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得病了,是肠道细菌感染,水质不洁引起的,得了这种病,鱼儿会停止进食,如不及时治疗,不久就会死去的,可在缸内按比例加入土霉素进行治疗。
⑵ 热带鱼珍珠马甲与蓝曼龙黄曼龙哪个好养不易得病不易打架
曼龙鱼更好养,和斗鱼一样,小瓶子就可以!丽丽和珍珠马甲不够皮实……不过珍珠也还可以,但建议或再开一缸,或新拿一个塑料盒。
⑶ 请教我这个是丽丽鱼还是珍珠马甲
珍珠马甲,丽丽鱼都花纹是竖纹,而珍珠马甲是点点,两侧由嘴部到尾柄有一条黑色圈点组成的侧线
这是珍珠马甲
⑷ 我家的红尾蓝额不吃食有两周了,全身的颜色发白,总是呆在鱼缸底部不上来,而且身上的鳍都收着,如何下药
复制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意思,既然楼主3年经验,看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一个月没有换水,不至于造成这样的成年老鱼一病不起的。
给你2个可能。
1.由于你的饲料假货,营养太差其中害木屑,沙粉等垃圾。让鱼长期体质底下。造成营养不良。这样的情况,最最有效的方法是换食,,,蛋黄首选,,,
然后是红虫,碎肉,高蛋白的东西,还可以在水中放些,液态维他命,%2比例。
我这个是我发明的,前几年楼下朋友鱼就是这种情况,大罗汉啊,2万多。6年了。所以没有怎么在意了,结果买个假食物。害的差点死掉。我突发奇想,想了这个办法,(整个蛋黄,天天换品种小鱼活食,碎肉,维他命),结果非常有用,1个星期好了。朋友送了2只龙给我。呵呵。
还一个可能性非常大,你知道蓝额的寿命的,一般是5到6年。
你买来也应该有了半岁1岁吧。5.6年事官方的说法,我实际知道,因为市场大多是国内本书繁殖的育种,所以变了很多,有养的一般也就是4年多就死了。
你有3年半了吧。
绝对是这2种可能。这些情况都是颜色暗淡,发灰,游泳缓慢,不进食。呆滞。
自己区分下吧。
我养鱼十年了,希望和大家分享养鱼的快乐
⑸ 我的孔雀鱼生病了,公的背上的鳍泛白,不过就这一个部位,母的却没事,这是啥病呀
缺钙,要喂钙片
鱼的常见病与防治
鱼病防治常见病症和处理
热带鱼疾病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性疾病。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传染病,其特点大多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不易防治;由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鞭特点是发病和传播慢,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防治较容易。另一类是非生物性疾病。其致病原因是水质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饲水变质,诱发鱼体生理机能失调,使鱼体出现不适,出现代谢紊乱而发病。
1、白点病
病原体为小瓜虫,热带鱼在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状和病变
患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病鱼虽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鱼缸的角上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病鱼常呆滞状浮在水面,严重的全身似洒满白粉,多在春、秋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活饵的尾部下容易流行。此病传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时治疗会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严重时,药物无效,会大批死亡。要及早治疗。
治疗方法
A、提高水温至28摄氏度,数天后小瓜虫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病鱼基本上会痊愈。
B、选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水鱼病鱼5~15分钟,持续2~3天,效果良好。
