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裁剪裤子教程
1.量尺寸
裤子的尺寸一般由臀围、腰围、上裆长和裤长四个值决定;
(1)臀围:净臀围+16cm左右的余量;
(2)上裆长:基本上裆长+2cm余量;
(3)裤长:上裆长+下档长。
裁剪裤子的注意事项:
1.选裤一定要试穿,试穿时要注意裤子的长度,太短与太长都不行。
2.穿长裤最好是配有跟的鞋,长裤的长度最好能到鞋跟的中上部,既方便行走,又能令腿看起来细长。
3.是否穿着有无翻边的款式,取决于你腿的长短,修长的双腿才适合穿着翻边长裤。
4.气质内敛的人最好不要与潮流跟得太近,传统款式与能掩饰缺点的裤子才是最佳选择。
5.颜色深与浅根据个人皮肤选择黑色适合茭白一点的、浅色适合黄色皮肤的。
『贰』 裤子裁剪图怎么画
量尺寸
裤子的尺寸一般由臀围(=腰围)、上裆长、裤长(腰围到裤口)这四个值来确定。
臀围=净臀围+16CM放松量
上档长=净上裆长(从前腰围中点拉尺子穿过裆到后腰围中点,再/2)+2CM(未含腰头)
画图纸
臀围与裤长
先画一个竖向长方形(前片)。宽为1/4的臀围,高为裤长-2CM腰头。
『叁』 男士裤子的前裆 后档 中裆分别是从哪开始量
1、前档从十字接缝处开始往上量起。
2、后档是从裆底到后腰中间量起。
3、中裆也叫”直档“,是从裤子两边向上量起。
前裆是装拉链那条缝子,也叫前浪;后档是屁股后面那条缝子(即左右臀中间的那道拼缝),也叫后浪;直档是裤子横档线以上的长度。
(3)裤子裤裆线怎么画扩展阅读:
男士裤子的设计
1、裤子有各种各样的设计与机能性,穿着方法也多种多样。仅作为旁开袋与后开袋就有很多种。裤前片的设计也根据穿着目的而不同,如活褶的有无与多少等。
2、脚口的设计通常有翻裤脚和平裤脚两种,但是,也有像马蹄脚那样特殊的脚口。因裤子的设计多种多样,所以,同上衣等的搭配非常重要。一般式单褶西裤。
3、不分年龄和职业谁都可以穿用。可使用一般毛料、棉、麻和化纤等。
4、材料使用量,表布140cm幅宽150cm,90cm幅宽,250cm袋布,90cm幅宽,80cm粘合衬,90cm幅宽50cm。
5、前片。从前片开始制图。臀围线取立裆的1/3,作为围度的余量,在H/4中加2cm—3cm。在横档线上,把臀围量4等份,向左延长1/4的厚度(前窿门宽)。裤线过横档线的中点向下取下裆长,画脚口线。膝线的下裆长向上5cm处。脚口宽度是以裤线对称两边各取11cm。
6、一般情况下,在前中心的腰围线上向里进0.5cm—0.7cm后,连结立裆弧线,但在特体的情况下,因为有肥胖量的计算,前立裆线还要偏离前中心再向上抬高。腰围线取W/4+3cm~4cm,过臀围线画弧形侧缝线,把侧缝线向上延长0.5cm后,重新画腰围线。
5、腰上的活褶从裤线向侧缝取3cm—4cm,向膝线与裤线的交点画线。下档部分的侧缝线,是先连接脚口与横裆线,在膝线上向里进1cm后画弧线。把侧缝这边的膝线宽向前侧取相同宽度画下裆线。
『肆』 毛线裤裆怎么打
1、首先,购买一条约6.6厘米宽的松紧板带,长度为腰围长,不要太紧或太松,两头用布将毛头包起来,然后用毛线缝针在板带边上均匀地缝上毛线套或用毛线钩针在板带边上钩出所需针数,如钩不出所需针数也不要紧,可在第二圈内加针补足,但尽量不要差太多。用板带做腰可节约50克左右的毛线。
2、第二,在正式织毛裤8寸,先在后腰正中用回织法来回织8~12行,后腰部位多织出一个三角区,如外裤的后翘,这样织出的裤子在人弯腰时,不会露出后面的腰部,可保护后腰不着凉。
3、第三,裤裆的织法。传统的织法是:立裆够长时,将所有的针数一分为二,中间用套针法加20~30针,分开织腿。
『伍』 裤裆叉怎么做下料,怎么放样
板金展开图样一般都采用相贯线法放样,没有计算公式。就是三通放样,一句两句也说不太清,网络文库有详细图文,自己可以去学学,不明白可以再问,努力学习。
『陆』 裤子的裁剪图怎么划
首先我们确定成品尺寸:
腰围(W)=94cm
臀围(H)=104cm
立裆+腰口(3.5cm)=25cm
下档=75(cm)
脚口=24(cm)
第一步:写数据
『柒』 裤子大小裆是怎么计算
裤子横档、小档的测量计算方法:裤腿分开的地方测量,就从裤裆的底部横着量到裤子的侧边
,叫横档尺寸。裤子横档长度的量法:横档的位置,在裤片的小裆弯尖处。量时把裤子平放前后拉平,在大小裆弯的结合处水平量至裤侧缝。它的长度就是横档的尺寸。以横档线向外沿长从裤子的前面腰围上边缘到裆底是前小裆
,后面腰围上边缘到裆底是后大裆,裤子前小裆按围线出3.3---4.0cm后小裆比较复杂一点,以后围线与腰围线的连接点到立裆点在出去,市寸是门市师父才用的。设计是用厘米或者英寸,要分辩清楚。
『捌』 怎样定出裤子的中裆线(膝围)位置
反正我师傅是说横档线下来12英寸,我是才学半个月。原来这个还不是死的哦·
『玖』 裤子图纸设计中线怎么采
裤子图纸设计中线怎么采?
