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選擇睡袋
~~~體型較大的應該選擇信封式睡袋或者混合式睡袋,信封式睡袋就是專門為體型較大或者睡覺不老實人群設計的,樣式寬松,活動空間也大,混合式睡袋就保暖性更好一點,我165斤,買的就是耐維信封式睡袋,重量是2.8KG,睡起來很舒服。
⑵ 一個月的寶寶 摔床 床高50cm 身體包裹著睡袋 頭部著地 面朝下 額頭處有塊淤青但不明顯 沒有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如果寶寶是沒有嗜睡等不適,建議觀察,淤青是皮下血管破裂導致,會自行恢復
⑶ 用睡袋把人裝進去怎樣封口
一、睡袋分類:
1.從外形上分:A.信封式,樣子就和我們平常用的信封差不多,只是封口由折面改成了抽繩;B.木乃伊式,也叫媽咪式,保溫效果以這種為最好;C.混合型,也就是信封式在頭部加了個帽子;
2.從填充的保溫材料上分:A.棉睡袋B.抓絨睡袋C.羽絨睡袋D.棉絨混合睡袋
二、睡袋的正確使用:
1.最常見的是睡袋的不正確使用,溫標低於0度的睡袋都會有一個胸牆,為的是把頭部收緊後再把胸口也收緊,這樣兩重保溫,但經常看到有的朋友用睡袋拉練不拉上,收繩也收不到住,睡到後半夜能不冷嗎?!
再有,睡袋回到家是不能老是在壓縮袋裡的,應該打開以保持它的厚度,這樣才能更好的保持它的性能,每次用前最好能曬上一、兩天;
2.防潮墊有很多種,以上邊說的羽絨睡袋配蛋槽防潮墊為例,單獨來說,羽絨睡袋的透氣很好,而蛋槽防潮墊的設計思路是增加身體與地面的空氣厚度,而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結果配起來一用呢?睡袋透出來的水氣迅速變成了水,而蛋槽防潮墊因材料的原因,所以越睡越冷……
3.只有頭在外面,其他部位封口。少有全封閉式的,否則會弄出事故來。
⑷ 三角裡面有兩箭頭的安全標叫什麼一個朝上令一個朝下
車輛交匯小心
⑸ 新生兒睡袋有必要買嗎,該怎麼挑呢
小孩子,晚上睡覺不踏實,會翻身,踢被,家長稍微有個不注意,孩子就容易著涼。有睡袋,家長就放心多了。
一般睡袋冬季給孩子准備一個夾棉的,如果室內的溫度,本身就不低,可以考慮給孩子准備一個稍微薄一些的。
使用睡袋的時候,給孩子穿一些綿軟貼身的衣物即可,如果室內的溫度不高。可以考慮在睡袋外面再給孩子蓋一個小薄被。
如果怕孩子不適應睡袋,剛剛開始使用的時候,可以選擇分腿式的,這樣子,孩子晚上來回翻動,也不怕著涼。
兒童睡袋的材質,最好選擇純棉的。到了冬季冷的時候,可以選擇搖粒絨材質的。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購買的時候,要注意貨比三家,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習慣。選擇合適孩子的。一開始孩子會有些不習慣。要慢慢的,等孩子適應一段時間。
⑹ 請問兩個月寶寶能用睡袋嗎睡袋上有帽子當枕頭那種寶寶可以墊帽子枕頭嗎
用棉花做,做成根馬甲 差不多的樣子,3片組成的,下面那片下端長一點,然後折疊上來就是一個睡袋。
⑺ 如何正確選擇露營睡袋
需要了解的睡袋知識
1、外形
這里說的睡袋的外形包括睡袋的造型和個性設計。因為睡袋的造型並不復雜,常見的睡袋有3種形狀,媽咪式,信封式,混合型。
木乃伊睡袋
1)媽咪式這個名字音譯於英文「MUMMY」,其實是木乃伊的意思,這種睡袋肩寬腳窄,肩部寬度一般75到85公分,腳步寬度45到55公分。瑪咪式睡袋是同樣重量下能夠達到最好保暖效果的睡袋形狀,適合寒冷季節使用。媽咪式睡袋幾乎就是專業睡袋的象徵了。這是綜合了重量、體積和更好的保溫效果所採用的設計。一般在肩部以上有一個帶松緊的頭兜,防止頭部的熱量流失。一些優秀的品牌更在腳部設計了一個立體加厚的造型,使腳部的保溫更好,空間更為舒適。
信封式睡袋
2)信封式睡袋顧名思義,肩布和腳部一樣寬,像個信封,信封式睡袋幾乎只應用在抓絨睡袋或款式簡單的睡袋品種上,一般尺寸是225*80CM,這樣的睡袋比較寬松,適合夏暖季節和體形寬大的人士,因為它的肩部和底部的造型不能有效防止身體熱量的散失,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活動空間自由,適合睡覺不怎麼安穩的朋友。