C、“尿砖”,将新砖在尿液中浸泡24小时,晾干后放入病鱼的水族相中,数日后就能见效。
2、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治疗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3.腮霉病
病原体:腮霉属的真菌
症状:菌体的孢子散落水中时,碰上鱼的腮部,便附着其上侵入组织生长。当发现鱼表现为呼吸困难时。打开其腮部会发现菌丝。
治疗方法:还是预防保持水质的清洁。抑制菌体的生长就可以避免此病的发生。
治疗可以参照水霉病的治疗这里不再罗嗦了。
4、烂鳃病
热带鱼鳃部疾病有寄生虫性烂鳃和细菌性烂鳃。死亡率较高。
症状和病变
1)指环虫寄生:病鱼鳃部明显红肿,鳃盖张开,鳃失血。严重时停止进食,最终因呼吸受阻而死。
2)车轮虫寄生:鳃部失血,严重时局部溃烂,呈灰黄色,鳃骨外露。停止进食,最终因呼吸受阻而死。
3)细菌性烂鳃:病鱼鳃部溃烂,附有较多的白色粘液。严重时鳃丝被腐蚀成一个个圆形小洞,软骨外露,最后窒息而死。鱼腮充满粘液,腮丝及腮盖骨内表皮均有出血现象。腮丝会很快由红变白,逐渐腐烂最后整个腮部全部腐烂鱼儿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治疗方法
A、对指环虫寄生虫类:
用晶体敌百虫0.1~0.2克溶于10千克水中,浸泡病鱼5~10分钟。
B、对车轮虫寄生虫类:
用硫酸铜0.2克和硫酸亚铁0.1克溶于10千克的水中,浸洗病鱼5~10分钟,多次用药后可全愈。
C、对细菌性烂鳃:
a在10千克的水中溶解11.5%浓度的氯胺丁0.02克,浸洗15~20分钟,多次用药后见效。
b在容水量为10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痢特灵或土霉素2~3片,较长时间浸洗鱼体。
c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或泼洒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5、烂嘴病
又称棉口病或白嘴病。红剑、黑玛俐等易患此病。
症状:吻部长着一种棉花样的菌丝,传染力很强,死亡率高。在水质恶化的水族箱里最容易患此病。患病时不仅嘴部,连鳃盖都可见到棉花状的菌丝。发病3-4天,整箱鱼全部死亡。由于传染力强,最好将水族箱、用具等彻底消毒。
治疗方法
在缸中,每4公斤(4千克)水加入5一10万单位水溶性青霉素。亦可用金霉素治疗。需将水族箱进行消毒处理。可用15%的甲醛溶液浸洗盛过病鱼的缸和捞过病鱼的鱼网。
6、烂鳍病、烂尾病:因细菌、霉菌自伤口所引起的疾病。
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或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症状:鱼鳍变白,伤口分泌粘液,尾鳍与背鳍、腹鳍均有可能腐烂,并有血斑点产生。当病情恶化时,腐烂的鳍和尾会脱离鱼体,严重时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
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C,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D,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加食盐溶液浸洗消毒。
E,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F,用1%食盐水浸泡病鱼,直至痊愈。
7、肠炎
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或是吃的过饱、肠道饱胀、排泄受阻,导致细菌感染肠道引发肠炎。
症状
须细心观察,病鱼呆滞,停在鱼缸角不动,体肌作短时间的抽搐,肛门红肿重血,严重时溃疡直至死亡。
治疗方法
A,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用0.2克呋喃西林粉或2片呋喃溶解在水中进行浸洗,用药2~3次,效果很好。
B,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放庆大霉素2支,有一定效果。
