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清朝末年,北洋水師軍官的佩劍一般是什麼劍呢
晚清時節,為了彰顯大清之威嚴,更為了震懾四海,在李鴻章的努力之下,北洋水師於光緒18年建立,成為東亞第一水師。
水師建立之前,清廷派遣許多少年於西方學習軍事,這些人回國之後,成為國家棟梁,北洋水師的發展離不開這些留洋人士的功勞。
Ⅱ 古文《赤壁之戰》全文,要完整的.
【原文】
初,魯肅聞劉表卒,言於孫權曰:「荊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權即遣肅行。到夏口,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備南走,肅徑迎之,與備會於當陽長坂。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豫州今欲何至?」備曰:「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肅曰:「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而欲投吳巨,巨是凡人,偏在遠群郡,行將為人所並,豈足托乎!」備甚悅。肅又謂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為孫權長史。備用肅計,進住鄂縣之樊籬口。
曹操自江陵將順江東下,諸葛亮謂劉備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遂與魯肅俱詣孫權。亮見權於柴桑,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共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願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坂,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散,聞追豫州,輕騎一百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與其群下謀之。
是時曹操遺權書曰:「近著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長史張昭等曰:「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他,劉表治水軍,蒙沖斗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魯肅獨不言。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權知其意,執肅手曰:「卿欲何言?」肅曰:「向察眾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願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權嘆息曰:「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時周瑜受使至番陽,肅勸權召瑜還。瑜至,謂權曰:「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請為將軍籌之。今北土未平,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今又盛寒,馬無稿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禽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數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權曰:「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刀斫前秦案,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乃罷會。
