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普京手中,俄羅斯能使解體後的國家歸附,重塑蘇聯榮光嗎
歷史上的俄羅斯一直是赫赫有名的戰斗民族,自從沙俄帝國以來,也一直是它欺負霸佔別國領土,然後一切都隨著1991年的蘇聯解體而夢碎,一個龐大帝國就此解體。
目前沒動手,只不過還沒到時候,留下這些小國也能在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產生激烈矛盾的時候稍微制衡一下他們,一旦這些國家再次歸附,那麼世界又將面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直接對抗。
不過,執掌俄羅斯權柄多年的普京也絕對是一個狠角色,獨立國家聯合體這個葉利欽時代的舊物已經不能滿足如今俄羅斯的地緣政治需要了,下一步,把這些國家納入到俄羅斯統一的發展規劃中來終將是其未來選擇,從克里米亞半島上俄羅斯的強硬態度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
Ⅱ 新普京現在還在么
俄羅斯總統普京難道還分新舊嗎?這種說法我還從未聽說過呢?不知你說的是什麼意思?難道普京遭遇不測了?
Ⅲ 普京力挽狂瀾將俄羅斯拉回世界強國,其得力助手都為其提供哪些幫助
比如幫助俄羅斯總統普京打擊國內的金融寡頭,還幫助俄羅斯總統改善國內官員的貪污腐敗問題。可以說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台以後,使得俄羅斯的局面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改善。因為在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台以前和俄羅斯的經濟其實是相當糟糕的,再加上當時俄羅斯的國內還有一些領土爭端問題。也使得當時俄羅斯處在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俄羅斯老百姓的生活和當時蘇聯時期的俄羅斯相比已經改善了非常多,但是這遠遠不能和蘇聯時期的生活相比。而且現在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希望恢復到以前的大國地位。
Ⅳ 普京上台以來的改革
一、普京在需要的時候和需要的位子上台執政
1991年~1999年,在葉利欽執政的8年內,俄羅斯經歷了劇烈的政治動盪和嚴重的經濟危機。葉利欽先後5次更換政府總理,改組政府,但未能擺脫困境,國家狀況變得更糟。期間,俄GDP下降了50%,一半人口生活在極度貧困中,失業人數高達1000萬人。同時,俄羅斯的犯罪率直線上升,官僚特權、貪污腐敗橫行社會。2000年,在俄社會底層強烈要求變革,而上層權力危機四伏,按老辦法管理國家難以為繼的情況下,普京贏得大選,出任俄聯邦總統。當時西方經濟學家預言,不管誰當俄羅斯總統都無法改變現狀,俄仍然是一個在精神上和政治上都陷入崩潰的國家。普京上台執政後,勵精圖治,力求崛起,歷經6年的銳意改革,俄羅斯得到有效治理。國家政權得到加強,政局保持了穩定。俄經濟連續6年較快增長,增速保持在5%~7%。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會秩序明顯好轉。伴隨國家實力的恢復和增強,俄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日趨活躍,參與國際事務日趨主動,在維護國家重大利益問題上敢於示強,俄的國際地位有所提升。
二、普京改革戰略的依據、手段和目標
普京執政後堅決推行適合俄國情的改革戰略,對原有政策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在經濟領域,普京既排除了葉利欽和蓋達爾實施的經濟全盤自由化的西方模式,也摒棄了高度集中全民動員的蘇聯模式。普京致力於建立適合21世紀俄現實條件的、新的生產關系,即以國家資本主義取代葉利欽時期實際控制國家政權的寡頭資本主義。普京改革的重點是,懲治非法掠奪國家財產,壟斷俄經濟命脈的金融、財政、石油乃至傳媒系統中的寡頭、財閥;打擊刑事犯罪,消除腐敗,強化法制,健全社會經濟秩序,力求將重要戰略資源掌控在國家手中。對一般大型私人資本企業主張在國家監督下運營。國家在經濟活動中起主導和調控作用,實行「可控市場經濟」。對中小私營企業,國家則通過完善法規,同時輔以行政手段保障其合法權利。另外,注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社會經濟建設,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普京的改革實際上是修正葉利欽體制,在恢復被踐踏的社會公正和經濟公正基礎上,選擇一條符合俄現實國情的發展道路,以實現「強國富民」,重振俄大國地位的目標。