C,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红霉素2片(或土霉素3~5片),有一定疗效。内服主要是鱼服康、磺胺胍、纳克菌等药浴的话就要用到呋喃西林、庆大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内服药必须溶解后混合到牛新汉堡或者是其它的混合饵料当中投喂。如果鱼儿已经无法吃食的话,就只有药浴了。也有肌肉注射庆大霉素和青霉素的,不过我想我们还是算了吧。
8、竖鳞病
有叫松鳞病,病原体为点装极毛杆菌。多为频繁换水所致,由于水不清洁,鱼体被划掉鳞片及水中公含少量氧气,饲养水温过高等情况下,常会引起此病,较难痊愈。鱼的鳞由平覆鱼体表变成象松球一样一片一片的象外长开。鳞片的基部鳞囊水肿。在鳞片上轻轻一按,鳞片就会脱落。2-3天后病鱼就会死亡。此病好像不具传染性,多见于金鱼、锦鲤、攀鲈科鱼及卵胎生鳉科鱼类,象玛莉、月鱼、孔雀等。每年春季较为流行,发病的鱼看起来很恐怖,我到现在想起来头皮就会发麻。而且也不好治疗即便是治愈了观赏价值也大打折扣。所以不如人道毁灭来的好一些。
症状
病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球,鳞片基部有水肿。此外,病鱼还有烂鳍、鳍条基部出血等现象。严重时,殶鱼常死亡。
治疗方法
A、用1%盐水与1%的小苏打液混合,浸洗鱼体10分钟,多次用药方可见效。
B、用呋喃西林粉0.1 克加庆大霉素2支,并溶解在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的水族箱中,长时间药浴有一定疗效,尤其是患病初期。
C、每40千克水加入0.5克氯霉素浸浴。
D、五万分之一的四环素溶液药浴1小时/天。
E、2%的食盐加3%的碳酸氢钠溶液药浴10分钟/天。
F、呋喃西林加痢特灵溶液浸泡。
9、皮肤充血病
本病主要是由于光照不足,水质不良或过多新水刺激而因起。
症状
病鱼体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斑块,布满两侧,食欲明显减退,轻着影响观赏,重者导致死亡。
治疗方法
A,将呋喃西林粉0.2克加食盐250克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0~20分钟。
B,延长水族箱的光照时间。
C,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0小时。
D,用食盐水泼洒,一般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盐50~100克。
10、外伤病:直接在外伤处涂红药水(不要涂在眼部),每天2次。
11、鱼虱病:一种寄生虫病 捞取鱼后,以黑布(须用水浸湿)蒙住鱼的眼睛,迅速拔除鱼虱;鱼虱多时用驱虫药。
12、胡椒病:胡椒病是因卵圆鞭毛虫寄生、感染的。主要是因水族箱里的水太陈旧。
症状:病鱼身体和鱼鳍上面坐出现细小的黄色粉状物,好像撒了胡椒粉一样。鱼呼吸加快,常把所有的鱼鳍紧贴在身上,并在水中乱窜,此病的病因是水族箱的水长久不换,水温常高达25度以上。病鱼如不及时处理,4-5天内就会死亡。
治疗方法:将鱼放入1%的食盐水中,大约2-3天可治愈。经常换水,保持水的清洁,可预防此病。
13、蒙眼病(眼霉病)
症状:患病的鱼,眼部会出现一层白色的不透明物,若置之不理的话,数天之内鱼眼就会失明。当霉菌侵入脑训时鱼会死亡。
治疗方法:
A,用1%的食盐水浸泡鱼体。
B,市售的治疗药品有爱斯拉奇眼病特效药,皇牌特效药。
14、鳃病
症状:寄生虫侵入鱼,初期会在水中狂乱地冲撞,且因寄生虫侵入鱼鳃,鱼会感到呼吸困难,因而鳃盖的闭合也会因此增大。恶化时,鱼会迟钝在沉在水底,最后也必然死亡。
治疗方法:
A,用2毫克/升福尔马林放入水中浸泡,几小时后换水,治疗较有效。
B,用市售的治疗药品,有克肤虫灵和驱虫药。
15、指环虫病
症状:指环虫寄生于鱼鳃。随着虫体增多,鳃丝受到破坏。后期,鱼鳃明显肿胀,鳃盖难以闭合,病鱼不安,呼吸困难,晚期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消瘦。
治疗方法:
A,用3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泡,十多分钟后换水。
B,用1-2毫克/升敌百虫浸泡,十几分钟后换水。
C,市售的驱虫药治疗。
16、感冒(热带鱼易患此病,必须注意预防。
症状:鱼静止不动,严重时浮于水面,皮肤和鳍失去原有光泽,颜色暗淡。
病因:水温骤变,鱼突然遭到不通承受的水温温差而发病。
治疗方法:
A,将水温恒定,用小苏打或者1%的食盐溶液浸泡病鱼,增加光照,以求其渐渐恢复健康。
