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格格帽(旗头)怎样做.谢谢了(跪求)
中国陶瓷│中国丝绸│东周图说│风云辽代│民族│印刷│园林│建筑│
民族馆> 风情篇> 满族
民族概述
中华英才
各族人口
民族分布
自治地方
其他民族 阿昌族 白 族 保安族 布朗族 布依族 朝鲜族 傣 族 侗 族 德昂族 独龙族 东乡族 达斡尔族 鄂伦春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仡佬族 高山族 汉 族 回 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赫哲族 京 族 基诺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黎 族 珞巴族 拉祜族 僳僳族 满 族 苗 族 门巴族 蒙古族 仫佬族 毛南族 怒 族 纳西族 普米族 羌 族 畲 族 水 族 撒拉族 土 族 土家族 塔吉克族 塔塔尔族 佤 族 维吾尔族 乌兹别克族 锡伯族 瑶 族 彝 族 裕固族 藏 族 壮 族
满族
“旗袍”与“马褂儿”
“发冠”与“旗鞋”
“六合一统”瓜皮帽
“满洲饽饽”与“满汉全席”
救驾传说与敬狗崇乌鸦
努尔哈赤与八旗制度
尊祖敬宗修家谱
原始多神的萨满教
“雪地走”与“采珍珠”
“发冠”与“旗鞋”
旗装
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发冠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同男孩一样,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颅后发,编成辫子垂于脑后,一直到成年方蓄发留辫。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发冠了。
旗头
发冠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冠。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发冠,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
马蹄底鞋
除“旗袍”、“发冠”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这种绣花的旗鞋以木为底,史称“高底鞋”,或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跟底的形状通常有两种,一种上敞下敛,呈倒梯形花盆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马蹄。“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现在都已不穿了。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上一页〕 〔下一页〕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版权声明 帮助信息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6-10-58812506
古代军人的头盔上那一簇毛叫做盔缨,以兽毛或鸟羽插在头盔顶上的铜管里。其目的首先是为了增强军人的威严和气势,以使军容壮观、鼓舞斗志 。当然,这样做的同时也让军人看起来更加美观。
中原王朝原本用雉翎为缨,一般两到三根,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土,就有了现在常见的矛头状尖刺底部压红色丝缨(见明朝盔甲),或者盔顶有管状物,里面添入盔缨(像新三国电视剧里那种)。
⑶ 毛线帽子上面的绒球怎么做
1、取一个硬纸板,剪两个大小与你要做的绒球大小差不多的圆片,中间开一个圆洞(直径为大圆的三分之一;
2、把绒均匀的绕在圆片上,要绒球密实就多绕些,量自己掌握;
3、用剪刀沿圆的边缘处从两个片片之间把线剪开;
4.、取一根线通过两个片片中间把刚剪开的线扎结实了,把纸片抽掉;
5、整理一下,一个绒球就做好了.
⑷ 缨怎么组词
组词:
1.缨络 yīngluò
[jade-like stone]∶同"璎珞"
金叶钮,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西游记》
[tassel]∶缨穗
[bind up]∶缠绕;束缚。比喻世俗的缠绕
2.缨帽 yīngmào
[cap with a red tassel] 清朝官吏所戴帽顶上有红缨子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官职大小的一种象征,有尊卑之分
3.缨子yīngzi
[tassel]∶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
4帽缨子
[tassel-like things]∶像缨子的东西
萝卜缨子
5.请缨
[volunteer to do sth.]
