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搭配技巧 > 北服校服研制中心怎么样

北服校服研制中心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5-09-15 07:10:15

❶ 北京服装学院是几本大学

北服全称为北京服装学院,是二本院校。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是由原纺织工业部建设的、以化学纤维高等教育为主的重点院校。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

学校目前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研究生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1)北服校服研制中心怎么样扩展阅读:

北京服装学院拥有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了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大批教师是在服装服饰材料、服装设计、服饰设计、服装服饰工程、产品设计、时尚商业、时尚管理、时尚传播等领域具备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学者;

其中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北京学者、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佳设计师等。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❷ 北京服装学院好不好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是由原纺织工业部建设的、以化学纤维高等教育为主的重点院校。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为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

学校目前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研究生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各类学生近9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千人。设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国家级、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近300个。还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于一体。

学校拥有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了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大批教师是在服装服饰材料、服装设计、服饰设计、服装服饰工程、产品设计、时尚商业、时尚管理、时尚传播等领域具备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学者,其中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佳设计师等。积极聘请国际高端人才资源担任特聘教授,包括蒋士成、万立骏、俞建勇、王中林等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国际纺织学会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纺织与服装设计主任范金土教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副校长、伦敦时装学院院长FrancesCorner教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JaneReplay教授,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原本科部主任WilleWater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单霁翔、常沙娜、王受之、王亚蓉等知名学者,毛继鸿、陈野槐、郭培等知名设计师、企业家,并聘请李春珂、文乾刚等十几位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兼职导师,邀请原英国特伦特大学副校长兼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学院院长CarolAnnPriest教授担任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著名媒体人士、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担任时尚传播学院院长。

学校坚持“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建设了中关村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在我国时尚、设计产业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示范性、开拓性进展。积极服务纺织服装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先后与福建晋江、山东青岛,河北容城、陕西榆林、浙江宁波嘉兴海宁、宁夏吴忠等产业集群地以及江苏晨风集团,北京爱慕、白领、依文公司,浙江雅戈尔集团、彩虹庄公司,福建安踏、柒牌、361度、七匹狼公司,山东南山集团、即发集团等重要企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建立了北服-爱慕人体工学研究所、361°-北服高性能运动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北服南山中国职业装研究院等校企研发机构。学校设有多个教育部及北京市级科研机构,包括中国时尚研究院、中国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中国服饰科学技术研究院、艺术文化研究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交互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服装安全研究检测中心、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装工效与功能创新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学校形成“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现代服装时尚教育教学体系,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服务社会,成为行业产业发展和时尚设计、文化创意领域的人才与创新高地。近些年,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服装设计制作,2009年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服装设计,以及有关行业系统具有特殊要求的服装设计,如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制作、南北极科考队手表的设计研发等重要设计创新工作。参与了2011年深圳大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服装设计制作。尤其是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制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校致力于现代生活方式设计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十二五”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获得包括连续三年国家科技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励28项,其中王锐教授主持的“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复合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201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时尚重要赛事中处于领先地位,服饰、服装、珠宝、艺术等设计专业学生获得包括美国AOF国际大赛、中国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汉帛杯”国际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家级金银奖百余项。尤其在HRD国际钻饰设计大赛中,全球1000多件作品参赛,44件入围,中国入围的8件作品中6件来自我校。服装表演专业独树一帜,学生培养水平全国领先,多年来在国际国内模特大赛中成绩突出,获得一届世界小姐季军、两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冠军,以及中国超模大赛等国际、国家级奖项冠亚军。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立足首都,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始终位于服装高等教育的前沿。与包括伦敦艺术大学、纽约时装学院、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巴黎ESMOD高等国际时装设计学院、日本文化女子学苑大学、比利时安德卫普大学、澳大利亚皇家艺术学院、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南非德班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时尚院校在内的40余所大学,以及秘鲁出口和旅游促进委员会、波兰凯尔采市政府、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独特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引领了人民的生活时尚、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对我国服装、设计、时尚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突出贡献。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被英国《时装商业评论》(《BusinessOfFashion》)评为中国最好的时尚高校,在全球时尚教育院校本科课程中位居前列,研究生课程“最佳长远价值”国际排名第2名。真正成为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时尚高等学府”。

❸ 北服是大学吗

北京服装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设13个教学系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有4个双学位专业点, 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有在校生8000余人,在校职员工700余人。[1]
创办时间
1959年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学校类型
工科
属性
市属本科高等院校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杨石头、邹游、兰玉
学校官网
http://www.bift.e.cn
图集
学校概况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线招生简章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学术研究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学术资源
3 办学条件
▪ 师资力量
▪ 院系专业
▪ 教学建设
▪ 学科建设
▪ 对外交流
4 文化传统
5 学校领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北京服装学院
英文名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简 称
北服(BIFT)
创办时间
1959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属 性
市属本科高等院校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现任校长
刘元风
知名校友
杨石头、邹游、兰玉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硕士点
12 个
校 训
弘毅日新 衣锦天下
主要院系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学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街甲2号
学校代码
10012

