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帽子王是大清的王爵,甚至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大清王朝“铁帽子王”之爵位一共有12个,其中八位是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至于另外四个也是大有来头。他们是雍正的铁哥们老十三和硕怡亲王胤祥以及晚清时期硕恭亲王奕欣,和硕醇亲王奕譞与和硕庆亲王奕劻。
虽然铁帽子王是王爷,但是跟明朝那样的分封制大为不同,没有封地,没有军队,他们都被集中在京城。
更何况,清朝是中央集权达到巅峰的时候,这些铁帽子王其实并不铁,得罪了皇帝,照样被法办。
『贰』 大清朝共有几个铁帽子王其中谁的本事最为厉害
豫亲王多铎最厉害。
清朝的爵位分封遵循“王公侯伯子男”,针对不同群体,又有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每等若干级。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
蒙古爵位一般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有时在亲王之上依旧设立汗号世袭罔替。
异姓功臣爵位当然是封给异姓功臣的。公、侯、伯、子、男是其中的一部分。异姓功臣爵位分为九等。
『叁』 帽子王怎么样
帽子王的帽子种类的确很多,质量也很不错,但是就是感觉价格偏贵,不知道是不是老字号的名牌效应,服务很好,很有耐心。
『肆』 铁帽子王竟然也是个爵位,到底有多大官职
在电视剧里提到“铁帽子王”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但实际上,铁帽子王竟然也是个爵位,那么,他是多大的官呢?
“铁帽子王”在清朝只是能够享受更好地生活待遇,至于在朝廷上有多大的权力完全是看能不能受到皇帝的重用,要是真的有能力,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若是没有能力,就是一个闲差罢了。就如同我们国家在国企改革之前就有很多人吃空饷,一样的道理。现在基本上是看不到了,也说明我们国家的进步。
铁帽子王的待遇是不错的,毕竟是一个爵位,但是,没有能力的话,就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你知道还有谁当过铁帽子王?
『伍』 关外真有铁帽子王爷吗
清朝入关之后八位铁帽子王全部跟随入关,关外并无此称号。
所谓“铁帽子王”是指在大清的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而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封建社会时称为“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为“铁帽子王”,意思是他们的王冠永远不会被换掉。
清朝初期,一共册封了8位铁帽子王,但是清朝入关时这八位铁帽子王都跟着皇帝进了北京,所以关外就再也没有铁帽子王了。
皇帝按“功封”诏定清朝初年的八位铁帽子王:
六位和硕亲王,即,
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
和硕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六子
和硕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
两位多罗郡王,即,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次子代善长子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璘次子
中后期所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全是和硕亲王):
和硕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
和硕恭亲王:奕,道光帝六子
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和硕庆亲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绵性长子。
『陆』 八大铁帽子王实力排名
清朝宗室爵位分十二等:一、亲王,二、郡王,三、贝勒,四、贝子,五、镇国公,六、辅国公,七、不入八分镇国公,八、不入八分辅国公,九、镇国将军,十、辅国将军,十一、奉国将军,十二、奉恩将军。其中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又各分一、二、三等。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大清会典》所列宗室爵位有十四等级,即亲王嫡子在未袭封以前应封世子,郡王嫡子在未袭封以前应封长子,但这一制度并没有实行,所以将其略去。
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在清代众多的亲王、郡王中,最为显赫的当属“八大铁帽子王”。这八大铁帽子均为开国元勋,战功卓著,为清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
1、礼亲王:代善
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是最长寿的一个。努尔哈赤长子褚英只活了36岁,三子阿拜64岁,四子汤古代56岁,五子莽古尔泰46岁,六子塔拜51岁,七子阿巴泰59岁,八子皇太极52岁,九子巴布泰64岁,十子德格类40岁,十一子巴布海48岁,十二子阿济格47岁,十三子赖慕布36岁,十四子多尔衮39岁,十五子多铎36岁,十六子费扬古21岁
2、郑亲王: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从呱呱落地时起,即被父母寄予良好祝愿,希望他一生快乐幸福。他37岁受封和硕郑亲王,45岁与睿亲王多尔衮同为辅政叔王,辅佐幼帝福临。福临亲政后,又晋封叔和硕郑亲王。
他经历了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到57岁寿终正寝时,其他同辈诸王早已先他而去。济尔哈朗的晚年,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前死后,备极荣光。在清初诸王中,他虽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运的一位。
3、睿亲王: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1612年11月17日),卒于清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1650年12月31日),第一代睿亲王,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聪慧多智,文武双全,助皇太极成大业,功劳卓著。清朝入关,为摄政王,当时顺治帝福临只有6岁,多尔衮是清朝入主中原的最高领导者。
360年前,多尔衮是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指点江山的主角,360年后的今天,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清宫戏中,他仍旧是最令观众感慨系之的人物。多尔衮的人生短暂,在历史的时空中却得到了永恒。他无疑是清朝王爷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
4、豫亲王:多铎
