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司法解釋搶帽子

司法解釋搶帽子

發布時間:2021-06-07 22:51:02

1. 搶奪罪的性質特徵

1、搶奪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是否屬於被害人合法所有或者持有,在所不問。其侵害的對象是公私財物。這種財物必須具有能被搶走,能被移動的特點,故僅限於動產。不動產及具有經濟價值的無體物,例如:房屋,土地,公路,電力都是無法奪走的,不能成為搶奪罪侵犯的對象。但與不動產可以分離之物,例如:住宅的門窗,田地上的果實,仍可成為搶奪罪侵害的對象。刑法對搶奪另有特別規定的對象,如刑法第127條規定的公然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的」;或者搶奪「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原體等物質」;第280條規定的搶奪「公文,證件,印章的」;第329條規定的搶奪「國家所有的檔案的」;第375條規定的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的」;第438條規定的搶奪「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的」,因所侵犯的客體各有不同,所以應按規定分別定罪處刑,不屬於本罪侵犯的對象。
2、搶奪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乘人不備,公然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其特點是:(1)必須是公然奪取。這是指犯罪嫌疑人當著公私財物持有者的面,乘其不備,公開奪取其財物的行為,公然奪取是搶奪罪區別於盜竊罪的秘密竊取的一個重要標志。所謂公然,主要是針對財物持有人而言。犯罪嫌疑人在大庭廣眾之下,「飛車搶奪」行人的挎包,手機等,或搶奪商場營業櫃台上擺放的商品,可謂是公然搶奪。犯罪嫌疑人闖入他人住宅,面對房主一人在家,奪取其桌上放置的手機,或者深夜在僻靜的小巷內搶走一婦女的挎包,雖然無旁人在場,也是公然搶奪。因此,搶奪以當著持有人的面進行為必要。如果乘持有人不在的時候,即使是不避他人,不怕被別人發現的情況下,取走其財物,仍屬秘密竊取性質。(2)搶奪是一種強力行為,因為不實施強力奪取,就不能實現財物的非法轉移。但必須以不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脅迫的手段為前提。這是搶奪罪區別於搶劫罪的顯著標志。我們在司法實踐中要注意分清搶奪與搶劫在使用輕微暴力的行為的界限。刑法第267條規定,搶奪罪以數額較大為構成犯罪的重要條件。搶奪的情節也是認定是否構成犯罪的依據之一如果數額不大,情節輕微的,不構成搶奪罪。例如,有的下崗職工因生活無著,偶爾搶奪少量的豬肉,大米等物品,可以進行批評教育,或給予行政處罰。有的出自尋釁滋事的動機,搶奪他人的眼鏡,頭飾,帽子等,數額不大,固然也不能定為搶奪罪。
另外,搶奪罪的既遂,未遂,應以財物是否已經脫離了持有人的完全控制,支配和犯罪嫌疑人是否實際控制為准。可以不考慮犯罪嫌疑人搶奪到手後,對財物佔有時間的長短,即使被追趕就丟贓逃逸,也應視為既遂。
3、搶奪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搶奪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並以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為目的。如果不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諸如:為臨時急用而搶奪他人財物,用後歸還的;誤認他人之物為己物,或者有權取得之物,為排除已被他人佔有的障礙而公然索取的;債權人聲稱為抵債,扣押而公然奪取債務人財物的,等等,因都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不能以搶奪罪定罪,只能作民事糾紛處理。
構成搶奪罪的必要條件是: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數額不大,或者沒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不構成犯罪。
犯搶奪罪的法定刑:3年以下;拘役或管制;3至10年;10年至無期徒刑。
刑法第267條第二款:「攜帶凶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定定罪處罰。」也就是要按照搶劫罪定罪處罰。所稱的「攜帶凶器」是指在搶奪時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凶器的行為。攜帶凶器本身就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攜帶凶器往往會使被害人產生恐懼感或者精神強制,造成被害人不敢進行反抗。因此,這種行為實質上,是一種脅迫行為。犯罪嫌疑人往往因攜帶凶器而有恃無恐,進行搶劫。一旦被害人反抗,或者在被公安幹警抓捕時,或者被見義勇為的人民群眾制止時,犯罪嫌疑人則會使用凶器,因此可以說這種行為是以暴力作後盾的。由於犯罪嫌疑人攜帶凶器搶奪,不僅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所有權,而且對他人的人身也構成了威脅,其危害程度較之普通的搶奪行為大得多,並且具有一定的搶劫罪的特徵。中國刑法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所以規定對攜帶凶器搶奪的,依照搶劫罪定罪處罰。

2. 治安處罰條法第四十九詳細解釋

治安處罰條法第四十九條詳細解釋: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盜竊。盜竊行為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危害嚴重,為了嚴厲打擊盜竊犯罪分子,《刑法》規定了盜竊罪,對於那些在公共場所掏兜割包等小偷小摸行為,也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給予治安處罰。

「盜竊」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構成盜竊行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行為人如果沒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如將他人的財物誤認為是自己的而佔用的,或者明知是他人財物不問自取,用後立即歸還的,不屬於盜竊行為。

