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馬鞍肩的織法:
馬鞍肩,顧名思義,是馬鞍狀的「嵌片」銜接領邊和袖子的款式。
這個「嵌片」,可織成針數不多的麻花、鏤空、條紋、平針等花樣。常見男款織6-8cm,女款5-6cm 。甚至可織成1或2針平針。
它可以做到「量體裁衣」,在編織過程中,可多次試穿,織出合體的毛衣。
如果是上往下織,需將領邊分成4個部分:前後片和左右肩。然後用3段式加針法,織育克加針。加針方式常見為M1(=挑起2針之間的渡線,織左/右扭上/下針;少見於kfb或pfb(=在1針中織1下/上和1扭下/上)。
第1段:衣身加針。將肩部花樣看作一個整體,每行/圈,在肩兩側各加1針,整行/圈加4針。加針要松,緊了會使肩部抽搐。加至比人體肩寬窄2-4cm(試穿以確認)。
第2段:袖子加針。將衣身看作一個整體,先每行/圈,在衣身兩側各加1針,整行/圈加4針,一般加個位數以內的次數,加出袖山;然後放慢頻率,每2行/圈加針,至袖子接近袖壯的針數。
第3段:衣身和袖子同時加針。每2行/圈在衣身和袖子都加針,整行/圈加8針,和插肩袖的加針頻率是一樣的。加出腋下弧度,一般加5-10次,直至衣身和袖子都達到了扣除腋下起針外的所需尺寸。
然後分離衣身和袖子,移袖子至廢線,在腋下起針。連接前後片,先織衣身,再織袖子。
優點很多,諸如可量體裁衣、不用縫合、只需要挑針織2隻袖子的時候續2次線、加針次數可隨時調整等:如第3段加針的衣身仍不夠尺寸,可在第2段接近結束時,提前為衣身加針。還可以在第3段加針接近結束時,改為每行/圈加針進行調節等等。
缺點也有,一是第1段加針因頻率過快,會導致平鋪後看,斜肩過於傾斜。二是肩部花樣如果是1-2針,袖山頂點會有凸出來的感覺。這兩個缺陷在穿著時並不明顯,可以忽略。
如果是下往上織,需要反向進行,即分別織衣身和袖子至腋下,再移腋下針目至廢線,連接前後片和袖子,向上織育克減針,按第3、2、1段反向減針,最後縫合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