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如何進行教師隊伍的建設
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決定了幼兒園的發展方向和文化品質。無論是日常教學、課程建設還是科研工作,都不可能僅僅依靠園長一個人來完成,而要依靠教師團隊協作才能有效達成預期目標。幼兒園園長應多舉措優化師資隊伍,多途徑打造專業團隊,進而提升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
一、當前幼兒園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
當前一些幼兒園園長缺乏相關的管理經驗,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偏向於「唱跳俱佳」的教師,而忽略了技能稍弱、其他方面較強的教師,形成「只重特長不重專業」的氛圍,影響教師團隊的發展,造成人才的流失。其次,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時間偏長,工作內容繁雜,薪水不高,影響了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自豪感與尊嚴感,從而造成部分幼兒園教師事業心不強,缺乏職業認同感與歸宿感。第三,專業培訓薄弱。專業培訓是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有效手段,幼兒園教師受原有知識經驗、工作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觀念和水平上有著極大的個體差異,這給培訓主題、形式的安排造成了很大困難,導致幼兒園園長組織的一些培訓只是走走形式,缺乏實效。
二、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策略
1、重情感投入,關心尊重教師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基本層次,其中之一是尊重的需要,在交往中渴望別人的認可,期望別人尊重。幼兒園教師是由女性組成的特殊群體,感情細膩,上進心強是共同的特點。在工作當中,幼兒園園長要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為教師創設一個健康和諧的工作氛圍和寬松融洽的人際環境。要把理解尊重放在首位,保持與教師經常性的心理溝通和情感交流。要做到在生活上關心每個教師,盡可能為她們提供工作便利,解決生活困難,使其工作得安心、生活得舒心。真心實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師,關心和幫助她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這種真誠的關心,真誠的情感投入,不僅可以增進幼兒園園長與教師們的友誼,同時也能極大地調動她們為教育事業發展創造的積極性。
2、重管理藝術,營造良好氛圍
幼師是一個基本上由女性組成的特殊群體,在管理中一方面要完善、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要制定職責分明的崗位責任制和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使所有人員各得其所、各盡其職,最大限度地避免因職責不明、分配不均在教師中產生消極影響。同時,可以發動教師參與幼兒園事務的討論,使教師產生強烈的自主感和主人翁意識,獲得心理上的安慰與滿足,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以點帶面,追求集體成長
一方面,幼兒園園長應該把培養優秀骨幹教師列入幼兒園三年發展的規劃中,讓她們知道自己未來的目標及努力的理由。另一方面對於年輕教師,應該努力幫助她們分析工作中的長處和短處,並積極創造條件提高她們的業務水平。幼兒園園長要努力促進每一位教師的點滴進步,並且讓教師感到自身的提高。園長要特別注重對教師專業水平的培養,積極組織教師進行培訓,集中學習專業知識,共同交流,共同成長。還可以組織教師參加演講比賽、教學技能大賽、等活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在具體操作中,要讓每一位教師先尋找現實坐標,再規劃發展坐標,制定出發展措施。
4、重激勵管理,實施多元激勵
作為幼兒園園長,應該力求在評價方法的多元化,使評價結果更趨全面。在對教師的教學評價中,要採取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即不僅看到結果,更要看過程,使評價更全面、准確。在日常管理中,能讓下級去解決的問題,上級就不要包攬;能讓能力弱的教師去完成的任務,就不要集中在幾個能力強的教師身上;能讓大多數人得到鍛煉的活動,就不要局限讓少數幾個人參與。在日常教學中,要通過以老帶新、骨幹幫促等形式對教師進行優化組合、合理配置,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經常性的派遣青年教師外出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鼓勵其參加學歷進修。事實證明,有規劃的培養,不僅有利於教師個人的成長,對集體來說也是一種收獲。
【2019(秋季)亞洲幼教年會+第八屆亞洲幼教展覽會+山東幼教名園行】,將於10月24日—27日在青島市【同期盛大舉辦】,熱烈歡迎您和朋友蒞臨!
