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16世紀西班牙海軍制服

16世紀西班牙海軍制服

發布時間:2021-06-05 07:02:57

① 16世紀時期的歐洲服裝具備什麼特點

1、置裝極奢 追求新潮:

絕大多數華貴服裝都是手工縫制的,特別地花時間、花人工,所用的布料在當時也相當昂貴。一塊用亞麻造的白布要經過二十道工序,用幾個月的時間才造成,有的服裝材料甚至出自純金或銀條,更加需要精工細作,獨一無二的更是價值連城。

2、女服男性化:

十六和十七世紀,男人衣服相當注重陽剛之氣,例如要突出肩膀寬闊,要顯出有肌肉,及瘦長的小腿。男性紳貴們的服裝還要能夠與配偶伴侶的華貴款式、面料相襯,才能顯示地位高貴。而漸漸地,時尚女性服裝卻一度出現男性化,婦女們也流行穿雙襟緊身衣、戴帽子、留上男性發型。

3、蕾絲的運用:

蕾絲在當時也是非常重要的時尚元素。蕾絲的製作方式復雜,花費時間長,所以也成為身份的象徵。

(1)16世紀西班牙海軍制服擴展閱讀

服飾是文明的標志之一,服飾習俗體現著民族文化特色,反映著一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點。中世紀歐洲是基督教統治時期,基督教對歐洲服飾影響巨大。

由於基督教教義鄙視錢財,反對豪華,中世紀下層民眾的服裝以簡潔樸素為尚,婦女不事打扮,而且把珠寶捐給教會,常服只以白色的肥大長衣和連袖外套為主,色彩素淡。

中世紀宗教統治下歐洲服裝的顏色、式樣都很單調,顏色尚黑、灰、白三色,衣服式樣以拖地長袍為主。古羅馬豪華的拖加袍被廢棄了。中世紀初期,歐洲人服裝簡朴,平民貴族衣式相同。

