。
⑵ 如果人类要移民火星,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理论上来说只要时间足够,人类能有毅力,总有一天是可以的。 但现实情况是,乘坐目前最快的宇宙航行器(不载人的那种),从地球到达火星至少需要50余年。如果真的需要人移民过去的话,需要首先发展活体冷冻技术
⑶ 火星移民
补充问题4:有生命危险的我不怎么想参加
。。绝对安全。。非手动手段。。
2.改造火星只要在地球上精确瞄准火星的两极冰盖。。发射机器人携带超大能量的核燃料。然后深深钻入火星冰盖。里面主要是CO2。。然后让核燃料放出热能。把干冰汽化。。产生温室气体。。
另一方面。尽量抓一些主要是氨的小行星。。扔到火星上把大气层搞厚。如果抓的星星多的话10年内没问题。。。要是少的话100年内。
1.目前火星的氧气极少。在完成上一步计划以后在火星投入繁殖能力极强的光合作用的生物。。比如菌类和藻类。它们工作效率满高的。。50年左右你就可以在上面生活了。。但是人不能多。。
3.从地球到火星随轨道不同到达时间也不同。。大概是6个月
4.参加火星移民计划的想法很好。但是估计不会让你去参加。。除非你现在突然开窍5年内学会必要的知识并达到专家的级别
⑷ 火星将要变成下一个地球,移居火星没那么难,你做好准备了吗
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已经有几百万年的时间了,地球的环境十分温和,是地球生物都共同依赖的家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人类如果想要继续生存下去的话,要么改善地球环境,要么寻找第二家园,但是改善地球环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人类一边治理地球环境,一边着手探索“第二地球”。
由于人类的能力有限,无法实现光速,所以我们只能把移居外太空的希望寄托在火星上,虽然火星的环境十分复杂,没有磁场、大气层、氧气等,不太适合人类生存,但是火星也是一颗处于宜居带上的类地行星,它的环境与地球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人类可以通过后天的技术改造,让火星变得宜居,成为下一个地球。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曾提出火星移民计划,当时有不少人对马斯克的这一计划提出了质疑,人们认为移民火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其中有不少科学家也反对这项计划,并表示火星上资源短缺,人类根本无法生存。
要想火星适宜人类生存,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首先要解决火星磁场的问题,有科学家曾经在对火星进行研究时发现,火星曾经是有大气层的。
拿地球来说,在地球磁场作用下,太阳风难以抵达地球大气层,因此地球磁场对大气层起到保护作用,而火星正是因为缺乏磁场,以致大部分大气层被太阳风“吹走”,所以要想火星有大气层的前提是要有磁场。
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火星会释放出氧气,这样看来火星移居计划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相信在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搬家,前往火星了。不知道大家期不期待呢?
⑸ 如果真的移民到了火星,人类应该怎么养活自己
我们再对比一下另外两颗与地球相邻的天体:月球和金星。月球上缺少支撑生命存活的资源,而且月球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一个月;月球没有大气层,无法阻挡太空辐射。金星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狱:金星上的平均气温超过 400℃ ,大气压相当于地球上 900 米深海的压强,偶尔还会下起阵阵酸雨;金星上的一夜相当于地球的 120 天。人类在火星上生存离不开技术的保护,但与金星相比,火星简直就是天堂!
第四部分,火星日常生活的设想。火星生活什么样?人们如何打发闲暇时间?这一部分还将讨论移民火星涉及的政治问题和法律问题。
⑹ 如果人们移居火星要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46亿年,只有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显示出生命的奇迹,然而任何天体跟人一样,有诞生、有成长、有死亡。
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建立封闭的火星基地,或者是直接住到地下去,让人类和生物再封闭的环境里建立生态圈,长久生活下去。
当然,还有另外一些好处,封闭的环境更安全,不容易被陨石砸到,所以想开点吧!
⑺ 火星适合移民吗
火星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邻居,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大约5500万公里。虽然火星距离地球非常近,但是火星上的环境和地球却大相径庭。
火星上的气温非常寒冷,火星上的平均气温只有零下55℃。冬天的时候气温最低可达到零下133℃。这么寒冷的温度,就连地球上最寒冷的南极都是无法相比的。
南极大陆就是因为寒冷,至今没有常住居民在那里生活。火星上只赤道附近,夏天的时候,气温可以达到27℃。这个气温还是比较宜人的,只是太短暂。
火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因素还有很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不能在火星上生存的。未来人类要移民火星,就要对火星进行改造,让火星变得更加像地球。这样就适合人类到火星上居住了。
科学家对火星的改造现在也有不少方案了。总的说来就是先让火星升温。给火星升温,科学家的方法是制造大量的温室气体补充到火星大气中。通过温室效应,让火星大气逐渐升温。
⑻ 火星移民还回来了吗
前期过去的人肯定是没法回来了。
因为从地球过去的话,大量的资源与燃料就需要大量的人工去准备,
而一楼说的,地球到火星后最终剩下的东西只占原来的1/30,
也就是说其中29/30的都是燃料,
过去的有限几个人基本上不可能在火星上找到相应的燃料来供应从火星回到地球这段路程。
除非有一种飞行器,能够在地球与火星之间循环飞行,
那么首批上去的只要在火星上准备一个接驳飞行器,
等地球这边的接近火星的时候搭乘顺路回来。
但我个人认为这种技术肯定会在人类登火星之后才能完善
⑼ 人到太空最需要带的是什么
北京小伙要当火星人
地球难以让人类为继,被热捧的“候选”就是火星。
而如今,在只有火星探测器“涉足”的这个并不太被人了解的星球,有人出资让你有去无回地移居,你是否心里忐忑?
