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制服知識 > 校服塗鴉的議論文素材

校服塗鴉的議論文素材

發布時間:2021-06-09 09:54:24

⑴ 以 塗鴉文明為題的作文

篇一:
信手塗鴉幾時休

不管是平時出門逛街、散步,還是偶有興致到各地旅遊勝地游覽,到處都可見到亂塗亂畫亂張貼的文字或圖畫。看到干凈漂亮的牆壁被畫得慘不忍睹,看到歷經滄桑的文物寶器被刻得不成樣子,不知你是否會對這樣的行為扼腕振嘆,問一句:信手塗鴉幾時休?

還記得一中學生去國外旅遊時在埃及文明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結果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影響甚大。我想說的是:這樣的無知行為,影響的不僅是個人,丟的更是中國人的臉。如果人人都這樣不懂文明,隨手亂畫,被污染的就不只是那棵樹,那堵牆。這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所有中國人的臉上,作為文明古國公民,連愛護公物這最簡單的文明都忘了嗎?

再回到中學生的身份。都說「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可某報社記者發現中學生校服上的塗畫現象卻尤為嚴重。原本整潔的校服彰顯的是一個學校的特色文化,可如今卻成了他們試筆的草稿或歌星簽名炫耀的資本。真是可悲可嘆。可悲的是,校服作為一個學校的象徵,本是該校學生的另一張臉,亂塗亂畫之後,這好比天真純朴的一張嬰兒臉被五顏六色的顏料塗抹得猶如妖怪,他們仍未發覺。可嘆的是,在他們眼中畫上各種喜歡的圖畫就成了時尚個性,殊不知真正的時尚個性絕不僅僅是一張圖一幅畫就能證明的,它應該是獨特的情懷底蘊,那是富有內涵的顯現,而不是表面功夫。

除了校服上的塗畫現象,我們再看看學校的課桌,還有圖書館里的公共圖書等公物,亂塗亂畫的現象也是屢見不鮮。學校明文規定要愛護公物,不能亂塗亂畫,學生守則也有相同的規定。為什麼讀了十多年的書,連這些最基本的規則都無法遵守呢?有些同學覺得這是小事,學校哪管得那麼多呢?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看似無傷大雅的小事,實際反映的是一個人的基本素養。再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既然是明文規定,不遵守就是違反規則,理應受到處罰。因為,要培養一個好的習慣需要漫長的時間,同樣,要改掉不好的習慣也需要一個長期斗爭的過程。現在在自己的課桌、校服上亂塗亂畫,將來破壞的就可能不僅僅是自己,就如那在國外留下姓名的中學生,丟的是所有中國人的臉,影響的是國家的形象了。

信手塗鴉,逞的是一時之興,可毀的是你個人的形象,更是全體國人的形象。就讓我們勇敢地舉起手,理智地對它說再見!

篇二:校服意識

校服作為一種學生的身份象徵,對於穿著者而言,是一種責任和擔當。但如今,對於校服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服裝,學生的觀念開始轉變,意識逐漸淡化。

在這個張揚個性的時代,千篇一律的校服,似乎成為個性成長的約束。但毫無特色的校服無法包裹學生追求獨特求異的內心,他們開始忘掉校服的意義,或是在校服上隨意塗抹,或簽上偶像的大名,或毫不在意繪上喜愛的圖集。校服作為一種象徵的形象,逐漸在學生內心淡化。不僅如此,由於對校服意識的淡化,幾件破舊的被穿得臟亂的校服被棄擲在垃圾桶旁的現象常有出現,穿著校服而不顧形象肆意妄為的「個性」青年穿梭在人群,學生在輕視校服的同時,是否也忘記了自己的本分,忘記自己作為一個學生應有的作為?

