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地為制定七年級學生校服的生產計劃,有關部門准備對200名七年級男生的身高作調查
第三種。
理由:第三種更有代表性,測量出的數據可以代替本地區男生身高。而前兩種則不能代替總體的值。
2. 校服生產是否需要竟標是否有相關文件規定
關於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校校服訂購工作的實施意見
清教字〔2007〕137號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促進學校校風建設和教育行風建設,切實保障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按照以人為本、教育需要、成本服務、的原則,根據《清鎮市中小學校校服管理暫行辦法》(清教字[2006]150號)文件精神。對進一步規范我市中小學校校服訂購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領導、規范管理
全市各中小學校應從有利於加強學校管理,有利於學生教育,有利於青少年身體健康的原則出發,結合各校實際,對本校學生是否統一著裝以及學生著裝管理進行自主決策。各校應加強對學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教育;學生著裝應符合《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
學校校服的訂購工作應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下,按照市場規則和規定程序進行。
二、訂購校服嚴格按照以下程序進行操作:
1、訂購校服需經學校教職工大會民主討論後,提交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再向教育局遞交定購校服申請書;
2、經教育局批准後,學校發放競標通知書,邀請三家以上有資質的校服生產企業到學校參與競標,並提供校服式樣及面料,教育局紀委全過程參與監督;
3、學校與中標企業簽定訂購合同,明確校服的生產數量、使用面料、服裝款式、訂購價格、售後服務等事項以及各自承擔的責任。學校與企業簽訂的合同報教育局紀委備案。
三、學校校服管理要建立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中標企業、校服質量標准、校服款式、校服價格等重大事項應向社會公示。逐步建立校服管理工作的社會監督機制,在操作過程中須接受市政府采購辦或教育局紀委的監督,可聘請學生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為監督員,參與企業招投標、質量價格監督、款式展示會等工作;物價、質量技術監督、服裝行業管理等有關部門及新聞媒體對校服管理進行監督。
四、實行校服訂購責任追究制
學校校服的訂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於因違反《合同法》及有關政策規定、違反操作程序先斬後奏或瞞報、擅自提高校服收費標准等行為造成不良後果,影響教育形象的,視情節輕重,追究學校校長及當事人的黨紀政紀責任。
五、本實施意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3. 初一的配套問題
解:設分配x名工人生產螺釘,則---22-x------名工人生產螺母。依題意,得:
2x(1200x)=(22-x)2000
2400x=44000-2000x
4400x=44000
x=10
分配10名工人生產螺釘,則22-10=12名工人生產螺母.
4. 為制定本市初中七、八、九年級學生校服的生產計劃,有關部門准備對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調查現有三種調
(1)C,C樣本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普遍性; (2)圖如右邊所示.
![]() |
5. 一道七年級數學題
(1)甲校52人,乙校40人。
設甲、乙兩校人數分別為x、y。則x+y=92
用排除法:
a.由題意知道:y<x<90,可以知道兩校人數均不會大於等於91。所以購買服裝套數"91套以上(含91)"這一條可以忽略不計。
b.甲乙兩校不可能都是屬於「1~45套」(相加則小於等於90),如果都是「46~90套」呢?那麼將得到50*(x+y)=5000,簡化後得到x+y=100,這跟之前我們得出的x+y=92顯然起沖突。
c.那麼,只剩下一種可能了,就是甲校介於46-90之間,而乙校介於1-45之間。因而得到等式:50*x+60*y=5000,兩式並立,得出結果:x=52,y=40
(2)既然合買的套數越多越便宜,當然兩校合買最好:[(52-10)+40]*40=3280元。
6. 某地為制定七年級學生校服生產計劃,有關部門准備對200名七年級男生的身高作調查,現有三種調查方案:第
由調查的方式應具有代表性,應選擇方案三,比較准確、合理. |
7. 為了制定本市初中七,八,九年級學生校服的生產計劃,有關部門准備對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調查,現有三
C方案,理由:A方案所選取的方案太特殊,B方案所選取的樣本與考查對象無關,C方案抽取的樣本比A方案,比B方案更具有代表性和科學性.
8. 某制衣公司接到製作學生校服的訂單,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如果按原來的生產速度,每天生產120套
解:設規定x天,生產y套
120x=0·9y
160(x-1)=y
解之得x=3
y=400
9. 學校為七年級學生訂做校服,校服型號有小號、中號、大號、特大號四種.隨機抽取了100名學生調查他們的身
在抽取的100個樣本中,中號校服有45,
穿中號校服所佔的比例為
45 |
100 |
10. 為制定本縣初中七、八、九年級學生校服的生產計劃,服裝廠准備對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調查,現有三種調
C A和B選項都不具代表性,C方法比較平均。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