(2)行為人實施了秘密竊取的行為。秘密竊取就是行為人採用不易被財物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他人發現的方法,將公私財物非法佔有的行為,如溜門撬鎖、挖洞跳牆、潛入他人室內竊取財物、在公共場所掏兜割包等。

(3)行為侵犯的對象是公私財物。「公私財物」包括國有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和私人所有的財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公私財物還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等。

二、詐騙。「詐騙」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得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行為的主要特徵是:行為人實施了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使財物所有人、管理人產生錯覺,

信以為真,從而似乎「自願地」交出財物的行為。虛構事實就是捏造不存在的事實,騙取被侵害人的信任,虛構的事實可以是部分虛構,也可以是全部虛構。隱瞞真相就是對財物所有人、管理人掩蓋客觀存在的某種事實,以此哄騙其交出財物。

實際執法中要注意區分詐騙行為與債務糾紛的界限:二者的根本區別在於債務糾紛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只是由於客觀原因,一時無法償還債務;詐騙行為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不是因為客觀的原因不能歸還,而是根本不打算償還。

三、哄搶。近年來聚眾哄搶公私財物的案件時有發生,個別地方甚至出現哄搶國家、集體所有的煤炭、林木、倉儲、運輸的貨物、物資、鐵路器材等情況,對這種行為予以處罰是十分必要的。哄搶行為具有以下特徵:

(1)行為人明知是國家、集體、公民所有的財物,出於非法佔有的目的,一哄而上,乘亂或者乘危急搶走公私財物的。至於行為人的動機則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出於泄憤報復,有的出於眼紅嫉妒,有的是出於佔便宜的心理等。

(2)參加哄搶的人數較多。少則幾個人,十幾個人,多則上百人、上千人。

(3)行為人實施了採取哄鬧、滋擾或者其他手段,公然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這一行為具有公然性,哄搶者並不刻意掩飾、隱瞞其哄搶行為,而是公開實施,造成公私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無法阻止、無力阻止而亂拿亂搶的狀態。

四、搶奪。搶奪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侵犯財產權利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嚴重侵犯了國家、集體和公民的合法財產權,必須予以嚴厲打擊。「搶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公然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搶奪行為的主要特徵是:

(1)行為人必須是故意的,以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為目的。如果行為人不是為了非法佔有財物為目的,而是為了戲弄他人取樂奪取他人財物的行為,如把他人的頭巾、帽子等物搶了就跑,逗引他人追趕,事後歸還等,則不屬於搶奪行為。

(2)行為人實施了乘人不備,公然奪取他人財物的行為。所謂公然奪取公私財物,一般理解為行為人當著公私財物所有人或者保管人的面,乘其不備,公開奪取其財物。在財物被奪的一瞬間,被侵害人立即意識到財物的損失。

五、敲詐勒索。敲詐勒索,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對公私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勒索公私財物的行為。敲詐勒索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行為人必須使用威脅或者要挾的方法勒索財物,這是敲詐勒索的最主要的特點。威脅或者要挾,是指通過對公私財物所有人、保管人及其親屬實行精神上的強制,使其在心理上產生恐懼或者壓力,不得已而交出財物。

威脅或者要挾的內容可能涉及被侵害人諸多方面,包括合法與非法利益,如以將對被侵害人及其親友的人身實施暴力相威脅;以將毀壞被侵害人人格、名譽相威脅;以將毀壞財物相威脅;以揭發被侵害人的隱私或弱點相威脅;

以栽贓陷害相威脅等。威脅或者要挾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還可以通過第三者轉達;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暗示。

(2)行為人必須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如果是其他目的,如債權人為討債而威脅債務人的,則不屬於敲詐勒索行為。

六、故意損毀公私財物。故意損毀公私財物,是一種常見的危害社會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不僅僅由於公私財物被毀滅、損壞而使社會財富減少,給國家和公民個人造成一定的損失,而且還在於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引發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必須予以打擊。

「故意損毀公私財物」,是指非法毀滅或者損壞公共財物或者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物的行為。故意損毀公私財物行為必須具有以下特徵:

(1)行為人必須是故意,即具有損毀公私財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是過失損毀公私財物的,不屬於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行為。

(2)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行為。「損毀」包括損壞和毀滅。「損壞」是指使物品部分喪失價值和使用價值。「毀滅」是指用焚燒、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喪失其價值和使用價值。

(3)行為侵犯的是公私財物所有權關系,侵犯對象是公私財物。但是對於破壞某些特定的公私財物,則侵犯了其他客體,不能以損毀公私財物的行為予以處罰。

根據本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2)司法解釋搶帽子擴展閱讀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第四十四條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精神病人、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3. 詐騙罪的構成