3)混合型睡袋是前兩者的結合,大部分是信封睡袋加上一個媽咪式的帽子。
現在國際流行的睡袋是小方帽,人體流線型(最寬的部位不在領口,而在肩肘部)。以前的大圓帽既增加重量,又不利於保暖。有人把這種新款睡袋稱為「啤酒桶」,也有人把它稱為「蠶繭式」,其實都不過是前兩種睡袋的異化,它在設計上吸取了前兩款睡袋的優點,擯棄了前二者的不足,在攜帶及使用的舒適性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
說到這里,外形的選擇就比較簡單了。如果你僅僅是夏秋等季節出去野營,或者不打算背著它長途跋涉,你可以選擇信封式的睡袋。如果有計劃到比較寒冷的地方去的話,我建議你務必要選個木乃伊式的~
2.溫標
一般的溫標由三個數據組成:
最低溫度:指該睡袋使用的最極限溫度,只表示你在這樣低的溫度不會被凍死而已,是否能睡的著就很難說了。低於這一溫度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危險的。
舒適低溫:指該睡袋使用最舒適的理想溫度。在這個溫度下,人可以非常舒適的入睡,而不會因為寒冷而無法睡眠。
最高溫度:是指溫度使用范圍的上限,高於這一溫度,使用者將熱得無法忍受。
舒適低溫在睡袋上有2種標識方法,1種是標識一個絕對溫度,比如-10度,表明該睡袋的舒適低溫是-10度;一種是標明溫度范圍,從紅色過渡到綠色或藍色,比如紅色從5度開始,到0度時過渡為淡綠色,在-5度時過渡為深綠色。這種溫度表示的意義是:5度偏暖,0度適宜,-5度時感覺很寒冷,這個睡袋的舒適低溫是0度。
需要說明的是舒適低溫僅僅是一個相對概念,睡袋產品沒有行業協會,沒有行業標准,國內沒有,國外也沒有,一些大的品牌商和研究機構根據實驗室試驗和野外經驗,對自己的產品標定舒適低溫。這個溫度只具有參考意義,他會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一般來說歐美原產的睡袋在溫標上對於亞洲人來說不太適宜,因為歐洲人在耐寒能力上要高於亞洲人,因而我們在選擇時要格外加以注意。
最低舒適溫度一般定義為人體在8小時連續溫暖睡眠中的最低溫度;極限溫度是指睡袋能保護人體不至於失溫的最低溫度,一般是指人體在6小時連續不溫暖睡眠的溫度,以對人體不造成危險傷害為級別。人體通過新陳代謝產生熱量,當我們感覺溫暖時,意味著我們身體產生的熱量等於或大於向周圍環境中散失的熱量,而我們散失熱量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和身體接觸的熱量傳導,特別是身體下面的地面----身體周圍的對流空氣以及人體呼吸時呼出的空氣----皮膚表面的汗水蒸發----人體的紅外熱輻射對於一個睡眠的人來說,身體接觸熱能傳導和空氣對流是最大的熱量散失方式,用一個簡單的能量平衡公式:身體產生的熱能=身體通過傳導,對流,輻射等散失的熱能。
一般來說,超過25歲後,胖人對寒冷的感覺要比瘦人少(不是歧視胖子)。胖人總說他們新陳代謝慢,更精確的說法是,胖人吃得食物要比他們消耗的多;瘦人有比較平衡的新陳代謝,意味著他們吃得食物基本上都可以消耗掉。人體內的脂肪在食物缺乏的時候可以加入代謝產生能量。
登山和徒步等戶外活動常常讓人體消耗的能量遠遠多於吃的食物產生的能量,極地以及高山探險活動就需要更多的熱量了。胖人能將他們身體存儲的脂肪燃燒轉化成能量,並且胖人比瘦人有更厚的天然熱絕緣層,所以胖人較瘦人更耐凍些。
另外女性一般要比男性更容易感到寒冷,在睡袋的舒適溫標上,女性往往要比男性高大概5℃。因為新陳代謝和年齡有關系,老人比年輕人產生的更少的能量因此更容易感覺到寒冷,16-24歲的健康男性處於新陳代謝的最旺盛期,身體產生的熱能遠高於散失的熱能,這樣在在睡袋的舒適溫標上要比年老的人低大概5℃。
對於兒童,由於沒有形成成熟的新陳代謝系統,所以對於他們的睡袋溫標定義就會變得很困難。歷史上大部分對睡袋所做的研究都集中在士兵,戶外培訓師,高山向導和登山家們身上,這些人都具有豐富的戶外生活經驗,而且年齡在18-40歲之間。但實際上大部分的戶外活動者平常都生活在城市中,在有中央空調的辦公室里工作,開著汽車到處走,這些生活模式降低了普通人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久居城市的人如果突然走進野外環境中,艱苦的徒步甚至高海拔的登山很快就會耗盡他們的力氣,筋疲力竭的身體產生的熱量也會減少,就會使人更容易感到寒冷。