qǐngyīng
缨:拘系人的绳子 请求给他一根长缨,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尰(zhōng)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比羁南越而致之于阙下。"
⑸ 毛线帽子上的毛球球怎么弄
准备材料:绒球器(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帽子的大小选择具体尺寸)、剪刀
1、将两片绒球器打开重合在一起,在其中一个半圆上均匀缠绕毛线。
⑹ 缨,这个字怎么读
缨是读作yīng,本意是指系在脖子上的帽带,也指彩带,这是古代女子许嫁时所系的一种彩色带子。
缨有三种意思:
1、泛指用作装饰的穗子:帽缨儿。红缨枪。
2、像缨的东西:萝卜缨儿。
3、绳子:长缨。
(6)帽子上的缨怎么做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1、长缨[cháng yīng]
长的绳索。汉朝有一个叫终军的年轻人申请从军,要求发给长缨,表示一定要把敌人活捉回来。后来诗文中把长缨作为杀敌制胜的武器的象征。
2、缨摔[yīng shuāi]
方言。掸子。
3、缨锁[yīng suǒ]
缨与锁。比喻束缚之物。
4、猎缨[liè yīng]
收揽冠带,表示恭敬严肃。
5、玉缨[yù yīng]
以玉为饰的冠带。
6、缨徽[yīng huī]
妇女所佩的香囊。
⑺ 说帽子上的"朱缨" 什么叫朱缨啊
朱缨就是红缨.帽子上的红须状装饰物
⑻ 帽缨是什么
帽缨,拼音为mào yīng,汉语词汇,一指古代系帽子的带子,二指系在帽子上的穗状装饰物。
稍残,有28根毛线对折,对折处用毛线扎系,顶部有圆铜片,每根毛线由八股细线捻成。
例句:文武百官遵命纷纷扯下帽缨继续狂饮,过了好一阵子,庄王才下令点灯,这样谁是行为不轨者已无法辨认。
(8)帽子上的缨怎么做扩展阅读:
典故:
大约2600多年前(公元前605年),楚庄王率领众将领南征北战,平定各军。凯旋而归后,论功行赏,召来众臣,大摆酒宴,欢聚一堂,庆祝胜利。这顿酒从中午一直喝到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此时楚庄王依然酒兴勃发,便命令大臣们继续喝酒,同时吩咐自己的爱妃许姬给群臣斟酒。
当时宴会上有一个叫唐狡的武官,当时已喝得差不多醉倒了,看见许姬飘飘欲仙地向他走过来,一时间禁不住心猿意马起来。说来也巧,突然一阵风把大殿里的蜡烛全都吹灭了,顿时宫中一片漆黑,伸手看不到五指。
唐狡趁此机会,情不自禁地就伸出手去拉许姬的手。许姬非常生气,顺手把那人的帽缨揪了下来,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这时,卫兵正要把蜡烛重新点上,楚庄王轻声叫住他们:"等一下再点蜡烛!"他又对大臣们说:"诸位爱卿,今日大宴,我要给大家重新发一副帽缨以示表彰,
请你们马上把自己帽子上的缨穗先拉断"大臣们听了,不知道楚庄王是什么意思,但君命难违,只好稀里糊涂把自己帽子上那漂亮的缨穗扯断了。随后,楚庄王命令重新点上蜡烛,继续饮酒作乐。
⑼ 缨字怎么组词
缨
tassel
缨
缨
yīng
<名>
(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同本义 [cap or hat ribbon]
缨,冠系也。——《说文》
鲜冠组缨,绛衣博袍。——《墨子·公孟》
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缨冠(把帽带连同帽子一齐加于头上。形容极为急迫,来不及整束)
彩带,古代女子许嫁时所佩 [coloured ribbon]。亦用以系香囊。如:缨徽(妇女所佩的香囊)
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 [leather ribbon]
咸龙旗而繁缨。——张衡《东京赋》。薛注:“缨,马鞅也。”
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注:“缨,在马膺前如索帬。”
以缨拾矢可也。——《礼记·曲礼下》。注:“缨,缨卷也。”
又如:缨缴(被系有绳子的箭所射中);缨铰(捆绑人的绳子与枷锁。比喻拘限)
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tasse1]。如:红缨;帽缨;缨佩(以缨纽为佩饰);缨蕤(帽子的垂饰);缨徽(妇女所佩带的香囊)
缨
缨
yīng
<动>
缠绕、系牵。通“婴” [twine]
而不缨垢氛。——谢灵运《述祖德》。李善注:“缨,绕也。”
又如:缨情(犹系心)
遭受 [suffer from]。如:缨缴(中箭。缴(zhuó):箭上的丝绳。借指箭)
缨络
yīngluò
[jade-like stone]∶同“璎珞”
金叶钮,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西游记》
[tassel]∶缨穗
[bind up]∶缠绕;束缚。比喻世俗的缠绕
缨帽
yīngmào
[cap with a red tassel] 清朝官吏所戴帽顶上有红缨子的帽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官职大小的一种象征,有尊卑之分
缨子
yīngzi
[tassel]∶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
帽缨子
[tassel-like things]∶像缨子的东西
萝卜缨子
缨
(缨)
yīng
ㄧㄥˉ
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帽~子。红~枪。~穗。
像缨的东西:萝卜~子。
带子,绳子:长~。
郑码:ZLLZ,U:7F28,GBK:D3A7
笔画数:14,部首:纟,笔顺编号:55125342534531
tassel
⑽ 怎样做出简单小制作
最常用的做手电筒:
纸、电池、导线、灯泡、胶带
将电池用纸包起来(注意正负极),接导线,一端去点皮,绕到灯泡上,后用胶带固定就行了。
其他的有:
会武功的小人
(一)材料和工具
旧毛笔杆、彩色电光纸、黑纽扣、红毛线、尼龙线、三合板或马粪纸、 颜料、浆糊、锯、钻子、剪刀、钳子。
(二)制法和玩法
找一两枝废旧的毛笔杆,用锯切成 8 段,各为 1.5 厘米长的小竹节(图
?