法律上沒有「經濟詐騙罪」的說法,我國現行法律上所講的經濟詐騙主要分一般詐騙、合同詐騙和金融詐騙,那麼經濟詐騙罪所構成的條件有哪些?1、客體要件。經濟詐騙罪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必須涉及到公私財物的所有權的時候才能算是經濟詐騙罪,而有的犯罪活動不涉及到所有權的問題的時候則不屬於本罪的范疇。而從犯罪對象上來說,犯罪對象僅限於國家、集體或者個人財物。2、從客觀要件上來說,在犯罪方法上使用是欺詐方法來非法獲取財物的所有權,而從形式上來說主要有虛構事實和隱瞞真相兩種情況,通過這兩種方法來使行為人作出錯誤的行為。3、主體要件,經濟詐騙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只要是達到了法定的刑事責任年齡,並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本罪。4、主觀要件,在犯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所致,以非法佔用公私財物為目的,因此在主觀要件上具有故意性。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4. 關於故意傷人罪

那個人現在還在威脅你的生命安全的話,我建議你去法院起訴,

最好有醫院診斷證明書證明,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證明。

有法醫的證明鑒定比較好,像你說的有第三者在場,應該說已經有了人證。

而且他家還有血跡,應該可以提取吧。

人身傷害訴訟時效,才過了半個月,肯定是不存在超過的。

PS:《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5. 名偵探柯南那群FBI是怎麼回事啊,是不是還有一個叫秀一,我要所有有關FBI的集數,拜謝各位了

美國聯邦調查局,英文全稱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英文縮寫FBI。但「FBI」也不僅是局稱的縮寫,還代表著聯邦調查局堅持貫徹的信條——忠誠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是聯邦警察。

美國聯邦調查局是美國司法部的主要調查機構,俗稱為事務所,它的職責是調查具體的犯罪。美國聯邦調查局也被授權提供其他執法機構的合作服務,如指紋識別,實驗室檢查,和警察培訓。根據美國法典第28條533款,授權司法部長「委任官員偵測反美國的罪行」,另外其它聯邦的法令給予FBI權力和職責調查特定的罪行。FBI現有的調查司法權已經超過200種聯邦罪行。十大通緝犯清單從1930年起就已經公布於眾了。 FBI的任務是調查違反聯邦犯罪法,支持法律。保護美國調查來自於外國的情報和恐怖活動,在領導階層和法律執行方面對聯邦,州,當地和國際機構提供幫助,同時在響應公眾需要和忠實於美國憲法前提下履行職責。對內,全權負責維護國家安全和防範有組織的恐怖主義活動;對外,積極協助美國國防部軍事情報局(M.I.A., Military Intelligence Agency,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及美國中央情報局(C.I.A.,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防範並打擊一切可能危害到美國國家安全的情報和軍事活動。FBI的官方使命是:通過調查違反聯邦刑法的行為來維護法律,保護美國免受外國間諜和恐怖分子活動的威脅,為聯邦、州、地方或國際機構提供領導和執法幫助,並且能按照公眾的需要且在遵守美國憲法的前提下履行上述職責。在FBI每次調查的情報資料後,遞交適當的美國律師或者美國司法部官員,由他們決定是否批准起訴或其它行動。其中五大影響社會的方面享有最高優先權:反暴行,毒品/有組織犯罪,外國反間諜活動,暴力犯罪,和白領階層犯罪。FBI曾經有不純的歷史,即支持法律,有時候又破壞它。但在大多數美國人的通常印象里,它是打擊罪行最有效的機構。專門特工的人員每年都在增長,現在已經超過11000名成員。大多數專門特工駐在外國,作為大使法律隨員在美國使館工作,FBI自稱為「LEGATS」。http://ke..com/view/88.htm
看看491 紅與黑的碰撞 開端
492 紅與黑的碰撞 血緣
493 紅與黑的碰撞 絕叫
494 紅與黑的碰撞 冥土
495 紅與黑的碰撞 昏睡
496 紅與黑的碰撞 侵入
497 紅與黑的碰撞 覺醒
498 紅與黑的碰撞 攪亂
499 紅與黑的碰撞 偽裝
500 紅與黑的碰撞 遺言
501 紅與黑的碰撞 嫌疑
502 紅與黑的碰撞 潔白
503 紅與黑的碰撞 決死
504 紅與黑的碰撞 殉職
就知道了