對寒冷的感覺還與年齡以及經驗有關,新手一般都會比有經驗的登山者感覺更冷。經常在戶外工作的人在寒冷環境下要比經常在辦公室工作的人感覺溫暖些。
3. 填充物:
睡袋填充物主要有兩種,羽絨和化纖棉,此外還有單層的抓絨睡袋。
羽絨: 又分為鴨絨和鵝絨,同等條件下鵝絨的保暖程度稍高於鴨絨。羽絨主要有3個性能指標:第1個指標是填充重量,比如400克鵝絨睡袋,1100克鴨絨睡袋,這個重量不是說睡袋重量,而是指填充羽絨的凈重量;第2個指標是含絨量,羽絨是由羽片和絨組成的,羽片有支撐作用,保暖主要來自細絨。含絨量用百分比表示,如80絨表示100重量單位中絨的含量是80單位。鴨絨一般最高含絨量在85到90,鵝絨的含絨量可達90到95;第3個指標是絨的膨脹度,膨脹度(Fill power)是指一盎司羽絨在68.4克壓力下有多少立方英寸,羽絨的膨脹度越高,絨的保暖性能越好。一般國產鴨絨的膨脹度在450左右,國產鵝絨的膨脹度從450到600。美國進口的安第斯山地鵝絨含絨量可達95左右,膨脹度最高達到700到800。
市場上有時會發現特別便宜的羽絨製品,比如100元一件羽絨服,150元一條的鴨絨睡袋,這樣的產品一般不可選。因為羽絨還有兩個一般人無法現場檢驗的指標:耗氧指數和清潔度。羽絨需要經過多道專業清洗去脂程序,有些小商販把初級的羽絨稍加清洗後就做成成品,這些製品根本無法使用,簡單的鑒別方法是用木棍敲擊成品,會有粉塵漏出,聞一聞會有異味,如果清洗,水中有臭味。羽絨本身是高品質的產品,希望大家選購真正的好產品。化纖棉:種類很多,質量參差。最普通的噴膠棉,到四孔棉,七孔棉,3M Thinsulate棉,POLARGUARD 3D/HV棉等。polarguard 3d 和 polarguard HV之間的區別是前者可壓縮性更好,而後者保暖更好,3D一般做到-5~-15C,HV可以做到-15~-25C。各種化纖填充物的睡袋基本都一樣,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保暖性能會慢慢降低直至沒法使,但它們有羽絨睡袋所沒有的一個優點,就是打濕後還能殘存一部分保暖性能,不象羽絨的一旦濕了就完全不保暖甚至起負作用。
對比羽絨和化纖棉兩種填充物,羽絨保暖程度更高,在同等保暖程度下重量可以實現最輕;化纖棉保暖程度相對底,包裝體積大,可壓縮性差;羽絨貴,化纖棉便宜;羽絨潮濕會喪失幾乎全部的保暖能力,而且不易干,所以嚴酷登山環境下往往使用有放水透氣性能的材料做羽絨睡袋的外料,化纖棉有一定的拒水性能,濕後保持一定的保暖性能,而且晾乾速度快;羽絨製品的使用壽命很長,良好保養可使用10多年,而化纖棉睡袋的壽命不過3、4年。
無論是羽絨睡袋或化纖棉睡袋,在長時間不使用的情況下,盡量不要壓縮起來保存盡量保持睡袋的蓬鬆,適當的曬一曬也是不錯的方法。這樣做的目的是保持羽絨和棉的本性,延長使用壽命,尤其是羽絨睡袋,盡量保存在專用的羽絨睡袋存儲袋裡(寬松透氣的棉質袋子)。
睡袋什麼牌子好?
其實,選擇戶外睡袋,還真不能只看牌子,比如說,牧高笛專業做戶外睡袋的,也許睡袋的質量要比知名品牌的凱樂石要好,因為凱樂石不是主推戶外睡袋嘛,技術和投入研發的成本也沒有那麼高,自然也就不如別的專業做睡袋的品牌了。如果真要為戶外睡袋的品牌做一個排名,那還真難,我只能推薦幾個國內外知名的做睡袋的品牌;
牧高笛,天石、探路者,狼爪(國外);這些品牌都是非常不錯的,質量已經經受過廣大用戶的考驗.自然不用多說,性價比也是非常不錯的。
其中牧高笛是靠帳篷起家,裝備都是相通的;它的睡袋在市場上反響非常好!探路者更不用說啦!國內戶外第一品牌,那東西是相當拿得出手;狼爪不做評價;天石睡袋,這個更牛了「軍方背景」自產品上市以來,就通過與軍方實驗室合作,通過對戶外睡袋抗寒的檢測和分析,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數萬人的人體特徵綜合數據,實際檢測出適合中國人的睡袋溫標基礎數據。並根據這5年來使用者的實際體驗反饋,修改和完善了整套溫標體系。可謂是中國戶外睡袋的領頭羊。
看完以上的關於睡袋的簡單介紹,我相信,你已經基本了解睡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