學生對校服的不敬只是一個縮影,更重要的是透過縮影看清這個社會。多少張人民幣被肆意塗畫,多少個英雄人物的畫像或雕像不受敬重而遭到破壞,是彰顯個性自由,還是忘記本分、逃避責任?越來越多的人為個性伸張正義,盲目地批判一切規則的約束,從所謂追求自由來掩飾內心對於責任的躲避,惡意地斥責那些維護社會秩序的正常規則。強調本分,強調制約,不是頑固的表現。無規矩不成方圓,缺少了規整的校服的學生必然會逐漸忘掉學習做人的原則;缺少受人尊重、踐行規章制度的國家必然會因缺乏脊樑而無法支撐。主張個性,拒絕死板固然是好,是順應這個張揚的時代的正當想法,但若盲目地追求個性,肆意踩踏原本「神聖」的規矩,必會從追求自我走向喪失自我。

因此,對於「校服」這類約束自我品德修養的意識決不可淡化。「校服」帶來的無限責任感的重量,是我們必須承擔之重。不論國家、集體還是個人,都要不斷警醒自己,在追著時代前行的同時,切勿忘記身上「校服」的重擔,約束自己的行為,規范自己的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

校服於學生,如規章於國家,必尊之敬之,方能前行。不斷強化對於校服的意識,才能使自己的行為配得上身上的校服,這才是一個學生應有的風范,也只有這樣,更多的個性魅力才會更好的釋放。

⑵ 關於一篇青春素材的議論文

(1)引言 青春時代,是人生黃金期。它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它使人充滿著渴望和探索精神。「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青年朋友們,珍惜這美好的青春年華吧!把握時機,奮勇前進,為創造美好世界,作出自己的貢獻。(2)事實論據 王勃少有奇才 「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少有奇才。他六歲就會寫文章,9歲讀顏氏《漢書》,寫《指瑕》一文,指出顏注的錯誤,受到長輩先生們的稱贊。14歲舉幽素科,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
二十餘歲時,他赴海南探望父親,路過洪州(今南昌市),當時都督閻伯嶼在新修的滕王閣上大宴賓客,王勃也應邀出席宴會。閻都督事先已要其女婿做好了序文。但為了表示謙恭,假意請眾賓客作序,大家都謙遜推辭,唯獨王勃毫不客氣,提筆揮毫,頃刻而就,寫成了《滕王閣序並詩》,滿座皆驚。閻都督讀到文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子時,驚奇地從座位站起來連說:「真是天才啊。」《滕王閣序》從此成為古今傳育的名篇。 王勃就在這次赴海南省親中,渡海溺水,驚悸而死,所僅27歲。
華羅庚25歲成為知名數學家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14歲讀初中時因家庭貧窮輟學,靠刻苦自學取得極其優異的成就。20歲時在《科學》雜志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大數學家熊慶來的重視,被調到清華大學任教。1934年成為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去英國世界著名的劍橋大學作訪問學者,其間在數論方面取得卓越的成果,引起全世界數學界的重視。25歲的華羅庚就成為知名度很高的數學家。
他在數學領域的研究工作既廣泛又具有開創性,在數論、代數、多復變函數論等方面都有深刻的研究和卓越的貢獻。著作有《數論導引》、《堆壘素數論》、《高等數學引論》等數十種專著及大量科學論文。
蕭邦20歲創作世界名曲《C小調練習曲》 波蘭19世紀傑出作曲家、鋼琴家蕭邦,他是浪漫樂派巨匠,有「鋼琴詩人」的美稱。畢生憎恨沙俄對波蘭的民族壓迫和奴役,不少作品反映了他對被佔領的故國家園的懷念,對民族獨立的期望和憂國傷時的悲憤心情。 當波蘭反對沙俄奴役革命失敗,華沙陷落的惡耗傳到維也納時(蕭邦當時旅居維也納),年僅20歲的蕭邦,心中無限哀傷。於是創作了世界名曲《C小調練習曲》,便是記錄這時候的悲哀的,所以此曲又名為《革命練習曲》。
愛因斯坦26歲創立相對論 現代傑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阿爾伯特生於德國。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1940年加入美國籍。 在他26歲時,創立了「相對論」,突破了牛頓的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性原理,從而打破了萬有引力理論的「萬能」性。相對論的觀念和方法對20世紀理論物理學的發展有極為深刻的影響。因理論物理學方面的貢獻,特別是發現光電效應定律,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3)理論論據
人世間,比青春再可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 郭沫若
我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對我來說,它永遠是鼓舞的源泉。 巴金
雖然紫菀草越被人踐踏越長得快,可是青春越是浪費,越容易消失。 [英]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最愛青年的人,可以保持最長的青春。 [美]弗里登伯格《成年人的形象與感受》