② 16世紀西班牙,葡萄牙的艦隊是什麼技術水平

相當於後來的英國
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兩個國家最先成為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歷史上長期被異族統治,飽受入侵之苦的兩國人民進行了長期不屈不撓的反抗,在反抗中實現統一,並建立了現代民族國家,這一新國家形式的動員能力遠在其他國家之上。
在幾乎整個16世紀,兩國壟斷了歐洲的海外貿易和殖民地。海外貿易的豐厚利潤和新大陸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兩國,從而使這兩個小國率先稱霸世界。
記者:文藝復興對這兩國的崛起有沒有影響?
屈從文:文藝復興對兩國的崛起產生了直接影響。文藝復興的人文精神使人們從中世紀對上帝的絕對崇拜中解脫出來,確立了人在世界的至高地位,大大提升了人們挑戰自然,勇於探索的勇氣和信心。那時候一些古希臘羅馬時代科學成果的發現和科技的新發展,也同樣起到了開拓處於蒙昧狀態的歐洲人視野的作用。例如,1406年,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學指南》的發現,就對刺激兩國航海發現產生了直接作用。
正是文藝復興的興起,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的統治者,以及歐洲的探險家敢於嘗試海外探索,最終推動歐洲擺脫中世紀的蒙昧狀態。
記者: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存在擴張過度的問題,他們有沒有採取什麼措施補救?
屈從文: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國土狹小,人口不多,但兩國都在亞洲、非洲和美洲擁有廣袤的殖民地,國力和人口的不足使得他們只能控制一些點,而不能全面對殖民地進行有效統治。而且,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能像後來的英國、法國等國一樣給殖民地帶來新的生產方式和技術,他們只是對殖民地實行掠奪式財富榨取。
當歐洲其他國家結束征戰,紛紛建立現代民族國家以後,兩國的大國地位就不可避免衰落了。在當時的條件下,兩國沒有、也不可能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
拓展閱讀 雖然率先成為世界性大國,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國之路卻並不平坦。
社會劇變、國運衰微導致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兼並,與新興國家的不斷戰爭以及僵化的經濟也讓西班牙日益衰落。
16世紀時,伊比利亞半島兩國在歐洲海外事業中遙遙領先,從東方的香料貿易和美洲的銀礦中獲得了巨大財富。
但是,到這一世紀末,它們卻從各自的領先地位急速倒退。英國、法國和荷蘭開始侵犯葡屬東方帝國和西屬美洲殖民地的權益。
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曾經牢牢控制了東方貿易的殖民大帝國,就這樣將海上領導權輕易地讓與了荷蘭和英國。
葡萄牙的衰落
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並前就顯出端倪,首先是讓他們富足起來的香料貿易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葡萄牙自己並不出產用來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產那些工藝品。香料貿易的終點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衛普。香料貿易的經營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為了東方的戰爭需要花錢,為了維持與當地部落的聯盟需要花錢,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滿風險,海上的死亡率極高。
葡萄牙人在東方的擴張可以說有點「過度」,分散到了許多地方。葡萄牙並沒有相應的人口來承受如此多的「領地」。英國歷史學家查爾斯·博克薩說,葡萄牙人是「肚飽眼飢」,什麼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葡萄牙也曾做過努力,讓國家適度從貿易中分離出來,交給一些公司去經營。但是並沒有成功。
在葡萄牙的工業生產能力沒有提高的情況下,葡萄牙的東方貿易卻帶動了歐洲其他國家如英國、荷蘭工業品的生產。一旦他們意識到葡萄牙人只是轉手販賣他們製造的東西,他們就用自己的艦隊一步步剝奪了葡萄牙人在遠東的據點,自己取而代之。
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於對手實力的增強而相對處於劣勢;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經濟從一開始就為這種衰落埋下了隱患。
在強大的王權和狂熱的宗教信仰的支撐下,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而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
這些王朝戰爭、宗教戰爭耗費了西班牙人的鮮血和西班牙的財富。西班牙統治者的過分擴張,顯然對他們來說是致命的。他們試圖不僅在海上,也在陸上扮演主要角色。這與英國後來實行的頗為成功的戰略形成鮮明對照。英國的戰略是,置身於大陸事務的外圍,只有在勢力均衡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才進行干涉。這種戰略使英國人能全力以赴地保護、發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則和法國一樣,集中注意力於歐洲大陸,並不斷地捲入歐洲戰爭。最終結果是,英國人能建立起一個世界范圍的龐大帝國,而西班牙人卻先後失去了對自己帝國的經濟控制權和政治控制權。

③ 16世紀的兩個海軍強國是那兩個國家

16世紀,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不是美國,也不是後來殖民地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而是歐洲的西班牙。自從哥倫布遠涉重洋發現美洲新大陸後,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紛紛涌到那裡掠奪金銀財寶,致使西班牙很快成為歐洲最富有的海上帝國。

據統計,公元1545—1560年間,西班牙海軍從海外運回的黃金即達5500公斤,白銀達24.6萬公斤。到16世紀末,世界貴重金屬開采中的83%為西班牙所得。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線和其在海外的利益,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最盛時艦隊有千餘艘艦船。這支艦隊橫行於地中海和大西洋,驕傲地自稱為「無敵艦隊」。

那時,英國的資本主義處於萌芽狀態。輕工業的發展,迫使它急於尋找海外商業市場;艦船製造和航海技術的革新,更加膨脹了英國奪取殖民地的勃勃野心。

英國艦隊與西班牙無敵艦隊海上交戰圖對於西班牙來說,自然不允許其他國家分佔他來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國的海上搶劫以及對美洲的掠奪嚴重地威脅著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壟斷地位,引起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仇視。起先腓力二世不想訴諸武力,他勾結英國天主教勢力,企圖把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扶上英國王位。為此,他在英國開始進行顛覆活動。

瑪麗早在1568年就因蘇格蘭政變而逃到英國,被伊麗莎白所囚禁。當英國的天主教徒在西班牙的慫恿下謀刺伊麗莎白而另立瑪麗時,伊麗莎白乘機處死了瑪麗。腓力二世謀殺不成,就決心用武力征服英國。

當時,英國的海上實力並不強大,難以與西班牙海上艦隊相匹敵,只能靠海盜頭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組織的海盜集團在海上襲擊、攔劫西班牙運載金銀的船隻,進行海盜活動。而腓力二世卻擁有一支龐大的艦隊——「無敵艦隊」。