17、碱性病
症状:鱼鳍出现松软无力。
病因:水质呈现极端的碱性,鱼可能会发生此病。
治疗方法:A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洁净。
18、五爪虫病
症状:鱼体粘附上五爪虫,会发炎,渐而消瘦死亡。
病原:病原为五爪虫。该虫生命力强,毓力特强,可由胴体各部萌芽繁殖,粘附在玻璃面上,一星期可遍布整个水族箱,此时便难以清除。
治疗方法:
A,把鱼移出,将整个水族箱消毒。用刀片刮除玻璃上的萌芽体。可用高锰酸钾杀灭五爪虫。如果有珍珠马甲鱼,它会食除五爪虫。预防的方法也是要注意活饵的消毒。也可以在水族箱放养珍珠马甲或接吻鱼捕食五爪虫。
少数的虫可以用镊子拔除。大量时就要移出鱼和水草,并用用高锰酸钾对水族箱全面消毒。用刀片铲除玻璃壁上的虫体,再以百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杀灭。
不可用敌百虫消灭五爪虫。
19、吸虫病
症状:以惊人的速度在水中游来游去。
将鱼放入福尔马林水溶液中,每4千克水中放入福尔马林1毫升。浸泡20秒后立即捞回水族箱中,每天1,连续2-3天可治愈。
20、白皮病
有成白尾病。
病因:水族箱内不洁净尤其是鱼的粪便没及时清理掉,或是捕捞和运输的时候*作不慎使鱼受伤导致病源菌感染(可见外伤的危害)。
病原体:称为白皮极毛杆菌的格兰氏阴性杆菌
症状:背鳍或尾鳍也可能是背鳍加尾鳍^_^的基部(也就是鱼背部和尾柄)出现小白点。白点迅速扩大只至尾鳍全部发白、烂掉,病鱼的游动能力明显降低。平衡失控会竖起来上下垂直游动。2-3天死亡。死亡率极高。5-8月流行此病。
治疗方法:百万分之二十五的(25ppm)的土霉素或金霉素溶液药浴30分钟/天。水族箱用百万分之一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21、出血性腐败症
病因:鱼体受伤病源菌侵入造成。冬天如果鱼冻伤的话也是以大病因。
病原体:一种叫做荧光极毛杆菌的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背鳍或全部的鳍充血、鳍会烂的象一柄破扇子。掉鳞处或烂鳍处会发水霉。会和烂腮、出血症(见病毒性疾病)并发。
治疗方法:1%的食盐水或是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是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泡。
22、打印病
又称腐皮病
病因:水质不洁或鱼体受伤的时候会发此病。无明显的季节分别。
病原体:点状产气单细胞菌的点状亚种也属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
症状:在肛门附近或是尾柄上(极少见于鱼体的前部)皮肤和肌肉发炎象脓包一样。肌肉会逐渐烂掉形成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病灶。好像打了一个烙印一样。
治疗方法:参照其它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方法即可。
23、疖疮病
病原体:一种点状产气单包杆菌。也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
症状:皮下肌肉组织发炎,有类似溃疡的脓疮、浮肿。脓疮里有大量的脓、血和细菌。鱼鳍基部充血。鳍条开裂。严重时肠子里亦充血。
治疗方法:参照其它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治疗方法即可。
24、白头白嘴病
病原体:粘球菌的一种。类似于烂腮病的病原体。最适宜温度为25摄氏度。PH值在6-8.5之间。
症状:病鱼的额部和嘴的周围细胞坏死,变白。发生溃疡。有时会带有灰白色的绒毛状物。体瘦发黑。发病极快、传染迅速。一日之间会全部死亡。多见于5月下旬至7月上旬。
治疗方法:将百万分之一(1ppm)的漂白粉撒入水族箱里消毒。
25、鱼虱病
病原体:水生寄生甲壳类鱼虱。
症状:鱼虱附着于鱼体表面,吸食鱼的血液。伤口常造成其他细菌类或真菌类的感染。五六个鱼虱会在十来分钟咬死一尾15cm长的健康鲫鱼。危害不可谓不大。
治疗方法:同于猫头虱病的治疗。
26、机械性损伤:鱼的机械损伤倒和汽车、飞机有那么一点点点点的关系。也就是由于捕捞、运输以及其它的各种原因给鱼只造成的体表损伤。往白了说就是外伤了啦。
鱼怎么会受伤的呢?a、你捞鱼的时候,如果你的捞网是用粗的棕绳做成的话。你的鱼会不受伤?
