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抢帽子一词的来历请看清题目,不要乱答,本人是在问这一词语的来历,不是问抢帽子是什么意思,
早期的证券、期货交易都是交易员在交易池内喊价交易,用手势加上高声喊叫来报价,于是那些在日内短线炒作的交易员就要不停地举手报价,那情形就像一群人在伸手抢帽子一样(当然空中并没有帽子,就是有也没人抢的),所以就把日内短线交易的手法称为“抢帽子”。
抢帽子是期市上的一种投机性行为。在期市上,投机者当天先低价购进预计期价要上涨的期货合约开仓,然后待期价上涨到某一价位时,当天再卖出所买进的期货合约平仓,以获取差额利润。或者在当天先开仓卖出手中持有的预计要下跌的期货合约,然后待期价下跌至某一价位时,再以低价买进所卖出的期货合约平仓,从而获取差额利润。
由于抢帽子是以赚取股票的当天价差收益为目的,因此,一般把股市处于大幅震荡阶段,一天内股价上下波幅较大时,作为进行抢帽子的最佳时机。投资者进行抢帽子操作时,需要对股市行情有深入的研判,并能在行情变化时作出十分敏捷的反应。
抢帽子属于一种高风险的股票操作行为,除非经验丰富者,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㈡ 什么是抢帽子 抢帽子怎么理解
所谓“抢帽子”交易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抢帽子是期市上的一种投机性行为。在期市上,投机者当天先低价购进预计期价要上涨的期货合约开仓,然后待期价上涨到某一价位时,当天再卖出所买进的期货合约平仓,以获取差额利润。或者在当天先开仓卖出手中持有的预计要下跌的期货合约,然后待期价下跌至某一价位时,再以低价买进所卖出的期货合约平仓,从而获取差额利润。
抢帽子属于一种高风险的股票操作行为,除非经验丰富者,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A股抢帽子大案:2011年12月10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9日通报广东中恒信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操纵证券市场案等六起违法违规案。其中,广东中恒信涉嫌以“抢帽子”手法操纵市场,共交易股票552只,累计交易金额571.76亿元,违规交易股票数量之多,创A股市场纪录。
来历
早期的证券、期货交易都是交易员在交易池内喊价交易,用手势加上高声喊叫来报价,于是那些在日内短线炒作的交易员就要不停地举手报价,那情形就像一群人在伸手抢帽子一样(当然空中并没有帽子),所以就把日内短线交易的手法称为“抢帽子”。
界定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第三十七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抢帽子交易操纵:
(一)行为人是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二)行为人对相关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
(三)行为人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前买卖或持有相关证券;
(四)行为人通过公开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在相关证券的交易中谋取利益。
㈢ 抢帽子的案例
2011年12月9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通报广东中恒信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薛书荣、郑宏中、杨晓鸿、黎睿咨等涉嫌操纵市场行为等六起违法违规案,累计交易金额近572亿元,涉及552只股票,非法获利4.26亿元,涉案人员之多和操纵规模之大都史无前例,是截止2011年为止证监会查实涉及股票最大规模、涉案金额最大、涉案人员数量最多的案件。被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大的“抢帽子”案。
2009年10月,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稽查发现,自2009年5月至8月期间,一批个人账户与禧达丰公司发布的荐股文章高度关联,均在荐股前集中买入,荐股后集中卖出,具备明显的“抢帽子”特征。上述账户交易量大,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证券市场秩序,且交易行为大量集中在武汉,同年12月底,证监会稽查总队向湖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通报了相关案情,提请公安机关介入调查。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初步调查认定,武汉人袁某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犯罪。其儿子余凯为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注册、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的从业人员。2009年5月至12月,余凯等人撰写84篇荐股文章并通过财经网站发布,同期其利用所控制的账户在荐股文章发布前买入所荐股票,并在文章发布后迅速卖出,累计交易金额达41.7亿元,获利3959万余元。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余凯等人利用同种方式进行53次交易,交易金额10.63亿元,非法获利1466万元。
