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的飛機是轉機的北京--溫哥華--多倫多,等到了溫哥華還得取行李,請問一下轉機的全部流程是什麼
不用擔心,你按以下程序走就可以了:
1》 如果你轉機(溫哥華->多倫多)是套票,飛機從北京飛抵溫哥華,快要下降前,飛機上的廣播會通知你轉機的航班將會在哪個閘口登機,你就記牢或直接寫在機票後面;
2》 下飛機後跟人流到移民局(也是海關)辦理入境手續。在你從飛機經過天橋到達機場大樓時,也會有空姐舉著你轉機的航班號牌,指示要轉機的旅客如何轉機;
3》 一經過移民局櫃台後,注意有電子顯示牌告訴你從北京來的航班號在哪條行李輸送帶(號)提取行李;
4》 到行李帶提取行李後,隨便找個穿制服的地勤人員問問,就會告訴你如何轉到候機大樓那邊去。
注意 : 不要往【1】或【2】出口那邊去,【1】是到溫哥華的旅客,【2】是要到被海關審查行李的地區。記住,「口在路邊」,如果不是按以上所說的發展,問問地勤人員就可以了。
祝 一切順利!
❷ 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發展歷史
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的前身是環加拿大航空(Trans-Canada Air Lines),創立於1937年4月10日,同年9月1日首航由溫哥華飛往西雅圖,並載有兩名乘客與郵件。其後環加拿大航空發展成加拿大的國家航空公司。1965年1月1日,正式易名Air Canada。1970年代末,Air Canada成為國營企業(Crown corporation)。
1989年,Air Canada完成私有化。由於Air Canada把業務重點放在國內航線、歐洲和美國航線,故一直沒有正式中文名稱,至1994年,Air Canada開通溫哥華—香港航線,始注冊中文名。當時「加拿大航空」一名已被早在1950年代開通香港經東京往溫哥華線的競爭對手Canadian Airlines注冊,因此Air Canada把中文名定為「楓葉航空」。
1997年,楓葉航空與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與德國漢莎航空(Lufthansa)、北歐航空(SAS)與泰國國際航空(Thai Airways International)等5家航空公司成立「星空聯盟」航空公司聯盟。
2000年1月,楓葉航空收購破產的加拿大航空(Canadian Airlines)並宣布合並,也兼並其中文譯名,把Air Canada的中文名改為「加拿大航空」。2003年4月1日,加拿大航空申請破產保護,2004年9月30日撤銷破產保護,改組後ACE航空控股(ACE Aviation Holdings)成為加拿大航空的母公司。
加航於2004年10月19日公布全新的飛機塗裝及人員的制服。客機被漆上了全新青藍色塗裝,加上新的字體,及把原來墨綠色的機尾塗裝改成青藍色加上紅點襯拓的楓葉標志。
由於燃油價格高企,加航於2005年試行減輕飛機重量以節省燃油開支,曾把一架波音767-200客機去除機身塗裝並加以打磨,使其裸露金屬機身。其後此計劃遭擱置,原因是打磨機身的成本比燃油更貴,再者全金屬銀色的機身塗裝被認為不夠美觀。
❸ 聯航93號航班的注釋
雖然機上總共只有33名旅客,其中一名旅客勞倫·格蘭可拉懷有三個月的身孕,因此一些人把乘客數量計算為34人(不包括機組人員和劫機客)。 聯航93號航班是與加拿大航空的聯營航班,加航航班編號為「加航4085號」。 執行聯航93號航班的飛機是一架波音757-200型客機,在當天早上預定從紐華克國際機場(已改名為紐華克自由國際機場)飛往舊金山的舊金山國際機場。飛機上共有182個座位,但當天只搭載了37名旅客(33名正常乘客和4名劫機犯)和7名機員:包括2名飛行員—正機長傑生·達爾(Jason M. Dahl)、副機長洛伊·荷馬(LeRoy Homer),以及5名空服人員。由於有一名乘客訂了兩個座位,曾被誤認為有38名乘客。4名劫機客都坐在飛機前半段的商務艙。