在政治領域,為鏟除分立主義、地方主義和民族主義,普京對聯邦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俄聯邦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聯邦的各個主體不僅擁有各種權力,還制定與中央相矛盾的地方法規。這種鬆散的管理體制暴露出俄聯邦政權制度存在嚴重缺陷,是影響俄聯邦保持完整統一的隱患。鑒此,普京在全國設立七大聯邦區並建立總統駐各聯邦區特別代表制度以加強對地方的管控。在政治體制改革措施中,首先改變地方領導人的選舉制度,即地方行政長官由總統提名,經由地方議會批准產生,從而把權力從地方集中到中央,實現對地方的垂直領導。各聯邦主體成為單一制國家下的行政單位。其次是改變國家杜馬議員的產生辦法。全部人選根據政黨得票比例產生,地方議會將接受執政黨議會的領導,形成「垂直立法體系」與「垂直行政體系」並存局面。這種體制有利於國家政局穩定和經濟發展,主要權力集中在總統手中,以保障俄聯邦的統一,政令暢通。普京的強勢總統地位得以確立,有利於貫徹其治國理念。
在外交領域,普京基於現實主義、實用主義和維護國家利益原則確定外交任務。首先,普京領導制定的俄對外政策新構想指出,俄「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其活動的各個領域都擁有可觀的潛力和資源,同世界上主要國家保持著緊密關系,對新世界格局的形成施加著實質性的影響」。新構想是對國際關系多極化體系的一種構想,是俄的國際戰略目標。由此,俄在國際舞台上的定位就不僅僅限定為歐洲國家。由於俄橫跨亞大陸,其3/4的國土位於亞洲這一特殊地理條件決定俄必然是一個歐亞大國。俄還擁有世界第二大核潛力,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多的國家,且國民具備相當高的知識水平。因此,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從發展觀點看,俄將成為多極化世界中的獨立一極。多極化戰略目標決定俄奉行東西方兼顧的「全方位外交」。
根據國家利益的需要,加強並發展同獨聯體國家關系是俄外交的首要重點。因為獨聯體國家是俄羅斯的「外部生存空間」,是俄的「特殊利益地區」。其次是對西方國家的外交,側重點是歐盟。俄與歐盟在反對霸權主義,推動建立多極世界格局戰略中有共同利益,俄與歐盟進行戰略合作有助於制衡美國。但是,歐盟繼續推行東擴方針以及對俄在人權、安全和政經改革等問題上橫加指責,導致俄歐關系矛盾叢生,摩擦不斷。然而,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各有所求,又將它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俄美關系是俄外交政策關注的中心。普京借「9·11」事件之機,對美發動反恐戰爭提供全方位支持,試圖以此改善對美關系,然而美國不僅沒給回報,反而借反恐之名擴大在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軍事存在,進而又在獨聯體等策動「顏色革命」,企圖將俄的傳統勢力范圍納入其控制之下。美國還公然指責俄改革是「民主的倒退」,肆無忌憚地干涉其內政。在這種情況下,俄被迫調整對美外交,強調對美外交的自主性。在與西方拉開距離的同時,俄越來越重視開展東方外交,中國和印度可以說是俄對亞洲外交的兩大支柱。拉丁美洲、非洲和中東地區將成為俄最重要的朋友。在外交策略上,普京揚長避短,務實靈活。近年來,俄利用資源優勢頻頻出擊謀求地緣戰略利益,又通過經濟和外交手段謀求對獨聯體油氣資源和輸送管道的控制。總的看,俄外交在維護國家利益上運籌比較得力。
三、改革初見成效,但普京將面臨新的挑戰
普京第一任期的改革目標之一是打擊寡頭,這一任務已基本完成。2006年8月1日,尤科斯石油公司被宣布破產,其數百億美元的巨額資產將由俄國有石油公司收購,由此國家對石油業的控制將上升到67%。支持破產的人士認為,將尤科斯收歸國有有利於石油產業的穩定,推動GDP的增長。俄《獨立報》就此發表評論指出,其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意義。尤科斯的破產徹底為俄羅斯的寡頭政治時代畫上了句號。