㈣ 别人抢帽子犯法吗
帽子也是个人合法财产,如果确实是以占有为目的抢,就是违法的。
如果是朋友间开玩笑,以抢某人的帽子作为娱乐,就是不违法的。
㈤ 什么叫股票中的抢帽子
所谓“抢帽子”交易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抢帽子是期市上的一种投机性行为。在期市上,投机者当天先低价购进预计期价要上涨的期货合约开仓,然后待期价上涨到某一价位时,当天再卖出所买进的期货合约平仓,以获取差额利润。或者在当天先开仓卖出手中持有的预计要下跌的期货合约,然后待期价下跌至某一价位时,再以低价买进所卖出的期货合约平仓,从而获取差额利润。
抢帽子属于一种高风险的股票操作行为,除非经验丰富者,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A股抢帽子大案:2011年12月10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9日通报广东中恒信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操纵证券市场案等六起违法违规案。其中,广东中恒信涉嫌以“抢帽子”手法操纵市场,共交易股票552只,累计交易金额571.76亿元,违规交易股票数量之多,创A股市场纪录。
来历
早期的证券、期货交易都是交易员在交易池内喊价交易,用手势加上高声喊叫来报价,于是那些在日内短线炒作的交易员就要不停地举手报价,那情形就像一群人在伸手抢帽子一样(当然空中并没有帽子),所以就把日内短线交易的手法称为“抢帽子”。
界定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第三十七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抢帽子交易操纵:
(一)行为人是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二)行为人对相关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
(三)行为人公开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前买卖或持有相关证券;
(四)行为人通过公开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在相关证券的交易中谋取利益。
㈥ 新中国最后的流氓犯,传因抢帽子被判死缓,他如今现状如何
核心提示:北京人牛玉强,因“抢了一顶帽子,砸了一扇玻璃,打了一个人”,1984年“严打”时被法院以流氓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牛玉强在新疆石河子监狱服刑时,两次减刑,刑期至2008年2月13日。因患严重肺结核,牛玉强1990年保外就医,并在北京娶妻生子,还申请到了低保。2004年4月,牛玉强被收监。新疆建设兵团监狱管理方称,至1992年,牛玉强保外就医逾期11年9个月28天未归,其余刑时间将顺延至2020年2月21日。
牛玉强妻子:新疆来俩警察,来了就说我们是新疆监狱的,就说带你回去。
解说:表明身份后,两名警察还告诉了牛玉强这样一个消息,他保外就医期满后,因迟迟未归,监狱已经两次在网上对他发出了通缉。
内地最后的“流氓”曾遭监狱网上通缉
牛玉强妻子:上网追逃了,通缉你了怎么回事,我说你给我解释,怎么是上网追逃呢,他一直在家,写思想汇报,从来没离开派出所的视线,我说怎么会追逃呢,没逃啊,在家呢。
解说: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牛玉强随后到居住地派出所出具了这样的证明,自1990年保外就医到2004年4月,牛玉强一直居住在本辖区,期间服从民警管理,表现较好,无违法犯罪行为。
牛玉强妻子:说不会加刑的,现在不是过去那大通铺了,现在都(是)大楼了,都住楼了,如何如何怎么回事,你要表现好也就是两年,最多两年回来了,好好的,就一年就回来了。
解说:1984年,牛玉强被判死缓,后改为有期徒刑18年,按减刑后的日期算,牛玉强的刑期应该至2008年结束。想到自己还有四年刑期没有服完,他开始准备行装。
韩秀金:走的时候,他说失去了最多两年,表现好了一年,我说一年两年也快,我说那就去吧。
解说:丈夫走后不久,一份来自新疆石河子监狱的资料邮寄到了朱宝侠手中,资料显示,由于牛玉强保外就医迟迟未归,监狱经过研究决定,对其刑期顺延至2020年4月28日,按这个日期,朱宝侠屈指一算,等丈夫回家,自己还要再等上16年。
牛玉强妻子:当时我真接受不了,一看那信,到2020年,我说这个保外就医这十几年就不算了,一下子10几年啊,跟那无头苍蝇一样嘛,就打听,然后咨询律师这是怎么回事,律师说那个没有“流氓罪”了,1997年已经废除“流氓罪”了。
牛玉强抢帽子被判死刑 警察劝其母亲就当没这个儿子
解说:牛玉强的母亲韩秀金当初只知道儿子被判了死缓,至于他犯了什么法、什么罪,她至今也没弄明白,直到最近有记者上门采访,她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竟然是个“流氓”。
韩秀金:我那时候也不知道是“流氓”不“流氓”,就现在就是这记者你们报道了,我光知道说是他是最后一个“流氓”了。
