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供應商管理辦法獎罰條例有嗎,如何制定
你可以自己制定相關規定.交給你們公司領導審核!如進行供應商評分,根據來料的不良數量或退貨批次,進行相對應的排名.然後根據排名高低進行獎懲.對於不及格供應商可停止3月或永不使用。對於排名最高的可進行相對應的獎勵,
② 誰有「工商行政管理制服標准」和「國家稅務總局服裝標准」
2005式工商行政管理制服發放標准 1、冬服每人兩套,四年換一套。 <br/>2、春秋服每人兩套,三年換一套。 <br/>3、短袖襯衣(立領、翻領)每人各兩件,三年換一件。 <br/>4、夏褲每人兩條(女同志裙、褲各一件),三年換一條。 <br/>5、長袖襯衣(內穿、外穿)每人各兩件,三年換一件。 <br/>6、毛衣每人兩件(換發暫無具體規定)。 <br/>7、領帶每人兩條(換發暫無具體規定)。 <br/>8、皮帶每人一條(換發暫無具體規定)。 <br/>9、帽子(男的大沿帽兩頂:春秋一頂,夏季一頂;女的小沿帽一頂)(換發暫無具體規定)。 <br/>10、中長大衣、防寒服每人一件,七年換一件。 <br/>11、皮鞋每人一雙(換發暫無具體規定)。 <br/>12、標志:帽徽、肩徽、肩杠、領花、硬肩章,軟肩章、防寒服肩章每人各兩付;工號牌軟、硬各兩只,以舊換新,原有編號不變。(另注山東省:毛衣、皮鞋、腰帶三年一換。
③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及標志供應辦法的辦法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及標志供應辦法 第一條凡在市、縣(含縣級市、市轄區)、鄉的基層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從事一線執法工作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在執行公務時應穿著統一制式服裝,其他人員一律不得著裝。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是指經同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正式授予行政執法證的從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的工作人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從事一線執法工作的人員,嚴格控制范圍標准,一律按服裝數量減半發放。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相關人員統一著裝事宜另行規定。
第二條執法服裝,包括:春秋服、夏服、冬服、防寒服四類以及帽子。執法標志,包括:帽徽、肩章、臂章、胸章、紐扣和領帶。
第三條春秋服、冬服:春秋服、冬服均為毛滌混紡面料,上衣為小翻領西服式樣,單排三粒扣,兩個暗口袋;西褲為簡褲。
夏服:襯衫為滌棉混紡面料。短袖襯衫為小翻領,單排四粒扣,兩個明口袋。長袖襯衫為豎領,單排五粒扣,兩個明口袋;西服簡褲或裙子為毛滌混紡面料。
防寒服:桃皮絨滌綸復合布面料,配SEE能量棉保暖內膽,豎領,兩個暗口袋,後腰下方中間開叉。
第四條執法服裝
(一)春秋服:包括上衣和褲子。首次著裝發2套,使用3年,期滿換發1套。
(二)夏服:包括長袖襯衫、短袖襯衫、夏褲或裙子。首次著裝發2套(女同志褲子、裙子自選一種),熱區使用2年,溫區使用3年,寒區使用4年,期滿換發1套。
(三)冬服:包括上衣和褲子。首次著裝發2套,熱區使用5年,溫區、寒區使用4年,期滿換發1套。
(四)防寒服:寒區、溫區可根據本區氣候情況配發防寒服1件。溫區使用10年,寒區使用8年,期滿換發1件。
第五條帽子
春秋服和夏服分別配發帽子一頂,男士為大檐帽,女士為大檐帽或圓帽,使用4年,期滿換發1頂;寒區配發冬帽1頂,使用5年,期滿換發1頂。
第六條執法標志
帽徽、肩章、臂章、胸章隨執法服裝發放,損壞後交舊領新。領帶首次著裝發2條,使用3年,期滿換發1條。 第七條服裝面料的采購、加工及標志製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八條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執法服裝及標志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執法服裝的式樣、標志、面料、供應標准等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會同財政部負責,執法服裝及標志的采購、製作、配發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由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
第九條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本辦法配發執法服裝及標志,不得擅自改變服裝式樣、標志、顏色,不得擅自擴大著裝范圍和提高供應標准。
第十條工作變動時的著裝處理辦法
(一)離休、退休以及調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人員,應收回所有標志。著裝後任職不滿一年調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除收回所有標志外,還應加收制服工料費20%,或者交回制服(但個人自負30%的工料費不退)。
(二)被開除、辭退及辭職人員,應收回所有服裝和標志,並予以銷毀。
(三)借調外單位工作、脫產學習或休病假、事假半年以上者,暫不製作服裝。
(四)離休、退休人員,一律不製作服裝。 第十二條氣候區域劃分
(一)寒區: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西藏、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九省(區);
(二)熱區:福建、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五省(區);
(三)溫區:除寒區、熱區以外的其他地區。
第十三條因氣候特殊,個別省不同地區的氣候溫差較大,執法服裝的換發年限如需調整的,由省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商同級財政部門確定,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財政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④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及標志供應辦法的通知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於印發《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及標志供應辦法》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及標志式樣標准》的通知
