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篇關心學生是否穿校服及其原因的作文
小學生應不應該穿校服?
廣州的小學生天天上學都要穿校服,但是來到洛陽,寧寧姐姐告訴我:「這里的小學生平時都不用穿校服,升旗的時候才穿。」
我覺得小學生不應該穿校服,有三個原因:第一,夏天穿校服太熱了,一上體育課的時候就更熱了。因為校服太厚了,廣州濕熱,每次上完體育課衣服後面都有很多
汗。中午回家了以後還要曬,曬幹了以後才能穿,穿上以後還有一股又酸又臭的味道,好難聞呀!
第二,校服不好看。夏裝的衣服上面只有一個華農附小的圖案,其他的地方都是白顏色的了,冬裝和秋裝就是綠色的,沒有顯示出孩子們的那種活潑可愛的樣子,買
得衣服就有許多漂亮的圖案,所以我就不喜歡學校的校服設計。第三,男孩和女孩的服裝都一樣,很單調。男孩喜歡超人、藍貓那些圖案,女孩就喜歡有小精靈、花
的衣服。但是我們的校服男孩和女孩的衣服都一樣。男孩應該穿衣服和褲子,夏天女孩應該穿裙子,穿裙子多漂亮了,但是男生和女生都穿一樣的衣服,多單調呀!
我建議我們學校的學生也應該穿自己的衣服,升旗的時候再穿校服,給孩子一些自由。
2. 《穿校服的利與弊》800字議論文
1.
不利於學生個性的培養
2.
不利於創新精神的培養
3.
在崇尚個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殺了孩子們的審美發展,抹殺了個性
4
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根據生理學刺激反應理論,毫無個性的千人一服,不僅是對孩子個性的抹殺,也是對孩子創造力、想像力的打壓。
5天天穿同一件校服,違反了「事物是變化反展的」哲學道理,
6
大都是運動服之類,學生穿上雖然整齊劃一,但是不見得精神,對提振精神面貌無多大益處
7是校服都是按統一型號生產的,不是量體裁衣;
8學生穿校服,整齊劃一,看上去紀律不錯,其實這僅僅是表面現象。然而,不少領導看中的就是這種虛假的「紀律感」,強令學生穿校服,以顯示治校有方。
9穿校服將使個人所有衣服閑置,造成國家資源的極大浪費。
10穿校服多為強制執行,不利於我國民主制度的建立
11穿校服不利於我國民族服裝產業的發展。
日本
日本的學生制服都非常漂亮,在日本社會形成了一種時尚
美國
對校服要求寬松,學生可以自己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的校服,或者乾脆不穿校服
家長看法
學生不愛穿校服,家長怎麼看?一名家住南京市鳳凰西街150號、醫生出生的曹姓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學生不愛穿,家長也不愛買。他的理由是,現在的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織品,系化纖成份,對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學生極不利。同時,每一學生穿的校服又不是量身訂做,或大或小,或松或緊,有的由於褲子太長,體育課都沒有法子上;有的上裝太寬松,穿出來像個小老頭,男女不分,根本顯不出學生的青春氣息和活力。
3. 高中生應該穿校服嗎
在東方儒教比較盛行的國家裡,例如日本,韓國都是穿校服的,主要是文化上比較講究統一,一致,團結...
在西方民主意識盛行的國家裡,則少一些...
統一校服可以給學生灌輸集體主義觀念..強調團體和族群意識...但會泯滅一些孩子的靈性和自我意識,使思想不夠活躍...
不統一校服,會讓孩子體會到人權觀念..便於思想開放,多元性...但可能孩子的集體主義意識會相對淡薄一些...
4. 高中生必須穿校服嗎
其實在學校統一穿校服挺不錯啊,我以前讀的高中N多人都是選擇穿校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校服容易洗啊
採納哦
5. 穿校服的利與弊 議論文
讓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為此,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江蘇省、南京市的有關部門也曾下發過類似通知,省里有關部門在幾年前還專門成立了辦公室,請來浙江等地的服裝設計專業人員,參與校服的設計。南京某小學朱校長認為,穿校服可消除當前越來越突出的學生講穿著、講排場、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對一些低收入的學生家庭來說,並無壞處,所以雖說沒有文件強行規定學校必須做,學生必須穿,僅是要求在有條件的重點學校推廣,但好多學校還是做了自己的校服。朱校長還認為,現在學生與幾年、十幾年前的學生相比,更強調個性,追求與眾不同,自我意識較濃,愛「酷」,而統一著校服自然壓抑了這種追求,有違學生的天性,這恐怕才是學生討厭穿校服的深層次原因 靚了自己更亮校園
有很多中學生認為穿校服很不方便,覺得穿便服比穿校服較好看,所以,他們都會不約而同的說中學生不應穿校服上學。但我卻不同意這種看法,我覺得中學生是應該穿校服上學的。
校服對於中學生來說,就是身份的象徵,情況跟社會上不同職業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樣。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員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樣地,學生自然便要穿著他們的制服——校服了。這樣,我們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階級的人,還有他們的職業;當然,我們穿校服時,便更容易辯認出我們是學生了。
而且,穿著校服可加強學生的紀律性。除了說穿著校服整體上看來較為整齊外,還可時刻提醒學生,讓他們認清自己的身份,不斷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此,學生的紀律亦大大的加強了。
除此之外,學生穿著校服,對於學校來說,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學生穿著校服上學,除了看上來整齊,學生的紀律性提高,那所學校對外便得到一個良好的聲譽了。所以中學生穿著校服上學,不是沒有其好處的啊!
