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祭火节与火把节的区别
两者本来就不是同一个节日
①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②阿细祭火节: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在云南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彝族阿细人都要举行隆重而精彩的回归自然,如癫似狂,视火为万物之灵的神秘庆典。这祭火神节是祖辈留传下来的古老传统,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B. 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阿噜“姑娘节”
传说很久以前啊噜人住在原始丛林,常受到野兽和外族的侵略,所以啊噜男人常年寨子边缘抵抗野兽和外敌,女人就负责了所有的农活和家务。为了犒劳啊噜女人一年到头的辛劳,每年啊噜人都会选一个好日子,杀鸡宰羊给女人吃,男人还要为女人缝制新衣和花腰。
2、祭火节
相传,阿细人在远古时期没有火,所以一直食用生食,并且深受野兽的困扰,后来有一位先民钻木取火,得到火后不仅用火驱赶了野兽,也吃上了熟食,后来阿细人把传说中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木邓赛鲁”当作“火神”每年的3月都会举行祭火,以此表示对火神的感激。
3、花脸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日期间,凡是彝族的男女青年都欢聚一堂,杀猪宰鸡,备办酒肉饭菜,先敬神灵,再以最好的酒肉请老人吃。饭后,就到村头寨尾,用墨汁、锅烟灰互相抹脸,一直抹到满脸满身见黑,笑够累够方休。花脸节也是因此得名的。
4、草马节
阿扎人十分敬重陪伴自己祖先寻路长途跋涉迁徙的役马,并希望瞒能一直陪伴庄稼,所以每年旧历八月选属马或属鼠日过草马节,红河弥勒东山和西二等地的彝族都有这个节日。
5、祭龙节
因地域等原因,各地举行日期不尽相同,但多半在二月初三、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举行。祭龙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杀猪宰鸡,大祭则宰牛,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祭坛设在“龙树下”。
各家各户自己置办齐猪、鸡、鸭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祭时停产三日,祭后的第一个午日,各户派一个男性自带酒肉去“龙头”家聚餐,以示谢意。
C. 彝族有祭火节,为什么彝族阿细人如此崇尚火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在云南有个叫红万的小村庄里会聚集好几万游客,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有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也有来自美国、西班牙、日本、韩国.....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参与最原始的阿细祭火狂欢节。这天参与狂欢者,无论男女,有的会全部裸身,有的用少许布料或用树皮树叶遮住下身,涂上五色土,尽情狂欢。狂欢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长龙宴、钻木取火、祭火表演、阿细跳月、摔跤、文艺汇演等。
女孩为了艺术也“献身”年轻力壮的纹身男子将精心扎制的“火神”抬起,随着火种和“火神”被抬起,鞭炮声、锣鼓声、牛角号声轰然响起,人们欢呼着,喊叫着“木邓赛鲁(火神)木邓赛鲁来罗……”以捆绑着许多木刀的树枝为“火神”开道。
“火神”威风凛凛、神灵活现地穿小巷、走大街周游全村。游走的队伍喊着“木邓赛鲁来哟喝——哟……”的变调彝语,手舞足蹈,一会走,一会跑,做出夸张的鬼脸,人群到哪里,笑声就到那里。
彝族阿细人身上图上颜料、泥巴向人们展示古老原始的祭火崇拜精彩场面,感觉像是非洲部落的祭奠活动。
D. 蒙古族春节的风俗习惯
蒙古族习惯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准备炸馃子,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炸馃子日”。为春节准备的馃子有特殊的炸法。在炸馃子之前,先用面捏出青蛙或公羊的形状,头朝下固定在油锅边。据说这样可以增加馃子的色泽。这一天的馃子一定要炸得非常丰盛,要足以吃到春节结束。
年三十是最热闹的一天,全家换新装,上午要上供祭佛,在佛柜供台上摆上各种奶食、油食,摆成小塔型,上边插上特制的金银花。还用十二个小铜盅倒满白水,一天换一次水,然后点上长明灯。
蒙古人管正月叫白月、春节叫白节。新春期间,男女青年纷纷骑上骏马(旧时正月初二、初五、初七不出门),带上哈达、鼻烟壶和美酒,三五成群,兴高采烈地挨个给亲友拜年。草原上,酒肉飘香,歌舞升平,到处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
E. 蒙古族的哈达颜色都代表什么
哈达的颜色为蓝、白、红、绿、黄,蓝色喻为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绿色象征江河水,红色象征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
蒙古民族崇尚的哈达是蓝色的,这与其民族宗教信仰有关。白色和黄色哈达原本不属于蒙古民族。后来,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全面渗透,白色哈达和黄色哈达也随之出现在蒙古草原。
但是,因为几种哈达的使命和寓意不同,在使用方面有着根本的区别,白色哈达仅限于在丧葬场合使用,黄色哈达只是拜佛时使用,这两种外来的哈达无法取代固有的蓝色哈达。
鄂尔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银灰、白、黄、蓝等颜色的哈达的习惯。