食葯監財〔2014〕1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財務局:
經國務院批准,同意食品葯品監管執法人員統一著裝。現將《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及標志供應辦法》和《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及標志式樣標准》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著統一制式服裝是工作需要,不是福利待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財政廳(局)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不得隨意擴大著裝范圍和提高著裝標准。各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對著裝人員加強教育,認真檢查著裝風紀。按規定著裝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著裝風紀,保持制式服裝整潔,標志佩戴齊全。
附件:1.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及標志供應辦法
2.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及標志式樣標准(略)
3.食品葯品監督管理人員制式服裝采購指導價格(略)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2014年2月12日
⑤ 工商制服經銷需要資質嗎
工商制服經銷,
應該沒有一定需要資質,
許可一般只需要辦理,
做個體戶營業執照就可以進行經營。
⑥ 國家規定統一穿制服的19個行業都是什麼
國家規定統一穿制服的是13類人員,而非19個行業。13類人員如下:
1、人民武警察部隊在編幹警。
2、公安機關縣、市(縣級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機構的行政在編幹警,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以及行署、省轄市公安局的交通、外事、治安、戶籍、刑偵、看守、預審、巡邏隊的行政在編幹警。
3、鐵道、交通、民航、林業公安局在編幹警(按相應公安機關的著裝范圍執行)。
4、國家安全部門以公開身份執行逮捕或追捕罪犯任務的行政在編幹部。
5、司法行政部門的勞改、勞教場所直接從事對犯人或勞教人員進行管教工作的在編幹警。
6、法院系統定編的現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書記員和法警。
7、檢察院系統定編的現職檢察員、助理檢察員、書記員和法警。
8、開放口岸對外執行任務的海關、衛生檢疫、食品衛生檢驗、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港務監督和船舶檢驗部門的外勤工作幹部,沿海和邊境水域的漁政檢察幹部,海洋局涉外調查船隊和海監船幹部(含執法幹部)、船員。
9、衛生部門專職食品衛生監督員。
10、農業部門專職植物檢疫工作幹部和內陸水域漁政檢察幹部。
11、林業部門專職森林植物檢疫工作幹部。
1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基層直接從事市場監督、檢查工作的幹部。
13、稅務部門基層直接從事征稅工作的幹部。
(6)工商制服供應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除以上規定的著裝人員外,其它人員一律人得著裝。公安機關和勞改勞教系統未著裝的在編幹警,如工作需要臨時穿警服的,可發公用警服。已發八三式警服不再收回,留作公用警服。今後新增人員需著公用警服的,要嚴格審批手續,只發冬、夏服各一套、冬、夏帽各一頂,大衣一件。
服裝面料和供應標准:除對外開放口岸檢查檢驗機構涉外工作人員和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武漢市公安局的交通警、外事警可繼續著毛滌混紡面料制服外,其他所有著裝人員一律穿化纖面料制服。供應品種公限外裝,不供內裝。公安幹警的絨衣、絨褲、蚊帳、掛包等,相應取消。
自費比例:除著警服人員外,其他著裝人員自已負擔的工料費,由現在的10%至20%提高到3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於整頓統一著裝的通知
⑦ 供應商管理的管理辦法
隨著供應鏈在國內的快速發展,以往采購的訂單式管理在慢慢的向供應商管理靠攏,本文將探究這種變化的原因以及數據在供應商管理中的一些應用。
一、為什麼要對供應商進行管理?
供應商管理的發展要從美國三大供應鏈管理協會說起:供應管理協會(ISM)、運營管理協會(APICS)、供應鏈管理專業人士協會(CSCMP),三者分別側重於采購、運營、物流管理。其中供應管理協會的前身為美國采購經理聯合會(NAPM),名稱的更改同時標志著采購地位的提升,從訂單處理轉為對供應商的戰略管理。
將供應商管理提升到戰略的高度,主要原因來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1.供應鏈復雜度的提高:隨著技術驅動、供應商整合等行業市場因素,供應鏈趨於全球化、多級化,供應商區域逐步整合。導致供應商數量大大增加,供應商議價能力不斷提高。
2.供應鏈風險的增大: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的很多信息處於透明狀態,一旦發生質量、缺貨問題很容易給企業帶來大量損失。
3.企業自身腐敗問題的優化:采購的腐敗問題主要發生在兩個階段,供應商的尋源和供應商的後期管理。在尋源階段如果沒有系統的供應商評估和流程,如果只是拍腦袋,按照價格進行評估,就為尋源經理的腐敗創造了可觀條件;供應商的後期管理階段如果沒有績效管理,一些不良供應商就可能長期隱藏。
二、數據在供應商管理中的作用
既然供應商管理如此重要,那麼數據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
供應商的數據化管理主要發生在供應商尋源、供應商分類、供應商的後期管理三個方面。在供應商尋源上提供各家供應商可量化的數據對比分析,避免拍腦袋選擇供應商,提高供應商的質量水平、減少在供應商尋源階段的腐敗現象;在供應商分類階段提供數據支持,對現有供應商分類維護;在供應商後期管理方面,提供持續化的績效量化分析,繼續排除質量等方面不合格的供應商,同時告訴供應商一個信息:我們在對你們的績效進行對比分析!
