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引起手术部位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什么细菌
人的皮肤广泛分布各类细菌,术后容易引起感染的是葡萄球菌属。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白色葡萄曲菌。葡萄球菌感染有浓汁分泌,又称为化脓性球菌,伤口化脓由此来。
还有部分链球菌和厌氧菌可能感染。
坚持抗炎治疗,保护手术伤口。为避免感染的主要途径。祝您健康。
Ⅱ 医院感染暴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是什么
2010年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医疗医技组) 一、名词解释: 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医院感染: 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 、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 、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4 、手术部位感染: 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 1、( 手卫生 )泛指通过洗手、手部消毒或者外科刷手等方法来清洁消毒手部。 2、隔离标示分三类,黄色表示( 空气 )隔离,粉色表示( 飞沫 )隔离,蓝色表示( 接触 )隔离。 3 、 医院感染病例由病人的经治医师于( 24 )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4、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等为( 感染性 )废物。 5、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如果要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其措施是注射疫苗、(药物治疗 )、( 跟踪监测)等。如要服药或注射,则需在( 24)小时内完成。 6、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为(清洁—污染 )切口。 7、预防性应用抗菌素时机应在手术切皮前(30分钟—1小时 )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剂量和种类的抗菌药物。 8、若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 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9、需上报传染病有三类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 26)种,丙类( 11)种。 三、 判断题 : 对者打 √ ,错者打 × ,每题 2 分,共 30 分。 1、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 √ ) 2、患者于10月29日以手外伤收住入院,11月1日患者出现发热、咳嗽、扁桃腺肿大不属于医院感染。 ( X ) 3、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 ( √ ) 4、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及接触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必须洗手。(√)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疮诊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 √ ) 6、产NDM-1细菌,中文全称为I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 7、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 8、MRSA是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 X ) 9、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属于医院感染。 ( X ) 10、临床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或霉变等。 (√) 11、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病人“现住址”指户籍所在地。 ( X ) 12、给开放伤口采集标本时,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后,再用无菌棉拭子采取病灶基地部或边缘有脓液或分泌物2份送检。 (√) 13、术后患者的引流管尽可能多保留几天。 ( X ) 14、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多指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5、超级细菌NDM-1是一种新的细菌,它携带了耐药基因。 ( X ) 四、选择题:共 2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 D ) A 霍乱、鼠疫; B 麻疹、疟疾、甲型H1N1流感; C 乙脑、血吸虫病; D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禽流感;E 乙型肺炎、艾滋病。 2、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 C )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原则。 A. 接触隔离 ; B. 严密隔离 C.标准预防; D.飞沫隔离;E.空气隔离。 3 、当手没有明显的血液体液污染时,可用 ( D )去除手部污染。 A、肥皂; B.清水 ;C.液体皂液 ;D.含酒精的手消毒剂;E、碘伏。 4 、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C )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B. 标准预防+飞沫隔离;C. 标准预防+接触隔离; D. 标准预防 +严密隔离;E.标准预防+保护性隔离。 5 、标准预防针对人体内物质的隔离预防不包括( C ) A.血液 ; B.体液 ; C.汗液 ; D.排泄物 ; E.分泌物。 6、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D )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隔离传染病人;D、洗手 ;E、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措施。 7 、减少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B ) A.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B.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C.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切断感染途径;D.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8 、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 D ) A、黄色垃圾袋 ; B、黑色垃圾袋 ; C、红色袋垃圾 ;D、黄色标志锐器盒; E、黑色标志锐器盒。 9、 减少外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有( D ) A、消毒灭菌; B、无菌操作 ; C 、预防隔离; D 、以上均是;E、以上均不是。 10、 甲类传染病指哪些?( A ) A、鼠疫、霍乱;B、麻疹、天花 ;C、非典型肺炎、艾滋病 ;D、肝炎、肺结核; E、疟疾、伤寒。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ABCDE ) A. 口罩 B.帽子 C.防护衣 D.眼罩 E. 手套 2 、标准预防的具体预防措施包括( ABCDE ) A.手卫生 ;B、戴手套; C、适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D. 安全注射,防止被刺伤; E.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物品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3 、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主要措施是:( ABCD )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E、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4 、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3大要素指( ABD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耐药菌 ;D、易感人群 ;E、以上都是。 5 、预防与控制 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是:( ABCDE ) A、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B、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C 、 规范使用医疗用水、无菌液体和液体化学消毒剂; D 、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E 、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6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 处 置管理规范》规定,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AB ) A、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B、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C、出现医院感染散发。 D、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E、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7 、乙肝、丙肝、HIV职业暴露后的现场应急处理原则是( ABCD ) A.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清洁被污染局部; B.污染眼部等粘膜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进行冲洗; C.有伤口时应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D.用75%的酒精或0.5%的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E、局部不需要处理,直接预防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8 、 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 ABD ) A、外科换药后的纱布、引流条; B、废弃的培养基、细菌标本; C、采血针; D、废弃的血液、血清;E、用后的一次性餐盒。 9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诊断要点包括 ( ABCD ) A、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B、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C、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D、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E、医生诊断的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10 、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ABCD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消毒供应室灭菌器械不合格;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E、使用抗菌素。 五、问答题:15分 1、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0分 答:(1)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粘膜屏障,如外科手术、各种穿刺、各种插(留置)导管、气管切开等。 (2)现代医疗新技术,如器官移植、人工装置(人工瓣膜、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等。) (3)损伤免疫功能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等的广泛使用。如抗肿瘤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环胞素A,钴60治疗等。 (4)基础疾病致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肝硬变、慢性肾炎、艾滋病、恶性肿瘤等。 (5)使用能引起正常微生态失衡的抗菌药物,破坏机体正常微生态屏障。 (6)其他原因,如医院消毒灭菌存在缺陷、医疗场所过于简陋等。 2、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5分 (1)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 (2)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4)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5)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6)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摘自:上海国际医院感染论坛
麻烦采纳,谢谢!