6. 廣西搶奪罪怎麼判,

搶奪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公開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是中國刑法第五章侵犯財產罪中的一項罪名,是介於盜竊罪與搶劫罪之間的一種犯罪形態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在此點上本罪與搶劫罪不同;本罪只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而不危害人身安全,屬單一客體。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一般的財物,如金錢、物品等,不包括槍支、彈葯、公文、證件、印章等特殊物品,否則不構成本罪。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乘人不備,出其不意,公然對財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不及抗拒,而取得數額較大的財物的行為。搶奪行為必須公然進行,但不是指必須在不特定人或多數人面前實施搶奪行為,而是指公開奪取財物,或者說在被害人當場可以得知財物被搶的情況下實施搶奪行為。搶奪行為是直接奪取財物的動機,即直接對財物實施暴力而不直接對人的身體行使暴力;實施搶奪行為的,被害人可以當場發覺但來不及抗拒,而不是被暴力制服不能抗拒,也不是受脅迫不敢抗拒。這是搶奪罪與搶劫罪的關鍵區別。即使行為人奪取財物的行為使被害人跌倒摔傷或者死亡,也不成立搶劫罪;對傷害與死亡結果另成立其他犯罪的,視情況從一重論處或者與搶奪罪實行數罪並罰。但是,如果行為人攜帶凶器搶奪的,則應以搶劫罪論處。奪取的對象必須是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如果搶奪財物的數額不大,就不以犯罪論處;如果故意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則不成立搶奪罪,而屬於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佔有公私財物。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侵害公私財產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至於搶奪的動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為了自己享有而搶奪,為了幫別人而搶奪,不管犯罪的動機如何等。只要行為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就具備了搶奪罪的主觀要件。 搶奪罪的性質特徵1、搶奪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是否屬於被害人合法所有或者持有,在所不問。其侵害的對象是公私財物。這種財物必須具有能被搶走,能被移動的特點,故僅限於動產。不動產及具有經濟價值的無體物,例如:房屋,土地,公路,電力都是無法奪走的,不能成為搶奪罪侵犯的對象。但與不動產可以分離之物,例如:住宅的門窗,田地上的果實,仍可成為搶奪罪侵害的對象。刑法對搶奪另有特別規定的對象,如刑法第127條規定的公然搶奪「槍支,彈葯,爆炸物的」;或者搶奪「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原體等物質」;第280條規定的搶奪「公文,證件,印章的」;第329條規定的搶奪「國家所有的檔案的」;第375條規定的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的」;第438條規定的搶奪「武器裝備或者軍用物資的」,因所侵犯的客體各有不同,所以應按規定分別定罪處刑,不屬於本罪侵犯的對象。 2、搶奪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乘人不備,公然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其特點是:(1)必須是公然奪取。這是指犯罪嫌疑人當著公私財物持有者的面,乘其不備,公開奪取其財物的行為,公然奪取是搶奪罪區別於盜竊罪的秘密竊取的一個重要標志。所謂公然,主要是針對財物持有人而言。犯罪嫌疑人在大庭廣眾之 搶奪罪下,「飛車搶奪」行人的挎包,手機等,或搶奪商場營業櫃台上擺放的商品,可謂是公然搶奪。犯罪嫌疑人闖入他人住宅,面對房主一人在家,奪取其桌上放置的手機,或者深夜在僻靜的小巷內搶走一婦女的挎包,雖然無旁人在場,也是公然搶奪。因此,搶奪以當著持有人的面進行為必要。如果乘持有人不在的時候,即使是不避他人,不怕被別人發現的情況下,取走其財物,仍屬秘密竊取性質。(2)搶奪是一種強力行為,因為不實施強力奪取,就不能實現財物的非法轉移。但必須以不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脅迫的手段為前提。這是搶奪罪區別於搶劫罪的顯著標志。我們在司法實踐中要注意分清搶奪與搶劫在使用輕微暴力的行為的界限。刑法第267條規定,搶奪罪以數額較大為構成犯罪的重要條件。搶奪的情節也是認定是否構成犯罪的依據之一如果數額不大,情節輕微的,不構成搶奪罪。例如,有的下崗職工因生活無著,偶爾搶奪少量的豬肉,大米等物品,可以進行批評教育,或給予行政處罰。有的出自尋釁滋事的動機,搶奪他人的眼鏡,頭飾,帽子等,數額不大,固然也不能定為搶奪罪。 另外,搶奪罪的既遂,未遂,應以財物是否已經脫離了持有人的完全控制,支配和犯罪嫌疑人是否實際控制為准。可以不考慮犯罪嫌疑人搶奪到手後,對財物佔有時間的長短,即使被追趕就丟贓逃逸,也應視為既遂。 3、搶奪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4、搶奪罪的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並以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為目的。如果不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諸如:為臨時急用而搶奪他人財物,用後歸還的;誤認他人之物為己物,或者有權取得之物,為排除已被他人佔有的障礙而公然索取的;債權人聲稱為抵債,扣押而公然奪取債務人財物的,等等,因都不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不能以搶奪罪定罪,只能作民事糾紛處理。 構成搶奪罪的必要條件是: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數額不大,或者沒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不構成犯罪。 犯搶奪罪的法定刑:3年以下;拘役或管制;3至10年;10年至無期徒刑。 刑法第267條第二款:「攜帶凶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定定罪處罰。」也就是要按照搶劫罪定罪處罰。所稱的「攜帶凶器」是指在搶奪時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凶器的行為。攜帶凶器本身就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攜帶凶器往往會使被害人產生恐懼感或者精神強制,造成被害人不敢進行反抗。因此,這種行為實質上,是一種脅迫行為。犯罪嫌疑人往往因攜帶凶器而有恃無恐,進行搶劫。一旦被害人反抗,或者在被公安幹警抓捕時,或者被見義勇為的人民群眾制止時,犯罪嫌疑人則會使用凶器,因此可以說這種行為是以暴力作後盾的。由於犯罪嫌疑人攜帶凶器搶奪,不僅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所有權,而且對他人的人身也構成了威脅,其危害程度較之普通的搶奪行為大得多,並且具有一定的搶劫罪的特徵。中國刑法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和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所以規定對攜帶凶器搶奪的,依照搶劫罪定罪處罰。 編輯本段搶奪罪的罪數 實施搶奪公私財物行為,同時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等後果,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刑法規定:攜帶凶器搶奪的,依照搶劫罪定罪處罰。 這里的攜帶凶器搶奪,是指行為人隨身攜帶槍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國家禁止個人攜帶的器械(性質上的凶器)進行搶奪或者為了實施犯罪而攜帶其他器械(用法上的凶器)進行搶奪的行為。罪行處罰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至十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搶奪罪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4、攜帶凶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263條關於搶劫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5、搶奪公私財物達到「數額較大」標准,是不是一定給予刑事處罰? 搶奪公私財物達到「數額較大」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予刑事處罰:1、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屬於初犯或者被教唆犯罪的。2、主動投案、全部退贓或者退賠的。3、被脅迫參加搶奪,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6、行為人搶奪,在哪些情形下屬於酌情從重處罰情節? 1、搶奪殘疾人、老年人、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的財物的。 2、搶奪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等款物的。 3、一年內搶奪三次以上的。 4、利用行駛的機動車輛搶奪的。