從而激勵供應商對自身加大監管。
供應商的數據化管理根據各家企業管理模式的不同,在業務展現上有所不同,但是所用的指標有一定的借鑒性。下面就指標如何分解,以及各個指標的含義和關聯展開描述。
三、如何把業務分解為可量化的指標?
供應商管理的指標沒有定式,一定要是符合自身企業供應商管理水平的指標,確保整套體系能夠運用在具體業務中。關於指標庫的建立,有一些工具可以使用,比如計分卡、SCOR模型等,具體指標分解的工具後續帆軟研究院會開單章介紹,這里我們就浙江傳化BI指標庫的建設進行簡單解析。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指標的獲取主要分為兩種方式、一個保障。
方式一:組成調研小組,對業務進行訪談調研,對指標進行總結;
方式二:調研小組從供應鏈整體的角度對指標進行細分;
保障:確保統計口徑一致、統計標准可觀,供應商之間有可對比性。三者結合對指標進行篩選,從而建立指標庫。
四、具體指標的解讀
下圖是供應商管理常用的一些指標,主要從五個方面來對供應商進行評估和管理:供應商財務能力、成本、交貨、質量、服務。可以看到,財務能力是在供應商和公司日常業務之外的補充考核,是通過財務對供應商資質的分析,為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方面提供了強力依據。故,下面針對財務能力進行詳細介紹。
此處的財務分析主旨是層層分解,從財務指標深入到運營指標,再到資本結構,力求全面分析供應商的財務狀況。總體上看,財務指標屬於歷史數據,往往沒有絕對意義,需要和歷史數據、競爭對手數據、行業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一般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都容易獲取,但是對於非上市的企業一些固有的指標就比較難以獲取,這時可以通過該供應商和企業之間的財務往來記錄進行間接分析,也可以對供應商的財務狀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五、供應商財務能力:
供應商的財務能力分析從清償能力開始、清償能力取決於盈利能力,盈利水平取決於公司的周轉能力,最後是資本結構,是供應商的基石,決定供應商的長期績效。
1.清償能力:清償能力的衡量是為了判斷供應商是否有資金鏈中斷的風險,在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庫存當作流動資產計算在內,如果庫存計算在內,可同時對比庫存周轉率或庫存周轉天數,來綜合判斷公司清償短期債務的能力。
· 流動比率
公式: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說明:體現該公司清償短期債務的能力,低於2就說明該公司可能有短期清償困難。
· 速動比率
公式:(流動資產-庫存)/流動負債。
說明:體現供應商清償短期債務的能力,低0於.5表明該公司的現金流風險高。
· 凈運營資本周轉率
公式:(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總資產。
說明:體現供應商的清償能力,必須是正的,否則說明該公司有資金中斷的風險。
2.盈利能力:主要體現為資產回報率和凈利潤率,比較適合公司和公司之間的對比分析。
· 資產回報率
公式:凈收入/平均總資產。
說明:體現供應商利用資產的效率,用做供應商之間的對比分析,當一個公司的資產回報率低於另一個公司時,往往說明改公司在技術、庫存管理、質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之處。
· 凈利潤率
公式:凈利潤/營業額。
說明:體現供應商的盈利能力,越高越好,但是因為行業間指標數值差距大,需要做對比分析,可以與競爭對手、歷史數據、計劃數據進行對比,從而看出公司的盈利水平。
3.周轉能力:周轉能力不僅包括應付賬款、應收賬款,同時也包含庫存管理能力等。
· 應收賬款周轉率
公式:銷售額/平均應收賬款。
說明:體現供應商及時收回賬款的能力,周轉率越高,收回賬款的能力越強,資產利用率越高。
· 應付賬款周轉率
公式:銷售成本/平均應付賬款。
說明:體現供應商管理應付賬款能力,周轉率越低,說明供應商可能面臨資金周轉問題。周轉率越高,說明公司從采購到付款的周期越短。
· 庫存周轉率
公式:銷售成本/平均庫存
說明:體現供應商的庫存周轉能力,體現把流動資產轉化為現金流的能力,比率越高,說明供應商從銷售端到現金變現的階段越短,周轉率低,說明供應商更多的資金壓在庫存上,公司資本的利用率不高。
4.資本結構:資本結構是公司的基石,在此反映供應商的長期績效。
· 總負債與權益比率
公式:總負債/總權益。
說明:體現供應商的資本結構,最好和行業水平進行比較,越高風險越大。
· 長期負債與權益比率
公式:總負債中,長期負債/總權益。
說明:體現供應商的資本結構,最好和行業和歷史水平進行對比,總體上看是越低越好。
上述對財務相關指標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主要用於供應商初步選擇階段,把握供應商整體的運營水平,關於成本、交貨、質量等方面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業務進行選擇性的實施。
既然通過財務指標篩選了供應商,為什麼還需要對供應商進行多方面、長時間的績效管理呢?原因是,選擇並不難,難的是後期的管理和共同進步。而且供應商績效的管理,是企業采購轉型的必經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