历史沿革编辑
1959年,北京纺织工学院创建;
图书馆
1964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
1968年,文革期间,学校迁入江西省分宜县五七干校,在校学生300名;
1971年,并入北京化工学院;
1978年,结束并校,招收第一届统考生;
1984年,北京化纤工学院复校,在校学生1120名;
1988年,更名为北京服装学院;
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主管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2]
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学术研究编辑

科研机构
校园景观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1个,市级研究机构1个。[3]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交互媒体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1个):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
市级研究机构(1个):北服·南山中国职业装研究院
产业创新园(2个):中关村时尚产业创新园(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服共建)、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和中关村科学城)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1200多项,授权专利25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10项。2004-2006年,学校均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该校主持完成的“PA6/PE共混海岛法超细纤维及人造麂皮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

学术资源
学术刊物
北京服装学院图书馆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1年,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服装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与纺织服装行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论文、应用技术报告、综合性学术评论及专题论述,特别是纺织服装新材料、纺织化学、纺织技术、染整技术、服装 CAD技术、生态纺织品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 2004 年、2008年连续两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十多个著名数据库或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其中包括《美国化学文摘 CA 》、《世界纺织文摘(W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hinaInfo) 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纺织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 [5]
《艺术设计研究》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服装学院主办。该刊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获《全国艺术院校学报最佳版式》奖,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著名数据库与文摘杂志列为固定收录刊源。[5]
馆藏资源
北京服装学院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拥有不同学科、不同语言的藏书95.5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60.1万余册,拥有中外文期刊近900种,电子期刊3万余种,多媒体资料2万余部,各种数据库70余个。

办学条件编辑

师资力量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78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3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专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13人。[1]
教学团队[6-7]
序号 团队名称 负责人 级别
1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刘元风 国家级
2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艺工结合教学团队 刘元风 市级
3 服装设计与营销管理教学团队 胡月 市级
4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 张巨俭 市级
5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 郭燕 市级
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刘瑞璞、赵国梁、郑嵘

院系专业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设13个教学系部,开设28个本科专业。[1]
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造型艺术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础教学部

艺术设计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商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生部

外语系

国际学院

计算机信息中心 -
专业设置[8]

二级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方向) 本科所授学位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工学
传播学(时尚文化与传播实验班) 文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学
表演(服装表演与品牌推广) 艺术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服装安全与评价、纺织化学) 工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服装材料与工程) 工学
轻化工程(服装色彩与功能) 工学
艺术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艺工融合联合教学实验班) 工学
产品设计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环境设计 艺术学
摄影 艺术学
动画 艺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艺术学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与金融) 经济学
广告学(品牌策划与传播) 文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分析师) 管理学
工商管理(企业零售管理) 管理学
市场营销(时尚品牌管理) 管理学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管理学
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外语系 商务英语 文学
造型艺术系 绘画 艺术学
雕塑 艺术学
公共艺术 艺术学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市级精品课程5门;完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艺术设计[9]
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轻化工程、表演[9]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11]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服装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服装服饰实验教学中心[11]
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北服-爱慕服装专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新百丽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服-盛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精品课程
校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所在部门

姓名

职称

1

素描

孙纲

教授

美术系

2

水粉

张玉祥

教授

3

服装材料学

王越平

副教授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4

市场营销

宁俊

教授

商学院

5

管理学(系列课程)

陈桂玲

副教授

6

有机化学

李秀艳

副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7

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薛天宇

副教授

工业设计与信息工程学院

8

机械设计基础

罗家莉

副教授

基础课部

9

工程制图

李杰

副教授

10

大学物理实验

陈祖刚

教授

市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所属院系
课程层次
所属学科
负责人

中国服装史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艺术类 袁仄
服装设计学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艺术类 胡月
成衣纸样与工艺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轻工纺织食品类 刘瑞璞
数码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学院 本科 艺术类 詹炳宏
服装画技法 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本科 艺术类 刘元风
教学成果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承担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育部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北京市级教改项目,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北京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2009-2012年,教师出版教材及各类参考书120部,其中《服装工业制板》等14部教材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入选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6部——《服装艺术设计》和《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技术(男装/女装)》等。此外,学校教师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19部,编辑出版服装类、美术类、艺术类三大系列教材33部。[12]
学生荣誉
2011-2014年,该校非艺术类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银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北京市英语竞赛特等奖等各类奖项 171 项,艺术类学生获“红点奖”、“汉帛杯”等国际国内大赛奖项656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1]