聯航93班機預定在上午8:00起飛,但由於當天早晨機場起降數量極大而延遲至8:42分才起飛。假如當初准時起飛的話,聯航93班機將會和其他三架飛機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遭到劫機並且撞擊目標,飛機上的乘客也不太可能會有機會組織反擊。
飛機在09:02到達了35,000英尺的巡航高度。09:24,聯航93號班機從航空運輸管制中心那裡接獲了警告訊息:「小心任何人侵入駕駛艙,有兩架客機已經撞上世界貿易中心」;09:26,飛行員向航管中心要求證實以上訊息,這是航管中心從聯航93號班機所聽到的最後一次訊息。
到了大約09:28的時候,位於克里夫蘭的空中管制中心聽到機長傑生·達爾大叫「滾出去」,隨之而來的則是駕駛艙內一陣騷亂聲以及聽似尖叫的聲音。在40秒之後又有更多尖叫聲傳來,而且這段期間里飛機高度劇降了約700英尺(約210米);空中管制人員試圖連絡駕駛艙,但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機艙的通話錄音記載只會保留30分鍾的長度,因此聯航93號班機的通話紀錄最早是從09:32開始的。在09:32時空中管制中心聽到一個帶有阿拉伯口音的男子——可能是齊亞德·賈拉——透過無線電喊道:「各位女士和先生們,這是機長廣播,請留在你的座椅上,保持坐下。我們在飛機上有一顆炸彈,所以給我坐下。」(賈拉很可能是企圖將這段訊息廣播給客艙里的乘客,但不曉得自己其實是在跟空中管制中心通話)。聯航93號班機接著調轉航向朝向東方,並且開始降低高度。在09:39時空中管制中心聽到賈拉說道:「噢,這里是機長廣播,我希望你們都坐在座椅上。飛機上有一顆炸彈,我們現在正飛回機場,到時我們也會提出一些要求……(無法辨識的聲音)……請保持安靜。」接著就再也沒有通話傳出了。
許多劫機後發生的事情都是透過那些乘客和空服員與地面的電話錄音所推測而出的,之中許多通話都是透過乘客座椅附設的信用卡付費電話。在大約09:32開始,也就是飛機已經起飛50多分鍾後,驚慌的乘客和空服員開始以電話向地面聯絡。乘客們開始打電話的時間大致與賈拉對乘客廣播「各位女士和先生,這是機長廣播,請留在你的座椅上,保持坐下。我們在飛機上有一顆炸彈,所以給我坐下」的時間相同。劫機客也察覺到乘客們正在打電話,但他們似乎對此並不在意。
總共有10名乘客和2名空服員打了電話,提供訊息給他們的家人、朋友、以及其他許多地面的人員。這與其他三班飛機相當不同,在那三班飛機上很少有乘客打了電話。藉由這些通話紀錄,在事後的調查中人們也因此能夠推測出當時聯航93號航班發生了什麼事情、還原現場的情況。所有打了電話的人都說機上只看到三名而非四名劫機客,一般推測這是因為其中一名劫機客(或許是坐在商務艙最前排1B座位、負責駕駛飛機的賈拉)在進入駕駛艙後就沒有再出來過,所以並沒有被其他乘客看見。
在客艙里,三名劫機客都戴著紅色的布頭巾,將大多數乘客和空服員趕至飛機的後半部,兩名劫機客還手持小刀。乘客指出第三名劫機客還帶有一個小箱子,劫機客們宣稱那是炸彈,然而通話中便有一名乘客表示懷疑炸彈可能是假的。在劫機開始的時候還有一名商務艙的乘客遭到刺殺,在通話中並沒有人知道這位旅客的名字,但官方調查報告推測他是馬克·盧森堡——因為他是唯一一位沒有打電話的商務艙旅客。除此之外有一名空服員—或許是空服員座艙長黛伯拉·威爾許,在劫機開始時被劫機客們扣留在駕駛艙,並且和正副機長一同被刺殺了。
透過機上的信用卡付費電話和手機,乘客們開始得知其他三班飛機——美國航空11號班機、聯合航空175號班機、以及美國航空77號班機都已遭劫機並且撞擊了建築物。
其中一名商務艙的旅客湯姆·伯內特前後打了四通電話給他的妻子,她又打給了聯邦調查局。伯內特在電話中指出一名男性乘客已經被刺死,他接著詢問妻子其他飛機發生了什麼事情,在第四通電話的結尾他這樣對妻子說道:「別擔心,我們即將會展開行動的。」
