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申请临时救助
临时救助制度指国家对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什么人可以申请临时救助?如何申请?标准是多少?申请书怎么写?
临时救助标准是多少?
临时救助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地区当以政府出台的政策为准。
以山东安丘为例:
根据《安丘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临时救助标准如下:
1、针对申请人家庭的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困难时限等因素和维持当前基本生活实际需要,统筹考虑本年度已经获得的其他社会救助和各种补偿、赔偿,合理确定每个家庭的救助标准,实行分类救助。
2、对于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临时困难家庭,按照家庭人口数量给予救助,每人救助金额参照我市城乡低保标准确定,救助时限一般为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
超过救助期限仍困难的,应评估其家庭是否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3、对于因特殊原因导致家庭严重入不敷出但具有一定基本生活条件的临时困难家庭,以家庭为单位给予一次性救助。具体救助标准:
(1)重大疾病自费部分或其他突发性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损失5000-20000元(含20000元)的,每人救助金额参照我市城乡低保标准,救助时限不超过3个月。
(2)重大疾病自费部分或其他突发性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损失20001-50000元的,每人救助金额参照我市城乡低保标准,救助时限不超过5个月。
(3)重大疾病自费部分或其他突发性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损失超过50000元的,每人救助金额参照我市城乡低保标准,救助时限不超过6个月。
4、原则上同一事由在一个自然年度内(1月1日至12月31日)不能重复申请救助。
5、家庭情况相似、以相同事由申请临时救助的,救助标准和时限原则上应当相同。
临时救助申请书怎么写?
范本:
临时困难救助申请书
政府相关领导:
我叫XXX,生于XXXX年,系XXXXXXXXXX村民。现向镇政府申请临时困难救助。
我们全家有五口人,有老人有学生,自己还是一个残疾人。家庭为低保家庭。XXX年因为交通事故和医疗事故导致本人成为智障,是重度残疾,现有二级重度残疾证,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享有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因为本人重度残疾,被丈夫遗弃近五年不给生活抚养费。虽然家庭属于低保户,每人每月有120元的最低生活津贴也被丈夫领走自己得不到。现本人由女儿XX监护抚养,生活经济十分拮据,现在又面临严冬来临,需要添加棉衣棉被及取暖急需用品,请各级领导各级政府能够扶助救济。
此致
申请人:XXX
年月日
② 临时救助与大病救助有什么区别
临时救助针对救助对象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特殊性困难,重点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救助:
(一)对因病因灾造成生活困难的,可给予500-800元的临时救助;
(二)对全日制在校就读的困难家庭子女,可给予 500-1000元的临时助学救助;
(三)因其它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可给予300-500元的临时救助。
新农合二次报销又称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参合农民不需要再交一分钱,当年按照每人每年15元标准从新农合资金结余中划拨大病保险基金。农民一旦犯了大病,将在享受新农合报销基础上,对自付费用1万元以上的合规费用还可享受不低于50%的二次报销。
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标准为:起付线1万元,共分5个费用段。其中,起付线以上~2万元(含2万元)按50%报销;2万元以上~5万元(含5万元)按60%报销;5万元以上~10万元(含10万元)按70%报销;10万元以上~20万元(含20万元)按75%报销;20万元以上按80%报销。转诊到三级以上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以及外出务工等就医认定为享受转外住院政策的,按照上述分段报销比例的50%报销;转诊到二级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按照上述分段报销比例的40%报销;转诊到二级以下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按照上述分段报销比例的30%报销。报销费用没有封顶线。
大病医疗救助:是指依托城镇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平台,资金投入稳定、服务平台共用、信息资源共享、结算支付同步、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快捷服务、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一种新型医疗救助制度。
③ 如何申请临时救助
从民政部门了解到,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要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城乡低保户中因重大疾病或遭遇突发灾害等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二是在城乡低保制度和其他专项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因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低保边缘户;三是其他应当救助的特殊困难人群。 工作人员还表示,困难群众申请临时救助时,须提供申请书、村(居)委会或单位出具的生活困难情况证明、破产改制企事业单位职工办理社保的证件复印件、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户口簿、身份证、医院病历及费用证明及其复印件等资料和证件。经过申请者所在的社区(村)居委会进行核查后,交所在街道(乡、镇)民政所审核,最后报民政局审批。
希望采纳
④ 临时救助,怎么申请
临时救助,要怎么申请呢?申请临时困难救助的家庭,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如实提供家庭成员户口,收入证明,大病,重病已支付的医疗费收据,有关病历,学籍证明,婚姻证明以及单位和社会救助帮困的情况证明等有关材料。
⑤ 民政局的临时救助是一次性的吗
是的,临时救助是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的一种制度安排,既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救急难”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降低救助门槛,着力提高临时救助精准性,现对救助类型、救助标准进一步明确。
(一)因交通事故、溺水等意外事件造成重大人身伤害,责任赔付不能及时到位或者无责任赔付方,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实际遭遇人数按照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倍给予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特别困难的,最高不超过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倍。
(二)因火灾造成重大人身伤害或者住宅、家庭生活必需品损毁严重,在扣除各种赔偿金、保险赔付金等之后,负担仍然较重,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根据困难程度及家庭人口,每人按照不低于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3倍给予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最高不超过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6倍。
(三)因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紧急入院抢救治疗,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低收入困难家庭,患病成员按照不超过本市月城乡低保标准的6倍予以一次性基本生活紧急救助。