7. 這樣是犯罪嗎(正當防衛問題)

要搞清楚什麼是正當防衛
1正當防衛的主觀條件
必須出於正當防衛的目的,比如你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性命
2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
必須對具有社會危害性和侵害緊迫性的不法侵害行為才能實施防衛(比如對方要搶劫你,你反抗了,對方這下要傷害到你性命了)
3正當防衛的時間條件
一定是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才能防衛(比方說某甲正持刀行凶,對之你可以進行正當防衛,但是如果甲已經被抓住,或甲覺得你反抗了,有點害怕就逃了,此時你拿刀飛過去,你就不是正當防衛)
4正當防衛的對象條件(符合,略)
5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重要)
防衛行為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且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不應有的重大損害的,就叫防衛過當,是要付刑事責任的!!!!不過可以減輕或者免除
你是醫生就更明白了
比方說有人要搶劫你,你一開始反抗比如大叫或者反打他,使得對方拿起棍子要打你,你不一定要殺了對方才能保護自己!!!!完全可以在對方腳上,這種不是致命的方式,但卻可以造成對方行為不在繼續,然後你可以逃後報警
自己的行為是可以控制的!!!是完全行為能力人,有判斷能力,能避免就要避免!!!!!!

8. 因涉嫌故意傷人罪被刑事拘留,對於該案件怎樣處理

如果真的什麼都沒做,那當然不成立犯罪。不過,我擔心,你說的什麼都沒有,和警方調查了解的事實會有出入。不過,任何案件都要看證據。既然認為自己的親屬冤枉,那就委託專業刑事辯護律師介入提供法律幫助和辯護。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司法實踐中對本罪的認定和處罰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 行為人有非法故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是構成本罪的關鍵。對此應注意以下兩點:(1)傷害行為的非法性是構成本罪的前提。如果傷害行為是合法的,如正當防衛或者緊急避險過程中造成一定傷害的,則不構成犯罪;(2)本罪故意傷害的必須是他人的身體健康。自傷行為不能構成本罪,特殊情況下可能構成其他罪,如軍人戰時為逃避軍事義務自傷身體的,應按照刑法第434條的規定,以戰時自傷罪論處。

2 構成本罪的傷害程度限於輕傷、重傷、傷害致死三種情況。輕傷以下的輕微傷和一般的毆打行為,不能構成本罪。至於重傷、輕傷、輕微傷區分的標准,應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人體重傷鑒定標准》和《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的規定為准。

3 本罪主體的刑事責任年齡因傷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傷或者傷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責任年齡為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本罪。

4 對於刑法明確規定以其他罪論處的故意傷害行為,應按照刑法有關條款定罪處罰,而不能以本罪論處。

5 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另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犯本罪的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

故意傷害罪的認定問題

1 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主要在以下兩種情形下不易區分:一是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既遂;二是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未遂。區別兩者的關鍵是查明行為人犯罪故意的具體內容:如果行人具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無論是否造成死亡結果,均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只具有非法的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則無論是否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都只能認定為故意傷害。

此外,應注意以下三種特殊情況的處理:⑴對於突然實施犯罪,行為人故意的內容不確定或者顧他人死傷的,一般可按其實際造成的結果定罪。造成傷害結果的,定故意傷害罪;造成死亡果的,定故意殺人罪;⑵因打架斗毆致人死亡的,除了明顯具有殺人故意的按故意殺人罪論處外,一般可按故意傷害致死定罪;⑶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之間的界限確實無法分清的案件,一般可本著疑罪從寬的原則處理。

2 故意傷害(致死)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區別的關鍵在於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故意傷害致死,行為人雖然沒有殺人的故意卻有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意,死亡結果的發生完全是故意傷害行為引起的;過失致人死亡,行為人不僅無殺人的故意,而且也無損害他人健康的故,死亡結果的發生完全是過失行為造成的。