另一名商務艙的旅客馬克·賓漢用信用卡付費電話打給了他的母親,告訴她有三名劫機客挾持了飛機,並在電話中透露:「他們宣稱他們擁有一枚炸彈」,但他並沒有透露太多有關劫機客的細節。賓漢與地面的通話最後突然中斷,並且再也沒有回電給他的朋友和親人。
還有一名商務艙的旅客愛德華·菲爾特則打電話給911緊急救助電話,向他們詢問有關劫機客的情報,他的通話也在一半中斷。
有一名經濟艙的乘客傑瑞米·葛力克則打給居住在紐約市的妻子,並且指出機上有三名劫機客,其中一人還在腰間綁了一個紅色的小盒子,宣稱那是一枚炸彈。傑瑞米詢問妻子是否真的有飛機撞進了世界貿易中心,因為他有聽到其他的乘客都這樣說道。他接著透露他將會參與乘客們組織的「沖鋒」(進攻駕駛艙)。
一名乘客琳達·格羅倫德當時正與她的男朋友約瑟夫·德洛卡坐在一起,她打給了她姐姐艾爾莎。格羅倫德說機上發生劫機,並說其他的乘客已經知道世界貿易中心發生的事情,而且他們正在表決要不要採取行動。
一名乘客伊麗莎白·瓦尼歐則打給她的繼母,跟她講了4分半的電話。在通話的最後她說他們正准備要攻入駕駛艙,所以她必須掛斷電話了。。其他向地面的親屬打了電話的人還包括空服員西西·萊莉斯以及桑德拉·布萊德夏。乘客勞倫·格蘭可拉則打給她的丈夫,留了一通語音訊息告訴他「飛機上出了問題」。空服員們也在電話中提到要以沸騰的熱水來對付劫機客。
聯航93號班機的高度紀錄
一名經濟艙的旅客陶德·比默試著以座椅後的信用卡付費電話向外界連絡,但他的電話被轉給一名地面客服中心的值班人員,值班人員又把電話轉給客服中心主管麗莎·傑佛遜。比默指出有一名乘客已經被殺害了,並且稱有一名空服員告訴他正副駕駛都已經被趕離駕駛艙、而且很可能已遭刺傷。他打電話時正好是劫機客將飛機轉向東南方的時候,飛機的突然轉向還使比默嚇了一跳。之後他還告訴值班人員有一些乘客正計劃要「制服」那些劫機客。依據傑佛遜的說法,比默在電話中最後喊出的一句話是:「你們准備好了嗎?大家上啊!」。「Let's roll」這一詞在911事件後也因此在美國家喻戶曉,並且成為美軍攻打阿富汗的基地組織時的行動代號。
在那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就無從得知了,但是依據黑盒子的記載,在乘客們得以攻入駕駛艙之前劫機客們便已開始將飛機朝地以墜毀飛機。雖然乘客們最後是否成功進入駕駛艙並無從得知,但顯然是他們的行動迫使了劫機客們改變最初的目標。
只有兩通電話是用手機打的,一通是來自愛德華·菲爾特、一通則是空服員西西·萊莉斯打的,兩人都是在9:58分打的,在那之後不久飛機便墜毀了。在這個時候飛機處於大約海拔5,000英尺的高度,飛機墜毀的田地則約有海拔2,350英尺的高度,兩通手機電話都只持續了1-2分鍾的時間,接著就中斷了。中斷的時間也和飛行紀錄中飛機遽升的時間相吻合,在飛機遽升至大約10,000英尺後便突然開始遽降,不久後便撞擊至地面。
❹ AIR CANADA怎麼樣
每次坐加航的飛機都很感慨,怎麼就不能見些年輕漂亮的空姐呢。真是的,在等飛機的時候常看到國航啊,泰航啊什麼的,都那麼漂亮,制服也好看。再看加航,唉,要不是因為直飛剩時間,一定要坐別的航空公司的飛機。食物也不好吃,從北京起飛還好些。最氣憤的是上次飛東京轉機去上海,飛機晚點7個多小時,結果到東京已經深夜了,也就耽誤了去上海的飛機。加航倒是安排了住處,可是連個簡單的道歉和賠償都沒有,氣死了。飛機上有個才4歲的男孩發高燒,都吐些沫子了,空乘人員連管都不管,人家媽媽要多些水說給孩子喝,他們也只給一小杯,告訴說沒有瓶子的水。真是扯蛋。那他們倒的水是從哪裡來的?還有個台灣的媽媽帶著骨折的兒子會台灣做手術,聽說預約那個醫生要提前一年,結果因為飛機晚點,手術也耽誤了。在機場等待的時候給了10圓代金卷(連個漢堡包都買不了)。(這不是發生在北京機場)現在加航雇了些移民做空乘人員,比以前好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