周一,荷兰私人火星移民计划“火星一号”在纽约举行首场记者会,宣布火星宇航员筛选工作正式启动。今晨该项目总裁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称,今天该公司将在上海举行全球第二场发布会,并提前向记者透露说,中国已经有超过600人报名了。
“哪怕是死在火星上,也会去。”随后记者联系的一名北京的报名者如此表示。
招募
38美元旅费代价“有去无回”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对于这一移民计划,任何地球居民都可以向apply.mars-one.com
递交申请。“这些人一旦获选,只需支付38美元(约235元人民币)的旅费,就能获得移民火星的机会,”报道称,“但是这次任务为单程,也就是说宇航员将在火星建立永久人类定居前哨,将没有机会重返地球。”
据该公司医疗总监诺伯特·克莱弗特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收到了超过1万份申请,申请人年龄在18岁到62岁之间,大部分为男性。
据记者了解,该计划申请条件比较宽松,除了年满18岁,其他只包括体格强壮以及精通英语等。申请者总共将接受四轮筛选,包括网络选
拔、“火星一号”委员会面试以及最后的电视真人秀展示。
咋活
吃罐头喝“循环再用尿液”
今晨该项目的总裁巴斯·兰斯多普告诉记者,首批2男2女抵达火星后,公司将每隔两年派出下一批。抵达火星后,“火星人”须依靠脱水及罐头食物过活,水源来自循环再用尿液,用水洗澡将是奢侈的事,遇有伤病亦须自行处理。
据悉,该项目预算为60亿美元,比美国太空总署的“好奇”号火星探索计划高出35亿美元。
兰斯多普称,不仅这个选拔过程将制作成真人秀节目播出。4名宇航员启程后,所有后续活动都将进行全天候全年性的网络或电视直播。“火星一号”公司对此表示,作为非营利性组织,通过出售转播权,基本可以支付火星定居项目的所需资金。
火星人类聚居地的成员人数达到20名
来华揽人已有600余人报名
兰斯多普告诉记者,公司今天会在上海举行全球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而为何选择中国作为第二站,主要是因为对“火星一号”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
“拥有众多的人口,也就意味着很大的申请人数。”他说,中国近年来的太空探索发展迅速也是一大原因。
兰斯多普透露,他将在发布会上向中国媒体宣讲公司的火星移民项目,以及要宣布在两场发布会之间增加的申请人数以及中国申请者的具体数字。他提前向记者透露,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600人报名了。
兰斯多普还表示,目前“火星一号”项目仅与欧洲以及美国的航天机构有合作,但同时也非常期待与中国航天企业及研究机构有更多的接触。他还说,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国人申请参加此项目。
据悉,除了纽约和上海外,该计划目前还没有在其他国家举行发布会的计划。
专访
“我感觉这像是个真人秀”
根据“火星一号”计划的要求,申请人需要在网站上发布一段视频,由网友进行打分。在众多的申请人中,本报记者搜索到了两个中国人的信息。其中一位名叫何邴杰夫的男生,来自北京。
“如果自己有幸被选中,哪怕是死在火星上也会去。”何邴杰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先亮出了决心。何邴杰夫是纽约大学的大三学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中文说得却有些“蹩脚”。
据记者了解,何邴杰夫一直上的是国际学校,自己是个典型的背包客,去过埃及、南非等许多地方。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FW):你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这个项目?为什么想参加呢?
何邴杰夫(以下简称H):因为我觉得地球太无聊了。(大笑)我是在社交网络上看见别人转载了这个信息,后来就报了名,昨天晚上刚刚递交申请资料。许多科学家都认为,人类必须开拓其他星球以维持生存,霍金就说过“人类的未来在宇宙”。
人类曾经去过一次月球,但意义并不大。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计划来实现人类对太空的理想,而我希望成为这个理想的一部分。如果未来人类真的能够实现梦想,那么第一批登上火星的人就会成为英雄,永载史册,这太让人兴奋了。
FW:身边有其他朋友申请这个项目吗?
H:有一个德国朋友。
FW:如果真的选上了,你会去吗?会不会感到害怕?你的父母有什么意见呢?
H:我想我会去的,我宁愿死在火星上(笑)。但真的让我去,也会有很多遗憾,比如我可能永远不能结婚。我的父母还不知道我申请了这个项目,他们知道了应该会大发雷霆吧。我还没有认真考虑过后果,不过就算真的会死在火星上,人固有一死,如果能为了这个伟大项目而牺牲,也是重于泰山了。
FW:你觉得移民火星可行吗?
H:说实话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未必会成功。人类要在火星生存,就必须先在那里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我们需要水、食物等,人类从未在其他星球上种植过植物,虽然我们在空间站里种植了作物,但空间站毕竟是可控的。火星则完全不一样,连二氧化碳都没有。
怎么运送给养,怎么处理垃圾,都是很大的问题。但是现在科学发展这么快,谁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呢。也许10年后真的会不一样吧。
FW:那你怎么看这个项目?
H:这感觉像是个真人秀,而不是认真选拔宇航员。真正的宇航员选拔可能是要去军队里挑选优秀人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上传一段视频,让网民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