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服装知识 > 新型冠状肺炎用什么手套

新型冠状肺炎用什么手套

发布时间:2021-10-03 14:58:39

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出门必须戴手套吗

如果外出不能满足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条件,外出可戴手套(不露手指的手套均可, 同时注意保持手套干燥),脱下手套后注意手部清洁,并及时清洗手套。出门戴手套,可以减少手与外界直接接触,从而能减少手的污染。但并不是必须的,而且要强调的是,戴手套并不能取代洗手,无论是否戴手套,都需要经常洗手。普通群众没有必要去购买和使用一次性医用手套。

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使用口罩要注意什么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前提下,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使用时间、使用次数)
一、口罩更换:
1. 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高风险人员在结束工作中途进餐(饮水)、入厕等脱下防护装置后,重新进入需更换;
2. 口罩被患者血液、呼吸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
3. 较高风险人员在接诊高度疑似患者后需更换;
4. 其他风险类别暴露人员佩戴的口罩可反复多次使用。口罩佩戴前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二、口罩保存、清洗和消毒:
1. 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 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3. 自吸过滤式呼吸器(全面型或半面型)和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清洗参照说明书进行;
4. 棉纱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医用口罩按说明书处

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间需要多买些生活必需品备着吗

发展改革委:
受疫情影响,加上春节假期延长,老百姓的居家时间明显增多,有些家庭想多买一些备着是可以理解的,但集中大量采购则完全没有必要。目前已组织协调一批生活必需品重点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将全力保障相关产品及时加工投放市场。我们完全有能力保证生活物资的稳定生产和充足供应,一定能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家发改委:生活物资储备充足 供应有保障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安蓓)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然严峻的情况下,各类生活物资保障情况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保障是否充足?百姓有必要大量购买吗?如何缓解价格上涨压力?记者31日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赵辰昕。
加快形成安全可靠、可持续的生活物资运送能力
问:当前新鲜蔬菜生产供应是否充足?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能否保障?
答:总体看,当前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的生活物资储备充足,粮食、食用油、蔬菜、食品等商品的供应是有保障的,完全能够确保满足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需要。
从粮食看,目前我国粮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原粮储备非常充裕,供应能力是有保障的。近日,国家发改委协调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加大了对湖北特别是武汉米面油肉的生产供应调运力度,全力保障老百姓的生活需要。
从蔬菜看,近日国家发改委及时协调山东等蔬菜主产地与湖北等地加强供需衔接,加大对武汉市场的新鲜蔬菜供应力度,目前武汉的蔬菜供应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对于全国市场来说,我国建立了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部已联合印发通知,对北方大城市投放冬春蔬菜储备作出部署,对于社区菜点、超市、农贸市场等终端市场存在蔬菜接续不足的情况,及时投放蔬菜储备。
从其他食品看,供应也是充足的。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协调好疫情防控和必需品运输保障的关系,在科学防控的前提下,完善和落实蔬菜、食品等必需品运输绿色通道,加快形成安全可靠、可持续的生活物资运送能力。
家庭集中大量采购完全没必要
问:现在有一些家庭想多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备着。有这个必要吗?国家在满足供应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受疫情影响,加上春节假期延长,老百姓的居家时间明显增多,有些家庭想多买一些备着是可以理解的,但集中大量采购则完全没有必要。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协调一批生活必需品重点企业提前复工复产,将全力保障相关产品及时加工投放市场。
我们完全有能力保证生活物资的稳定生产和充足供应,一定能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已建立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应急监测机制
问:受到短期供应因素影响,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对此,有关部门会采取哪些措施予以缓解?
答:春节期间,全国粮油和肉、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总体充足。但是,受疫情影响,短期购买量快速上升,交通物流不够通畅,导致肉、菜价格涨幅偏大。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密切监测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形势,积极组织开展有关工作。
一是建立应急监测机制。国家发改委已经建立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应急监测机制,加强与地方发改委联动,指导地方做好价格监测工作,每日汇总分析相关情况,及时发现各地特别是重点城市重要民生商品供需变化、价格上涨的问题,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是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密切与武汉沟通,组织供需衔接,及时协调解决供应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增加武汉蔬菜供应。1月29日,山东寿光市首批15车、350吨蔬菜已发到武汉市,后续还将形成稳定供应。
三是增加生产畅通物流。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做好蔬菜生产供给、交通运输畅通工作,保障重要民生商品的生产供应。
四是配合加强市场监管。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形成震慑。