学科建设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1个):纺织科学与工程[13]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3个):设计艺术学、艺术学、材料学[13]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4]
授予学位学科名称 项目名称
设计学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4]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法学 民族学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工学 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纺织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企业管理
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美术学 美术学
设计学 设计艺术学
硕士专业学位 艺术

对外交流
北京服装学院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火炬接力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颁奖礼仪服之“青花瓷”系列、残奥会入场服等设计,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队和志愿者的服装设计,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深圳大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以及北京市中小学校服、两代学位服等设计研发工作。2012年,与国内三所艺术院校共同组建并培育“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旨在探索并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推进民族艺术的传承。[1]

文化传统编辑
校训
弘毅日新 衣锦天下
“弘毅”取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求北服人要心胸开阔,抱负远大,坚忍不拔。“日新”取自《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求北服人要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引领时尚。“衣锦天下”取自《易经》“垂衣裳而天下治”,蕴含了衣被天下、衣美天下之意,表达了北服人努力使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自信,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的愿景。[15]
校徽

学校领导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呼文亮 院 长 刘元风
党委副书记 倪赛力 副院长
廖青、贾荣林、仲丛生

❹ 北京服装学院在哪个区

一、北京服装学院在哪个区 北京服装学院是在北京市朝阳区,具体地址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街甲2号,该校是中国一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二、北京服装学院简介
北京服装学院1959年2月建校,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是由原纺织工业部建设的、以化学纤维高等教育为主的重点院校。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为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

学校目前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研究生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各类学生近90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千人。设有“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国家级、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近300个。还建有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于一体。

学校拥有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了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大批教师是在服装服饰材料、服装设计、服饰设计、服装服饰工程、产品设计、时尚商业、时尚管理、时尚传播等领域具备一流水平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学者,其中多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佳设计师等。积极聘请国际高端人才资源担任特聘教授,包括蒋士成、万立骏、俞建勇、王中林等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国际纺织学会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纺织与服装设计主任范金土教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副校长、伦敦时装学院院长Frances Corner教授,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前副校长、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前院长Jane Replay教授,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原本科部主任Wille Water教授等国际知名专家,单霁翔、常沙娜、王受之、王亚蓉等知名学者,毛继鸿、陈野槐、郭培等知名设计师、企业家,并聘请李春珂、文乾刚等十几位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兼职导师,邀请原英国特伦特大学副校长兼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学院院长Carol Ann Priest教授担任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著名媒体人士、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担任时尚传播学院院长。

学校坚持“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建设了中关村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在我国时尚、设计产业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示范性、开拓性进展。积极服务纺织服装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先后与福建晋江、山东青岛,河北容城、陕西榆林、浙江宁波嘉兴海宁、宁夏吴忠等产业集群地以及江苏晨风集团,北京爱慕、白领、依文公司,浙江雅戈尔集团、彩虹庄公司,福建安踏、柒牌、361度、七匹狼公司,山东南山集团、即发集团等重要企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建立了北服-爱慕人体工学研究所、361°-北服高性能运动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北服南山中国职业装研究院等校企研发机构。学校设有多个教育部及北京市级科研机构,包括中国时尚研究院、中国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中国服饰科学技术研究院、艺术文化研究院、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与交互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服装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市服装产业数字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服装学院服装安全研究检测中心、全国中小学学生装(校服)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小学校服研发中心、北京市纺织纳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装工效与功能创新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

学校形成“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色现代服装时尚教育教学体系,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全面服务社会,成为行业产业发展和时尚设计、文化创意领域的人才与创新高地。近些年,先后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服装设计制作,2009年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服装设计,以及有关行业系统具有特殊要求的服装设计,如神舟七、九、十、十一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制作、南北极科考队手表的设计研发等重要设计创新工作。参与了2011年深圳大运会、2014年南京青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服装设计制作。尤其是2014年APEC会议领导人服装设计制作,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校致力于现代生活方式设计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十二五”以来,教师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近千项,获得包括连续三年国家科技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励28项,其中王锐教授主持的“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复合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201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生在各类国际、国内时尚重要赛事中处于领先地位,服饰、服装、珠宝、艺术等设计专业学生获得包括美国AOF国际大赛、中国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汉帛杯”国际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家级金银奖百余项。尤其在HRD国际钻饰设计大赛中,全球1000多件作品参赛,44件入围,中国入围的8件作品中6件来自我校。服装表演专业独树一帜,学生培养水平全国领先,多年来在国际国内模特大赛中成绩突出,获得一届世界小姐季军、两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冠军,以及中国超模大赛等国际、国家级奖项冠亚军。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立足首都,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始终位于服装高等教育的前沿。与包括伦敦艺术大学、纽约时装学院、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巴黎ESMOD高等国际时装设计学院、日本文化女子学苑大学、比利时安德卫普大学、澳大利亚皇家艺术学院、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南非德班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时尚院校在内的40余所大学,以及秘鲁出口和旅游促进委员会、波兰凯尔采市政府、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等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校独特的办学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有力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引领了人民的生活时尚、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对我国服装、设计、时尚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独特的突出贡献。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被英国《时装商业评论》(《Business Of Fashion》)评为中国最好的时尚高校,在全球时尚教育院校本科课程中位居前列,研究生课程“最佳长远价值”国际排名第2名。真正成为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时尚高等学府”。