幸福的年輕人,這華麗的世界是你們的!一切都屬於你們——光榮的撫愛和花冠! [俄]格林卡《希臘的少女致少男》
青春即使在痛苦之中也閃耀著它的華彩。 [法]雨果《悲慘世界》
青春!從低低的地平線上,飛吧,像太陽一樣地照臨。 [波蘭]密茨凱微支《青春頌》
我認為一個民族的年輕一代人要是沒有青春,那就是這個民族的大不幸。 [俄]赫爾岑〈往事與隨想〉
如果說人生是五彩繽紛的,那麼青春必是其中最絢麗的一抹;如果說人生是動靜交融的,那麼青春必是其中最活力四射的一份.
燦爛的猶如初生太陽的面紗,靈秀的猶如崖邊的一枝百合,熱情的猶如一株紅色的玫瑰,散發著撩人的芬芳.她———讓我如此深深著迷。
我們的舞會邀請你,你用美妙的聲音,健壯的身體趕走了死寂,點燃了熱情。我們的社會也需要你,你的旺盛精力,你的聰明才智,你的無私奉獻,讓全世界呈現一片光明,讓人們的心靈一片澄澈。我們的科技進步需要你,你的對勝利的執著,你的對自己的的無比自信以及不懈的努力,幫助我們推進了文明。
因為有了你,在生命的鴻溝前,我們不在退卻;因為有了你,在墜落的邊緣,我們始終有掙扎的力量;因為有了你,在充滿荊棘的坎坷路上,我們的心頭始終有勝利殿堂陽光的照耀;因為有了你,在失敗的低谷,我們給自己再來一次的機會。
如果沒有你,珠穆朗瑪峰上不會有人類的足跡;如果沒有你,西藏高原不會有長年駐守的綠色身影;如果沒有你,人類隊伍將猶如鈍頭的箭。真的不敢想像,沒有你的世界,會多麼寂靜無聲,多麼枯燥乏味。
我們不需要你滿腦的智慧,滿身的經驗以及深邃的眼光,只需要你用你的熱情、無畏與干勁起航我們的帆船;只需要你的堅毅韌性,向暴雨、海浪挑戰,只到把他們打敗。
不要責怪自己的輕狂,那是年輕最明亮的標記;不要自卑自己的淺薄,經過歲月的打磨,你會得到滿載的智慧和經驗。
但不要放縱自己的慾望,那猶如一個旋渦,會將你捲入無底深淵,真正的青春應該學會掌握方向。沒有腐朽,沒有倒退,你的眼光如嬰兒般明亮。請擁抱我吧,讓我的生命煥發迷人的光彩,直教日月黯然。
[議論文]青春不做鵝卵石
鵝卵石,想必很多人都見過;即使沒見過的人大概也知道它的樣子:圓滾滾,滑溜溜,靜悄悄地躲在水中,水流的沖擊已使它沒了一點兒稜角。而如果我們一提到「青春」、「青年」這些字眼,所感到的卻是與鵝卵石無棱無角的形像截然不同的一股不馴服的倔強!看來,鵝卵石與青春是很難聯系在一起的了。但是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卻是一個嚴肅的現實,這就是:我們這些青年人中,有些人卻已經成為人生河流中的鵝卵石!

⑶ 以中國校服之我見寫議論文

校服[1] (xiàofú)是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中小學學生普遍穿著。 校服最早起源於歐洲。學校為了規范管理,統一的著裝。一般在學校的重大活動中會要求學生統一著裝,一般學校校服有該校校徽,也直接影響到學校形象。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穿上校服能夠展現學生精神抖擻、活力飛揚的一面,也是學生青春時代的專屬標志。
校服,在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是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炫耀,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紛紛規定學生穿著同樣的衣服上學。[2]
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

感。校服制的實施在素質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一種象徵的意義。校服還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對於避免攀比之風在校園里出現都有積極意義。校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家長對服裝的投入。此外,校服也存在著許多的主要缺點,比如不利於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校服的質量不佳,容易掉色發霉,尺寸並不適合所有人,不方便補訂等等。