解说:27年间,韩秀金始终无法把儿子和流氓联系在一起。1984年初,北京开始“严打”,几乎每天都在抓人,韩秀金一度认为,“严打”与自己的家庭毫无瓜葛,她看来,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很老实,尤其是长子牛玉强性格腼腆内向,更像个姑娘。
韩秀金:在街坊那时候都叫他大姑娘,不爱说话,他甚至还也不爱出门,抓他的时候说是10点来钟吧,我们也不在家,就她小妹妹两个在家,10点钟给抓走了。
解说:得知消息韩秀金半信半疑,她想不出腼腆害羞的儿子会犯什么法,一个月后,韩秀金接到了《刑事判决书》,判决书中记载,牛玉强参与了一个组织叫“菜刀队”,他所涉及的罪行,包括抢了路人的一顶帽子,和几个人在一起打了一架,砸碎了一户人家的窗玻璃,依据以上所犯罪行判处牛玉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㈦ 80后干什么惊动最高检
80后“割韭菜”惊动最高检!“抢帽子”非法获利75万,他被判刑11个月。
曾经报道过“黑嘴”廖英强被证监会处罚的事件。
证券节目主持人廖英强面对证监会1.3亿元罚单竟然轻松笑言,这笔巨额罚款相当于给他“打了个广告”。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笔“轻松”的罚款廖英强也没有及时缴纳,登上了7月2日证监会公布的“老赖”名单。
处罚书显示,朱炜明曾于2010年8月20日至2014年8月26日期间担任国开证券上海龙华西路营业部经纪人,持有证券经纪人证书,从事股票经纪业务。其父朱某荣、其母孙某英和祖母张某英都于该营业部开立上海股东账户和深圳股东账户,经证监会查证发现,朱炜明在作为证券从业人员期间,控制朱氏账户组买卖海螺型材、神剑股份、襄阳轴承等共计132只股票,盈利452.67万元。
尤其是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8月25日期间,朱炜明在“谈股论金”栏目中,通过明示股票名称或描述股票特征的方法,公开评价、推介利源精制、万马股份、博晖创新等10只股票,并在公开荐股前先行建仓买入,公开荐股后的3个交易日内卖出,获利43.93万元。
处罚决定书指出,朱炜明作为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先行建仓买入后公开荐股的两项行为均违反证券法规定。
证监会决定责令朱炜明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没收朱炜明违法所得约452万元,并处以约1358万元罚款,同时对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专家建议:别信小道消息
顾佳指出,朱炜明案件显示出证券违法犯罪的新手法、新类型层出不穷,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建议证券市场监管要进一步从严,对证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违法行为监管要加强。
同时,他也提醒投资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盲目听信小道消息,对股市要多一些理性判断,不能被人当作了“韭菜”,多一份风险意识,看紧自己的钱袋子。
据了解,非法证券活动涉嫌犯罪的案件,来源往往是证券监管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审查案件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可以与证券监管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证券监管部门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检察机关通过办理证券犯罪案件,可以建议证券监管部门针对案件反映出的问题,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和相关制度建设。
来源:每经网(上海)
㈧ 股市中什么叫“抢帽子”
所谓“抢帽子”交易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抢帽子是期市上的一种投机性行为。在期市上,投机者当天先低价购进预计期价要上涨的期货合约开仓,然后待期价上涨到某一价位时,当天再卖出所买进的期货合约平仓,以获取差额利润。或者在当天先开仓卖出手中持有的预计要下跌的期货合约,然后待期价下跌至某一价位时,再以低价买进所卖出的期货合约平仓,从而获取差额利润。 由于抢帽子是以赚取股票的当天价差收益为目的,因此,一般把股市处于大幅震荡阶段,一天内股价上下波幅较大时,作为进行抢帽子的最佳时机。投资者进行抢帽子操作时,需要对股市行情有深入的研判,并能在行情变化时作出十分敏捷的反应。
㈨ 什么是 期货 抢帽子、挤仓
所谓“抢帽子”交易是指证券公司、证券咨询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买卖或者持有相关证券,并对该证券或其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开作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以便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