2. 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一、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質修養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傳統的「師道尊嚴」面臨嚴峻挑戰。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這種挑戰。如何讓學生主動而不是被動,真誠而不是虛偽,自然而不是做作地來尊重自己,樹立起新時期的「師道尊嚴」,可能需要比我們的前輩付出得更多,要靠自己的愛心和真本事「掙」來,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四多與四少」。
多一些愛心、少一些功利。「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無聲的師愛能使學生終生受益。教師只有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與學生產生感情,學生也才會將這種愛反饋回來,形成愛的雙向交流。教師的愛源於心,只有發自內心的愛才能使我們真正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上,才能使我們真正尊重每一個學生,才能使我們的日常行為時刻傳遞著和表達著愛意。
多一些反思、少一些牢騷。現實生活中,有些教師牢騷滿腹,「怨氣」太重:學生成績下滑,埋怨學生基礎差,智商低;學生不遵守紀律,埋怨社會風氣不好,家長不配合;工作不順時埋怨他人的多,埋怨自己的少;分析原因時講客觀多,檢查自己主觀原因少。人們常說:「只有落後的幹部,沒有落後的群眾。」換句話說:「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在教育教學中遇到問題時要不急躁,不發牢騷,要經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好的經驗要總結,失敗的教訓要吸取。
多一些儲備、少一些應付。現在在學校中存在一種「吃老本」的不良現象,這些人認為自己什麼樣的班也帶過,什麼樣的課都教過,什麼樣的題都做過,「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於是吃起老本來,新知識不學習,新信息不聽取,居功自傲,故步自封。這就是所謂的庸師。身為人師,擔任著為國家和社會培育人才的重任,應博覽群書,勤於學習,「胸有詩書氣自強」,不斷充電,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
多一些規范、少一些隨意。教師的儀表、風度、言談舉止、姿態表情給人的印象,是他的文化素養,審美情趣的外在顯現。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優美的外部形象,對學生產生「潤物無聲」的影響。
二、拓寬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途徑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是指幼兒教師通過職前師資培育、任教和在職進修等方式不斷發展和完善其專業結構、更新其專業素養的發展過程。當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幼兒教師在社會中的專業認同度不高,人們把幼兒教師看作一個職業,卻沒有把幼兒教師看作一個「專門化的職業」,甚至還稱其為「高級保姆」。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工作壓力偏大,部分教師職業倦怠明顯。這類問題在民辦園與農村幼兒園更加突出。
要走出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需要各方面的協同發展。首先,政府要重視幼兒教育,把幼兒教育作為政府的責任,真正納入當地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提升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依法落實民辦幼兒園教師的有關待遇、平等對待民辦幼兒園教師。對城鄉非國家編制的幼兒教師實行民辦教師制、定期聘任制,給予政府崗位津帖,實施社會化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等。
其次,幼兒園要在教師招聘、團隊精神養成、專業培訓、薪酬管理等方面作出有效探索,改革課程管理和教育教學管理,開展課題研究,建立「教師成長檔案」,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同時,利用全新信息手段提升教師素養。學校要召集教師建立QQ群、「博客」進行「課例研討」以及新老教師「傳幫帶」等基於同伴互動的團隊專業學習,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加強幼兒教師隊伍管理
1、創造良好的人際氛圍,讓教師快樂的工作。業務水平、工作經驗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差異,為了使大家面對工作任務、榮譽等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把精力放在工作中,目標一致。從談心入手,把握每一名教師的思想動向,了解每個教師在想什麼、有什麼需求,從個體出發給教師創造成功的機會,實教師樹立自信,讓每個教師都感到領導是很理解和尊重她的。這樣教師就會有一個好心情來面對工作,面對與人的交往。使教師的目標一致,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2、實行優化管理,引入新的管理機制。在管理上實行責任制,定崗、定職、定目標。我園實行了「活動申報制度」,體現在各項比賽活動、評優評先、外出學習培訓等事項中。教師向園長或主任首先提出申請,活動通過評比,確定參加活動的人選。這樣做的目的是樹立「我要干」的意識,改變了過去「要我干」的局面。
3、管理工作體現以人為本,開展「賞識教育」。賞識教育的本質是愛,學會賞識就是學會愛。我園2001年在全園開展「賞識教育」,學習新的理念,教師通過學習,改變了過去挑毛病的習慣,從一點一滴入手,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一個小小的進步,就及時給與表揚。教師也一樣需要賞識、認識與鼓勵。從發現教師某各優點,多次強化,形成定勢。幫助教師找出自己的優勢,發揚光大,及時獎勵教師的點滴進步,讓教師覺得被認可、不生硬。
4、「參與式」管理,體現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幼兒園教師共同參加幼兒園的管理,大事決策,採取群眾上下共議的群言堂。大權集中,小權分散。對教師採取充分授權、高度信任的領導方式;在監控上,紀律約束為大處從嚴,並且人人平等,小處寬,下不為例,表現園領導以身作則,對教師尊重、信任、關心、愛護。