3 對於傷害程度的認定,應注意把受傷當時的傷勢和治療後的結果結合起來綜合評定:當時情嚴重,治療後基本恢復正常或者只形成輕傷結果,應以輕傷論;當時傷情並不嚴重,但雖經治療最終呈重傷結果的,應以重傷論。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故意傷害(輕傷)案件由公安機關

作撤案處理後法院能否再作為自訴案件受理問題的答復

(1994年1月27日)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3)277號《關於故意傷害(輕傷)案件經公訴程序由公安機關作撤案處理的,法院能否再立自訴案件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同意你院的傾向性意見。對於已經公安機關作撤案處理的故意傷害(輕傷)案件,被害人就同一事實提起刑事自訴的,如果符合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和我院1993年9月24日《關於刑事自訴案件審查立案的規定》第二條第(一)項的規定,並未超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立案;不符合立案條件的,則不予立案,並應將不予立案的原因通知自訴人。

此復

陸立輝等故意傷害、妨害公務案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書

(2006)二中刑終字第02318號

原公訴機關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陸立輝,男,35歲,1971年8月14日出生於北京市,漢族,初中文化,無業,住本市門頭溝區號;曾因犯盜竊罪於1992年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因犯盜竊罪於1999年3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於2005年7月2日經減刑釋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05年12月19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馬東興,男,27歲,1979年10月6日出生於北京市,漢族,初中文化,農民,住本市房山區號;曾因犯搶劫罪於2000年4月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二千元,於2003年10月10日經減刑釋放。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05年12月19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張衛峰,男,31歲,1975年7月5日出生於吉林省蛟河市,滿族,初中文化,無業,住吉林省蛟河市。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05年12月19日被羈押,次日被刑事拘留,2006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在北京市朝陽區看守所。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犯故意傷害罪、妨害公務罪一案,於2006年11月3日作出(2006)朝刑初字第2373號刑事判決。宣判後,在法定期限內,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均不服,分別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了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認為本案的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決認定: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等人酒後在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四環輔路邊,因交通問題與北京巴士公司710車隊司機張軍傑(男,25歲,河南省人)發生糾紛,後被告人陸立輝等人持彈簧鎖對張軍傑進行毆打,致張軍傑「頭皮裂傷,多發軟組織損傷,腦震盪」,經刑事科學技術鑒定屬輕微傷,乘客劉躍彪(男,35歲,內蒙古自治區人)上前勸阻,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即對劉躍彪進行毆打,致劉躍彪「頭皮裂傷,多發軟組織損傷,腦震盪」經刑事科學技術鑒定屬輕傷(偏重)。當朝陽分局酒仙橋派出所民警王建民(男,42歲,北京市人)、閆立勝(男,31歲,北京市人)接報警後到達現場處置該案件時,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對執行公務的王建民、閆立勝進行謾罵、推搡、毆打,致閆立勝多處軟組織挫傷,當眾將二位民警的制服撕壞,後三被告人被當場抓獲歸案。

在朝陽法院審理期間,經調解,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賠償了(由親屬墊付)被害人劉躍彪醫葯費、誤工費、整容費、繼續治療費等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24 000元;賠償被害人張軍傑醫葯費人民幣2000元。

一審法院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

1、被害人張軍傑的陳述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張軍傑駕駛710路公交車行至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時,因其沒有讓一輛逆行倒車的小公共汽車,指揮倒車的胖男子在車下罵張軍傑後又倒在了地上。張軍傑停車後從小公共汽車上下來幾名男子,其中一名男子從車窗戶爬進公交車用彈簧鎖抽打其頭部。後張軍傑被人拖下車,有人繼續對其拳打腳踢,待其清醒後看見幾名男子在謾罵、推搡警察。經張軍傑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打傷其頭部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指揮倒車,後對其謾罵並倒在地上的男子。