(5)云南祭火节帽子扩展阅读
哈达的种类和尺寸
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
一般而言哈达可分为四种:
1、第一种哈达叫佐达尼莫德勒或纳库哈达
而纳库哈达又分为“吉祥八瑞”、“有寂安乐”、“巴(化)日呈祥”、“长寿哈达”等四种。
其中“化日呈祥”哈达中央织有隐花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幛、宝瓶和金鱼等八祥瑞图,上下两端为二龙戏珠;左右两边为相互连接,象征坚固不摧,永恒在万字符号和藏文偈句“白昼吉祥夜吉祥、日照中天亦吉祥、日日夜夜呈吉祥、愿得三宝赐吉祥”字样。
这种哈达的规格为300厘米或600厘米长,66厘米宽左右。这种特制哈达一般敬献给活佛和喇嘛等高僧。
2、第二种哈达叫阿喜哈达
长100~200厘米,上织有吉祥八瑞或菱形图案,这种哈达一般敬献给长辈、先生和父母。
3、第三种哈达叫素喜哈达
长66~99厘米,宽40厘米,哈达的两端印织有吉祥字样,一般在亲朋好友互赠时用。
4、第四种哈达叫素达哈达
长99~132厘米,宽24厘米左右,质地不太好,纺得稀疏如网,用在大众场合互相认识或交际时用。
F. 祭火节是不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古老而神秘的蒙古族“祭火节”,你真的了解吗? 是的
G. 或许大家都知道蒙古族的哈达,但你知道哈达有几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么
蒙古族的哈达是有五种颜色的。最常见的是白色,还有红色、绿色、黄色和蓝色。
在蒙古人的生活当中,分别代表着,这世界上五种自然界中不同的世物,与中原道家的五行之说中的,金、木、水、火、土有些相似。每种颜色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且出现在五种不同的场合。
白颜色代表白云、晨雾和清澈见底的泉水、湖水。意义是纯洁,也有开始之意。蒙古人把正月称之为“查干萨日”,“查干”即是白色的意思,“萨日”即是月的意思,因为正月是每年的开始,也是新的一年,万物复苏的开始,所以蒙古人把正月称之为白月(查干萨日)。
白色哈达很多种场合都会出现,也是最常见和常用的一种哈达,一般初次相识,以后也不一定会再见面,都会用到白色哈达。主人表达一种纯洁的友谊,真挚的祝福,也是友谊开始之意。(不过早就熟悉的旧友见面,也会常用到)
红颜色代表火,意义是福气、兴旺、发达、富贵、热情。
最常见场合有,农历腊月二十三,汉民族的小年,蒙古族当天是“祭火节”,节日当天三三两两的蒙古家庭会聚在一起,点起篝火,围着篝火说一些祈福的祝词,同时向火中投入奶食、奶酒和肉食等祭品,也会在篝火点燃之前,在篝火上系上红色的哈达。还有蒙古族的很多贡品和菜肴都伴随着红色哈达,比如说,最常见的蒙餐中的,肴中之尊-“烤全羊”的头上都会搭上一条红色哈达(或扎成花团),还有在记载当中,生活中不常见到的扎玛宴当中,烤全牛也同样伴随着红颜色的哈达出现,用以祈福。
绿色代表这世界上所有的花、草、树木,所有绿色的植被和江、河、湖。意义是生命力、繁衍、延续。
主要出现的场合是祭祀活动中。蒙古族每当冬季过去,六七月份草原水草开始复苏的时候,在草原上都要举行祭祀敖包的活动,请来佛爷、喇嘛,通过敖包向“长生天”祈求保佑,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草原上水草丰美,牧民的牛羊肥壮。在祭祀敖包的时候绿颜色的哈达就会常常出现。
著名的草原盛会“那达慕”也是由此而来,平时分散在各自草场生活的牧民,祭祀敖包时都会聚集到灵验的敖包,前来祭祀,祭祀活动也变成了草原上难得的盛大聚会,祭祀完毕后大家会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艺,骑马、射箭、摔跤,著名的蒙古族体育三项,同时也是草原上文化、物资交流的重要盛会。
黄颜色代表大地、高山、石头。意义是虔诚、厚重、永恒,也有权力、法力和高度、地位的意义。
经常出现的场合,像活佛、喇嘛、黄金贵族用到的比较多。蒙古族自己的宗教信仰最初是“萨满教”,也是很多草原游牧民族的最早宗教,可随着时间的变迁,文化的交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信仰的宗教的蒙古族人,大都改信“密宗”(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去拜见活佛时,大多都会使用黄颜色的哈达。还有蒙古族家中供奉的佛龛,一般都用到黄颜色的哈达。佛爷法冠(帽子)和衣物很多都是黄颜色的。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会见到各种蒙古人的图片和资料,大家会发现各种颜色的蒙古族服饰,但纯粹黄颜色的几乎是看不到的。因为只有像活佛那样有法力,或像黄金贵族、皇族这样有权力和地位高度的人才能穿着纯粹黄颜色服饰。
蓝颜色代表天,也就是“长生天”。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自然,信奉“长生天”的民族,“长生天”是蒙古语“宝日亨腾格里”的翻译。但“长生天”这三个字,代替不了“宝日亨腾格里”在每个信奉“宝日亨腾格里”的蒙古族人心里的那种地和意义。如果一定要把“宝日亨腾格里”用汉语翻译,我只能说:“宝日亨腾格里”是永远不死不灭的苍天,它在众神的最上面,和我们每个人的呼吸、劳作都息息相关,它掌管着世上的一切。不知道我这样解释,能不能让大家明白,“宝日亨腾格里”在每个蒙古人心中的那种地位和崇敬。蓝颜色的哈达是“宝日亨腾格里”的颜色,也就是天的颜色,当然也代表着天,意义是崇高、尊贵、至尊。
一般只有在非常重要的节日、祭祀活动中用到,或主人家中有重要的事宜,比如给父母、长辈祝福过寿等。还有就是家中来了在主人心中,无比非常重要的朋友、客人、亲人,主人若是想要表示对来宾格外崇高的都敬意和殷切的欢迎之情,才会准备蓝颜色的哈达。也不是说在这种场合献白颜色的哈达就表示客人不尊贵,只是按照主人的实地条件,因人而异,各有不同。
以上所说的,出现场合一说,不代表所有人,因为,现在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原因,好多人也不一定在什么场合都用特定颜色的哈达,看个人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