是夜,瑜復見權曰:「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恐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願將軍勿慮!」權撫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五萬兵難卒合,已選三萬人,船、糧、戰具俱辦。卿與子敬、程公便在前發,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資糧,為卿後援。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遂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將兵與備並力逆操;以魯肅為贊軍校尉,助畫方略。
……
進,與操遇於赤壁。
時操軍眾已有疾疫,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斗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備走舸,系於其尾。先以書遺操,詐雲欲降。時東南風急,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操軍吏士皆出營立觀,指言蓋降。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瑜等率輕銳繼其後,雷鼓大震,北軍大壞,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劉備、周瑜水陸並進,追操至南郡。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沖將軍樂進守襄陽,引軍北還。
【譯文】
當初,魯肅聽說劉表已死,(便)對孫權說:「荊州與我國鄰接,地理形勢險要、堅固,土地肥沃、廣闊,人口繁多,生活富裕,如能占為已有,這是開創帝王之業的憑借。現在劉表剛死,他的兩個兒子(劉琦、劉琮)又不和協,軍隊中的那些將領,有的擁戴劉琦,有的擁戴劉琮。劉備是天下驍悍的雄傑,與曹操有仇,寄居在劉表那裡,劉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如果劉備和劉表的部下們同心協力,上下一致,就應當安慰他們,與他們結盟友好;如果他們離心離德,就另作打算,以成就(我們的)大事。請讓我能夠奉命去慰問劉表的兩個兒子,同時慰勞軍中掌權的人物,並勸說劉備安撫劉表的部下,同心一意,共同對付曹操,劉備必定高興而聽從我們的意見。如果這件事能夠成功,天下大勢可以決定了。現在不趕快前去,恐怕就被曹操佔了先。」孫權即刻派魯肅前往。(魯肅)到夏口,聽說曹操已向荊州進發,(於是)日夜兼程,等到到了南郡,劉琮已投降曹操,劉備向南撤退,魯肅直接去迎他,與劉備在當陽縣長坂坡相會。魯肅轉達孫權的意思,(和他)討論天下大事的勢態,表示懇切慰問的心意,並且問劉備說:「劉豫州現在打算到哪裡去?」劉備說:「我和蒼梧太守吳巨有老交情,打算去投奔他。」魯肅說:「孫討虜為人聰明仁惠,敬重、禮待賢才,江南的英雄豪傑都歸順、依附他,已經占據了六個郡,兵精糧足,足夠用來成就大業。現在為您籌劃,不如派遣親信主動去結好東吳,以共建大業。(但是您)卻打算投奔吳巨,吳巨是個平庸的人,又處在偏遠的郡地,很快被人呑並,難道能夠依靠嗎?」劉備很高興。魯肅又對諸葛亮說:「我是子瑜的朋友。」兩個人隨即(也因子瑜的關系)交了朋友。子瑜就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江東避亂,是孫權的長史。劉備採納了魯肅的計謀,率兵進駐鄂縣的樊口。