裤子的设计,
裤中线的画法,
应该是从裤裆横线,
取中间点,
与裤口中点连线,
这样就可以了。
『拾』 裤子怎样打版
裤装的结构相对裙子较为复杂,基本形状的构成因素及控制部位相应也多,除了裤长、腰围、臀围外,还有上裆、腿围、膝围、脚口围等。
1、裤长
裤长是构成裤子基本形状的长度因素。一般自腰围线起,终点则没有绝对标准。是裤子分类的主要依据。
2、腰围
裤子的腰围变化量较小,一般加0-2cm的松量。但高腰和低腰变化会使腰围产生差异。
3、臀围
人体运动时,臀围围度会产生变化,因此需要加放一定的运动松量。同时由于款式造型的变化,还需要加入一定的调节量。
4、上裆
又称“立裆”,包括上裆深和上裆宽。上裆深指横裆线至腰围线之间的距离;上裆宽为前裆宽与后裆宽之和。上裆尺寸直接影响裤子的适体性、功能性和舒适性。
5、腿围、膝围、脚口围
腿围、膝围、脚口围共同构成裤管结构,与臀围一起决定裤子的廓型。
裤子的分类
裤装有不同的分类形式,但大体可分为基本结构和变化结构两类。
(一)基本结构类
1、按裤装臀围的宽松量进行分类
贴体类裤:裤臀围的松量为0~6㎝的裤装;
较贴体类裤:裤臀围的松量为6~12㎝的裤装;
较宽松类裤:裤臀围的松量为12~18㎝的裤装;
宽松类裤:裤臀围的松量为18 cm以上的裤装。
2、按裤装的长度进行分类
超短裤:长度至大转子骨下端;
短裤:长度至大腿中部(0.4h-10cm~0.4h+5cm);
中裤:长度至膝关节下端(0.4h+5cm~0.5h);
中长裤:长度至小腿中部(0.5h~0.5h+10cm);
长裤:长度至脚踝骨(0.5h+10cm~0.6h+2cm)。
3、按裤型的轮廓造型分类
直筒裤:(裤脚口量=0.2H~0.2H+5cm)中裆量与裤口量基本相等的裤装;
锥形裤:轮廓上大下小,(裤脚口量≤0.2H-3cm);
喇叭裤:轮廓上小下大,(裤脚口量≥0.2H+10cm)。
(二)变化结构类
分割类裤装:基本结构类裤装+分割线(纵向、横向、斜向),成为分割类裤装;
高腰类裤装:基本结构类裤装+高腰(腰宽3~18㎝),成为高腰类裤装;
低腰类裤装:基本结构类裤装+低腰(腰宽≤0),成为低腰类裤装;
垂褶类裤装:基本结构类裤装+垂褶(外侧缝联口有垂浪),成为垂褶类裤装;
抽褶类裤装:基本结构类裤装+抽褶,成为抽褶类裤装。
裤装结构与人体体型的关系
裤装须包覆人体腹、臀部、腿部,而人体腹、臀部是复杂的曲面体,故裤装必须满足人体下体的静态体态及动态变形的需要。
1、松量设计
腰围松量为0~2cm,注重外观挺服的款式松量一般为0;
臀围松量≥4cm-材料伸长量;
上裆松量为0~3cm-材料伸长量。
2、腰部省道设计
腰部省道量的计算,按贴体风格裙、裤装的腰围、臀围计算省道量为:设(H-W) / 2=●(注:●为臀腰差),则
前省量=●/5+1cm,靠近前中线的省略小,
靠近侧缝的省较大;
侧缝撇去量=2●/5-0.5cm,前侧缝撇去量略大,后侧缝撇去量略小;
后省量=2●/5-0.5cm,靠近侧缝处省略小,靠近后中线处省略大。
3、后上裆设计
(1)后上裆垂直倾斜角的设计:
裙裤类0°;
宽松裤类0°~5°;
较宽松裤类5°~10°;
较贴体裤类10°~15°(常用10°~12°)。其中若材料拉伸性好且裤装主要考虑静态美观性时,后上裆倾斜角≤12o;若材料拉伸性差且主要考虑动态舒适性时,后上裆倾斜角取值趋向15o。常用贴体裤类14°~16°;运动型贴体裤取16°~20°。
(2)后上裆深增量:
裙裤类为3cm;宽松裤类为2~3cm;较宽松裤类为1~2cm;较贴体裤类为0~1cm;贴体裤类为0cm。
4.前上裆设计
前上裆垂直倾斜角 前上裆腰围处撇去量约1cm左右。在特殊的情况下(如当腰部不作省道、褶裥时),为解决前部腰臀差,该撇去量可≤2cm。
5、上裆宽:
一般为0.14~0.1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