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珍珠马甲鱼疾病
鱼体呈现不对称的发黑,很可能是车轮虫病(黑体病)。
病鱼身体瘦弱,色泽暗淡,如果病灶在鳃部时会导致呼吸困难,漂游于水面。
该病是由车轮虫寄生在皮肤或鳃部引起,水温在25℃以上的5~8月为流行期。
解决办法:1%食盐水饲养;百万分之二十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0~20分钟。
㈡ 珍珠马甲鱼 在缸里斜着游 。身子游的时候完全不平衡。是不是得什么病了。。请各位神圣帮个忙解决下。。
水不乾净~
先将病鱼隔离 , ( 要是整缸都有事便不用隔离了.... )用三份二旧缸水 + 三份一晒过 , 加了粗盐和黄药的水 , 加氧~
( 加黄药至水变成淡黄色 ) 每天换水一次 , 每次都是换三份之一晒过 , 加了粗盐和黄药的水 , 加氧 , 直至康复~
至於原缸的鱼 , 你也要换水三份一 , 加粗盐黄药 , 不过不用每天 , 隔三天左右换一次 , 直至病鱼康复 , 一般三日至一个星期便好了~
㈢ 我的珍珠马甲被孔雀鱼咬成了重伤,眼睛变成红色的了,不是说孔雀鱼和珍珠马甲可以混养吗
应该不是咬伤的。这两种鱼一般不会打架,说孔雀把他咬了就更不可能了。应该是生病了。有图片吗?有图的话帮你看看。
㈣ 珍珠马甲鱼 在缸里斜着游。。。是不是得什么病了。。请各位神圣帮个解决下。。
吃撑了
㈤ 珍珠鱼病了什么办
黄安粉,家里的消炎药也可以凑合,
㈥ 珍珠马甲鱼怎么养详细资料有吗
珍珠马甲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繁殖的热带鱼品种之一。我认为,初学者过了最简单的斑马关后,需要通过的第二关就应当是珍珠马甲(或者是蓝曼龙)。珍珠马甲繁殖对水质几乎无要求,无需做水,中小型繁殖缸,裸缸,水温27度,无需加氧和过滤,繁殖条件不高。
珍珠马甲(或者是蓝曼龙)的繁殖包括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亲鱼产卵;第二阶段是仔鱼养成。第一阶段相对容易,第二阶段则相对较麻烦。这主要是因为,虽然珍珠马甲产量大(通常在1,2千粒,多时可5000以上),但鱼卵小,仔鱼小,仔鱼成活率低,提高成活率是繁殖这种鱼的难点。
珍珠马甲产卵不需要很大的缸,中小缸即可;但仔鱼孵化最好用比较大的缸。
我使用的是50*30*30cm的繁殖缸,比较大,产卵和养仔鱼都够了。
种鱼:选择种鱼是第一步。当然要有公鱼和母鱼了。不同种类的鱼,使用的公鱼/母鱼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珍珠马甲的比例是1:1,呵呵。
6月11日把公鱼放入前面的大繁殖缸,6月12日早上把母鱼放入另一个小缸中。
两个缸紧靠在一起,这样两条鱼可以相互看得见,酝酿一下感情。公鱼颜色变得
更鲜艳,母鱼好像没什么反应。
12日晚,将母鱼捞入大缸,和公鱼放在一起。
6月13日,公鱼开始吐泡,开始追逐母鱼。
6月14日中午开始,两鱼开始交配。 交配过程是:公鱼在泡巢下面,母鱼主动游过来,两鱼缠绕,在泡巢下产卵。然后公鱼将母鱼赶跑,自己清理战场,把散落的鱼卵收集起来,放到泡巢下面。这种交配从中午12点多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左右,差不多每10几分钟一次,总共大概有二十几次。每次少则10几粒,多则上百粒。
产卵的间歇,公鱼不断修理泡巢,珍珠繁殖时,公母鱼都完全禁食,这样可以专心产卵,亲鱼不会吃掉鱼卵。我认为这应该是鲈型目的鱼进化上较鲤型目(如斑马鱼)先进的一个证据。鲈型目的鱼的脑神经系统中多了一道管理食欲的‘门’,在繁殖时,这道门自动关闭;而鲤型目的鱼则没有这道门,它们只要饥饿就要吃东西,不管自己是不是在产卵。这说明鲈型目的鱼的神经系统比鲤型目的鱼更复杂,更先进。
中午11点左右,发现多数小鱼均已孵出,从产卵到出小鱼,不到24小时,这跟我的水温高(29度)有关系,若水温低的话,可能需36小时才出小鱼。下面是已经垮掉的泡巢,和里面许多的小鱼。现在看来,小鱼数量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大概有2,3千吧。如果母鱼肚子足够大的话,达到6,7千都是可能的。可以看到有一些没受精的白卵,现在看来不算太多,属于正常范围。
㈦ 珍珠马甲鱼莫名其妙死了,求懂得的解惑。
估计是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