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古代士兵有帽子嗎

古代士兵有帽子嗎

發布時間:2021-09-27 04:27:18

⑴ 兵馬俑中的士兵為什麼連頭盔都沒有,歷史上真是這樣嗎

再者就當時秦國戰爭的防禦功效來說,頭盔的佩戴並不是完全必要的。因為當時主要的攻擊武器主就是戟、劍等刺殺型武器,像刀斧類砍殺型武器還沒有在戰爭中被廣泛的使用,而這些戟、劍等刺殺型武器所攻擊的部位大多是胸、腹部,所以是否佩戴頭盔並不是很重要。這也是秦俑披甲而不戴頭盔重要原因。

⑵ 帶漏斗帽子的清朝士兵叫什麼

一、暖帽,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二、涼帽,涼帽的形制,無檐,形如圓錐,俗稱喇叭式.材料多為藤、竹製成.外裹綾羅,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黃色等.上綴紅纓頂珠.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志。
三、滿清軍隊,素來以驍勇善戰著稱,八旗精銳更是名滿天下.清朝擁有鄉勇、綠營兵、虎槍兵、八旗步兵、護軍、火器兵、驍騎,七大兵種。

⑶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除了保命,還有什麼用處

古代士兵帽子上的尖刺可以用來保命,比如當頭部遇到危險的時候,尖刺可以起到緩沖作用,保護頭部,另外,他還可以用來分辨敵我,還可以用作炊具做飯,可以用來辨別士氣,特別是可以用來套在長槍上做武器。

另外,可以通過這個尖刺的狀態來判斷士兵的士氣。如果士氣低沉,士兵們就會低著頭,甚至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到。還有人說頭上的尖刺可以用來分辨敵我,因為在戰場上大家穿的都是盔甲,戴著頭盔,很難分辨出是敵是友,那麼頭上的尖刺就可以用來當作標志。在戰場上,環境還是非常危險的,避免在混亂當中錯傷了自己的人。所以說士兵頭上的尖刺並不是像大家說的當避雷針,主要還是考慮在作戰時候所起的作用。

⑷ 誰來說說古代士兵的帽子 各朝各代的誰比較拉風

宋朝的帽子不錯,宋朝有錢,士兵裝備全面且精良,造型也拉風,例如千葉甲

⑸ 中國古代軍人頭上帶的頭盔經過了什麼樣的演變

現在的人們,一提起“帽子”,就想著洗沒洗頭;一說起“頭盔”,就想著是不是在騎電瓶車。而在中國古代,頭盔作為戰場上保命的部件,也隨著各朝“風尚”經歷了多次變遷。

我們的頭是近似橢圓而非四四方方的,因而即使是在幾千年前,人們想到的也是用類似頭的形狀的物件保護頭部。正是由於戰爭需要,“胄”這種東西便被商人發明了出來。

不過有趣的是,在明代,千年以前出現過的由藤條編織的胄,再次出現在人們頭頂。這一次,藤胄不復以往的“呆板”,而變得更靈活。人們在藤胄頂部留出一個圓洞,用來安置自己終生未剪的頭發。也正是因為在胄底下不用給頭發留出空間,整個胄的體積都變得更小,更貼合頭部曲線。

在今天,我們可以在雜志上看到不少古代武器,卻難見到各式軍戎服飾,就更別說胄了。但沒見到不代表他們不存在,也不代表他們沒有價值。相反,他們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去研究、去利用。當然,對於我們而言,我們能做的第一步,就是去到博物館“瞻仰”這些偉大的藝術。

⑹ 清朝士兵為啥有兩種帽子皇帝也是。。。

一為暖帽,圓形,有一圈檐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

二為涼帽,涼帽的形制,無檐,形如圓錐,俗稱喇叭式。材料多為藤、竹製成。外裹綾羅,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黃色等。上綴紅纓頂珠。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志。

滿清軍隊,素來以驍勇善戰著稱,八旗精銳更是名滿天下。清朝擁有鄉勇、綠營兵、虎槍兵、八旗步兵、護軍、火器兵、驍騎,七大兵種

⑺ 漢朝士兵有頭盔嗎

誰說沒有金屬頭盔的?