總之,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幼兒園管理中的核心工程,是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原動力。我認為,只要確定一個目標,形成一種機制,落實一套措施,那麼,一所幼兒園的教師隊伍建設一定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3. 如何加強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
老師的專業素養過硬,是幼兒園做強做大的基礎。除了幼兒園有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相關制度、模式外,還需要做好落實。如但從老師的學習來講,學什麼是關鍵。
跨世紀說,如果要達到事半功倍,學習跨世紀網站是重要的,教育教學的網站,能夠解決幼兒園日常教師教學80%的常規問題。
其次是讀好書,跨世紀提倡學用結合的學習,如1+1讀書模式,勵志+專業;1+2、1+n的讀書模式。關鍵是專業書籍的選擇。我們做的是蒙特索利教育,重點圍繞蒙特梭利本土化實踐的《托起明天的太陽》來讀。
第三,專家引領。就算園長很專業,也需要借勢借力,藉助專業的品牌機構來打造幼兒園的教師團隊,如專家面對面交流,跨世紀專家團隊進園、進班級進行課程指導等,都從實際工作中,切實突破了老師教研教學中的一線問題,與高人為伍,才能成為高人嘛。
4. 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包含哪些方面
一、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質修養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傳統的「師道尊嚴」面臨嚴峻挑戰。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這種挑戰。如何讓學生主動而不是被動,真誠而不是虛偽,自然而不是做作地來尊重自己,樹立起新時期的「師道尊嚴」,可能需要比我們的前輩付出得更多,要靠自己的愛心和真本事「掙」來,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四多與四少」。 多一些愛心、少一些功利。「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無聲的師愛能使學生終生受益。教師只有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與學生產生感情,學生也才會將這種愛反饋回來,形成愛的雙向交流。教師的愛源於心,只有發自內心的愛才能使我們真正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上,才能使我們真正尊重每一個學生,才能使我們的日常行為時刻傳遞著和表達著愛意。 多一些反思、少一些牢騷。現實生活中,有些教師牢騷滿腹,「怨氣」太重:學生成績下滑,埋怨學生基礎差,智商低;學生不遵守紀律,埋怨社會風氣不好,家長不配合;工作不順時埋怨他人的多,埋怨自己的少;分析原因時講客觀多,檢查自己主觀原因少。人們常說:「只有落後的幹部,沒有落後的群眾。」換句話說:「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在教育教學中遇到問題時要不急躁,不發牢騷,要經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好的經驗要總結,失敗的教訓要吸取。 多一些儲備、少一些應付。現在在學校中存在一種「吃老本」的不良現象,這些人認為自己什麼樣的班也帶過,什麼樣的課都教過,什麼樣的題都做過,「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都多」,於是吃起老本來,新知識不學習,新信息不聽取,居功自傲,故步自封。這就是所謂的庸師。身為人師,擔任著為國家和社會培育人才的重任,應博覽群書,勤於學習,「胸有詩書氣自強」,不斷充電,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 多一些規范、少一些隨意。教師的儀表、風度、言談舉止、姿態表情給人的印象,是他的文化素養,審美情趣的外在顯現。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優美的外部形象,對學生產生「潤物無聲」的影響。 二、拓寬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途徑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是指幼兒教師通過職前師資培育、任教和在職進修等方式不斷發展和完善其專業結構、更新其專業素養的發展過程。當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幼兒教師在社會中的專業認同度不高,人們把幼兒教師看作一個職業,卻沒有把幼兒教師看作一個「專門化的職業」,甚至還稱其為「高級保姆」。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工作壓力偏大,部分教師職業倦怠明顯。這類問題在民辦園與農村幼兒園更加突出。 要走出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需要各方面的協同發展。首先,政府要重視幼兒教育,把幼兒教育作為政府的責任,真正納入當地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提升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依法落實民辦幼兒園教師的有關待遇、平等對待民辦幼兒園教師。對城鄉非國家編制的幼兒教師實行民辦教師制、定期聘任制,給予政府崗位津帖,實施社會化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等。 其次,幼兒園要在教師招聘、團隊精神養成、專業培訓、薪酬管理等方面作出有效探索,改革課程管理和教育教學管理,開展課題研究,建立「教師成長檔案」,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同時,利用全新信息手段提升教師素養。學校要召集教師建立QQ群、「博客」進行「課例研討」以及新老教師「傳幫帶」等基於同伴互動的團隊專業學習,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加強幼兒教師隊伍管理 1、創造良好的人際氛圍,讓教師快樂的工作。