戰爭初期

1588年5月末,西班牙公爵梅迪納統率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從里斯本揚帆出航。這時「無敵艦隊」共有艦船134艘,船員和水手8000多人,搖槳奴隸2000多人,船上滿載2.1萬名步兵。顯然,梅迪納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優勢,運用傳統戰法,沖撞敵艦,在強行登艦後進行肉搏,然後奪取英國船隻。

不幸的是,「無敵艦隊」出發不久,就在大西洋上遭遇風暴。狂風惡浪使帆船失去控制,水手們被晃得暈頭轉向,准備登陸的「旱鴨子」更暈得像站不住的醉漢。這樣,艦隊只好返港避風。待到7月,艦隊又踏著大西洋的滔滔海浪,一路浩浩盪盪地駛進英吉利海峽。

英國方面也做好了迎擊准備,由霍華德勛爵任統帥,德雷克任副帥。英軍共有197艘戰艦,載有作戰人員9000多人,全是船員和水手,沒有步兵。英國的戰艦性能雖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進,船體小、速度快、機動性強,而且火炮數量多、射程遠。這種戰艦既可以躲開西班牙射程不遠的重型炮彈的轟擊,又可以在遠距離對敵艦開炮,以火炮優勢制勝。

7月22日清晨,戰爭爆發,英軍縱隊列陣,迎著強勁的西南風,搶到橫隊列陣的「無敵艦隊」上風位置,放過「無敵艦隊」的前衛後,充分發揮自己兩舷的火力,重炮猛轟其後衛艦船。「無敵艦隊」陣腳大亂,節節敗退。23日拂曉,海上風向逆轉,「無敵艦隊」處在東北風上風頭,於是他們以多圍少,重創英國最大軍艦「凱旋」號。這樣,在第一回合雙方打了個平手。

25日,雙方再度交手,激戰幾小時後,雙方盡管損失不大,但彈葯基本上消耗光了。梅迪納決定改變計劃,向加萊前進。霍華德也率領艦隊轉向多維爾。此刻,雙方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彈葯補給問題,霍華德還可以從附近的港口獲取一些補給,而「無敵艦隊」則要困難得多,在未到達加萊之前,一點接濟都沒有。

26日黃昏,「無敵艦隊」到達加萊附近海域,在加萊與格里斯尼茲港之間駐錨,英國艦隊也隨後趕來。鑒於「無敵艦隊」彈葯空虛,英國艦隊放心大膽地在敵人長炮射程之內停泊,甚至一些英國艦只駛到敵輕武器射程的邊緣線上,穿來穿去,隨心所欲,梅迪納對此惟有望洋興嘆。

28日凌晨,霍華德在旗艦「皇家方舟」號的主艙召集作戰會議。因為攻擊的時間緊迫,決定在艦隊中挑選8艘200噸以下的小船,改裝成大船,作為突擊使用。清晨,「無敵艦隊」的哨兵發現幾艘輕裝船隻向他們靠攏,突然,小船上發出熊熊火光,接著,「無敵艦隊」的大小船隻一片混亂,一些船已經被大火點燃。梅迪納慌忙命令各艦砍斷錨索,想等火船過去後,重新佔領這個投錨地。但在混亂中,許多船隻只顧奪路逃走,結果互相碰撞,甚至自己打了起來,全艦隊已經開始潰散。火船過後,梅迪納命令所屬各分艦隊向加萊集中,但只有少數船隻執行了命令,大多數船隻由於剛才砍去兩只錨,只靠剩下的一隻錨已經系留不住,遂沿岸向東北方向漂流而去。

此時發生的情況,霍華德看得清清楚楚,「無敵艦隊」正以雜亂無章的隊形駛向敦刻爾克方向,這樣它就沒有可能再回到加萊了。霍華德立即命令艦隊全速追擊,在高速航行中,英國艦隊與「無敵艦隊」的距離逐漸縮短。考慮到自己的彈葯也不是十分充足,霍華德命令艦隊盡量靠近敵人,在保證彈無虛發、全部命中的短距離才開始實施炮擊。此時,「無敵艦隊」已沒有彈葯儲備了,英國艦隊抓住這個弱點,把握風向,進退靈活,無所顧忌,時而左舷,時而右舷,連續不斷地向敵艦發射大小炮彈。「無敵艦隊」只有後退之力而無招架之功。