自商代以來,一直就有金屬頭盔(胄,也稱兜鍪)

西漢前期,尚是青銅製作的:

⑻ 古代將軍,士兵的帽子上都帶一捆毛還是什麼,那是為了美觀

關於盔纓在古代戰爭發揮的作用主要是五種:

1、標明了古代戰將的高階軍銜等級和身份,只有高階軍官才有資格在頭盔上裝飾華麗醒目的漂亮盔纓;

2、古代軍官率軍作戰沖鋒敵陣時,後面的部隊可以看清主官攻擊敵人的方向,以利快速跟隨作戰;

3、在戰場上混戰廝殺時,方便讓遠處的人識別敵我,避免誤傷自己人;

4、盔纓起了風向標作用,這如同現代海軍水手軍帽的飄帶,感受天氣風向,方便利用風勢火攻、利用風向控制射箭精度或以利背風處攻擊迎風難以睜眼的敵人;

5、盔纓起了把手作用:頭盔外形相對圓潤光滑,單手難以抓提,一遇戰事突發,戰將一手抓取冷兵器,一手難以抓取頭盔肯定措手不及,故盔頂上的盔纓能方便單手快速抓提按戴頭上速戰,避免了耽誤戰機。

(8)古代士兵有帽子嗎擴展閱讀:

盔纓的歷史:

春秋時代楚莊王平定了斗越椒叛亂,在漸台設宴慶功,命愛姬許姬敬酒。風吹燈滅,裨將唐狡酒後調戲許姬;被許姬隨手摘去胄上盔纓,密告楚莊王。楚莊王急命眾將,一律摘去盔纓,然後點燈。唐狡感激楚莊王周全,心存報答。

晉國伐楚,唐狡請為前鋒,被襄老斥責不用。楚莊王陣前不慎落馬被晉將先蔑追襲,危急之中,唐狡奮勇拚死來救,殺退晉兵,得勝受封。這是中國最早的關於盔纓典故記錄。

至於盔纓材料,早期盔纓用的著是漂亮野雞尾羽,往後也有用的是牛馬尾毛、染色的絲麻纖維等。漢唐才正式出現絲纓,元明以後才出現了影視作品那種常見的矛槍頭狀尖刺、底部披著紅色絲纓,或者盔頂上有豎管,以利插入盔纓。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牡丹亭•牝賊》記載:「選高蹄戰馬青驄,閃盔纓斜簇玉釵紅。」證明了明代當時的盔纓正是紅色絲纓。