⑷ 關於校服的議論文800字

我國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調查與研究
【摘要】進入21世紀10年代中期,各高校學生們的校服是否有必要存在,如果存在是否與以往年代校服不同,是否與國外大學生服裝有所區別;如何把握高校校服設計脈搏,這些都是本論文重點開展研究的。本文通過收集國內有關校服的資料以及採用了不同群體及在校大學生問卷的形式調查現在高校學生對自己的校服所持觀點,得出不同結論並根據這些要求進行探討高校學生服問題的研究,並通過款式色彩材料尺寸上的設計力爭表現出符合中國國情,深受90後大學生們喜歡,注重簡潔、大方、美觀的新型校服。
【關鍵詞】21世紀;大學生校服;設計研究
校服最早出現在日本。當時由於戰爭導致部分家庭生活艱難,學校為了使出身於這樣家庭的學生不會因為自己家庭困難而產生自卑感,於是規定每個學生上學的時候必須穿著相同的衣服。後來這種觀念被大多數學校所接納。
學校文化和形象的代言之一就是校服,校服是一種符號、一種標識、一種身份的象徵。校服的實施,不僅有利於教學管理的統一化、規范化,而且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應與校園環境相協調。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我們集體凝聚力和純朴的精神。近年來,我國校服文化正在普及和發展中,但如何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校服文化,仍是一個應該多方位探討和研究的課題。
一、大學生校服現狀調查
調查過程:通過發放色卡、圖片、調查問卷完成。
1、款式設計風格調查
以中國內地與香港為例,內地多數校服款式陳舊老套,運動服式的校服設計成為「千篇一律」現象嚴重。這種單一形式的校服設計嚴重抑制了大學生們對美的追求,著裝形式上,基本上未脫離高中學習的服飾環節,產生了對學生個性的壓抑感;學生活潑好動、生氣勃勃的特性不能很好的體現。目前校服結構設計多為松垮,缺乏個性。
相比而然,香港各校服百花齊放,水手服式樣的女生校服配上百褶裙以及男襯衫西褲、五花八門的毛背心顏色配以白襪黑鞋,給人感覺新鮮朝氣。
2、體型特徵調查
根據國家標准號型系GB1335-97標准體型分類分為:Y(瘦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22-17cm,24-19cm),A(正常,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6-12cm,18-14cm),B(微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7cm,13-9cm),C(較胖,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11-17cm,13-9cm),D(胖體,胸圍腰圍差男女分別為6-2cm,8-4cm)。
女子體型分類特徵
男子體型分類特徵
例如:對於女子號型而言,160/84A表示身高為160㎝,凈體胸圍為84㎝,胸腰落差為18-14cm之間的屬於A型女性。
調查顯示:A/Y體型占據多數比例。不過顯示,從孩童時代到大學間,每5人中就有一個胖子的現象已經出現。
3、色彩要求
春夏校服多淺色為主,72%的人選擇了白色56%的人選擇了藍色。秋冬校服以深色為主,52%的選擇了黑色,35%的人選擇了紫色。對於校服喜歡什麼風格:
A、日系;B、韓系;C、休閑系;D、運動裝。
調查顯示:65%的同學還是喜歡運動休閑裝,30%喜歡韓系。43%的人認為春夏的服裝價位應在70-90元之間,57%的人認為應在90-120元,55%的人能接受秋冬校服價位在120-190之間。
二、90後校服設計要點
1、從款式上設計要創新。從創新思維下思考設計。校服已經成為體現本國文化的窗口,款式設計都與本地區、本國文化有機地結合。要在校服的設計中不斷加入流行元素。另外,不同地區高校校服在設計時都充分考慮我國不同地域氣候因素,可以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大學校服有較大的款式區別。
校服設計款式主要分為制服式學生裝和運動式(休閑式)學生裝,款式新穎,各系的校服顏色可不同,有個性,體現大學生的特點與活力。
2、色彩搭配要舒適。根據季節變換,穿著舒適,重視色彩和流行時尚的搭配與結合。夏季校服多以淺色為主,冬季校服以深色為主。
3、從服裝面料上設計要體現出舒適透氣、易洗耐穿原則。
4、從配件上設計考慮的因素就相應多了一些,如配件應該體現時代感,將時尚以及校園文化特色融入其中,配飾是設計的一個亮點,校標、領帶、裝飾帶被認為是校服應有的配件,Logo應結合校園特色。
5、質優價廉而耐穿原則。質優,就是服裝結構設計與工藝設計的合理性,校服加工質量校服是陪伴學生多年的服裝,但一些質地粗糙、不吸汗、起靜電的服裝面料,讓穿著者有明顯的不適感,對學生身體健康不利。此外,還有穿著不久就開線、破損等問題,甚至有被校服中的斷針扎傷的案例。
6、設計特點。90後大學生校服設計要注重加入符合校園文化及90青年人活潑、積極、向上的特點,可將時尚元素其中設計中。90後大學生是早晚都是准職業人,具有學生成人等多重特點的人群,所以在考慮其校服設計是要考慮其心理特徵、形體特徵、身份特徵及經濟承受能力,這些都是高校校服設計者充分需要考慮的。