2、被害人劉躍彪的陳述及辨認筆錄證明:上述時間、地點,劉躍彪所乘坐的710路公交車與一輛小公共汽車發生了糾紛,從小公共汽車上下來五六名男子上車打公交車司機,其中一名穿皮夾克的男子用一把彈簧鎖打了司機的頭部,司機的頭部就流血了,幾名男子又將司機拉到車下對其拳打腳踢。劉躍彪上前勸阻,對方又對劉躍彪進行毆打,其中一名矮胖男子抓住劉的衣領,將其拉到路邊的護欄處打,穿皮夾克的男子用彈簧鎖將劉左眼眉骨處打傷,一名高個胖子揪住劉的衣領說「你認識我是誰嗎,讓你認識認識,給我打他」。後矮胖男子又用彈簧鎖將劉躍彪左前額打傷。在被路人勸開後,幾名男子又繼續毆打710路公交車司機,後二名民警趕到上前制止,幾個人不聽勸阻,其中穿皮夾克的男子還拿一水泥塊要砸二名警察,並打了其中帶眼鏡的警察一個耳光,把警察的帽子打掉了,後又將該警察的警服扣子、警號扯掉。另一高胖男子和一矮胖男子對另一名警察推搡、謾罵,並將該警察的制服扣子、肩章、警徽扯掉。後又有警察趕到將幾名男子抓住。經劉躍彪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毆打張軍傑、打傷其左眉骨,後又持水泥塊企圖打民警、打帶眼鏡民警一耳光的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將其前額打傷並謾罵拉扯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揪住其衣領說「你認識我是誰嗎?讓你認識認識,給我打他」並對其進行毆打,後又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3、被害人閆立勝、王建民的陳述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二人接布警後駕駛警車趕到現場,看見一矮胖男子和一滿臉是血的男子扭打在一起,二人亮明身份後上前勸阻。矮胖男子不聽勸阻繼續毆打對方並對閆立勝、王建民進行謾罵。從旁邊過來一名穿黑色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閆立勝、王建民,被攔住後,該人打了閆立勝一耳光,將閆的警帽打掉,後又對閆進行踢打、揪扯、謾罵。同時又過來一高一矮二名男子對閆、王進行揪扯、推搡,閆、王的警銜、警號及扣子被扯壞。後增援的民警趕到,將三名男子抓獲。經閆立勝、王建民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水泥塊欲打民警,後打了閆立勝一耳光並拉扯、踢打閆的穿黑色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毆打被害人,對民警進行謾罵、拉扯、推搡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拉扯、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4、證人康建青的證言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其和張軍傑一起出車,當日16時許,車行至東風北橋時被一輛無牌照的中巴車別到了路邊,一名矮胖男子躺在他們車的左後輪處。中巴車上的幾名男子上車就打張軍傑,其中一名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把彈簧鎖打了張軍傑頭部一下,後幾名男子又將張拖到車下繼續毆打。車上的一名乘客進行勸阻,矮胖男子將該乘客頂到路邊的護欄處毆打,其他人對乘客拳打腳踢,還有人用彈簧鎖打,民警趕到後上前制止,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民警,被攔住後打了帶眼鏡民警一耳光,並拉扯該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高胖男子對另一名民警進行推搡、謾罵,並撕扯該民警的制服,後增援民警趕到將打人的三名男子控制住。同時證明,在民警趕到後,有幾名打人的男子和中巴車跑了。經康建青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打張軍傑,持水泥塊欲打民警,並打帶眼鏡民警的身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躺在車下,謾罵、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5、證人何鈞、閆寶雙的證言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在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附近,從一中型麵包車上下來幾名男子沖上他們乘坐的710公交車對司機進行毆打,後又將該司機拖至車下繼續打,一名乘客進行勸阻也遭到那幾名男子毆打,後二名民警趕到,一名身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民警,被攔住後,打了一名帶眼鏡民警耳光並撕扯該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也對另一名民警進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壞了。後三名男子被趕到的警察抓獲。同時證明,民警趕到後,有幾名打人的男子跑了,只剩下這三名男子,這三名男子都參與了毆打司機和乘客。經何鈞、閆寶雙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水泥塊欲打民警並踢打帶眼鏡民警的身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謾罵、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謾罵、推搡民警的高胖男子。

6、證人曹懿的證言及辨認筆錄證明:2005年12月19日16時許,在本市朝陽區東風北橋附近,幾名男子毆打一輛710路公交車的司機,其中有一名身穿皮夾克的男子拿著一把彈簧鎖,一名乘客進行勸阻也遭到了那幾名男子的毆打。民警趕到後,這些人對民警進行謾罵、推搡,其中身穿皮夾克的男子拿一水泥塊要打民警,被攔住後打了一名帶眼鏡民警耳光,並撕扯該民警的制服,矮胖男子和一名高胖男子對另一名民警進行推搡、揪扯,二名民警的制服都被扯壞了。後三名男子被趕到的民警抓獲。經曹懿辨認,確認被告人陸立輝系持彈簧鎖打張軍傑,持水泥塊欲打民警,並打帶眼鏡民警的身穿皮夾克的男子;被告人馬東興系謾罵、拉扯、推搡民警的矮胖男子;被告人張衛峰系拉扯、推搡另一名民警的高胖男子。

7、醫院診斷證明書證明:被害人張軍傑、劉躍彪、閆立勝的傷情。

8、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書證明:被害人劉躍彪身體所受損傷屬輕傷(偏重)、被害人張軍傑身體所受損傷屬輕微傷。

9、公訴機關出示的110接處警記錄、物證照片、被害人損傷程度照片、扣押物品清單、朝陽分局酒仙橋派出所證明材料以及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的前科材料等。

根據上述事實及證據,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遇事不能正確處理,竟結伙毆打他人,造成一人輕傷(偏重)、一人輕微傷之後果,三被告人的行為觸犯了刑律,均已構成故意傷害罪;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還以暴力手段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三被告人的行為,又均已構成妨害公務罪,均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繫纍犯,依法應當從重處罰,對被告人陸立輝前罪未執行完畢的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予以並罰。鑒於三被告人能夠賠償被害人的經濟損失之情節,故對三被告人所犯故意傷害罪酌予從輕處罰。故判決:一、被告人陸立輝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與前罪未執行的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六個月十三天,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剝奪政治權利一年六個月十三天,罰金人民幣二萬元;二、被告人馬東興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三、被告人張衛峰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年。