1),再找一根粗一点的笔杆,锯成3厘米长的一段,并在 处钻
?
两个小孔(图 2)。把这几段小竹节都糊上彩色电光纸,在粗节的
上端 ? 处画小人的脸。用两个黑纽扣作小人的脚;再用一个大纽
?
扣或用硬纸剪一圆片粘在粗节顶端作帽子,帽顶中间粘一点红色毛线作帽 缨。把一根铁丝一端弯成小圆圈,作右手和长枪;再用铁丝单弯一个小圆圈 作左手,用一条尼龙线把这些竹节按图 3 的样子穿在一起。
找一块三合板或马粪纸,在板中间开一条长缝,把它放在桌子缝处,把 小人下边的线套穿入板缝,从下面用双手操纵尼龙线,这个小人就可以活动 起来(图 4)。两手拉住线一松一紧,小人就可以一起一伏、举手弯腰;左 右拉动,小人就可以横向移动。你如果操纵得法,这个练武功的小人就会使 出各种花样,让你欣赏他“高超”的武艺。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旧毛笔杆,也可以用别的有孔套管代替,或者用牛皮 纸条涂满浆糊卷在铁丝上自制硬纸管。
(荣景甡)
仙 鹤
(一)材料和工具
细竹条、废木块、旧长毛绒布块、小刀、剪刀、乳胶、针线、尖锥、蜡 烛、火柴、红颜料。
(二)制法和玩法
选两根粗细差不多的细竹条(中间必须有一个竹节),用烛火烤热后弯 成图 1 的形状,做仙鹤的腿。再用一根有节的粗竹棍做鹤头,用小刀削尖鹤 嘴,用烛火烤后,弯成鹤的头颈和身体(图 2),用线把两条腿与鹤身拴在 一起,鹤的身架就做成了(图 8)。剪一小块白色的长毛绒布块,用针线缝 在身腿的接头处,再用红颜色在鹤的头顶上点一红点,仙鹤就活灵活现地展 现在你的面前。找一块木块做底座。按鹤腿间的距离,用尖锥在木块上钻两 个小洞,点上乳胶,把仙鹤的两条腿分别插入小洞中,仙鹤就立住了(图 4)。 如果在竹条和木块上涂上清漆,这件小工艺品就更美观了。
仙鹤做得好坏,关键是鹤颈弯曲的部位是否恰当,比例是否合适。你可 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想象,做出不同姿态的仙鹤。另外,底座部分不用木块, 用别的废旧材料代替也行。
仙鹤是美丽、高雅的动物,如果你的书桌或书架上摆上几只神态各异的
仙鹤,一定十分别致,会给你的房间增添几分情趣。
(荣景甡)
会变魔术的火柴盒
(一)材料和工具
火柴盒、硬纸、红布条、彩色纸、剪刀、乳胶、火柴棍若干。
(二)制法和玩法
两个废火柴盒经过简单地制作加工,可以做两个会变魔术的火柴盒。一 个可以从空盒变出一满盒火柴,另一个可以把一盒火柴变没了,又从空盒中 变出一块小红布条来。
第一个盒的做法是把火柴盒外套两面贴上相同的图案。把火柴空盒拿 出,用乳胶在空盒反面一根挨一根地粘满火柴(图 1)。表演时,从一面打 开火柴盒看,里面什么也没有;关上火柴盒在手中翻一面再打开,看上去里 面就像是满满一盒火柴。你可以反复地变来变去。第二个盒的做法是把空火 柴盒拿出,在空盒内粘进一块折成台阶形的硬纸,在高起的半边粘一排剪去 半截的火柴,另外半边空盒中放上一块红布条(图 2),火柴盒外套要粘贴 一块彩色纸,使观看的人不容易看出火柴盒在变化时是正的还是倒的。表演 时从一头抽出盒展看,像是一满盒火柴;关上火柴盒,在手中转一下,再从 另一头抽出盒屉看,火柴没有了,却从盒中取出一块红布条来。
(荣景甡)
纸盒乐器
(一)材料和工具
长方形纸盒、纸条、木块、马粪纸、乳胶、剪刀、小刀、锯、皮筋若干。
(二)制法和玩法
一只弹拨乐器,必须有能发出声音的琴弦;有定弦位并能使音阶变化的 指板;还有使声音变得优美动听的共鸣箱(图 1)。我们按照这个基本要求, 可以用旧纸盒自制一个简易的弹拨乐器。