上午9時,雙方艦隊在格南費里尼斯角接火。英國艦隊步步緊逼,「無敵艦隊」各艦距離越拉越大,秩序更加混亂。英國艦隊各艦配合默契,各式火炮此起彼伏,打得有章有法。海戰一直持續到下午6時,突然風向轉變,霍華德及時命令艦隊擺脫戰斗,「無敵艦隊」趁此機會,退出英吉利海峽。

整整一個星期的交戰中,「無敵艦隊」耗費了10萬多發大型炮彈,而英國艦隊無一遭到重創,只是陣亡了一名艦長和20餘名水手。與此相比,僅僅格南費里尼斯一戰,「無敵艦隊」即死傷1400餘人。

7月29日黃昏,梅迪納召集作戰會議,權衡利弊後,決定如果風向有利,應再度設法控制英吉利海峽,否則,別無出路,只能繞道北海,返回西班牙。結果,天公不作美,風向始終未變,「無敵艦隊」只得採取第二方案,返回西班牙。

④ 16世紀,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多少艘戰艦的海上艦隊

16世紀,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為了保障其海上交通線和其在海外的利益。

⑤ 16世紀中期的海軍各個職位服飾都是什麼樣的要求是圖

這個,,,,上網查查吧

⑥ 網友說15世紀的明朝艦隊和16世紀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能打個平手是真的嗎明朝海軍那麼厲害嗎網友還不

不能這么比,那是兩個不同代的海軍。如果說明朝是15世紀的海上第一強國還將就吧。如現在隨便哪個國家的海軍都能打敗二戰時期的日本聯合艦隊一樣。

⑦ 請問18世紀西班牙陸軍的制服是什麼配色在電影里有時看到的是主色是白色配色是黑色,有時是黃色配紅色

那時候,一個國家的軍服顏色是根據所隸屬部隊(如某團)來區別,所以……

⑧ 16世紀的西班牙,到底發生了什麼

16世紀的西班牙,問題在於如何在各個領地之間分配帝國的軍事開支,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解決方案是修改憲制。帝國的每個省份——從秘魯到佛蘭德斯——都要按照自己的經濟實力為國防做出貢獻,組建一支在任何一個王國受到攻擊時都可以用上的14萬人的軍隊。這個責任不會再不成比例地由卡斯蒂利亞負擔。相反,卡斯蒂利亞獨有的對西班牙命運的使命感將屬於所有人。正如他在1624年的《大備忘錄》(Great Memorial)中所言,腓力不應該只是“葡萄牙、阿拉貢、巴倫西亞國王和巴塞羅那伯爵”,他將是“西班牙國王”。

薩丁尼亞和馬略卡(Mallorca)不情願地簽字同意這一措施,同時還在協商當地貴族的軍事和行政職位。巴倫西亞和阿拉貢用一筆現金買斷了自己的長期義務。加泰羅尼亞、葡萄牙和那不勒斯則支吾搪塞。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表兄萊加內斯(Leganés)侯爵迭戈·馬克西亞(Diego Mexia)說服佛蘭德斯和布拉班特每年多出50萬埃斯庫多,而且為佛蘭德斯的軍隊提供1.2萬人。

地租收入日益減少的大貴族早已依賴國王的年金,他們也被要求在戰爭中為國王出錢出力。這些大貴族勢單力孤,除了捐錢之外別無選擇。叛亂加劇了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偏執,他的手段變得越來越武斷。他開始向特權階級提出更多的要求,把積極響應當作忠誠的證明。弗朗西斯科·德·米蘭達(Francisco de Miranda)寫了一篇備忘錄回顧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的失勢,為將來的國務操作提供建議。他承認伯爵–公爵的意圖可能值得贊許,不過“由於他無窮無盡的索求和臨時財政政策,我們只能說他的政權變成了暴政”。