曹操將要從江陵順江東下,諸葛亮對劉備說:「事情很危急,請讓我奉命去向孫將軍求救。」於是與魯肅一起去見孫權。諸葛亮在柴桑見到了孫權,勸孫權說:「天下大亂,將軍您在江東起兵,劉豫州的漢南招收兵馬,與曹操共同爭奪天下。現在曹操削平大亂,大致已穩定局面,於是攻破荊州,威勢震動天下。英雄沒有施展本領的地方,所以劉豫州逃遁到這里,希望將軍估量自己的實力來對付這個局面!如果能用江東的兵力同中原對抗,不如趁早同他絕裂;如果不能,為什麼不放下武器、捆起鎧甲,向他面北朝拜稱臣呢!現在將軍外表上假託服從的名義,而內心裡懷著猶豫不決的心思,局勢危急而不能決斷,大禍沒幾天就要臨頭了!」孫權說:「假若如你所說,劉豫州為什麼不向曹操投降呢?」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個壯士罷了,還能恪守節義不受屈辱;何況劉豫州(是)漢王室的後代,英明才智超過所有的當代人,眾人敬仰、傾慕他,就象水歸大海一樣。如果事情不成功,就是天意,怎能再居於其下呢?」孫權發怒說:「我不能拿全東吳的土地,十萬將士,來受人控制,我的主意決定了!除了劉豫州就沒了(同我一齊)抵擋曹操的了,可是劉豫州在剛打敗仗之後,怎能抗得住這個大難呢?」諸葛亮說:「劉豫州的軍隊雖然在長坂坡打了敗仗,(但是)現在歸隊的士兵加上關羽率領的精銳水兵還有一萬人,劉琦收攏江夏的戰士也不也於一萬人。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已疲憊不堪,聽說追逐劉豫州,輕裝的騎兵一日一夜跑三百多里,這就是所謂『強弓發出的箭到了盡頭,連魯國的薄絹也穿不透』啊?
這時,曹操送給孫權一封住說:「近來我奉皇帝命令討伐有罪的人,軍旗指向南方,劉琮投降。現在訓練了水軍八十萬之多,正要同將軍在東吳會戰。」孫權將這封信拿給部下的眾人看,沒有一個不象聽到巨響而失去了常態。長史張昭等人說:「曹操是豺狼猛虎,挾持著皇帝來征討天下,動不動以朝廷(的名義)為借口,現在抗拒他,事情更為不利。再說將軍抗拒曹操的主要憑借是長江;現在曹操得到荊州,佔有了那裡的全部領地,劉表組建的水軍,大小戰船甚至用千位數計算,曹操將這些戰船全部沿江擺開,同時還有步兵,水陸一齊進攻,(這樣一來)長江的險要地勢已經同我方共同佔有了。而實力的大小、強弱又不能相提並論。我以為最好的打算是不如迎順他。」(這時)只有魯肅沉默不語。孫權起身去廁所,魯肅追到屋檐下。孫權知他來意,握著他的手說:「您要說什麼?」魯肅說:「剛才我察看眾人的議論,(是)專門想貽誤將軍,不值得與(他們)謀劃大事。現在我魯肅迎順曹操,曹操想必會把我送還鄉里,品評我的名位,還少不得(讓我做一個)最低等的曹里的小差事,坐牛車,吏卒跟隨,交往士大夫們,然後逐漸陞官,仍然不低於州郡一類的職位。將軍您迎順曹操,會得到一個什麼歸宿呢?希望您早定大計,不要採納那些人的意見!」孫權嘆息說:「這些人所持的議論,非常讓我失望。現在你闡明利害,正與我的想法一樣。」
當時,周瑜奉命到番陽去了,魯肅勸孫權召周瑜回來。周瑜回來,對孫權說:「曹操雖然在名義上是漢朝丞相,其實是漢朝的奸賊。將軍憑著非常的武功和英雄的才具,還繼有父兄的功業,占據著江東,土地方圓幾千里,軍隊精良,物資豐裕,英雄們都原意為國效力,正應當橫行天下,替漢朝除去殘暴、邪惡之人;況且曹操是自來送死,怎麼可以迎順他呢?請允許(我)為將軍謀劃這件事。現在北方還沒有平定,馬超、韓遂還在函谷關以西,是曹操的後患;而曹操的軍隊放棄鞍馬,依仗船隻,與東吳爭高下。現在又天氣嚴寒,戰馬沒有草料。驅趕著中原的士兵很遠地跋涉在江南的多水地帶,不服水土,一定會生疾病。這幾項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卻都貿然實行。將軍捉拿曹操,應當正在今天。我周瑜請求率領幾萬精兵,進駐夏口,保證替將軍打敗他!」孫權說:「老賊想廢除漢朝自立為帝(已經)很久了,只是顧忌袁紹、袁術、呂布、劉表與我罷了;現在那幾個雄傑已被消滅,只有我還存在。我和老賊勢不兩立,你說應當迎戰,很合我的心意。這是蒼天把你交給我啊。」於是拔刀砍斷面前放奏章的桌子,說:「各位文武官員,敢有再說應當迎順曹操的,就和這奏案一樣!」於是散會。
