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鐵路制服是全路統一發放的配發不配發各路局單位能自己決定嗎
近日,各路局已全面啟用新的鐵路制服,2015式制服配發後,鐵路運輸生產一線工作崗位人員在履行崗位工作職能時,應穿著佩戴規定的服裝、服飾。
今後除列車乘務員外,其他工種的制服也裝告別「鐵路藍」,取而代之的是白襯衣、深色褲子,藍色條紋領帶搭配黑色大檐帽。
本次換裝後,各單位原則上不得再對擔當動車、直達旅客列車的客運乘務員和車站(或窗口)人員自行設計製作鐵路制服。
2. 鐵路制服上的「杠杠」和大檐帽是怎麼來的
1984年,鐵道部對鐵路制服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以西服樣式為基礎,加以改制。春秋服為藍灰色純滌綸,冬服為藏青色滌綸華達呢,夏服為藍灰色棉的確良,加發白色小翻領制式短袖衫,領帶為棗紅色和絳紫色各一條,帽子為大檐帽。
1994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觀念的更新,鐵路又設計了在面料質量上有較大提高、式樣有很大改進的新式制服,被稱為「94式路服」。春秋服,男女上衣均為中駝色單排兩扣西服領制服;冬服,男女上衣均為藏青色雙排三扣西服領制服;夏服,男女上衣均為翻領制式白色短袖衫,女式下身為中駝色西服「一步裙」。
更大的變化,來自於次年起我國鐵路首次實行了「軍銜制」。在服裝西裝化的基礎上,路服第一次增加了職務標志,領花、帽徽、肩章板及領帶,不同工種、不同職務的人員均有區別。
新式鐵路制服配有「領花」,造型由麥穗、齒輪和路徽組成,寓意鐵路是聯結工農、溝通城鄉的大動脈。為區分不同部門,路徽底色分為綠、藍、紅。列車女職工戴船形軟帽,鑲綠邊。
實行「軍銜制」不僅僅是鐵路職工的一種榮譽,更重要的是一種責任。有了軍銜等級標志,許可權明朗化,所做的一切都要同肩章上佩帶的軍銜等級相稱,都要對國家和對人民負責。
在「94式」路服的基礎上,路服又歷經了98式、2002式、2006三次小改款,更加順應時代的發展,大家目前所能看到的是最新的2010式路服。
目前,鐵路「軍銜」等級分為四等:
從肩章來看,
車站人員:車站值班員、運轉車長、客運值班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及三等以下車站站長為兩到橫杠;特、一、二等站站長為三道橫杠。
列車客運人員:列車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隊領導、指導車長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列車員無杠。
機車乘務人員:機車司機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學習司機無杠。
車輛乘務人員:車輛乘務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車輛乘務員、發電車乘務員、機械保溫車乘務員無杠。
行車公寓叫班人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
3. 鐵路服肩章的級別要求附圖~~
1、一星:一般鐵路職工的帽箍為單色,按工種規定的顏色有區別,肩章則只有一星,如:普通列車員、學習司機等。
(3)鐵路新制服路徽怎麼擴展閱讀:
1、20世紀70年代鐵路制服
當時的鐵道部對鐵路制服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以西服樣式為基礎,加以改制,春秋服為藍灰色純滌綸,冬服為藏青色滌綸華達呢,夏服為藍灰色棉的確良,加發白色小翻領制式短袖衫,領帶為棗紅色和絳紫色各一條,帽子為大檐帽。
2、20世紀80年代鐵路制服
服裝為藏藍色純毛面料,獵裝樣式,雙排銅扣紅色領帶,佩戴麥穗齒輪「路徽」圖案大檐帽,顯得威風、莊重、瀟灑。
4. 鐵路制服領花怎麼帶
圓頭向外尖頭向里領花用倆釘擰制服小衣上要擰大衣領上啊
5. 今年鐵路要換新款制服,有誰知道是什麼樣子的最好發圖片。
2011年底,完成全部換裝工作,路服製作費用全部由企業承擔,分四年均攤入計入成本。
到今年年底前全國鐵路將更換2010式鐵路制服鐵路制服每4年更換一次,新路服與2006式基本相仿,仍然以藏青色為主色調。
6. 鐵路路徽是什麼樣子的
鐵路路徽是鐵路企業專用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路徽上部表示人民,下部為鋼軌截面圖形,代表鐵路,總的含義為人民鐵路。中國鐵路路徽整體看去猶如一台迎面賓士而來的蒸汽機車。路徽圖案由兩部分組成:外圍的圓圖案和中下部鋼軌圖案。外圍圓圖案為蒸汽機車鍋爐和煙管,象徵機車車輛部門;中下部為標准鋼軌截面,像征路網(工務段、電務段、供電段等)部門。圖案含意為機車車輛行駛在鋼軌上,標志我國鐵路各部門。
(說明:截圖中左下角多餘部分是路徽旁邊拉手的影子,不屬於路徽的組成部分)
7. 鐵路 領花安裝方法!