也許,有人會認為,中學生穿著校服,無疑是加強學生的紀律性,而學校亦能得到一個良好的聲譽,但似乎太不方便,令學生有拘束的感覺,而且這要是一種身份象徵,一張學生證,不是可以代替嗎?但我們可試想,我們會否經常拿著學生證給別人看嗎?就像我們需要找警察或消防員幫助及求救時,我們看到他們所穿著的制服,即時的反應便是告訴我們,這便是我們需要找的人一樣。要是我們穿校服,別人一看便知道我們是學生了,這就是人的即時反應。這不是更為方便嗎?#所以,我們總不能認為中學生穿著校服沒有好處,抹殺其好的一面呢! 小學生無所謂了,還沒有形成自我審美的意識,呵呵,我是說中學生。從上初中開始,學校的校服就賊難看,那領導們還非得逼著你穿。我記得有一次三中全校必須統一穿校服,是迎接什麼檢查,KAO,我那天還偏沒穿,不光是我,有一大批抗旨的,然後校門緊閉,僅留個小門,一個個地檢查進入,學生們全都被囤積在校門口,那時候黃河五路還沒拓寬呢,直接造成了交通堵塞。後來下有對策,進去的同學把校服在旁邊遞出來換上這才進去。到北中以後,情況仍然是這樣,有一陣必須穿校服戴校標,不然就不讓進,我們的情況還差一些,後面幾屆就更嚴格了。昨天去北中新校,從餐廳樓拍完照回來,正好趕上他們下課,於是看到成群結隊的淺藍色校服同胞們迎面而來,唉,有些同情這些可憐的人們。
面對中學生應否穿校服上學的問題,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學生一定應該穿校服上學。
6. 中學生為什麼上學要穿校服 議論文,600字,謝謝謝謝謝謝啦~~~
校服是什麼?
無非是學校管理學生的一種手段而已。
首先,各大學校要求學生上學穿校服,一是區別在校學生和社會小流氓的模樣。學生有了校服這件外衣,掛著學校的標志,走在大街小巷,鄰居阿姨叔叔看見了,就知道你所在的學校,然後還可以考慮是否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個學校。這樣一來,還幫自己的學校增加了好所好多的人氣。
你想啊,假如一個學生的影響力是一百個人,再假如這個學校最少有1000名學生,那麼這個范圍的影響力就是100000!然後這100000個人還可以同樣各自影響100人。所以學校讓學生穿校服的目的之一就是為自己打廣告。我是x中的學生,我為x中代言。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學校讓學生穿校服無非是遏制青春的同學不要太過注重個性。但是個性又是學生內在的東西,學校自認為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教育很難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所以學校就想法設法的想從外在來改變這一切。所以學校追求整齊劃一,比如出去參加個什麼大型的活動,卡卡的把學生往出去一領,在外人看來也是一件很帥氣的事情。其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變相壓榨學生的個性。怕學生的著裝過於個性,對學校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乾脆統一穿校服。既規范了著裝,又整頓了秩序,可謂一舉兩得。
最後,學校方面還是很愛面子的,沒辦法,這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傳統。一個學校看其他學校都給學生們穿校服。那自己的學校就堅決不能落下,也必須得讓學生們穿校服。這樣子,不但給人很有范兒的感覺,還可以讓路人甲乙丙丁很好辨認哪個哪個學校的學生!有比較才有發言權嘛!
如果非要說學校讓學生們穿校服還有其他變態的原因的話,那大概就是幫你們的父母省下了三年或者四年的你們的服裝費用!感覺很人性化的樣子呢。
7. 關於該不該穿校服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穿校服對於學生來說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利弊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校服有利方面:1、彰顯自己的學生身份,避免奇裝異服。2、集體活動,例如運動會、合唱會什麼的,看上去整齊劃一,給人一種美感。3、有利於防止學生之間穿著方面的攀比,凈化校園風氣。
校服不利方面:1、中國的校服太丑了有木有,要是像西方日韓國家那樣好看誰不愛穿啊。2、青春年少正是張揚個性愛美的,天天穿校服還怎麼穿自己心愛的衣服。3、學校統一采購的校服,質量不咋地,價格還不便宜,天天穿容易舊,破了也不好買新的。
綜上所述:校服應該穿,但不能天天穿,學生也有愛美的權利。
以上6個論點每個論點100多字,然後最後做一個總結,八百字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