這天夜裡,周瑜又去見孫權說:「眾人只見曹操信上說水軍、步兵八十萬而個個害怕,不再考慮它的真假,便發出投降的議論,是很沒道理的。現在按實際情況查核,他所率領的中原軍隊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早已疲憊;所得到的劉表的軍隊,最多七八萬罷了,而且都三心二意。用疲憊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軍隊,人數雖多,也很不值得畏懼。我只要有精兵五萬,已經足夠制服它,希望將軍不要憂慮!」孫權撫摸著周瑜的背說:「公瑾,您說到這里,很合我的心意。子布、元表等人只顧妻子兒女,夾雜著個人的打算,很讓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與我一致,這是蒼天讓你二人輔助我啊!五萬兵難在倉猝之集合起來,已選好三萬人,船隻、糧草、戰斗用具都已辦齊。你與子敬、程公就先行出發,我會繼續派出軍隊,多多裝載物資、糧食,作您的後援。您能對付曹操就同他決戰,倘若萬一戰事不利,就撤回到我這里,我當和孟德決一死戰。」於是任命周瑜、程普為正、副統帥,率兵與劉備同力迎戰曹操;任命魯肅為贊軍校尉,協助計劃作戰的策略。
這時,曹操送給孫權一封住說:「近來我奉皇帝命令討伐有罪的人,軍旗指向南方,劉琮投降。現在訓練了水軍八十萬之多,正要同將軍在東吳會戰。」孫權將這封信拿給部下的眾人看,沒有一個不象聽到巨響而失去了常態。長史張昭等人說:「曹操是豺狼猛虎,挾持著皇帝來征討天下,動不動以朝廷(的名義)為借口,現在抗拒他,事情更為不利。再說將軍抗拒曹操的主要憑借是長江;現在曹操得到荊州,佔有了那裡的全部領地,劉表組建的水軍,大小戰船甚至用千位數計算,曹操將這些戰船全部沿江擺開,同時還有步兵,水陸一齊進攻,(這樣一來)長江的險要地勢已經同我方共同佔有了。而實力的大小、強弱又不能相提並論。我以為最好的打算是不如迎順他。」(這時)只有魯肅沉默不語。孫權起身去廁所,魯肅追到屋檐下。孫權知他來意,握著他的手說:「您要說什麼?」魯肅說:「剛才我察看眾人的議論,(是)專門想貽誤將軍,不值得與(他們)謀劃大事。現在我魯肅迎順曹操,曹操想必會把我送還鄉里,品評我的名位,還少不得(讓我做一個)最低等的曹里的小差事,坐牛車,吏卒跟隨,交往士大夫們,然後逐漸陞官,仍然不低於州郡一類的職位。將軍您迎順曹操,會得到一個什麼歸宿呢?希望您早定大計,不要採納那些人的意見!」孫權嘆息說:「這些人所持的議論,非常讓我失望。現在你闡明利害,正與我的想法一樣。」
當時,周瑜奉命到番陽去了,魯肅勸孫權召周瑜回來。周瑜回來,對孫權說:「曹操雖然在名義上是漢朝丞相,其實是漢朝的奸賊。將軍憑著非常的武功和英雄的才具,還繼有父兄的功業,占據著江東,土地方圓幾千里,軍隊精良,物資豐裕,英雄們都原意為國效力,正應當橫行天下,替漢朝除去殘暴、邪惡之人;況且曹操是自來送死,怎麼可以迎順他呢?請允許(我)為將軍謀劃這件事。現在北方還沒有平定,馬超、韓遂還在函谷關以西,是曹操的後患;而曹操的軍隊放棄鞍馬,依仗船隻,與東吳爭高下。現在又天氣嚴寒,戰馬沒有草料。驅趕著中原的士兵很遠地跋涉在江南的多水地帶,不服水土,一定會生疾病。這幾項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卻都貿然實行。將軍捉拿曹操,應當正在今天。我周瑜請求率領幾萬精兵,進駐夏口,保證替將軍打敗他!」孫權說:「老賊想廢除漢朝自立為帝(已經)很久了,只是顧忌袁紹、袁術、呂布、劉表與我罷了;現在那幾個雄傑已被消滅,只有我還存在。我和老賊勢不兩立,你說應當迎戰,很合我的心意。這是蒼天把你交給我啊。」於是拔刀砍斷面前放奏章的桌子,說:「各位文武官員,敢有再說應當迎順曹操的,就和這奏案一樣!」於是散會。
這天夜裡,周瑜又去見孫權說:「眾人只見曹操信上說水軍、步兵八十萬而個個害怕,不再考慮它的真假,便發出投降的議論,是很沒道理的。現在按實際情況查核,他所率領的中原軍隊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早已疲憊;所得到的劉表的軍隊,最多七八萬罷了,而且都三心二意。用疲憊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軍隊,人數雖多,也很不值得畏懼。我只要有精兵五萬,已經足夠制服它,希望將軍不要憂慮!」孫權撫摸著周瑜的背說:「公瑾,您說到這里,很合我的心意。子布、元表等人只顧妻子兒女,夾雜著個人的打算,很讓我失望;只有您和子敬與我一致,這是蒼天讓你二人輔助我啊!五萬兵難在倉猝之集合起來,已選好三萬人,船隻、糧草、戰斗用具都已辦齊。你與子敬、程公就先行出發,我會繼續派出軍隊,多多裝載物資、糧食,作您的後援。您能對付曹操就同他決戰,倘若萬一戰事不利,就撤回到我這里,我當和孟德決一死戰。」於是任命周瑜、程普為正、副統帥,率兵與劉備同力迎戰曹操;任命魯肅為贊軍校尉,協助計劃作戰的策略。
