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隋朝皇帝帽子圖片

隋朝皇帝帽子圖片

發布時間:2021-09-20 09:16:27

㈠ 哪有隋朝皇帝的圖片

那時候還不具備真實的圖片技術
畫像流傳下來到網上的也很少了

畢竟你要的朝代早了點

http://blog.sina.com.cn/u/4717356c010004zw 這個從漢到清朝

http://www.mrzl.com/newss/mr/News/200631511120.asp這有一個隋朝的

其實隋朝和唐朝的畫像很少的 歷史現在關於秦始皇的樣子都有爭論

年代太久遠了 流傳不下來啊 很多都是根據書的描寫杜撰的畫像

希望能給你有幫助

㈡ 隋朝皇帝上朝時戴啥冠(不是冕冠)精確回答,有文獻記載的

冕旒冠:
就跟搓板似的,一溜珠簾子,30多斤

九旒冕。
旒冕,古代王公戴的一種禮帽。《宋史·輿服志》:「九旒冕:塗金銀花額,犀、玳瑁簪導……親王、中書門下,奉祀則服之。」 宋 周密 《武林舊事·皇子行冠禮儀略》:「內服跪受服,興,置匴於席,執九旒冕者升,掌冠者降三等受之。」

旒冕,是帝王的禮帽,只有皇帝、太子、封王才能佩戴。冕冠形制過去繪畫中常見,諸如武梁祠漢代刻石上的黃帝、堯、舜天子像,唐代閆立本畫的歷代帝王圖,宋代作的晉文公復國圖,明人所作聖跡圖中的孔子像等。這些畫像人物頭戴冕冠,身穿冕服,冠冕堂皇,儀表威嚴。

㈢ 各個朝代的官帽

1、秦朝的官帽高度較低,但很講究簪的花紋,顯示了身份地位。

(3)隋朝皇帝帽子圖片擴展閱讀: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官帽是官吏的制帽,與「便帽」相對。各朝代的官帽形象均有所不同,但均是一個官僚體制的外化。

東晉官帽

東晉成帝咸和九年時,成帝讓在宮廷中做事的官員戴一種黑紗製成的帽子,叫「烏紗帽」。 後來,南朝宋明帝時,有一位叫劉休仁的,創制了一種用黑紗抽邊扎邊的帽子,亦稱做「烏紗帽」。當時,帽子的形狀也不固定,有的捲成荷葉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還伸出兩個黑紗「耳朵」。

唐代官帽

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書說:「自古以來,天子服烏紗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這說明唐朝時候,烏紗帽仍然是作為「常服」的帽子。

明代官帽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

烏紗帽起初是用藤編織,以草莖為里,紗為表,再塗上漆。後來官員用烏紗帽時,由於紗經過塗漆後堅固而又輕便,於是去掉藤里不用,又在紗帽上「平施兩腳,以鐵為之」,也就是帽子兩側伸出兩只帽翅,這兩只帽翅從宋太祖時開始加上,目的是防止官員們上朝站班時互相交頭接耳。如果交頭接耳,兩只帽翅相觸,很可能會把帽子碰掉,皇帝就很容易發現。

清代官帽

到了清朝,烏紗帽雖然不再用,可是「烏紗帽」仍成了人們口頭上稱呼官員的代名詞了。

清朝官帽又可以分為朝冠和吉服冠:朝冠,顧名思義是上朝時戴的,頂子分為三層,上為尖型寶石,中為球型寶珠,下為金屬底座,用所飾的珍珠(東珠)的數目來加區別。

親王冠頂裝飾有10顆東珠,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有9顆東珠,郡王的冠頂裝飾有8顆東珠,貝勒冠頂裝飾有7顆東珠,貝子的冠頂裝飾有6顆東珠,鎮國公冠頂裝飾有5顆東珠,輔國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頂均裝飾有4顆東珠。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3顆,伯爵的冠頂裝飾有東珠2顆,一品官冠頂裝飾有東珠1顆。一品以下不能鑲嵌東珠,改為其他小寶石。

