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特種兵普遍都不戴鋼盔而戴奔尼帽
1、傳統鋼盔主要是防護的炮彈碎片,如果是子彈直接命中的,除非你人品極好,否者即便子彈打不穿鋼盔,動能也能扭斷脖子。特種作戰規模小,行動漂浮不定,因此很少會遭遇火炮攻擊。
2、人體不同部位負重,所產生的疲勞程度是不一樣的。一樣重量,設定雙肩負重疲勞度為1,軀干末端(手、腳)疲勞程度就為6,頭部負重疲勞程度為10。也就是說,頭盔重量1.45kg,相當於雙肩背14.5公斤所產生的疲勞。特種兵戰斗強度大,攜帶裝備多,因此要盡可能降低負擔,極端情況下,頭盔也就成了「精簡」對象。
3、綜上所述,不少執行特種作戰的單位,都不使用鋼盔。比如美軍三角洲喜歡戴硬質「曲棍球帽」、海豹喜歡「奔尼帽」,黑水傭兵喜歡「棒球帽」、俄羅斯內務部隊喜歡「包頭巾」、「羊毛帽」
4、新一代普通士兵的頭盔,也開始「放棄治療」,不再追求防彈能力了,通過減小防彈面積、減小頭盔空間等等措施,降低頭盔重量,頭盔不再追求防彈能力,而是作為「綜合作戰信息平台」。頭盔的各種設計主要是為了適合加掛通訊器、夜視儀、攝像頭、定位器、感測器、單目顯示屏等等……
② 特種部隊為什麼喜歡戴這頂帽子
各各國家特種部隊喜歡帶奔尼帽子,不會帶鴨舌帽 軍隊里也不會有這種帽子 有的話就是那些當兵的從外面帶進軍區的, 電視劇里是電視劇 和現實不一樣,特種部隊都配有夜視儀,鴨舌帽和夜視同帶比較麻煩,鴨舌那地方硬的 夜視儀放下可以帶上,如果要收起來 抬上 收起夜視儀要把鴨舌帽那個從額頭前轉到別的地方 才能把頭戴夜視儀收起來,奔尼帽有帶子能綁到下巴上,碰到東西也不會掉,奔尼帽軟 夜視儀不看了直接收起來,影響一點視野 有遮陽功能
③ 特種兵為什麼要戴這種帽子
蒙頭帽,給敵人心裡壓力。熱也比死好
④ 特種部隊中戴的都是什麼帽子
一般來說,穿作訓服時隊員佩戴貝雷帽。貝雷帽是特種部隊的標志,戴鋼盔的較少,一是鋼盔太熱,帶著不舒服,有時還會影響視線;二是現在的子彈都很厲害,基本上的子彈都可以打穿鋼盔。三是特種部隊都是完成非常規任務,比如潛入敵後,都會避免與敵人正面交火,一般是偷襲,突擊,打贏不對稱的戰爭。
⑤ 特種兵貝雷帽的戴法
選擇大小合適的貝雷帽,不要把貝雷帽戴的像個廚師(這一點中美兩軍可算是找到了共同點);另外,貝雷帽在佩戴時帽徽應處於左眼框范圍的正上方位置,帽徽不應處於正中或太靠左的位置;帽子左側最下方應同左耳保持一寸左右的距離,右帽沿自然下垂不能碰到右耳,應同右耳保持1厘米左右的距離,不要弄的象塊牛舌頭搭在耳朵上。
詳細說明:
「貝雷帽」是各國官兵作戰、訓練中通用的國際標准服飾之一。由於一些舉世聞名的特殊部隊長期佩戴固定顏色的貝雷帽,進而形成一種象徵。
貝雷帽是一種扁平無沿軟呢帽,亦稱軟帽,它的名字音譯自英語beret。貝雷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當時法國西南部的牧羊人曾經喜歡戴一種用棕色羊毛紡織出的圓形無沿軟帽。這種帽子戴在頭上可以遮陽擋雨,摘下來可以擦汗,或放在地上當坐墊。後來,法國和西班牙交界處的巴斯克人也開始戴這種帽子,並被人們稱作「巴斯克貝雷帽」。
歷史上最早佩戴貝雷帽的軍隊是英國軍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派往歐洲大陸的遠征軍,就有部分官兵佩戴了貝雷帽。但貝雷帽真正大放異彩,卻還是在二戰期間。當時,為了向法西斯佔領的歐洲大陸進行軍事滲透、破壞,英國開始組建特種作戰部隊。1940年第一個傘兵部隊成立。1942年英國又組建了空降特勤隊及皇家海軍陸戰隊特種舟艇部隊等。他們的服裝都以貝雷帽為最顯著標識,而貝雷帽顏色的不同又成為這些部隊的區分標志。
繼英國之後,1942年7月,美國組建了一支以綠色貝雷帽為標志服飾的特種部隊。此後,許多國家的不同特種部隊都採取佩戴不同顏色貝雷帽的方式來區分。在各種不同顏色的貝雷帽中,藍色貝雷帽具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它象徵著和平。一提起藍色貝雷帽,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聯合國維和部隊。從1948年聯合國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第一次採取維和行動以來,藍色貝雷帽就與國際人道主義行動緊密聯系在一起。
⑥ 特種兵戴的帽子叫什麼名字
貝雷帽 這個沒有帽檐
奔尼帽 這個是有帽檐的
⑦ 很想知道現在的特種兵頭上帶的是什麼帽子
特種兵也是兵,平時也要遵守部隊條令條例,沒啥區別的
執行非戰斗勤務帶大檐帽、貝雷帽(貝雷帽是配合夏常服穿的)
執行戰斗勤務有作訓帽,頭盔,和還有奔尼帽
特種作戰人員的價值體現在他執行的任務上,而不是穿的衣服
有的時候進行偵查,還要換老百姓的衣服,所以沒必要太糾結這個事
⑧ 為什麼特種兵和狙擊手在執行任務時都戴這種帽子,而不是頭盔或防彈頭盔什麼的
貝雷帽,具體如下:
Boonie hat,音譯叫本尼帽,直譯是「圓邊帽」。
本尼帽是英國禮帽的變種,軟材質,60年代前主要在西方民用領域,野外、叢林戶外活動使用,遮陽避雨。因為不具有防護作用,軍用領域不使用。
但美軍在70年代越戰叢林的高溫、雨水、蟲蟻的戰爭環境中的實戰使用效果較好,因此逐漸在軍帽領域進行改進和發展出適合高溫、防塵、防雨、防蟲的軍用本尼帽。
長時間在野外、叢林、山地等自然環境場景特種作戰的兵種,包括特戰隊員中的狙擊手,特別適合使用軍用本尼帽。由於近30年來,世界上發生的戰爭、有限規模局部沖突的強度和烈度,都持續下降,單兵頭盔對流彈、彈片的防護要求在下降,無論是鋼盔,還是貝雷帽,都不如本尼帽更適合特戰場景,包括長時間潛伏防疲勞、防戰術雷達的金屬監測目的。
所以本尼帽在實戰中,有取代傳統戰斗帽、貝雷帽的趨勢。
⑨ 我是特種兵他們戴的帽子叫什麼名字
貝蕾帽
⑩ 我是特種兵第一部衛生員戴的帽子,是什麼帽子
海軍陸戰隊的頭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