b、当你拎着装着你挑好的鱼的塑料袋回家的时候,一不留神。你的塑料袋掉到地上摔了个水花四溅。你的爱鱼掉到地上还噗啦噗啦地跳上几下。它能不受伤?
c、你的爱鱼属于好战分子那一类。一见面非要你死我活不成,你说它能够不受伤吗?还有很多原因会造成你的爱鱼受伤的啦。
受伤的鱼轻的就是鳞片脱落和鳍肢破损。稍严重一点的出现皮肤损伤,出血。如果到了伤可见骨的情况的话。那就比较可怕了。较轻的外伤并不可怕,到是伤口万一感染上真菌或者是细菌、病毒造成二度损伤的话就麻烦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办法就是:一不要买受伤的鱼,二不要让鱼受伤。包括运输途中、放养过程中、以及混养时的选择还有就是捞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和轻柔的手法。 如果万一鱼儿受了伤的话,我们可以在鱼的伤口上涂抹稍加稀释的红药水,但要注意一定不要涂到眼睛上。也可以将伤鱼浸泡在百万分之一的抗生素溶液中,抗生素可选择青霉素、土霉素、呋喃西啉等。但最好不要将没受伤的鱼一起浸泡。以免给它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27、出血热
病原体:疱疹病毒
症状:病鱼体表发黑无光泽,口、鳍条、肌肉充血。有时腮盖、头、腹壁充血。腮丝呈鲜红的点状或块状充血。严重的腮会失血而苍白成为“白腮”。眼球会有突出症状(这种突出症状和龙鱼的眼球突出症不同)。发病季节多在6-9月间,水温26-30摄氏度时最为流行。
治疗方法:a、充分照射阳光,并设法降低水温至25摄氏度以下。
b、用中药大黄的浸取液水浴。
c、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克砚成粉末煎煮后混合牛心汉堡投喂同时在水族箱中连续两天投放百万分之0.6(0.6ppm)的敌菌灵溶液。
d、抗生素(比如青霉素、红霉素等)浸泡。
28、痘疮病
病原体:痘疮病毒的病毒粒子
症状:初期病鱼体表出现白色小斑点,并且覆盖一层白色粘液。之后白点会越来越多,病患区域逐渐扩大。表皮增厚形成石蜡状的的增生物。病鱼的体形消瘦至死亡。一般在春季,水温在15摄氏度时发病。
治疗方法:可用氯霉素治疗。小鱼用百万分之0.225(0.225ppm)的药液浸洗成鱼可以注射。
29、疾病预防(Prevent a disease)
1.加强饲养管理
鱼体抗病力的强弱与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密切相关。要使鱼本质健壮,必须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
1)喂食要精心,做到投饵定时、定质、定量。喂食时间,一般在上午9~10时和下午3~4时,投喂鱼虫前要将鱼虫漂洗干净,或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防止腐败物和各种病原体带入水族箱内。
2)加强水质保养:水质酸度过高,通常选用小苏打溶解进行调节;若水质碱度过高,可用草酸或磷酸二氢钠溶剂进行调节。
2.注重日常观察员
1)鱼体检查:鱼体检查的目的是找出病原体和查清各种病症的根源,为进行综合分析,为确定疾病原体提供依据。
2)体表检查:被检查的鱼必须是新鲜的,最好是刚从水族箱中挥出的病鱼或刚死亡的病鱼。 3)鳃部检查:检查鳃时,按顺序先查看鳃盖是否张开,有无充血、发炎、腐烂等症状,然后用手指翻开鳃盖,观察鳃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增多,鳃未端是否肿大和腐烂。