(孫、劉聯軍)進軍,與曹操(的軍隊)在赤壁相遇。
這時曹操軍中的士兵們已經有流行病,剛一交戰,曹操的軍隊(就)失利,(曹操)率軍退到江北駐扎。周瑜的軍隊駐扎在南岸,周瑜部下的將領黃蓋說:「現在敵多我少,很難同(他們)持久對峙。曹操的軍隊正好把戰船連接起來,首尾相接,可用火燒來打退他們。」於是調撥十隻大小戰船,裝滿干葦和枯柴,在裡面灌上油,外面用帷帳包裹,上面樹起旗幟,預備好輕快小船,系在戰船的尾部。先送信給曹操,假稱要投降。這時東南風來勢很急,黃蓋把十隻戰船排在最前頭,(到)江中掛起船帆,其餘船隻都依次前進。曹操軍中的將領、士兵都走出營房站在那裡觀看,指著說黃蓋前來投降。離曹操軍隊二里多遠時,(各船)同時點起火來,火勢很旺,風勢很猛,船隻往來象箭一樣,把曹操的戰船全部燒著,並蔓延到岸上軍營。霎時間,煙火滿天,人馬燒死的、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領著輕裝的精兵跟在他們後面,擂鼓震天,曹操的軍隊徹底潰散了。曹操帶領軍隊從華容道步行逃跑,遇上泥濘的道路,道路不能通行,天又(颳起)大風,就命疲弱的士兵都去背草填路,騎兵才得以通過。疲弱的士兵被騎兵踐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劉備、周瑜水陸一齊前進,追擊曹操到了南郡。這時,曹操的軍隊飢餓、瘟疫交加,死了將近大半。曹操於是留下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把守江陵,折沖將軍樂進把守襄陽,(自己)率領(其餘)的軍隊退回北方。
Ⅲ 孫悟空為什麼在大鬧天宮時沒有與豬八戒的兵對抗
西遊記作為中國古代的經典小說作品,其背後的魅力毋庸置疑,直到今天,無數人依舊為之如痴如醉。但是,翻開書跳轉到大鬧西遊一節,我們卻不免為一處漏洞生疑,在孫悟空將三界鬧個不可開交時,為何我們不曾見過時任天蓬元帥的豬八戒,手握八萬水軍的他本應該出兵對抗猴子,但為何我們卻不見此股勢力出面呢?
其實,除了這個問題之外,一直以來還存在另一種疑問。 我們都知道,豬八戒在孫悟空被壓在山下五百年的時間里同樣被貶下了凡間,並且投胎成了一頭豬。 從堂堂的天界元帥,墜落到一隻豬妖,這背後的原因僅僅是調戲嫦娥的罪名。 可是,前面說過,豬八戒手握八萬水兵,玉帝難道就不怕他帶著手頭兵力 大 鬧天宮 嗎?
其實,豬八戒身為八萬水軍統帥並不是什麼高官,受到層層限制的他雖然身處於天界之上,卻一樣處於勾心鬥角之中,最後身入佛門,落得個清凈,想必反而是更適合豬八戒的性子吧。
Ⅳ 關於北洋水師的問題
北洋的實力:世界第七艦隊
亞洲第一艦隊
失敗的原因:1、腐敗,自上而下的嚴重腐敗。水師的錢建了頤和園了。
2、炮彈等武器製造的過程當中,西方列強偷工減料,中國國產的不合格,甚至大小都不一致,需重新加工後才能裝填,延緩了炮彈發射的速度,有的炮彈甚至打不響,有的打出去後就散開,沒有威力。
3、李鴻章採取消極抵抗,積極備戰的做法,為的是保存自己的實力,為保自己在朝廷有一席之地,存了私心,貽誤戰機。被小日本從陸路和海路包了餃子。
………
Ⅳ 《中國機長》終於首映,袁泉藍色制服氣質優雅,演技顏值俱佳為何沒能爆紅
其實這怎麼說呢,在這個娛樂圈更新換代如此強烈的今天有的流量明星如同陽光下的泡沫一般,曇花一現有的卻一直都被大家所熟知,袁泉就是後者,只不過袁泉她在娛樂圈的地位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縱觀全局我們發現袁泉這些年一直都是不溫不火其實就是她這個人太「老實」了,只不過這樣卻讓她不被大家所熟知,在最應該火的時候選擇結婚生子,現在人家也不會為了曝光度去故意炒作什麼的。
Ⅵ 有誰知道p站有哪些畫師專畫水手服jk制服的(ฅ>ω<*ฅ)求告知ヾ(Ő∀Ő)ノ
我記得村上水軍畫了一些jk 不過他主要主題是繩縛...
