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谓寡聚化
低聚物,又称寡聚物、齐聚物,指的是由较少的重复单元所组成的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介于小分子和高分子之间。其英语为“oligomer”词头oligo来自于希腊语的ολιγος,意为“一些”。不同的研究者对于低聚物的范围有着不同的定义,一般指的由10-20个重复单元所组成的聚合物。
2. 德国OJESH(欧娅诗)涂抹式玻尿酸中的OLIGO-HA寡聚透明质酸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OLIGO-HA是谷物中的提取物,是目前全球分子量最小的玻尿酸原料,分子量为3000-5000道尔顿。
作用:
1.增强肌肤的锁水能力。对比大分子玻尿酸来说,小分子能快读渗透肌肤真皮层,吸附比自身重6000倍的水分。
2.增加真皮层纤维细胞的数量,促使皮肤的胶原带白、透明质酸、弹力纤维等物质生成
3.较少肌肤自由基含量,把自由基调回均衡值
3. 真核生物mrna的5端有什么样的帽结构
mRNA有m7GPPPN结构,又称为甲基鸟苷帽子。
帽子结构通常有三种类型(m7G5'ppp5'Np,m7G5'ppp5'NmpNp,m7G5'ppp5'NmpNmpNp),分别称为O型、I型和II型。O型指末端核苷酸的核糖未甲基化,I型指末端一个核苷酸的核糖甲基化,II型指末端两个核苷酸的核糖均甲基化。
(3)寡聚帽子扩展阅读:
真核细胞的mRNA分子最显著的结构特征是具有5’端帽子结构(m7G)和3’端的Poly(A)尾巴。绝大多数哺乳类动物细胞mRNA的3’端存在20-30个腺苷酸组成的Poly(A)尾,通常用Poly(A+)表示。
这种结构为真核mRNA的提取,提供了极为方便的选择性标志,寡聚(dT)纤维素或寡聚(U)琼脂糖亲合层析分离纯化mRNA的理论基础就在于此。
4. 有没有寡聚果糖这种物质,我只知道低聚果糖和寡果糖,寡聚果糖是不是哪种名词的别称
我知道一种给宠物调节肠道的,食物叫低聚木糖,也称果寡糖的。
5. 请问寡聚DT是什么
oligo dT, 可用于逆转录,做通用引物。与mRNA 3’poly A尾巴配对。
6. 寡聚物、齐聚物、低聚物,这几个名词指的聚合物一样吗
低聚物又称寡聚物,旧称齐聚物。低聚反应产物。分子量在1500以下和分子长度不超过5纳米的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长度在上述范围以上的是高聚物。低聚物的性质与高聚物不同,能溶解、蒸馏、形成晶形或无定形物质。低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能随分子量不同而变化,是一个不完全聚合的聚合物。如未交联固化前的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低分子量聚醚等。某些单体在不同的条件下,能生成不同的聚合物。例如苯乙烯在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引发剂时生成高聚物,在用硫酸作催化剂时生成低聚物。三者是一样的
7. 寡聚蛋白质的介绍
四级结构的蛋白质中每个球状蛋白质称为亚基,亚基通常由一条多肽链组成,有时含两条以上的多肽链,单独存在时一般没有生物活性。亚基有时也称为单体(monomer),仅由一个亚基组成的并因此无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如核糖核酸酶称为单体蛋白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蛋白质统称为寡聚蛋白质,多聚蛋白质或多亚基蛋白质。
8. 什么是反义寡聚物
反义寡聚核酸 Antisense RNA 是指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互补的碱基序列,可以被引入细胞用于抑制mRNA翻译(机理就是和mRNA配对结合)。
9. 什么是寡聚物定义是什么啊关于化学的,尽量详细点.
寡聚物确实是低聚物,基本如park82910所说。但它更多的是指由多个重复单元组成、数目与分子结构可控的聚合物。通常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分子中,重复单元数目不可控制。研究人员通过合成寡聚物,从而达到研究和控制聚合物性质,特别是光、电等功能性质的目的。
10. 什么是蛋白质寡聚化
很有争议的话题,好像现在还没有极其确切定论。以下是一点相关资料:
核酸是一种多聚核苷酸,它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而核苷酸又由碱基、戊糖与磷酸组成。根据核酸中所含戊糖种类的不同,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
在生命起源时,究竟是先有蛋白质还是先有核酸呢?这个问题也就是著名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对此众说纷纾一派认为先有蛋白质,另一派认为先有核酸,再有一派认为蛋白质和核酸同时起源。在核酸派里,有的提出先有脱氧核糖核酸DNA,有的则认为先有核糖核酸RNA。
40年过去了,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以及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三者的关系,揭示了生命遗传、发育和进化的内在联系。遗传信息的保存、传递和表达是以DNA为出发点的,并且还发现了遗传密码的编码机理。通过比较研究,科学家发现,所有生物,从细菌到人,遗传密码都是通用的,这证明所有生物在分子进化上都有着共同的起源。
关于核酸RNA先发生的学说,早在20世纪60年代,克里克、奥吉尔(Orgel)、伍斯(C.R.Woose)分别在研究早期的遗传系统时,基于RNA在把基因的碱基顺序翻译成为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曾指出RNA可能出现在DNA之前。进入80年代后,奥吉尔等人在无蛋白质参与情况下,成功地合成出寡聚核苷酸,有力地支持了RNA出现最早的说法。
那么在生命起源的分子过程中,如无蛋白质,仅RNA能否自我复制呢?1983年,艾尔麦恩与佩斯合作,确认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RNseP上的RNA部分是价真价实的酶,因为该RNA部分能独自加工tRNA前体,切断其5`端特定位置上的磷酸干二酯键。1986年,塞克确认四膜虫rRNA的内含子也是地地道道的酶。因为该内含子RNA能独自切除自己,并连接两侧的外显子和催化两个以上的内含子寡聚化反应外,更重要的是还能像RNA聚合酶一样,以寡聚核苷酸(不是三磷酸核苷)为底物,在自己携带的分子内模板上,合成出多聚核苷酸。吉伯特指出,RNA酶和蛋白质酶催化反应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只是蛋白酶催化反应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并认为进化之初是"RNA的世界",RNA可以一身二任,既能保存信息,又能提供酶活性,因此仅有RNA也足以把早期的进化引向新的阶段。 由于近几年来对RNA的深入研究,目前生物界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核酸最先发生。有理由推测,原始的遗传信息大分子就是RNA,它既能作为转译蛋白质的信使,又能作为传种接代的遗传物质基矗可以设想处于萌芽时期的生命是一种极简单又容易形成的大分子体系,随着物种的进化,由RNA演变为DNA的蛋白质构成的复合体,遗传与性状表达两种功能分别由DNA和蛋白质承担。早期的蛋白质起源说以及福克斯的类蛋白微球体生命模型,由于迄今在自然界尚未发现像类病毒(核酸体)那样有生命的类蛋白体,以及至今尚未发现遗传信息从蛋白质流向核酸的例子而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