找一个废旧的长方形纸盒,在纸盒盖一端挖两个小圆孔,再把盒盖的开 口用纸条糊死,这个小纸盒就变成了一个封闭而又有发音孔的小共鸣箱了。 在纸盒的另一端粘贴一块马粪纸条,小共鸣箱就成了琴身(图 2)。用三根 皮筋套在纸盒上,这就是琴弦。锯一段小木条,用小刀削成三角形,把它支 在弦下,纸盒乐器就做成了(图 3)。只要从盒的后面拉紧皮筋(注意,三 根皮筋的松紧程度应是不一样的),就可以调节弦的音高,左手按弦,右手 弹拨,这个小乐器就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声。
(荣景甡)
奇妙的扇子
(一)材料和工具
旧折扇、木板、细钉、纸、铁丝、剪刀、浆糊、铅笔、钳子。
(二)制法和玩法
魔术师手中的扇子太奇妙了,让它好,它就是一把完整的扇子;让它坏, 它就成了一把破碎的扇子(图 1)。
下面,我们也来做一把这种“奇妙”的扇子。先找一把破旧的折扇,把 扇面全部撕掉,再把扇轴抽下来,让扇骨全部散开。数出包括边骨在内的十 几根扇骨备用(图 2),注意一定要双数(16、18、20 都行)。
找一块木板,在一端钉上一枚细钉,再往板上放一张纸,在小钉上插上 两根扇骨,将扇骨分开,大约呈 25°—30°的角。比着扇骨的外侧用铅笔画 出一片扇面的形状(图 3),剪下这片纸形做样板,照样剪出扇骨数的一半 的扇面片数,比如用 18 根扇骨,剪 9 片扇面就行了。剪时两侧都要留一条粘 接口。做完上面的工作以后就开始粘贴扇面了,粘贴时还要用带钉的木板做 样板,每两根扇骨中间粘一片扇纸,粘成若干片(图 4)。全部粘好以后穿 轴是个关键,先用铁丝弯一个“8”字钉(图 5),把一个边骨插入钉中,这 一片纸的第 2 根扇骨先不插入,拿起第二片扇纸插入第 1 根扇骨,然后插第 一片纸的第 2 根扇骨,使第一片的第 2 骨与第二片的第 1 骨互相别起来,向 右拉能钩挂住,向左拉就散开(图 6)。按照这种方法把所有扇纸都依次穿 好,再把“8”字钉两个尖端分开,奇妙的扇子就做成了。只要你向右方顺开 扇子,看上去就是一把完好的扇子,如果向左方反开扇子,每一片扇纸就会 全部散开,变成一把“破”扇子,反复变来变去,很有意思。
如果你要在家里或者在同学中表演,最好把扇面和扇骨都涂上相同的颜 色,让别人不容易看出破绽。另外打开扇子时动作要快,要自然。
(荣景甡)
小木偶
(一)材料和工具
废乒乓球、马粪纸、彩纸、颜料、大手帕或旧布块、剪刀、乳胶。
(二)制法和玩法
把马粪纸卷成一个一头粗,一头细的纸筒,细的一头要比自己的食指稍 稍粗一点,然后用乳胶粘好。纸筒的长度大约是乒乓球直径的 1.5 倍。再找 一个废旧或破裂的乒乓球,在坏的部位剪出一个圆孔,圆孔的大小要正好把 纸筒完全插入球内为宜。在纸筒上涂上乳胶,插入球内粘好,小木偶的头颈 就做好了(图 1)。等胶干了以后,就可以在乒乓球上着色,画上眼、鼻、 口。当然,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象,画出不同神态的面孔,粘上两个 耳朵和头发,一个活灵活现、滑稽可爱的小木偶就出现在你的眼前(图 2)。 如果需要做帽子,可以用彩色纸糊成平顶的、尖顶的帽子(图 3)。
用马粪纸按照图 4 所示做成两只小手,这两只手下端的纸筒应正好能插 入中指和大拇指。
表演时,用一只手顶起一块手帕或一块布,食指插入头部,在拇指和中
指上插上双手,小木偶就能活动了。如果做几个不同形象的小木偶,几个小 朋友在一起,就可以表演小木偶剧了。