㈣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罩如何选择

1、一般人群:建议普通民众、公共交通司乘人员、 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口罩,建议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有条件且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2、特殊人群:可能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高危人群,原则上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级别)并佩戴护目镜。某些心肺系统疾病患者,佩戴前应向专业医师咨询,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口罩。

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较低风险暴露人员如何选择与使用口罩

(一)人员类别:
1. 超市、商场、交通工具、电梯等人员密集区的公众;
2. 室内办公环境;
3. 医疗机构就诊(除发热门诊)的患者;
4. 集中学习和活动的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等。
(二)防护建议:
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

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低风险暴露人员如何选择与使用口罩

(一)人员类别:
1. 居家室内活动、散居居民;
2. 户外活动者,包括空旷场所/场地的儿童、学生;
3. 通风良好工作场所工作者。
(二)防护建议:
居家、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也可不佩戴口罩。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口罩具有一定防护效果,也有降低咳嗽、喷嚏和说话等产生的飞沫播散的作用,可视 情选用。

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间普通人需要戴N95口罩吗

卫生健康委:
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成员单位:
为指导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工作,降低因防护用品配备使用不当等引发的疾病感染风险,我们组织专家编制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现印发你们,供指导加强个人防护使用。
疫情防控组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代章)
2020年1月30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
为指导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工作,特制订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普通居家人员、出行人员、居家隔离人员、特定行业人员。
一、普通居家人员
(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动差的场所,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和展览馆等。
(二)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需要丢弃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随时保持手卫生,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居室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五)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出行人员
(一)日常生活与工作出行人员,外出前往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
(二)出现可疑症状需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佩戴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与他人接触情况,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相关调查。
(三)远距离出行人员,需事先了解目的地是否为疾病流行地区。如必须前往疾病流行地区,应事先配备口罩、便携式免洗洗手液、体温计等必要物品。旅行途中,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在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要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妥善保留赴流行地区时公共交通票据信息,以备查询。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应尽快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离开疾病流行地区后?14?天。医学观察期间进行体温、体征等状况监测,尽量做到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
三、居家隔离人员
(一)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居家隔离人员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做好医学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二)居家隔离人员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谢绝探访。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不得与家属共用任何可能导致间接接触感染的物品,包括牙刷、香烟、餐具、食物、饮料、毛巾、衣物及床上用品等。
(三)他人进入居家隔离人员居住空间时,应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期间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尽量避免与居家隔离人员直接接触,如发生任何直接接触,应及时做好清洁消毒。
四、特定行业人员
(一)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行业人员,因日常接触人员较多,存在感染风险,其所在单位应为其配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纸巾、体温计等物品,并做好工作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上岗。口罩在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需及时更换。注意保持手卫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每日至少2次测量体温。一般情况下,不必穿戴防护服、防护面罩等防护用品。如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停止工作,根据病情居家隔离或就医。
(二)对于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疑似和确诊病例转运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三)对于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调查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开展疑似和确诊病例调查时,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对疑似和确诊病例也可考虑采取电话或视频方式流调。
(四)对于标本采集人员、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五)对于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尸体处理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等。环境清洁消毒人员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就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制定本指南。
一、佩戴原则
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具体如下:
(一)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二)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颗粒物防护口罩。
(三)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四)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五)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二、推荐的口罩类型及使用对象
(一)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二)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三)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四)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三、使用后口罩处理原则
(一)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二)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四、儿童佩戴口罩的标准与注意事项
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
(二)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三)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㈧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正确洗手

中国疾控中心提示:如何正确洗手?

1、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2、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搓双手至少15秒,具体操作如下: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弯曲手指使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5、擦干双手,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与新型冠状肺炎用什么手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衣女装品牌 浏览:118
山湖绒睡衣的图片 浏览:989
广州有那些童装批发市场 浏览:797
tiffany衣链长度 浏览:550
白色袜子校服 浏览:185
灰白色与什么颜色围巾 浏览:1000
红色大版衣怎么搭配图片欣赏 浏览:169
韩版亲子装批发网价格 浏览:718
酒红衬衫黑色外套搭配 浏览:490
中老年秋天旗袍 浏览:525
七匹狼男士裤子怎么样 浏览:372
零基础织衣开头 浏览:438
女士文胸批发报价 浏览:840
七匹狼男装外套多少钱 浏览:632
天空蓝裤子搭配鞋子 浏览:387
黑外套配白衣图片 浏览:638
姨妈血弄到裤子上怎么处理 浏览:451
有口袋的衬衫怎么叠 浏览:959
配棕色靴子的裤子好看 浏览:654
深圳院校校服 浏览: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