(四)对紧急救治的低保和低收入困难家庭中的精神病患者,按照不超过本市月城乡低保标准的6倍予以一次性基本生活紧急救助。
(五)对患恶性肿瘤(含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商业保险赔付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患者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患者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超出部分按照5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最高不超过本市月城乡低保标准的12倍(含一次性基本生活紧急救助金额);
因病致贫家庭个人自负医疗费用按照3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最高不超过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倍。
(六)对患除恶性肿瘤(含白血病)以外其他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商业保险赔付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超出部分按照3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最高不超过本市月城乡低保标准的12倍(含一次性基本生活紧急救助金额)。
因病致贫家庭个人自负医疗费用,按照3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最高不超过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倍。
(七)特困供养人员因患病治疗,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商业保险赔付后,个人自负医疗费用按照最高不超过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倍给予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
(八)因子女接受全日制高等(专、本科)教育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低收入困难家庭,在其子女就读期间,每年按照不超过本市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6倍给予基本生活救助。
(九)对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服刑和刑释人员,无法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且基本生活困难的,按照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月给予临时救助,时间不超过6个月。
(十)对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根据其困难程度,给予本市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以下的一次性基本生活救助。
(5)临时救助制服扩展阅读
临时救助流程:办理临时救助要按照个人申请→张榜公示→镇(街道)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进行。
1、申请。申请临时困难救助的家庭,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如实提供家庭成员户口、收入证明,大病、重病已支付的医疗费收据、有关病历,学籍证明、婚姻证明以及单位和社会救助帮困的情况证明等有关材料。
2、公示。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后,由村(居)委会单独或协助镇(街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填写《城乡居民临时困难救助申请审批表》,并在村(居)委会张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
3、审核、审批。镇(街道)进行审核,并提出临时困难救助初步意见,报县级民政部门批准后拨付资金。
4、临时困难救助金由镇(街道)按照批准的救助金额于当日一次性发放给申请人。在特殊情况下,县级民政部门也可直接发放。
参考资料: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民政局关于切实加强临时救助工作的通知
中共潍坊市潍城区委-民政局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服务指南
⑥ 民政局临时救助标准
不合理,
你是成人了,表示己经独自立户,
并且事实上和父母分开居住,
就不能算一家人了,不应该提供。
⑦ 临时救助制度要救助哪些人
临时救助制度要救助孤老及由于火灾、水灾等突发事件造成困难的贫困家庭。
临时救济制度是针对城市孤老及由于火灾、水灾等突发事件造成困难的贫困家庭的一项临时性救济制度。
城市孤老及贫困家庭发生突发事件,造成困难,超出其经济承受范围的,可以提 向户口所在地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临时救济审批表》及相关材料,由社区调查审查后报街办审核,最后由区低保局对符合条件的居民予与批准。
中国已渐渐全面建立起临时救济制度,有不少地方或零星摸索,或大张旗鼓地出台各种临时救助措施。除北京外,这两年来包括江西、湖北、江苏、黑龙江、内蒙古、海南等省份也都陆续表示“全面建立起临时救助制度”,对许多人因患危重病、子女教育、自然灾害或遇到突发性、不可抗拒性因素等,导致生活暂时特别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建立时间:
2009年2月,在全国农村低保和临时救助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除了再次强调中国2009年将大力推进建立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所有大中型城市年内都要建立这一制度;同时明确指出,临时救助的对象包括“在居住地居住、就业一年以上,且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家庭认定条件的农民工等人户分离家庭”。
资金来源:
建立和完善全国性临时救济制度,少不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目前的救助资金是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但在一些省份,省级财政年支出仅数千万元,不可不谓捉襟见肘。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必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2009年初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临时救助资金。事实上,只有让社会看到政府促进此项事业的诚意与决心,才能更好地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赠,不断拓宽临时救助工作的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⑧ 临时救助有哪些具体内容
临时救助是指对因病、因灾、重大意外事故及子女就学等特殊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给予一次性生活救助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人员:一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二是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本县当年城乡低保标准、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城乡居民;三是独生子女困难家庭以及特困下岗职工等其他需要临时救助的对象,审批程序与其他救助工作相同,根据申请人的困难程度不同确定救助标准。
⑨ 临时救助和低保有啥区别
临时救济:
1、临时救济制度是针对城市孤老及由于火灾、水灾等突发事件造成困难的贫困家庭的一项临时性救济制度。
2、临时救济申请:城市 孤老及贫困家庭发生突发事件,造成困难,超出其经济承受范围的,可以提 向户口所在地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临时救济审批表》及相关材料,由社区调查审查后报街办审核,最后由区低保局对符合条件的居民予与批准。
低保:
1、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
2、具有本市户籍的城镇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就可以享受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