⑸ 高中作文,議論文,對於穿校服的議論。

第一 引出主題,說出你的議論題材
第二 利與弊(可以通過有說服力的故事,事例來說明)
第三 發表自己的觀點

⑹ 語文書上杜甫的畫像被塗鴉 根據這件事寫一篇議論文800字 採納了追加50 要錢勿擾 最好原創

杜甫突然在網路爆紅,關於他的塗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在這些對語文課本圖片的「再創作」里,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托……被網友戲稱為「杜甫很忙」。
小題1:發泄情緒,緩解壓力;童心未泯,發掘快樂;有創造的沖動,作創作的園地;對人不尊重,缺乏應有的禮貌等。
小題1:傳統文化教育不夠;校園德育教育缺失;低俗文化流行;語文教育過於刻板等,至少三點。例子略。

⑺ 學生在校服上塗鴉創作,應該鼓勵還是禁止

學生在校服上塗鴉秀個性

四中高一年級語文老師顏婷婷說,有的學生在校服上畫卡通人物,就像一幅藝術作品。通過一件普通的校服展示出學生的才能,這能夠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校服不宜太張揚,整齊劃一才好。」諸葛亮中學副書記劉聖勇認為,塗鴉過的校服可以在校外穿,在校內穿則比較雜亂。同時,如果衣服上所加的字詞、英文字母等表述不妥,有可能被其他同學取笑。

學校:只要內容健康,不反對

四中辦公室副主任劉建功認為,在校服上塗鴉可讓學生放鬆心情,並且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個性。有的學生會請有美術特長的同學在自己的校服上畫畫,在此過程中可增進友誼。

昨日下午,四中高一年級為學生發放了新校服。高一年級主任李先軍表示,只要內容健康,他並不反對學生在校服上塗鴉。他建議學生在校服上寫一些有勵志作用的話語等,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⑻ 求「校園塗鴉」表達積極內心世界的素材

新聞網訊 一個動感的七喜小人踩著炫酷的滑板,醒目的紅漆刷出大大的「囧」字、符號與字母齊飛的抽象圖畫。這些形式的各異的搞怪塗鴉開始在校園里出現。

喻園的塗鴉生態

「建規那邊的塗鴉很有感覺,其中有一副圖是學校里各種人的剪影,很能反映校園的獨特氣息,像一副濃縮的照片;公管學院附近咖啡店上的塗鴉是用顏料刷上去的,很簡單,有塗鴉的風格,但是不好看,太單調;絕望波橋洞下的塗鴉很有破壞環境的嫌疑。」這是我校手繪PUP社團社長周萌對我校部分塗鴉作出的評價。但事實上我校公共場所的塗鴉都不是該社團成員所為。「我們學校作為工科強校,這類文化的創作氛圍很淡,況且在公共牆上創作我們拿不定會否被准許。」目前手繪PUP的塗鴉作品集中展示在衣服,帽子,鞋子,白布,文具等日常生活用品上。

塗鴉是「可以接受的行為現象」

提起塗鴉,大部分學生會不約而同地想到絕望坡橋洞內的塗鴉。對於這里的塗鴉,外國語學院09級的新生賀可立認為,形式比較好,但是沒有思想的連續性。而另一位新生李彤認為不夠專業,沒有可看性,效果不誇張。路過的其他行人則給出了「不整潔」「太亂了」「 有點意思」之類的評價。對於塗鴉,記者隨機訪問了數十位同學,絕大部分同學都表示可以理解接受,但是不能提倡亂塗亂畫,但期待在校園里看到有質量、有代表性的塗鴉。