Ⅲ 第一次做手术是什么样的体验
首先感觉到丝丝冰凉,医生在用棉球消毒手术处,接下来阵阵疼痛,医生说现在打麻药,我全身都紧张得硬邦邦的,确实好痛!
过了一会,听见金属刀具摩擦的声音,我紧张极了,心想“屠戮之刃”马上要见血了!
虽然已经被打了麻醉药,但是心里和意识却是清清楚楚的,明显感觉打了麻醉的地方硬邦邦的,正被一刀一刀切开,耳朵也能听到“嘶嘶”的切割声,我紧张的蠕动起来,心里一阵一阵的酥起来,医生问道,疼吗?“不疼,只是有点紧张(其实还是有些疼痛感的)”。
手术大约进行到十五分钟的的时候,医生叫我坐起来看看,说到:你看里面就是这个膜包着的液体。还没有等我回过神来,医生猝不及防的在那层膜上就是一刀下去,只见透明的液体一涌而出,囊肿破了。
“太残忍了!几个手术钳拉开夹着我的皮肉,到处都是血,隐约看见手腕里面白色的肉组织,然后眼睁睁的突然再给我一刀!”我心里暗自嘀咕,对于我这个没有见过手术“市面”的人实在太“惨无人道”了,我几乎紧张的快晕厥过去。
初次手术
接下来我硬邦邦的躺在手术台上,任凭医生切割,擦血,缝针,消毒……
Ⅳ 手术部位感染的最长见的细菌有哪些
葡萄球菌属。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白色葡萄曲菌。葡萄球菌感染有浓汁分泌,又称为化脓性球菌,伤口化脓由此来。还有部分链球菌和厌氧菌可能感染
Ⅳ 造成手术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手术野污染的途径有手术器械、手术室空气、手术人员手臂、病人手术区皮肤、空腔脏器内容物。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可减少SSI发生率,但使用的目的与作用仅仅是在手术过程中,一旦手术结束这一作用也就结束。对于创伤较小清洁手术可以不用预防性抗生素;
轻度污染手术创伤不大,也可以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只有患者存在高危因素时才考虑应用。麻醉诱导期使用最为合理的。对不同的手术部位和不同的创伤程度,应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即个体化给药原则。
潮湿的环境,炎热的气候,狭小的空间,污浊的空气,都能促进化脓性感染的发生。在医院,烧伤病房和重症监护室是感染的高发区。
创伤患者早期外科处理不当、清创不及时或不彻底、异物未消除、死腔未消灭、引流不畅、术后护理不当、无菌技术不严、敷料更换不及时等都是化脓性感染的促发因素
Ⅵ 手术室的护士为什么不能戴手饰、项链
手术室的护士不能戴手饰、项链为了防止异物存留在伤口中
手术室护士着装要求:
1、按规定程序进行更衣,更鞋。
2、带帽子,口罩,帽子必须要遮盖全部头发,口罩必须遮盖口鼻。
3、内穿衣物不能外露于洗手衣裤或参观衣外,如:领子,衣袖,裤腿等。
4、不能戴手饰、项链。
手术室工作中应注意的特殊事项是:
⑴防止错接病人及弄错手术部位;
⑵防止摔伤及压伤病人;
⑶防止异物存留在伤口中;
⑷防止麻醉时的意外;
⑸防止灼伤、烫伤病人;
⑹防止器械不足或性能不良造成意外;
⑺防止交叉感染;
⑻防止弄错或丢失标本。
Ⅶ 一次性口罩\帽子属不属于感染性医疗废物
没有明确表示是和不是:《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5类∶
1.感染性废物是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垃圾等;
2.病理性废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试验动物尸体,包括手术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3.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
4.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5.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 血压计、汞温度计等。实验室废弃的一般性化学试剂及废弃的消毒剂等排入下水道。分类分袋收集,专人回收处理,处置方法:能焚烧的采用焚烧处理,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废物应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医疗垃圾周转箱
生活垃圾(传染病人丢弃的除外)可以按普通生活垃圾处
(推荐使用美国进口的PuraVation普卫欣的专业医用口罩!一次性口罩,佩戴时无异味,看起来也是美观大方。而且它的佩戴也非常舒适,不会对面部造成压力,如果您是佩戴眼镜的,那么这款口罩还能防止眼镜起雾。)
Ⅷ 求助手术室使用后未被污染的口罩,帽子是医疗废物吗
手术室使用后未被污染的口罩、帽子都是医疗废物。注意是使用后的,不管有没有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都是医疗废物,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感染性废物的第六类中明确规定“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