北京服装学院2019-2020年校历及寒假放假时间安排,什么时候放寒假

北京服装学院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北京服装学院是几本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是民办吗

北京服装学院是211吗

北京服装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北京服装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北京服装学院教务处电话

北京服装学院有几个校区

北京服装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

❺ 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条件内部图片,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条件环境怎么样

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条件内部图片,北京服装学院宿舍条件环境怎么样北服的校区在北七家,要住在北七家的,不过北七家的环境很好,大二时部分专业才能回校本部,本部的宿舍很挤的。总体来说6人一间,一间三张上下床,6个柜子,一个大桌子,3个凳子,15平方米左右。
女生宿舍有两个楼,西楼和公主楼。西楼宿舍四张床,上下铺,共八个床位,一个宿舍住7个人,很挤,厕所非常不干净,宿舍里有蟑螂;公主楼虽然是新盖的,但是更挤。总而言之,环境非常差。在外面租房要看位置和大小了

你好,我比你早一届,大一就是在北服北校区的。 我是女生 所以讲的是 女生宿舍 ( 女生宿舍 离水房啊食堂啊浴室啊都比男生近),总的来说宿舍还是对的起650/年的住宿费的,六人一间,不过大多宿舍都是5人左右,地方不算小(跟本部宿舍比起来要大),每人有一个柜子竖长的,桌椅一套。宿舍有电扇,总之不是那种公寓待遇,不过住着还是蛮舒服的。建议你报到那天早点去,挑个好位置的 床铺 和柜子,家要是在北京的话就早上去报到办入住然后回家休息一天晚上再拿行李回宿舍,因为在那杵一天没什么事干,当年我就是这样的。

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

学校秉承“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建立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衫没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现代服装教学体系。现有在校生8000余人,在校职员工700余人,设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造型艺术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计算机信息中心,以及研究生部、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28个本科专业,4个双学位专业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已招博士生)。有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有5个市级科研机构,以及全国“十佳”特色博物馆之一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和中关村科学城第四批建设项目——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创新园。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形成了以本科为主的多层次办学格局。以“质量工程”为契机,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早纯升: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市级精品课程5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0部;承担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服装工业制板》等特色教材被国内其它院校同类专业广泛选用。

学校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圆满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制服、火炬接力服装、中国运动员领奖服、颁奖礼仪服之“青花瓷”系列、残奥会入场服等设计,以及“神七”、“神九”、“神十”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设计,建国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队和志愿者的服装设计,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深圳大运会颁奖礼仪服装设计以及北京市中小学校服、两代学位服等设计研发工作。2012年,与国内三所一流艺术院校共同组建并培育“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中心”,旨在探索并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推进民族艺术的传承。

近三年来,非艺术类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银奖、北京市大学生物理竞赛特等奖、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特等奖、北京市英语竞赛特等奖等各类奖项171项,艺术类学生获“红点奖”、“汉帛杯”等国际国内大赛奖项656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各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三年来,学生共获得各类竞赛奖项827项。建校50余年来,学校向社会共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许多已成为纺织服装行业的领军人物。近年来学校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0%、95%以陆塌咐上。

北京服装学院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努力建设成为“首都服装业人才培养中心、服装科技研发中心、服饰文化传播中心”,不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纺织服装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

与北服校服研制中心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批发女童装夏装 浏览:424
中长款鹿皮绒马甲怎么搭配 浏览:908
北服校服研制中心怎么样 浏览:173
蕾丝蓝色上衣怎么搭配什么裤子好看 浏览:699
叠扣衬衫的方法图解视频 浏览:275
虎丘路旗袍哪家好 浏览:948
手编男孩配色衣图片 浏览:979
带帽呢外套 浏览:9
黑的人穿绿色裤子好看图片大全 浏览:932
黑色短款上衣搭配下半身裙子 浏览:985
棉衣系什么腰带好看 浏览:784
日本复古衣 浏览:385
原来衬衫还能这么穿 浏览:544
女的穿风衣开扣子 浏览:246
卡纸水果帽子 浏览:401
小钰同款冠军外套 浏览:660
宽松裤的搭配什么外套好看图片 浏览:772
衣怎么分前后片视频 浏览:12
宝贝冬天外套短了怎么办 浏览:671
在校服上做什么标记好 浏览: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