塗鴉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社會藝術」

「雖然塗鴉目前還比較小眾,走的是街頭路線,但事實上,塗鴉也是一種手繪藝術,不僅可以起到裝飾作用,也可以用作商業宣傳。」周萌這樣向我們解釋了她眼中的塗鴉。作為「專業人士」,她認為塗鴉是一種很好的創作形式,希望能在校園學生中得到推廣。去年,手繪PUP 社團准備包下絕望坡橋洞的牆面進行創作,推廣宣傳校園塗鴉,但他們不知道可以聯系哪些部門接洽,就擱置了。「沒想到6月大四畢業遊行期間,這個完美的創作空間就被破壞了。」周萌惋惜地說。目前,周萌正在緊地始籌備下個月的「華工杯校園塗鴉大賽」,

讓塗鴉引領新潮的校園文化

據了解,在同濟校區內基礎醫學院的2號樓,就有一幅蔚為壯觀的塗鴉作品。很多同學說,這是校園內的一道別致風景

⑼ 求一些關於校服亂塗亂畫的作文素材,急!!!

窩上學時 學校校服是白色襯衣 我學美術的 我在後面畫了血羅漢

⑽ 《穿校服的利與弊》800字議論文

1.
不利於學生個性的培養
2.
不利於創新精神的培養
3.
在崇尚個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殺了孩子們的審美發展,抹殺了個性
4
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根據生理學刺激反應理論,毫無個性的千人一服,不僅是對孩子個性的抹殺,也是對孩子創造力、想像力的打壓。
5天天穿同一件校服,違反了「事物是變化反展的」哲學道理,
6
大都是運動服之類,學生穿上雖然整齊劃一,但是不見得精神,對提振精神面貌無多大益處
7是校服都是按統一型號生產的,不是量體裁衣;
8學生穿校服,整齊劃一,看上去紀律不錯,其實這僅僅是表面現象。然而,不少領導看中的就是這種虛假的「紀律感」,強令學生穿校服,以顯示治校有方。
9穿校服將使個人所有衣服閑置,造成國家資源的極大浪費。
10穿校服多為強制執行,不利於我國民主制度的建立
11穿校服不利於我國民族服裝產業的發展。
日本
日本的學生制服都非常漂亮,在日本社會形成了一種時尚
美國
對校服要求寬松,學生可以自己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的校服,或者乾脆不穿校服
家長看法
學生不愛穿校服,家長怎麼看?一名家住南京市鳳凰西街150號、醫生出生的曹姓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學生不愛穿,家長也不愛買。他的理由是,現在的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織品,系化纖成份,對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學生極不利。同時,每一學生穿的校服又不是量身訂做,或大或小,或松或緊,有的由於褲子太長,體育課都沒有法子上;有的上裝太寬松,穿出來像個小老頭,男女不分,根本顯不出學生的青春氣息和活力。

與校服塗鴉的議論文素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gone戴過的帽子 瀏覽:475
女裝艾比男裝 瀏覽:64
羊品牌長款女裝大衣圖片和價格 瀏覽:744
外套怎麼拍 瀏覽:499
我想找一個美人魚的校服短袖的 瀏覽:951
襯衫的法式袖口適合什麼人群 瀏覽:798
火焰風衣隱身 瀏覽:353
jk制服裙子長短 瀏覽:945
皮外套怎麼搭配鞋子 瀏覽:528
多少sb織衣 瀏覽:319
大好時光選旗袍劇集在第幾集 瀏覽:884
約會戴什麼帽子 瀏覽:62
明制帽子如何獲取 瀏覽:560
喇叭褲搭配衛衣好看嗎 瀏覽:698
件加大碼女裝胖人服裝批發 瀏覽:198
肥褲子穿著搭配 瀏覽:179
美女制服個人圖片大全 瀏覽:158
淺灰色短袖可以牛仔褲搭配嗎 瀏覽:153
穿校服小姑娘簡筆畫 瀏覽:977
三歲女寶寶不喜歡穿褲子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