普京第二任期的改革目標是將反腐敗斗爭繼續深入下去。普京上台之初曾局部進行反腐,各級官僚受到震懾,暫時有所收斂。但伴隨經濟好轉,俄國力增強,奢靡之風又起,貪污腐敗卷土重來,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導致俄民眾的不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因此,普京將反腐敗作為當前推動改革的首要任務。但其阻力和困難不少,因為俄羅斯的腐敗問題盤根錯節,已變成俄政治文化的積習。反腐必然觸及俄羅斯的官僚體制,體制不改,反腐便不能取得成功。為此,普京從源頭上抓起,正在領導俄進入以深化政府內部行政改革、法制改革為重點的內部制度變遷的新階段。普京此輪反腐決心很大,但也承擔很高的政治風險,僅靠一次大規模的反腐行動或者普京一己之力難以達到目標。因此,俄羅斯的反腐之路還將長期走下去。
迄今為止,普京執政6年為俄羅斯的復興確定了大政方針,在國家的重要部門進行了改革,使俄告別衰落,開始走向復興。但俄羅斯的復興還存在不少制約因素,比如產業結構畸形:重工業過重,農業嚴重滯後,原材料產業機制膨脹,能源企業比重過大。產業結構不及時進行調整將對俄經濟的長遠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在資源國有化改革問題上,普京雖得到普遍的支持,但反彈力量的壓力也不少,包括來自西方的壓力。這對普京的改革構成牽制。可以預料,普京在致力於俄羅斯復興的征程中將不斷面對新的挑戰。
Ⅳ 承諾20年恢復元氣的普京,現在已經過去了18年,為什麼還沒有做到
政治家說的話無法兌現的。這也就是政治家說的話吧,政治家的很多承諾都是無法兌現的。他們當時做出來的承諾只是為了獲得民主的選票吧,獲得大家的肯定,他會朝著自己的諾言方向走,但是他並不一定會實現了他的諾言,但是民眾相信自己這個比實現諾言更重要。所以說俄羅斯現在還是平庸一點的。
普京必須對外強硬,從外部獲得足夠的合法性資源,當無法從內部發展得到實誠的支持的情況下。但外交的強硬,從民族主義者那裡可以得到支持,外部越施壓,內部民族主義者就越支持,但也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圈成了公開的「敵人」,惡性循環,國內機會缺失,國際機會受阻,最後雙方只好徹底放棄對方。所以,弱的更弱,強的更強。
Ⅵ 普京真的要恢復前蘇聯
首先要明白 蘇聯是什麼!蘇聯大概就像一個日收入200(俄羅斯)聯合日收入60的烏克蘭 再聯合日收入1-5塊的其他國家!變成蘇聯俱樂部!這個俱樂部還為東歐八個人(亦是日收1-5塊) 提供生活費 還有廣大亞非拉的請求蹭飯 結果後來這個大鍋飯吃不下去了(全部基本每天開支3-400)!
這樣解散後的俄羅斯就每天拿著自己的200塊過得多麼安逸! 蘇聯就這么個回事 是俄羅斯玩大的結果而已!
Ⅶ 普京能拯救俄羅斯嗎(著重經濟,他說過給我20年,我還大家一個奇跡般的俄羅斯
競選口號吹牛而已,別當真,了解俄羅斯和普京的都知道他的吹牛承諾多了去,什麼2020年建造6艘核動力航母,什麼俄羅斯工業化恢復,什麼70%現代化裝備,什麼經濟和收入增長,從沒兌現,也就俄雜死了爹媽才把他當神吹,各種造謠吹免費教育水電醫療房子,人類歷史上從沒哪個國家有這財富做到,也就俄雜和智商白痴人才信。其實普京和葉利欽都一個吊樣,都是寡頭資本主義,普京和心腹各種吞並國有企業,普京當年也是和葉一樣跪舔美國和歐洲,只不過美國當年實力如日中天連跪舔機會都不給普京,所以普京才裝成硬氣。事實上從歷史來看,俄羅斯自古就是跪舔歐洲想融入進入,然而歐洲視他們為野蠻人游牧民族,血緣和文化壓根不一樣,且宗教對立,我敢說如果美國和歐洲願意給俄羅斯跪舔,保證普京立馬去跪舔,一千多年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加上俄羅斯魯莽和沒實力還裝逼吹牛個性,惹的仇家太多,而且都是有實力仇家,都不需要美國去弄包圍網了,他自己就把自己圍死,而且俄羅斯地緣政治是五大國最差的,唯一一個被所有核大國和潛在核國家包圍加上80%領土都是無人北極地帶,導致俄羅斯生存空間很少,因此80%人口居住在東歐和莫斯科一帶,要不是有核武器存在,俄羅斯壓根沒資格跟中美平起平坐,俄羅斯常規軍事太差,所以北約才敢一直東擴,俄羅斯只能依託核武保護自己不被入侵而無力對外擴大生存空間,而美國把60%兵力部署中國周邊,中國照樣不斷對外擴張,先是奪回南海和台灣,接著東北亞話語權,然後東南亞,最後中亞和西太平洋,這就是古代中國勢力版圖,這就是實力差距,只是中國不到處宣傳而已,當然中國宣傳部早被滲透策反也是有一定原因,可見俄羅斯民族個性愛吹牛愛炫耀,然而俄羅斯歷史從沒當過一次世界第一,只能充當有競爭民族對手而不是贏家民族。論常規軍事和常規裝備戰爭潛力綜合國力,俄羅斯被中美甩開太遠。
Ⅷ 普京對前蘇聯的一句經典評價
普京對前蘇聯的評價:
1、2014年12月24日,普京簽署了第808號總統令——《建立國家文化政策綱要》,隨即召開座談會。