4)内脏器官检查:主要检查肠道是否有病变,如细菌性肠炎,肠粘膜表现为出血或充血,肛门红肿。
3.药物预防
在发病季节到来时,如果气温维持在12~22摄氏度,且天气出现连日阴雨时,就应及时采取药物预防措施,可在换水时将鱼群集中在面盆中,用高浓度的药水进行短时间集体消毒,再换入新水中。也可用低浓度的药水进行全缸(池)泼洒
⑹ 珍珠马甲的鱼疾及治疗
(一)、感染的迹象。雌锚头虫,它们是寄生虫,当它们粘在鱼体上时,根据它们蠕虫关的外观很容易被辨认出来。春季在身体自由端有两个大约3毫米的卵囊形成时,它们最大长度达到大约20毫米。
珍珠马甲
(二)、感染详述。尽管锚头虫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它们根本不是虫子而是微小的叫做桡足类的甲壳动物。和大多数甲壳动物一样,它们的成熟要经过几个幼虫期。春季从卵孵化出来的第一幼虫自由游动,直到它们发现一个合适的寄主并使自己贴在鳃上。一旦贴上,它们就进入不游动期。一次卵化出的幼 虫里的雄性使雌性受精并停止寄生状态。然后交配过的雄性又使自己贴在寄主鱼身上并发育成蠕虫状态的寄生虫。雌性在春季排卵,之后它们可能死亡或继续产几次卵。寄生虫死亡时,留在鱼皮肤和肌肉上的洞可能造成第二次感染,由此鱼类不能痊愈。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锚头虫深深地刺穿到鱼身体组织里之后,使自己牢牢地贴在鱼身上。人们可以逐个地把成年的虫子摘下来,但是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对鱼有潜在的危害。使用3%的盐溶液短期浸泡也可以把虫子从一条条鱼身上除掉。在有水族箱处理剂能杀死成虫。也池塘里,重复使用抗原生动物处理剂能杀死幼虫。使用敌百虫也可以杀死成虫。 (皮居新穴吸虫,也被认为是皮居茎双穴吸虫和其他品种)
(一)、感染的迹象。黑色或褐色 的小斑点,达2毫米宽,出现在身上和鳍上,有时也出现在眼睛上和嘴上。
(二)、感染详述。斑点是含有幼虫期的肠吸虫的胞囊,如皮居新穴吸虫,胞囊里有很重的色素。幼虫期也被称为皮居船形吸虫。成年期的虫子生活 在水鸟的肠内,水鸟是吃了藏匿着幼虫的鱼而受到侵扰的。在水鸟的内脏里,包裹着每一个幼虫的膜散开,虫子在几周之后发育成熟。成虫产的卵在鸟的排泄物中排出,落入水中 的卵发育成片自由游动的幼虫,幼虫寄生于水螺身上。几周之后,寄生虫离开水螺并开始了寄一开合适的鱼类寄主的又一个周期。当寄生虫达到大约1毫米宽时, 每个虫子身体上生出一层黑膜,在皮肤下形成独特的斑点。轻微的黑斑病传染对鱼没有什么伤害,因为生活周期,环境条件复杂,是不会使黑斑病从一条鱼上传染到另一条鱼身上的。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能杀死寄生虫,但是黑斑点一旦形成,就会留下痕迹。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打破寄生虫的生长周期,通过确保水鸟不靠近池塘或水族箱,并且没有被寄生虫寄生的螺出现的方法。 (隐鞭虫,包括锥桨虫和锥体虫)