1636年,腓力四世承認西班牙面臨“一場任何人從未見過的恢宏而狂暴的大戰……我們的敵人想要摧垮我的整個王國”。戰火延燒至佛蘭德斯和北德意志、西北大西洋海域、巴西、加勒比、東印度、北義大利與瓦爾泰利納、西南德意志、阿爾薩斯、洛林、魯西永和西比利牛斯。西班牙帝國沒有一處不被戰爭波及。整個十年間,西班牙一邊在佛蘭德斯維持大軍,一邊在大西洋建造海軍。17世紀30年代末,西班牙擁有150艘前線戰船和數支敦刻爾克私掠船隊。

奧利瓦雷斯伯爵–公爵定期向皇帝輸送補助金,他唆使法國國王的弟弟加斯東·德·奧爾良和法國宮廷里其他心有不滿的人與西班牙聯手。盡管曼托瓦之戰輸了,但是西班牙依然擁有米蘭,仍能幹涉北義大利政治。

1632年8月22日馬斯特里赫特陷落是西班牙霸權坍塌的第一個標志。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North-Rhine-Westphalia)和佛蘭德斯兩地西班牙駐軍的供給線因此被切斷。在大將(登·貝赫)叛逃的情況下,布魯塞爾政府向尼德蘭發出求和訊號,然而黎塞留破壞了和談並且入侵洛林公國。

西班牙加大了對皇帝的補助金(每年100萬弗羅林),1633年向佛蘭德斯派出費里亞公爵(米蘭的指揮官)和腓力四世的弟弟、大公夫人伊莎貝拉的指定繼承人樞機主教王子堂費爾南多(Cardinal Infante DonFernando)率領的2.4萬人的援軍。這支軍隊在萊茵河上游慘敗,不過1634年西班牙又組織了另一支援軍(1.2萬人),這是戰爭結束之前西班牙最後一支穿過瓦爾泰利納的軍隊。

⑨ 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後印加人的服飾有什麼變化

在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南美洲以後,印加人在服飾上,也出現了一些變化。生活在庫斯科的印加人,無論男子還是女子,都戴著相同的帽子。男人都穿家織毛料的短毛衣,過膝的長褲子,頭戴寬邊的淺頂帽(用紅氈塊和黑棉線製作而成);女人愛穿裙子,但裙子穿得極特別,她們一次要穿好幾條裙子,最里邊的一條最長,越往外越短,一條比一條短,每一條長裙子都恰好只露出一條彩邊。

⑩ 16世紀英國和西班牙的戰船有什麼不同

1520年,英國國王亨利七世建造了世界上第1艘4桅風帆戰船「偉大的亨利」號,該船配有80門火炮,分別布置在船首、船尾和兩層火炮甲板上。該船有4根桅桿,滿載排水量達1500噸,是16世紀最大的戰船之一。當時的另一個海上強國西班牙,也步英國的後塵,建造了一種西班牙式的大桅帆戰船。該船技約30米,寬9米,船身狹長,船首仍保留了一個金屬尖角,用於撞擊敵船,船上也安裝了許多火炮,可在遠距離對敵人發動攻擊。

與16世紀西班牙海軍制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陽女裝摩托車 瀏覽:944
日本的睡衣 瀏覽:553
女裝圍巾牌子好看 瀏覽:657
冬天女人的衣怎麼套短褲 瀏覽:640
棉質女式風衣 瀏覽:850
打底的黑色的衣好看嗎 瀏覽:812
陳醋洗白色羽絨服行嗎 瀏覽:357
米白寬松大衣如何搭配 瀏覽:520
帆布鞋衛衣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211
杭州女品牌褲子有哪些牌子 瀏覽:932
都說絲巾最能體現姑娘的搭配功力 瀏覽:549
白色襯衫染上果汁怎麼洗掉 瀏覽:240
女士小皮鞋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813
阿里巴巴批發市場女裝 瀏覽:528
米奇男童外套多少錢 瀏覽:765
鄭州生產褲子的多嗎 瀏覽:653
風衣的領子老翹著怎麼辦 瀏覽:413
軍綠色襯衫咖色皮裙 瀏覽:792
為什麼羽絨服有機油味 瀏覽:230
寶寶出了月子一般外套買多大碼的 瀏覽: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