普京明確指出:要尊重過去年代歷史上一些傑出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響。其中最為專注的目光要注意蘇聯時期。對蘇聯時期取得的成就,這是無可懷疑的。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能從某種意識形態的考慮出發,對國家和人民在我們生活中這一極其重要的時期取得的成就加以詆毀。
2、在1月25日談話中,普京也再次表明:絕不能用「黑色的油漆把過去全部抹黑」。
3、2014年11月5日,普京會見俄羅斯歷史學家時,評價了蘇聯體制。他說:「如果當時的(蘇維埃)政權不是那樣嚴酷,而是處於沙皇尼古拉二世時期,我們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嗎?肯定不可能。」
4、2014年12月底,俄羅斯國家歷史教科書修改委員會學術領導、俄羅斯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丘巴里揚院士向普京總統匯報教科書修改情況。
普京指出「舊俄國的思想不適於今天」,「如果我們還處在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時期,肯定不能取得這場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能夠被俄羅斯國家歷史教材委員會稱之為「偉大的革命」, 足以證明列寧的地位。
(8)普京擬恢復校服制擴展閱讀:
蘇聯解體的原因
學界一般都認為蘇聯解體涉及歷史和現實的因素。大致說來,蘇聯體制存在的弊端是歷史因素,以戈爾巴喬夫為代表的蘇聯領導人執行的錯誤政策是現實因素。普京談到列寧「民族自治」等思想是「埋在俄羅斯大廈下緩慢引爆的地雷」從而導致蘇聯解體,也在學理之中。
蘇聯解體主要原因是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改革政策的失誤。
如沒有制定好經濟和政治改革的戰略計劃;在政治體制改革中取消蘇共領導而喪失了黨的支柱造成混亂;在關鍵的時刻沒有採取保護國家的措施包括經濟措施;對喬治亞、立陶宛等地發生的民族騷亂沒有作為;甚至「8.19」事件中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意志懦弱;等等。
Ⅸ 英語高手請進
去年,一個重要的人物來拜訪我們,他是俄羅斯的總統普京.普京於1952年在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聖彼得堡出生.在2000年成為總統.四年後他連任了總統.普京的努力工作使俄羅斯變得更強大.人們都說他是嚴格和天才的.但年輕時的普京並不是很聰明。他四十年前的學生的書和日記能說明這一點。曾經最高分是5分,普京在數學和科學上得三分。他的藝術課非常糟糕,只有兩分。他有時候忘記完成他的數學作業,一次他忘記了穿學校的制服。他的老師叫他站到教室外面去。但普京在道德這門課上非常好。他總得滿分。他也證明了一種俄羅斯人強大的愛在他年輕的時候
全是我自己翻譯的,
手打的
嘿嘿
上面的那個估計是用翻譯軟體翻譯的
錯了好多地方呢
Ⅹ 普京總統的奮斗事例
普京:讓人頭疼的「淘氣包」
提起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他家的老鄰居們恐怕都會為他年少時的淘氣「嘬牙花」。
普京1952年出生在列寧格勒市(現稱聖彼得堡),父親是當地機車製造廠的技師,母親靠做雜工補貼家用。一家人住在機車廠的家屬院。這里條件簡陋,沒有熱水和洗澡間,很小的廚房還是公用的。普京童年最深的記憶之一就是常和鄰居小夥伴用棍子趕老鼠。母親生下普京時已經41歲了,因此對他十分疼愛,因為怕出意外都很少允許他出大院門。不過,普京可不是個聽話的乖寶寶,從小就喜歡「闖盪江湖」。8歲上學以前,他整天和小夥伴們在街道上玩耍,並從一次次打架中悟出了做人的「真諦」:要想成為勝者,你必須在每一次對打中咬牙堅持到底。普京日後在回憶錄中說:「表面上看,這個准則是克格勃教給我的,其實早在孩提時代我在多次打架中就悟出了這個道理。」
上學後,普京好勇鬥狠的性格惹了不少麻煩:他曾多次激怒體育老師,與物理老師的關系也很僵,因忘記穿校服被趕出課堂,考試時與同學交換字條被抓「現行」,因為打架被請家長。他自己也說不喜歡上學,更不願意遵守各項校規。因為淘氣,他的學習成績也一般,算術、自然勉強及格,繪畫不及格,不過歷史、體育的成績都是優異。直到六年級時,大院里的居民忍無可忍地列舉出小普京的種種「罪狀」,此後,他彷彿一下子長大,變成了規矩、懂事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