(一)、感染的迹象。传染上隐鞭虫的鱼无精打彩并且游动不正常,鱼变得消瘦,眼睛凹陷,鱼鳃发白(说明缺少红血球)。受到严重侵害的鱼死亡。锥体虫看来是相对不致病的,并且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症状。(二)、感染详述。隐鞭虫和锥体虫都是具有茸毛状鞭毛的单细胞生物体(原生动物),因此得学名“鞭毛虫”,它们作为寄生虫生活在血液里。有危害的隐鞭毛虫有两根鞭毛,而完全没有危害的锥体虫只有一根鞭毛。要在血液涂片上看到这种寄生虫, 需要用到少300倍的显微镜。两种寄生虫都是经第二寄主—水蛭传播的。鞭毛虫无害地生活在水蛭的肠内,水蛭叮咬时将其传到鱼身上。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还没有发现能有效防治观赏鱼身上血鞭毛虫的化学处理剂。由于 只有受水蛭侵袭的鱼受传染,因此只需要取出受传染的鱼并且除掉水蛭。但是在水族箱里这样做相当容易,而在受到传染的池塘里解决这个问题要困难的多。 (一)、感染的迹象。受侵害的鱼在硬物体上摩擦,合拢鳍。皮肤上覆盖着发白的蓝色不透明体,尤其是在关部和背鳍之间。如果鳃部受到侵害 ,呼吸的频率显著加快。在感染的晚期,皮肤表面肿胀然后脱落。
(二)、感染详述。斜管虫是纤毛虫,一种单细胞的、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生物体,不均匀地覆盖着茸毛,茸毛推动虫体在水中前进。使用中等倍数显微镜能看到斜管虫,但是必须迅速采到标本,因为斜管虫在鱼死后两小时之内就离开了鱼体。这种寄生虫首先侵袭受了伤的鱼, 但是在拥挤的环境条件里传染到健康的鱼。斜管虫病使鱼变得非常弱,严重的病例能对鳃造成长久的损伤。斜管虫靠细胞分裂繁殖。
珍珠马甲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如果鱼比较强壮,对淡水鱼类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用3%的盐水浸泡,让鱼呆在里面直到它们蜷缩起来,然后迅速地把它们放回到它们自己的水族箱里。作为 一种替代并且刺激性小治疗方法,是将鱼放入1%的盐水中待10-15分钟,然后把鱼放回干净的水里,治疗热带鱼温度最好在28-30度。或者可以使用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如果寄生虫留在没有鱼的、温度在30度的水族箱里大约5天,它们就会死亡。但是还必须治疗鱼体上 的寄生虫。 (一)、感染的迹象。鱼的一只或两只眼睛变成有云雾覆盖状并且呈现发白色的外观。鱼可能显示出紧张的迹象,并且鱼体的颜色不正常,或者它们的行为举止和正常的鱼一样。
(二)、感染详述。引起云眼有多种原因。如卵甲藻病和隐核早虫病,以及鱼结核病的迹象。但是,非特种细菌传染常常是引发云眼的原因。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确定出现问题可能是原因并尽快治疗,以防危害到神经系统。如果是寄生虫传染(例如卵甲藻病),使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发病的根源是细菌,那么使用含有抗细菌复合物的处理剂如苯氧基乙醇或呋喃那斯进行治 疗。保持良好的环境,尤其是采用干净的水,能使云眼的发病率降到最低,因为脏水能成为引发因素,因此要往水里加少量的食盐有助预防。 (水霉菌和棉霉菌)
(一)、感染的迹象。感染的明显迹象是棉绒状的赘生物,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时是发灰的黑色到绿色。真菌通常从躯干开始,但是也可能起源于有某个损伤的部位,它能扩散而侵害鳍、嘴、眼睛和鳃。