⑼ 古代小兵的帽子怎麼做呢

官員帽頂鑲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東珠),但珍珠數量有嚴格區別,即官銜愈高,珍珠數量愈多,但最多不超過9顆,具體規定:親王朝冠飾東珠9顆,邵五朝冠飾東珠8顆,貝勒朝冠飾東珠7顆,貝子朝冠飾東珠6顆,鎮國公朝冠飾東珠5顆,輔國公朝冠飾東珠4顆,候朝冠飾東珠3顆,伯朝冠飾東珠2顆,子朝冠飾東珠1顆,其餘非高官厚祿的沒有資格使用東珠。 官員戴的官帽又稱大帽,共有兩種:一為冬季所戴,稱「暖帽」;一位夏季所戴,名「涼帽」。根據規定,每年三月開始戴涼帽,八月換戴暖帽(後來北洋艦隊則較為特殊,一年四季均為暖帽)。暖帽多為圓形,周圍有一道檐邊,材料多為皮質,也有緞質、呢質、布質,視氣候而變,暖帽中間裝飾有用紅色絲絛編成的帽緯,俗稱「紅纓」。帽緯之上裝有頂珠,按品級而異,無品則無頂。涼帽為圓錐形,用藤、竹、篾席、麥秸等編成,外裹綾羅,顏色多為白色,也有湖色及黃色。涼帽頂上也裝有紅纓、頂珠,制同暖帽。另,凡戴官帽,都需在頂珠之下,裝一支兩寸長的翎管,用來安插翎枝。花翎用孔雀翎毛做成,俗稱孔雀翎,藍翎則用鶡羽製作。 朝服有補,頂戴分為朝冠和吉服冠兩種 文官: 一品仙鶴補,朝冠頂飾東珠一顆、上銜紅寶石;吉服冠用珊瑚頂;歲奉180兩; 二品錦雞補,朝冠頂飾小寶石一塊,上銜鏤花珊瑚,吉服冠用鏤花珊瑚頂;歲奉155兩; 三品孔雀補,朝冠頂飾小紅寶石,上銜小藍寶石,吉服冠用藍寶石頂;歲奉130兩; 四品雲雁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頂;歲奉105兩; 五品白鷳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頂;歲奉80兩; 六品鷺鷥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硨磲,吉服冠用硨磲頂;歲奉60兩; 七品鸂鶒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素金頂,吉服冠用素金頂;歲奉45兩; 八品鵪鶉補,朝冠陰文鏤花金,頂無飾;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歲奉40兩; 九品練雀補,朝冠陽文鏤金頂,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歲奉35兩; 御史大人,補服綉獬豸,代表公正。 武官: 一品麒麟補,朝冠頂飾東珠一顆、上銜紅寶石;吉服冠用珊瑚頂;歲奉81兩,加支528兩; 二品獅子補,朝冠頂飾小寶石一塊,上銜鏤花珊瑚,吉服冠用鏤花珊瑚頂;正二品歲奉155兩,加支444兩;從二品歲奉53兩,加支324兩; r 三品豹子補,朝冠頂飾小紅寶石,上銜小藍寶石,吉服冠用藍寶石頂;歲奉39兩,加支204兩; 四品老虎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頂;歲奉27兩,加支114兩; 五品熊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銜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頂;歲奉18兩,加支72兩; 六品彪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硨磲,吉服冠用硨磲頂;歲奉14兩,加支35兩; 七品犀牛補,朝冠頂飾小藍寶石,上頂素金頂,吉服冠用素金頂;歲奉12兩; 八品犀牛補,朝冠陰文鏤花金,頂無飾;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歲奉23兩; 九品海馬補,朝冠陽文鏤金頂,吉服冠用鏤花素金頂。

與古代士兵有帽子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畫在身上出來的旗袍 瀏覽:145
校服捐贈儀式村代表發言 瀏覽:198
麗江手工圍巾要多少錢 瀏覽:782
褲子怎麼洗才洗的干凈 瀏覽:904
張藝興落水褲子變透明現場圖 瀏覽:621
男士logo寬腰邊柔滑三角內褲 瀏覽:879
穿著睡衣的女孩 瀏覽:698
女裝披肩外套搭配圖片七袍 瀏覽:17
純棉紗布睡衣縮水嗎 瀏覽:817
黑制服圖 瀏覽:546
春季皮衣搭配短裙圖片 瀏覽:50
海瀾之家男裝襯衫粉色 瀏覽:222
淘寶羽絨服哪些品牌 瀏覽:562
怎麼拆手錶皮帶視頻 瀏覽:942
什麼料子的內衣保暖性能好 瀏覽:790
腳粗的男生穿什麼褲子 瀏覽:747
男羽絨服搭配什麼好看圖片欣賞 瀏覽:80
黑色的褲子破了個洞怎麼補看不出 瀏覽:355
女士新款真皮羽絨服 瀏覽:292
淺卡其色西裝配什麼顏色針織衫 瀏覽: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