爱新觉罗 ·多铎(1614年—1649年)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与阿济格、多尔衮都是大妃乌拉纳喇氏阿巴亥的同胞兄弟。多铎秉性刚毅,能征惯战。14岁时,随兄皇太极出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此后屡破明军。21岁为帅,攻锦州击溃大明一代名将祖大寿。努尔哈赤死后,1636年皇太极当了皇帝,封他为和硕豫亲王并掌管礼部。此后又出征朝鲜,掌兵部事。1642年在著名的松锦大战中,他俘获明总督洪承畴和辽东巡抚丘民仰,威震八方。1644年他随多尔衮率兵入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建立大清王朝,封定国大将军。紧跟着他率军至潼关与李自成决战,大胜。5月攻破南京,在芜湖俘获福王,一举扫平了刚刚建立不久的南明弘光王朝。得胜回京后顺治帝晋封他为德豫亲王,赐冠服及金5000两,银5万两,又封他扬威大将军。此后他又连续出征讨伐蒙古苏尼特部、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和硕雷车臣汗兵5万,稳定了初期的清王朝。当他凯旋回京时,他的侄子顺治帝福临亲自出安定门迎师慰问,极尽彰显情意。多铎功高爵显却不自傲,1649年多铎患天花突然病逝,时年35岁。
5、肃亲王:豪格
爱新觉罗·豪格,第一代肃亲王。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死于清顺治五年(1648),母叶赫那拉氏。豪格一生戎马倥偬,17岁封贝勒,24岁进和硕贝勒,28岁晋封和硕肃亲王,青云直上,位极人臣。传说豪格为人勇武,力大无比,有“神力王”的美誉。
皇太极共有11个儿子,豪格居长,但作为皇长子,他活得却并不轻松。他一生受过四次大挫折:第一次,崇德元年(1636)被降爵;第二次,崇德八年(1643)错失皇位;第三次,顺治元年(1644)被废爵号,贬为庶人;第四次,顺治五年(1648),以微罪黜爵入狱,因此殒命。
6、庄亲王:硕塞
7、克勤郡王:岳托
8、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其中,代善、多尔衮、多铎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豪格、硕塞为清太宗皇太极的儿子,济尔哈朗为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岳托为礼亲王代善的儿子,勒克德浑为礼亲王代善之子萨哈林的儿子。
八大铁帽子王为清代分封的最高赏赐,其王位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说,这些王的子孙每一代都有一个人袭封为王。如果袭王犯法,只判其人,不削其爵,由别的后裔承袭。而其他诸王却要世降一等,如始封为亲王,其子只能袭为郡王,其孙只能袭为贝勒。始封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就不再降了,以此爵传世。整个清代除了八大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外,雍正以后的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讠斤),以及清末的庆亲王奕(匡力)、醇亲王奕(xuan)也被皇帝恩准为世袭罔替之王。
以八大铁帽子王为首的开国诸王,人人能征善战,个个勇略过人,为清代创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远不是那些无职无权、养尊处优、碌碌无为的后世诸王能比的。比如,礼亲王代善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封为大贝勒,与后来称帝的皇太极(四贝勒)齐名。他辅助父汗努尔哈赤,带领众兄弟南征北战。在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功占辽沈地区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睿亲王多尔衮为努尔哈赤第14子,17岁起就跟随父兄转战南北,屡建战功。特别是他亲率八旗兵入主中原,为清王朝建立全国政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清初,他被封为“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掌有清代全国的最高权力。
开国诸王不仅胆略超人,而且享有特权。他们有军事权,礼亲王、睿亲王、郑亲王本身就是一旗之主,分掌正红旗、正白旗、镶白旗、镶蓝旗。其他一些王也有不少佐领。他们有参政权,礼亲王、肃亲王、顺承郡王、庄亲王等人,都是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议政王”,直接参与清王朝的军政大事。正因为如此,这些开国之王才得到清廷的重视,并且往往委以重任。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成了“八大铁帽子王”。
另外
中清铁帽子王
怡贤亲王允祥
爱新觉罗·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1686年11月16日),卒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1730年6月18日),康熙帝第十三子,第一代怡亲王。
胤祥的一生颇具戏剧性。前36年,他一直默默无闻,且因卷入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受到圈禁。后8年,是在其兄长胤禛(雍正帝)即位后度过的。他从一个闲散皇子骤升亲王,得到了各种特权和殊荣,长期受到压制的才华也得到充分施展。可惜他只活了45岁,在历史舞台上来去匆匆。他身后备极哀荣,追谥“贤”。这是对一位死去王爷品行的最高评价。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观众,对剧中性情豪放耿直、清正廉洁的十三爷胤祥印象深刻。不过,历史上的真实是另一回事。胤祥的人生为何出现如此大的起落?与其父(康熙帝玄烨)兄(雍正帝胤禛)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自然引起人们的兴趣。
晚清三大铁帽子王
恭忠亲王奕欣
醇贤亲王奕枻
庄亲王奕劻
『柒』 铁帽子王的介绍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如今,它成为中国反腐斗争中的一个新热词。
『捌』 大清朝的“铁帽子王”都有谁其中最牛的是哪一位
在清军没有入关前还没有铁帽子王这等称号,直到清朝入关以后,八位在大清开国历程当中立下特大功劳的王爷才被封为铁帽子王,之后才有了铁帽子王这种称号。在历史上八大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对于其他的王公贵族来说,只要后代继承他们的爵位,每隔一代就降低一个等级,直到最后没有官职,但铁帽子王这个称号就不一样,他们的后代可以永远世袭,只要有后代他们的称号就不会被换掉。而在这八个人当中,论战功和才能,最厉害应该就是睿亲王多尔衮。
铁帽子王: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是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曾平定江浙、湖广,擒拿南明重臣何腾蛟,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世。
『玖』 八大铁帽子王的介绍
八大铁帽子王是指在大清的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而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封建社会时称为“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为“铁帽子王”,意思是他们的王冠永远不会被换掉。可以说,这八大铁帽子是绝对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