(二)、感染详述。真菌是生长在死去的有机物质上的植物。典型的真菌体,或菌丝体,由非常纤细的丝状物或外菌丝组成,外菌丝刺穿死去的或腐烂的组织驼过它们的细胞壁直接吸收营养。因此,尽管真菌孢子在水中出现,但是健康的鱼能抗感染。孢子从某些外菌丝膨 胀的顶端释放出来,靠两根鞭毛自由游动,直到它们习落到合适的组织上,并开始长成另一个真菌团。真菌仅侵袭已经受伤的鱼,或某方面弱的鱼。如果侵袭看起来像是自发出现的, 有可能是因其他原因而受损害的组织的第二次感染,,例如被皮肤吸虫损害。在这些病例里,真菌和初次感染都需要治疗,如果不治疗真菌能死掉。 受损害的或未受精的卵尤其容易遭受真菌的侵袭,而产生的同一团卵里健康的卵可以正常孵化。把带有真菌赘生物的卵转移走,以保护健康的卵在它们的发育中免受牵制,常常是明智的做 法。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在水族箱里,通过检验水是否处于良好状况,水是否处于适合的温度,并且水是否不太偏碱性(淡水水族箱最好是PH7.2),可以预防可能发生的传染。很多处理剂被推荐使用,但是其中有些有严重的不利因素。盐水浴是淡水鱼类疾病传统的治疗 方法,但是会引起不适当的刺激,需要经常变换方法,而且单独使用不是特别有效。亚甲基蓝对轻微的病例有效,但是规定的用量会使水染上颜色,给持续检查病情的发展造成困难。可以把也孔雀绿涂在感染的区域上。有几种新型专用处理剂,这些处 理剂通常对抗真菌有效。在池塘里,真菌通常出现在春季,当鱼最弱的时候,或产卵之后变得受损伤的时候。在潮湿或寒冷天气开始之前,投喂平衡好并且有营养的饵料 给鱼“催肥”,并且保证水的PH在6.5-7.8之间,这样有可能减少真菌传染的机会。已有供池塘使用的专用真菌处理剂。但是根据环境条件,最好把受传染的鱼转移到能保持更稳定条件的合适的容器里治疗;冷热悬殊会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促 使进一步传染。例如做老式的洗浴,一定要小心地把鱼转移到一个大容器里,容器里盛满经过除氯处理的水或陈水,理想的做法是向水里充氧。要不惜任何代价避免对鱼造成不适当的刺激。转移鱼的时候,用棉绒擦掉鱼体上的真菌赘生物。
⑺ 珍珠马甲鱼 在缸里斜着游 。身子游的时候完全不平衡。是不是得什么病了。。请各位神圣帮个忙解决下。。
水不乾净~
先将病鱼隔离 , ( 要是整缸都有事便不用隔离了.... )用三份二旧缸水 + 三份一晒过 , 加了粗盐和黄药的水 , 加氧~
( 加黄药至水变成淡黄色 ) 每天换水一次 , 每次都是换三份之一晒过 , 加了粗盐和黄药的水 , 加氧 , 直至康复~
至於原缸的鱼 , 你也要换水三份一 , 加粗盐黄药 , 不过不用每天 , 隔三天左右换一次 , 直至病鱼康复 , 一般三日至一个星期便好了~
⑻ 请问母的珍珠马甲鱼肚子会变红色吗
本身就是红色的。
珍珠马甲鱼分类地位:鲈形目,攀鲈亚目,毛足鲈属珍珠马甲鱼学名:珍珠鱼(珍珠马甲鱼) ,原产地: 亚洲马来半岛。适合水温: 20-30℃。银褐色的身体,乃至鳍边均布满了珍珠状的斑点,显得格外雍容华贵,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它的嘴部一直到尾柄的基部,沿着身体两侧的侧线各有一条由黑色圆斑组成的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