(荣景甡)
纸帽和头饰
(一)材料和工具
白板纸、彩色纸、颜料、曲别针、剪刀、浆糊。
(二)制法和玩法
在做纸帽或头饰以前,先用一根小线或纸条量一下自己头部的周长,记 住这个尺寸。
纸帽的做法是这样的,剪一块宽为 8—10 厘米的白纸板,纸板的长度要 比自己头部的周长还要长 2 厘米。把这块纸板至少顺折四层,照图 1 样剪成 花边,打开纸板染上黄色,并用红、绿和金色纸,剪成小花、小星和小圆点 等粘贴在上面,粘好后把它围成一个帽圈,用曲别针别住,一个美丽的王冠 就做好了(图 2)。
如果按照图 3 所示,顺着纸板的一边剪若干纸条,让纸条向一边弯曲, 把它围成一个帽圈用曲别针别住,就成了一顶印第安人羽毛帽(图 4)。
头饰的做法跟纸帽的做法差不多,剪一条 3 厘米宽的草板纸条,纸条的
长度要比自己头部的周长再放长 2 厘米,把纸条的一面涂上鲜艳的颜色,再 剪一些金星或金色的小圆点粘贴美化头圈(图 5)。
根据需要或自己的爱好,在白板纸上画出图形,着色后剪下来,画时要 以夸张手法使所画的形象生动可爱,如果能从画报或书刊上找到合适照片或 图案,也可以把它剪下来贴在白板纸上代用(图 6)。
头圈和图形做好以后,不必把它们粘在一起,使用时用曲别针别成头饰 就行了,不用时拆开收存不占地方(图 7)。
在节日联欢晚会上,如果大家在表演儿童歌舞和戏剧时,戴上自己做的 纸帽和头饰,一定给你们的节目增添光彩和情趣。
(荣景甡)
魔 轮
(一)材料和工具
白板纸或彩纸、针、橡皮、铅笔、剪刀。
(二)制法和玩法
剪一块正方形的小纸片,对边对齐各折一次(图 1)。反转一面,两个 对角线各折一次(图 2)。打开后,这张纸片像个小屋顶。按顺序在纸片的 每个三角形中写上数码(图 3)。剪掉 4 个偶数三角形的大部分,只在中心 附近留很小部分。做成四叶纸轮(图 4)。把针垂直倒插在橡皮上(图 5)。
把橡皮托在手中,将纸轮中心轻轻地放在针尖上,就像谁给纸轮施了魔 法,纸轮慢慢转起来了(图 6)。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原来是人体温度散 发出来,形成一股热气流,使得纸轮转动起来。注意,玩魔轮时,一般在气
温较低时,效果要好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王博生)
(一)材料和工具
不 倒 翁
粘土(或胶泥)、白纸、乳胶、颜料、铅笔、毛笔、剪刀。
(二)制法和玩法
在粘土里加适量的水,和成泥团揉匀,能随意捏又不粘手为适度(图 1)。 把泥团做成半球形,表面应做得光滑一些。做好以后放在阴凉处晾干(图 2)。 如果有胶泥,就可以直接做成半球。
照图 3 所示用白纸剪一个扇形纸片,涂上乳胶,做成一个喇叭形,然后 和半球粘在一起(图 4)。这时,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好,画上脸和衣服, 不倒翁就算做成了(图 5)。
把不倒翁放在桌面上,不管你怎么推它,只要你一松手,它总会摇摇晃 晃地重新站立起来。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心很低,不管向那边 倾倒、支点的位置怎样改变,重心总是在支点的另一侧或正下方(图 6)。 是重力使它恢复平衡,成为“不倒翁”的。
(王博生)
小毛猴
(一)材料和工具
蝉蜕(知了皮)、脱脂棉、软纸、颜料、乳胶、刀、剪刀。
(二)制法与玩法