陸立輝、張衛峰上訴提出,其沒有毆打被害人,不構成故意傷害罪。馬東興上訴提出,其沒有毆打被害人,也沒有謾罵、推搡警察,不構成故意傷害罪和妨害公務罪。

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認定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犯故意傷害罪、妨害公務罪的事實是正確的。認定該事實的證據已經一審法院舉證、質證予以確認,本院經審核屬實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上訴人(原審被告人)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與他人產生糾紛後不能正確處理,結伙毆打他人,造成一人輕傷(偏重)、一人輕微傷,三人的行為均已構成故意傷害罪;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還以暴力手段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三人的行為又均已構成妨害公務罪,均依法應予懲處。陸立輝、馬東興系刑滿釋放後五年內犯罪的累犯,依法應予從重處罰。對陸立輝前罪未執行完畢的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應予以並罰。陸立輝、張衛峰、馬東興上訴所提沒有毆打被害人的意見,經查,被害人張軍傑、劉躍彪的陳述及辨認筆錄證實了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毆打被害人的行為;證人康建青、曹懿等人的證言及辨認筆錄亦能證實三上訴人的故意傷害行為,且有醫院診斷證明、鑒定書等證實被害人的傷情,故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關於不構成故意傷害罪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馬東興上訴所提沒有謾罵、推搡警察,不構成妨害公務罪的意見,經查,二名警察及多名證人的證言及辨認筆錄均證實了馬東興夥同陸立輝、張衛峰謾罵、推搡、毆打警察的事實,故馬東興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納。原審法院根據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及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所作的判決,定罪及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應予維持。據此,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的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陸立輝、馬東興、張衛峰的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9. 法律問題,同學之間打鬧搶東西算搶劫罪嗎

不能
定罪需要結合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客觀上來看,B搶奪了價值百萬的帽子,但沒有達到「壓制反抗,強行取財」的暴力程度,只可能構成搶奪罪;主觀上來看B搶奪了A的帽子的本意並不是為了取得財物,只是嬉戲玩鬧,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並且帽子本身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日常用品,價值超過百萬超過了一般當事人的認知范圍。所以不能認定B觸犯搶奪罪,搶劫罪就更算不上。

10. 燈謎的問題

1)同心改革為祖國 猜一字 中
(2)一彎月照枝頭亮,兩顆星懸天下明 猜一字 秋
(3)心已決斷不宜遲 猜一字 快
(4)休把旁人抬太高 猜一字 樂
(5)十五的月亮 猜成語 正大光明
(6)一輪明月掛中天 猜股票術語 高位盤整
(7)舉頭望明月 猜電影演員 電影演員
(8)敢上九天攬月 猜汽車名牌 凌志
(9)得月樓前先得月 猜一字 棚
(10)雲破眉月倚西樓 猜一字 私
(11)明月松間照 猜攝影名詞 黑白顯影
(12)月落日出雁陣業 猜一字 胭
(13)九月初三月似弓 猜飲料 珍珠露
(14)節日晚會露一手 猜一字 挽
(15)雙淚落君前 猜一字 只
(16)重逢 猜一字 觀

(1)留取丹心照汗青 打四字稱謂 名譽會長
(2)中秋過後又重陽 打鄭板橋詩句一 一節復一節
(3)新婚度蜜月,中秋遊異邦 打成語一 喜出望外
(4)借問酒家何處有 打中醫術語 童便作引
(5)今世孔夫子 打古文篇名 後出師表
(6)東張西望緣何事? 打六字常用語 兩方面看問題
(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打一成語 風平浪靜
(8)此路不通! 打一打成語 令行禁止
(9)推開又來 打一字 攤
(10)八面透風 打一六字俗語 氣不打一處來
(11)善飛者必飛珠峰 打一句唐詩 會當凌絕頂
(12)彼此各有一半 打一字 跛
(13)東征西討 打一字 證
(14)北京午夜 打一動物 燕子
(15)卷簾人道雨過天晴 打一七字常言 打開天窗說亮話
(16)夜夜看落花 打一禮貌用語 多謝

與司法解釋搶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冬天穿酒紅色衣好看嘛 瀏覽:449
低領蕾絲搭配什麼外套 瀏覽:48
藕粉色怎麼搭配外套 瀏覽:352
成都哪兒有賣改良版旗袍 瀏覽:246
上海羽絨服做內襯多少錢 瀏覽:626
明代帽子種類 瀏覽:289
淺藍色短袖應該配什麼褲子 瀏覽:981
實驗二小通州分校校服 瀏覽:792
帽子上的標識大全 瀏覽:28
突然想在淘寶買一件校服 瀏覽:839
黑色裙子穿什麼鞋子好看圖片 瀏覽:85
屁股大扁應該穿什麼褲子 瀏覽:859
女士紫紅色寒版風衣配啥褲子好看 瀏覽:888
秦嵐生日旗袍霍思燕 瀏覽:7
廣東白雲學院要穿校服 瀏覽:652
南師附中行知分校的校服 瀏覽:682
我看校服改樣 瀏覽:227
摩卡色內衣配黑色外套好看嗎 瀏覽:750
時尚佳人女裝什麼意思 瀏覽:529
補課班校服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