業務水平、工作經驗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差異,為了使大家面對工作任務、榮譽等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把精力放在工作中,目標一致。從談心入手,把握每一名教師的思想動向,了解每個教師在想什麼、有什麼需求,從個體出發給教師創造成功的機會,實教師樹立自信,讓每個教師都感到領導是很理解和尊重她的。這樣教師就會有一個好心情來面對工作,面對與人的交往。使教師的目標一致,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2、實行優化管理,引入新的管理機制。在管理上實行責任制,定崗、定職、定目標。我園實行了「活動申報制度」,體現在各項比賽活動、評優評先、外出學習培訓等事項中。教師向園長或主任首先提出申請,活動通過評比,確定參加活動的人選。這樣做的目的是樹立「我要干」的意識,改變了過去「要我干」的局面。 3、管理工作體現以人為本,開展「賞識教育」。賞識教育的本質是愛,學會賞識就是學會愛。我園2001年在全園開展「賞識教育」,學習新的理念,教師通過學習,改變了過去挑毛病的習慣,從一點一滴入手,發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一個小小的進步,就及時給與表揚。教師也一樣需要賞識、認識與鼓勵。從發現教師某各優點,多次強化,形成定勢。幫助教師找出自己的優勢,發揚光大,及時獎勵教師的點滴進步,讓教師覺得被認可、不生硬。 4、「參與式」管理,體現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幼兒園教師共同參加幼兒園的管理,大事決策,採取群眾上下共議的群言堂。大權集中,小權分散。對教師採取充分授權、高度信任的領導方式;在監控上,紀律約束為大處從嚴,並且人人平等,小處寬,下不為例,表現園領導以身作則,對教師尊重、信任、關心、愛護。 總之,幼兒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幼兒園管理中的核心工程,是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原動力。我認為,只要確定一個目標,形成一種機制,落實一套措施,那麼,一所幼兒園的教師隊伍建設一定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5. 幼兒園園長如何進行教師團隊建設與管理
園長要進行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
可以先對老師進行某項業務培訓
培訓之後就可以在進行考核
提升大家的業務水平
然後再針對某項區域活動進行評比
讓大家形成一股向心力
最後這個團隊就比較好管理了
6. 如何做好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與管理工作
「家庭」的管教管導、衣食住行等繁瑣事物正切實反映出幼兒園工作的多面性、復雜性和細致性;如何使這個「大家庭」團結齊心、與時俱進?作為一名管理者,我覺得,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才能促進幼兒園良性的健康的成長。多年來,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我做了很多積極的探索,頗有心得。 一、重情感投入,關心尊重教師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基本層次,其中之四是尊重的需要,在交往中渴望別人的認可,不僅自尊,而且也期望別人尊重。孟子也曾說過一句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幼兒園教師是由女性組成的特殊群體,感情細膩,上進心強,自信自尊是共同的特點。在工作當中,我們把自己定位在與其他教職工平等的位置上,以愛換心,真心實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師,關心和幫助她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如每年「三八」節和「教師節」,為全園教職員工慶祝集體生日,並要求每個教師把自己最拿手的節目展示給大家,然後以沙龍活動的形式讓每一位員工暢所欲言,為幼兒園的發展策謀劃策,讓她們暢談家庭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每個教職員工生日當天,送上一份蛋糕和愛心紅包,讓她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五一」節和「十一」節帶領教職員工到外面散心,體會世界的美好。有句話說得好:「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這種真誠的關心,真誠的情感投入,不僅增進了與教師們的友誼,同時極大地調動了她們為教育事業發展創造的積極性。 二、重管理藝術,營造良好氛圍 在教育管理中,突現自我管理的思想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在發達國家,幼兒、家長作為教育的消費者,擁有挑選幼兒園的權利。幼兒園要保證生源和財源,就必須向管理要效益,要質量,以求得發展,這也是我們幼教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如何突現自我管理呢?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我覺得首先應轉變觀念,增強教師自主管理、自主發展的意識。比如在制定規章制度時,可以組織教職工參與研究、討論,形成「制度為我們服務」的共識,所確定的考核制度體現了公平、公正的原則,維持了有序的工作秩序,使教職工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各盡其職、各顯其能,促使全園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隨著學前教育改革的變化而變化。為了在管理中真正體現管理的有效性,在不違背大原則的情況下,還可以在工作中實施彈性管理,為教職工們營造一個寬松的良好的氛圍,給予她們更多的創造空間,讓她們自主教學、自主創造,以應對即將面臨的激烈的市場競爭。
7. 幼兒園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幼兒園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其實主要就是對於教師要有一個培養,平時多去做老師的觀察記錄,看一下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有哪些問題,多給老師做一下培訓。就可以讓老師有比較優秀的素質,有一個比較強的師資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