Ⅶ 這是什麼漫畫有圖
婆娑羅 又名:命運之子BASARA主演 更紗 朱理
地區 日韓出品
語言 日語中字
版本 TV版
類型 熱血
進度 已完結
集數 當前共有 13 集
上映 2008-4-17
更新 2008-4-17
《婆娑羅》的背景雖說是未來的日本,但卻給人一種古代封建、甚至是奴隸社會時代的感覺。二十世紀末,文明滅絕,人們生活在暴君所支配的國家之下,受盡苛政之苦。
以國王居住的京都為中心,分為四個洲,由國王的兒子管理,北邊由國王的長子黑王所統治;藍都是東邊沿海附近,由次子蒼王統治;第三位白王因他討厭戰爭,所以在京都的比睿山隱居;西南方由么子赤王統治,故事就由赤王統治的地方開始。
在赤王統治下的白虎村,有一對剛誕生的雙胞胎被預言為「命運之子」,其中一個是男孩名叫達拉(有的書翻譯為更達),另一個是女孩名叫更紗。村裡的人對達拉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打倒國王,使大家和平地生活。在更紗12歲生日那天,因她想摸一下哥哥的白虎寶刀被父親責罵而跑到沙漠之中,卻遇上了赤王的軍隊,青色貴族——揚羽為救更紗而被赤王刺瞎了一隻眼睛。三年後赤王的軍隊以造反罪進村抓出達拉砍下他的頭帶走白虎寶刀,並放火焚燒村子,村民們看到達拉被害,決定以死追隨。危急關頭,更紗扮成哥哥的樣子出現,慌稱被害的是更紗,指揮村民逃離,從此更紗成為真正的「命運之子」。
更紗決定女扮男裝為村裡族人報仇,開始了集齊四把刀的旅行。誰知造化弄人,背負著戰斗宿命的少女更紗與殺父軾兄的仇人赤王朱理命運般地邂逅了,而他們竟在相互不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的情況下相愛了。兩人分離,相聚,經歷磨練,在尋找夥伴的過程中,逐漸地成長、成熟起來,然而,不知情的兩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給對方的傷害是難以磨滅的,家人的血債,殺友之恨。當身份的迷底揭開時,真相是殘酷的。而故事並沒有在這里結束,作者想要表達的,不是傳統的宿命論和rpg式劇情。Basara里沒有臉譜化的絕對的好人與壞人。Basara講述的是一個寬容,饒恕和升華的故事。從這里開始,故事開辟了另外一個天地。而故事的深度也被擴寬了。
痛苦、徘徊的兩人繼續著他們的旅途,在一系列的遭遇中,他們心中的恨漸漸熔化,精神漸漸升華。更紗從起先為族人報仇這個單純的理念中漸漸領悟到自己的使命: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統治者,人民幸福自由的國家。朱里也由最初的一個殘暴的赤王,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終於,在最終推翻國王的決戰中,更紗與朱理刀劍相向後擁抱在了一起,更紗說「我不是達拉……我要變回更紗」憤怒的人群不能接受這個事實,聲稱要兩個人一起討伐,無數之箭向雨點一樣朝他們射去。那結局如何?呵呵,在這里說了多沒意思?就請大家自己去探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