方法:
1、將領花戴在衣服三角地方,圓頭向外,尖頭向里。
2、然後領花用倆個釘擰在制服小衣上,不要擰在大衣領上。
3、兩個領花要在同一位置,注意協調。
8. 鐵路制服肩牌如何識別
平板的是普通職工,一道杠普通幹部,比如車長;兩道杠是站長或者段長,也就是相當於車間主任;三道杠很少有人戴出來的,大概鐵路局領導都不屑穿制服吧
9. 鐵路制服上的"杠杠"和大檐帽是怎麼來的
鐵路作為陸上最強大的運輸方式,一直是有著國防價值的,所以大部分國家的鐵路都實行半軍事化管理。
新中國建立初期,鐵路實行雙重管理,一方面受鐵道部(已撤銷,並入交通運輸部)管理,另一方面受各軍區管理。為方便管理,鐵路設施被分為局、段、站。我母親家是老鐵路人,姥爺以前是阜新機務段(改制後已撤銷,並為沈陽段)段長,我記得很清楚,他享受軍隊待遇,副團級。我記得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太原鐵路局……)局長享受師級待遇,段長享受團級待遇,站長和分段長(現在已經沒有分段長了)享受營級待遇。所以那時候鐵路制服和軍隊制服幾乎是一樣的,顏色不同而已。
你說的「杠杠」是為了區分不同的職務:
車站人員:車站值班員、運轉車長、客運值班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及三等以下車站站長為兩到橫杠;特、一、二等站站長為三道橫杠。
列車客運人員:列車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隊領導、指導車長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列車員無杠。
機車乘務人員:機車司機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學習司機無杠。
車輛乘務人員:車輛乘務長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車間領導為兩道橫杠;段級領導為三道橫杠。車輛乘務員、發電車乘務員、機械保溫車乘務員無杠。
行車公寓叫班人員的帽牆、肩章上一道橫杠 ——摘自網路
至於你說大檐帽和「杠杠」是怎麼來的,大檐帽是1811年沙俄為軍官設計的工作帽,後來被普魯士、英國所採用,與之對比的是拿破崙為法國軍官設計的高筒帽,但是最後大檐帽被各國繼承下來,因為高筒帽重心高,戴時間久了傷頸椎……
「杠桿」……俗稱軍銜,有肩章、領章和臂章三種,鐵路制服上的是肩章,最早的肩章出現在5世紀-16世紀的義大利和法國等,期初只是在軍服肩膀上縫制金屬扣子(鋁、金、銀、銅)那是後由於煉制鋁很困難,所以鋁章等級最高,後來為了方便替換,直接把帶金屬扣子的布條縫在肩膀上,形成了肩章。
但是隨著鐵路商業化和企業改制,你說的「杠杠」和「大檐帽」越來越少了。
10. 鐵路上的制服是全路統一發放的嗎配發不配發各路局單位能自己決定嗎
鐵路制服不一定是全路統一發放,是一個路局自己找服裝廠定製發放;
配發多少是各路局自己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