把软纸卷成 1.2 厘米长的小卷,外面包上染过棕黄色的脱脂棉,这就是 猴身子(图 1)。把蝉蜕的头、一对前肢、一对后肢用剪子轻轻剪下来,稍 加修理。先设想好小猴的姿式,再分别把小猴的头、臂、腿粘在猴身的适当 位置。注意,要把蝉蜕的前肢做为小猴的腿,后肢做为小猴的臂(图 2)。
用蝉蜕做的小毛猴,小巧玲珑很别致。给小猴分别配上不同的道具,每 个小猴神态备异,妙趣横生(图 3、图 4、图 5)。
(王博生)
白鹅戏水
(一)材料和工具
硬泡沫塑料、图钉、颜料、小刀、砂纸。
(二)制法和玩法
先画一张白鹅的简单草图(图 1)。按照草图在塑料上画鹅的头颈部, 用小刀慢慢切下来,削去棱角磨光(图 2)。把块状塑料削成白鹅身体的形 状,肩部挖出凹槽(图 3)。把颈部插在凹槽里,接缝的部分用小刀削切后, 用砂纸磨光(图 4)。在鹅的嘴、冠部位涂桔红色,画上黑色的眼睛(图 5)。
在小鹅的肚皮底下钉几个图钉,降低白鹅的重心,把小鹅放在水盆或金 鱼缸中,它就可以在水面上漂漂荡荡了(图 6)。
机 器 人
(一)材料和工具
纸盒(各种药盒、火柴盒)、铁丝、火柴棍、胶囊药丸盒、乳胶、剪刀、 钳子。
(二)制法和玩法
平时你注意留心收集各种各样的纸盒,可以从中挑选合适的盒子组合成 不同的玩具。“机器人”的组装方法是这样的:身体用扁形长方盒;手臂用 两个扁扁的长条形盒,用铅丝将身体和手臂穿在一起,铅丝两端打结,手臂 还能活动(图 1)。
腿用方形的长条盒;脚用火柴盒。照图 2 所示粘合在一起。 头用方形扁盒。耳朵用小丸药盒盖。眼睛也是小丸药盒盖,把图中画“×”
的部分挖去,插入一个红色胶囊并粘牢。嘴用小条形盒。天线是用两根火柴
(图 3)。
颈部是用小丸药盒盖做成,开口向下粘在机器人头的下边。再将小丸药 盒的里圈剪下来粘在身体的上边。干后将盒盖盖在里圈上,这样头和身体连 接在一起还可以转动(图 4)。
全部组装粘合完毕就是图 5 的样子。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用药盒或火柴 盒组装许多玩具。你不妨试着做做,看看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强不强。
(荣景■)
蛋壳玩具
(一)材料和工具
蛋壳、铁丝、纸、马粪纸、颜料、棉线、蜡烛、乳胶、小刀、剪刀、钳 子。
(二)制法和玩法
挑选一些个儿大、洁白光滑的白壳蛋,按照图 1 所示,用小刀或铁钉在 蛋壳的两头凿(záo)两个小洞,吹出蛋黄蛋清,就可以用这些完整的蛋壳制 作各种各样的玩具或小摆设了。这里向你介绍几种做法。
1.小白鼠用白纸剪两个耳朵和两只前脚,用纸条卷成一根细尾巴,按照
图 2 所示,分别粘贴好,再用颜料画上嘴巴、眼睛和胡须,小白鼠就做成了。
2.小企鹅按照图 3 所示,先用颜料在蛋壳上画好眼睛,涂上颜色。再用 白纸剪出企鹅的尖嘴、两只小脚、两只翅膀和一个尾巴,分别粘在蛋壳的适 当位置,小企鹅就活灵活现地站在你面前了。
3.灯笼做灯笼的蛋壳要个大壳薄。先用剪子把洞口修剪整齐,在洞边分 别贴上纸环作装饰并起加固的作用(图 4)。用铁丝弯成提梁和蜡竿;把提 梁和蜡竿放在两片马粪纸之间,周围用碎纸板块填满,涂上乳胶粘牢(图 5)。 在蜡竿上插一支生日蜡烛,在蜡竿下面的环上吊上一束小穗。如果没有生日 蜡烛,可照图 6 的办法做一支小蜡烛。在蛋壳上染上鲜艳的色彩或画上花纹, 点燃蜡烛,把提梁从蛋壳一端插入,从另一端伸出来(图 7),这只小灯笼 就可以伴你度过美好的节日之夜。
——————摘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