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春來宿州處處花
春來宿州處處花
丁建設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是朱熹筆下宋時泗水之濱的春日美景,而汴水之濱又是何等景緻呢?「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白居易筆下唐時濉水之濱也是汴水濱的春景,通篇沒有一個「花」字。宿州真的無花嗎?非也!宿州的花在民間,宿州的花在田野,宿州的花在今朝!
歷史上宿州雖是古城,但它地處農耕文化影響較深的淮北地區,既無皇城帝都特有的私家園林,也無曲徑通幽的亭台樓榭,那些風華絕代的高檔花卉一般情況下是降臨不到這座小城,更不會飛入尋常百姓家的。但農耕文明比較發達的地方肯定不缺少與農業與飲食有關的花卉,比如杏花、桃花、梨花、櫻桃花、石榴花、等水果的花。此外,各種農作物開出的花朵雖然沒有牡丹的婀娜,菊花的嬌妍,也沒有杏花、桃花的芬芳,卻也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比如一片金黃的油菜花海,那可是城鄉男女趨之若鶩的踏青游春的天然攝影地,還有平凡低調的豌豆花、默默無聞的小麥花、水稻花、玉米花、高粱花、芝麻花等等。單論花的濃艷,這些花的確貌不驚人,既沒有高檔花卉開花時的轟轟烈烈,也沒有嬌貴名花的招蜂引蝶,卻有著花謝時的落英繽紛,收獲時的碩果累累。這種花之美不在外表卻在內涵,雖然「不要人誇顏色好」,卻勝過了所有的浮華與虛名!
民間的花卉也不少,除了果樹的花之外,還有一些諸如月季花、玫瑰花、雞冠花、木瑾花、美人蕉等等。雖然它們登不上大雅之堂,卻也開得無拘無束,怡然自得。無論是花期還是香型都不比那些所謂的名花貴草們遜色多少。因為民間的這些花不是開在恆溫的大棚里,也不是開在四季如春的空調房間,它甚至永遠和園博會、花博會無緣,卻實實在在地開在天地之間,開在父老鄉親們的心裡!就像那些農作物的花朵,與莊稼人的感情是無論如何也割捨不下的。倘若哪年遭遇了不良天氣,飄落於地的是花瓣,痛徹心扉的是它勤勞善良的園丁們。
其實,今天的宿州早就今非昔比了,從城市到鄉村到處都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真是一個多花之州!特別是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宿州顯然已經從青澀走向成熟,走出了一條綠色、協調、可持續的和諧發展之路。且不說美得不要不要的三角洲,那畫一般的綠島和廣場上的桃紅柳綠,爭奇斗艷;更別說流光溢彩的新汴河景區,此刻正櫻花撩人,玉蘭吐蕊,比花兒還要光彩照人的是那些英姿颯爽的旗袍秀們,那婀娜的舞姿,那養眼的霓裳,那靚麗的摺扇,分明是翩翩起舞的彩蝶穿梭於浩瀚的綠洲與花海之間;你看那濉河岸邊的十里桃花,那西山花海的如雪梨花,無不向遊人們講述著春天裡的故事,當你徜徉於永鎮關湖的知音廣場,漫步在夾溝鎮頭的龍頂山下,你會有一種進入夢幻世界的感官享受,會由衷地感慨城鄉一體的嬗變。真是城鄉處處花似海,千村萬戶春意濃!當你開著車子前往老海寺踏青,你會自然而然地以為自己正穿越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園里,那是一種人在岸上走,如在畫中游的神化般的美的體驗。
而暮春之際的蒿溝更是熱鬧非凡,國色天香的牡丹還沒有送走最後一撥慕名而來的老客人,風姿綽約的芍葯又迎來了絡繹不絕的新朋友。他們男女相邀,老少結伴,為的是一睹萬畝花海的風采,好在萬花叢中留下歲月的倩影,和明媚的春光優雅地揮手再見,也為如約而至的炎炎夏日來個提前熱身。
如果說風景如畫的三角洲、新汴河是宿城的名片,那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沱河就是宿城的招牌!它像一條五彩斑斕的絲帶,從城市的西北蜿蜒曲折地飄向城市的東南,美了半個宿城,香了城鄉之間。倘若你有時間游盡宿城,你就會有個驚人的發現:無論是南北中軸線上的淮海路、人民路、拂曉路……,還是東西走向的汴河路、淮河路、紡織路……。無論是歷史悠久的老城區、欣欣向榮的經開區、充滿希望的高新區、舟車匯聚的宿馬園區,還是梨花似海的碭山、翰墨飄香的蕭縣、楚風漢韻的靈璧、運河悠悠的泗縣。城市被鮮花包裹著,鮮花被城市滋潤著,是那樣的難舍難分,那樣的和諧自然。
宿州是什麼?它是一首壯美的詩!它是一曲豪邁的歌!它是一本厚重的書!它是一幅精美絕倫的山水畫!透過歷史的滾滾雲煙,這是一座令人仰視的英雄之城!光榮之城!放眼新時代的宏偉藍圖,這是一座朝氣蓬勃的希望之城、奮斗之城、創新之城!也許,這才是這個多花之州的真正魅力所在,一個令人神往的心靈歸宿第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