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的海軍沒有肩章如何辨認軍銜
可以通過袖章辨認軍銜。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軍隊都以袖章作為軍人軍銜和所屬軍種、兵種、專業兵及勤務的識別標志。
前蘇聯軍隊的袖章既可表示軍銜、屬何軍兵種或技術勤務,又可表示超期服役年限或院校學員的年級。
美國軍隊的袖章主要用於士兵,通常表示其軍銜和屬於何軍種。
日本海軍軍官的袖章是在兩袖口上綴 l朵金色櫻花和按軍銜等級綴不同數量的寬(35毫米)、中等寬度(12毫米)和窄(6毫米)金辮帶。
現以中國人民解放軍07式軍服海軍袖章為例:
1、將官:
上將:一寬三窄飾帶,綴釘金綃綉五星
中將:一寬兩窄飾帶,綴釘金綃綉五星
少將:一寬一窄飾帶,綴釘金綃綉五星
(1)海軍少校制服擴展閱讀
佩戴注意:
袖章,理應佩戴在左手臂膀處。但目前佩戴袖章的方法五花八門。有的把袖章對折,然後別在襯衫左手的袖口上,更有甚者,直接把袖章的反面對折了別上去,成了一塊紅布。也有人把袖章別在了腰部,成了一個「腰牌」。
袖章是責任的象徵。因此,佩戴者應認真對待,用正規的方式把袖章佩戴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袖章
Ⅱ 海軍服裝的詳細資料
向二樓的海軍少校同志問好 但是雖然你本人就是海軍,但未必就對海軍的服飾完全了解 海軍陸戰隊屬於海軍的陸勤,所以軍服和艦艇部隊還是有區別的 除了你提到的陸戰隊特有的海洋迷彩外,陸戰隊義務兵的冬裝不是通常水兵服式樣,而是和陸空軍士兵的式樣一致,只是顏色是海軍的藍色 而且07軍服之前,海軍陸戰隊有一款特有的圓形臂章
Ⅲ 海軍軍裝的簡歷
50式軍服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民國政府首府南京,同日,在距離南京幾百千米外的泰州白馬廟鄉,華東軍區海軍宣告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序列中首次有了海軍單位,這一天後來被確定為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誕生日。當時人民解放軍建設海軍的技術基礎主要是民國海軍起義的艦只和人員,因為分散在各地,而且艦只狀況優劣不一,整個建軍工作頭緒紛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1950年1月15日,12兵團兼湖南軍區司令肖勁光被正式任命為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經過近3個月的籌備,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領導機關於4月14日成立。作為一國海軍對外重要形象展示的軍服,在海軍領導機關成立後隨即引起重視,此前人民解放軍海軍並無統一的軍服,起義的民國海軍官兵大部分仍然身著舊海軍軍服,只不過將原民國海軍的各種符號標志都予以了摘除。1950年7月,海軍領導機構正式制定出統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制式軍服,人民共和國海軍的軍服傳統由此開始。
新制定的這套軍服,習慣根據制定的年代稱為50式軍服,主要分為幹部服和戰土服兩類。服裝樣式實際與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參閱海軍官兵身著的制服基本相同,目前尚無法確定二者間是否具有某種聯系。
55式軍服
1955年10月1日,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建國慶典的日子,也是人民共和國海軍軍服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天。經國務院第18次會議批准,人民解放軍繼50式以後的一套全新的軍服在這一年的國慶日正式推行。根據頒行的時間,這套軍服被簡稱為55式軍服。
55式軍服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53年,鑒於軍內外、社會各界就50式軍服提出的各種意見,以及人民解放軍即將實行軍銜制的形勢所趨,當年年初,中央軍委作出了設計換用新式軍服的決策,由總後勤部具體實施,中央軍委副主席賀龍分管新軍服工作,總後勤部副部長洪學智、副總參謀長張愛萍負責具體落實。55式軍服從設計一開始,就著重強調了服裝正規化等要求,主要以當時的蘇聯軍服為模本,參考中國各時期軍服和世界各主要國家軍服,同時要求體現一定程度的民族特色,無論是服裝種類的豐富程度,還是美觀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語。
55式海軍的軍官服包括禮服、常服兩類,其中禮服按照軍官的軍銜不同有所區別。根據當年實施的軍銜制度,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軍官軍銜分為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三級,另有準尉的設置。軍官的禮服也隨之分為將官、校官、尉官三類。
65式軍服
74式軍服
85式軍服
87式軍服
07式軍服
Ⅳ 海軍衣服的肩章上的幾顆星代表的職位是什麼
海軍服裝不用肩章有講究:戰位較高方便識別,和陸軍、空軍的肩章軍銜不同,海軍是袖章軍銜。
以中國人民解放軍07式軍服海軍袖章為例:
1、將官:
上將:一寬三窄飾帶,綴釘金綃綉五星
中將:一寬兩窄飾帶,綴釘金綃綉五星
少將:一寬一窄飾帶,綴釘金綃綉五星
2、校官:
大校:四條飾帶,綴釘砂面金屬五星
上校:三條飾帶,綴釘砂面金屬五星
中校:兩條飾帶,綴釘砂面金屬五星
少校:一條飾帶,綴釘砂面金屬五星
3、尉官:
上尉:三條飾帶,綴釘光面金屬五星
中尉:二條飾帶,綴釘光面金屬五星
少尉:一條飾帶,綴釘光面金屬五星
生長幹部學員:一條飾帶,不配五星
(4)海軍少校制服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在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1949年3月24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熱烈慶祝「重慶」號巡洋艦官兵起義,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立自己的空軍和海軍。
1949年4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奉中央軍委命令,到達江蘇省泰州白馬廟鄉,建立渡江戰役指揮部,接受國民黨起義投誠艦艇,組建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部隊。
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從此,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里出現了一個新的軍種——人民海軍。1989年2月17日,中共中央軍委批准以1949年4月23日成立華東軍區海軍的日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成立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