參考資料:網路-古代官帽

㈣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什麼

唐朝男子戴的帽子叫作襆頭。襆頭是中國古代,特別是唐朝的男子最常佩戴的「帽子」。襆頭最初是古代男子用來裹發的四腳頭巾,也就是折上巾,折裹頭部時,每個人的折疊技巧不一,所以折好的襆頭形狀各異。隋朝時,禮部尚書牛弘上書朝廷,建議在襆頭內設置骨架,罩在頭上,以利於折出造型一致的襆頭,後來發展成有骨架的烏紗帽。唐朝皇帝李世民穿常服時喜歡佩戴襆頭。很快,人們開始效仿皇帝,襆頭也成為唐朝最常見的「帽子」。襆頭的種類也有很多,如唐朝期的軟腳襆頭;唐中後期的硬腳襆頭。

㈤ 隋朝皇帝列表

要算立為帝的有五個!
隋文帝楊堅(西魏大統七年-仁壽四年,即541年~604年),隋朝開國皇帝,謚號文帝,廟號高祖,在位24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 楊堅為華陰人,系西魏隨國公、北周柱國、大司空楊忠之子。北周時曾為「驃騎大將軍」,又封為「大興郡公」,後襲父爵柱國,並將長女嫁北周武帝為後,地位顯赫,北周武帝時任隨州刺史。其妻即獨孤皇後為北周時當朝柱國、大將軍獨孤信之女。公元581年,楊堅以「受禪」為名,廢北周靜帝而自立,改年號為「開皇」,建立了「隋朝」。

隋煬帝楊廣(569年 - 618年3月11日,在位604年~617年)。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的人,卻以殘暴著稱於世。有人拿秦始皇與他相比。
他一直在父親和母親獨孤皇後面前裝得很樸素,以討其歡心,終於令文帝廢長子楊勇。當楊堅病重時,他才露出真面目,對楊堅的寵妃不軌,最後東窗事發,殺掉楊堅。
他在位以後,開通大運河,擊潰吐谷渾、突厥、高麗、契丹等國,闊疆五萬里,發明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廢,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他又是一個十分殘暴的人,他的暴政將隋朝推向滅亡。

楊侗,隋朝宗室。隋煬帝孫,元德太子昭之子,母小劉良娣。原本封為越王,駐守洛陽。隋煬帝被殺後,為王世充擁立為國君,但之後世充意圖毒殺侗,侗知難逃一死,遂服毒,遺言:「願下輩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尊貴之家」;但一時半刻竟沒毒發,最後被勒斃。

隋恭帝名楊侑,隋煬帝楊廣之孫,隋煬帝幸江都,留其為長安留守。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攻克長安之後,被李淵立為傀儡皇帝,楊廣被殺後旋即為李淵所廢,死後諡號隋恭帝。

楊浩,隋煬帝之侄,秦王楊俊之子,煬帝在江都被弒後,被宇文化及立為皇帝,後被廢並遭殺害.

㈥ 隋朝皇帝畫像

下面的就是:

㈦ 隋朝歷代皇帝

隋朝有5個皇帝,楊堅、楊廣、楊侑、楊浩、楊侗。

1、楊堅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開皇元年(581年)到仁壽四年(604年)在位。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間,銳意改革、政績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漸多疑,殺害功臣,並且聽信文獻皇後之言,廢黜長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為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仁壽四年(604年)在仁壽宮離奇去世。終年六十四歲,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2、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618年4月11日),本名楊英,小字阿摐,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嫡次子。

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洛陽(東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

頻繁發動戰爭,例如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導致了隋朝崩潰覆亡。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發動江都兵變,楊廣為叛軍所縊殺。隋恭帝楊侗追謚明皇帝,廟號世祖。

3、楊侑

隋恭帝楊侑(605~619年),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三位皇帝(617~618年在位),隋煬帝楊廣之孫,元德太子楊昭第三子,母為韋妃。

自幼聰明,氣度非凡。初封陳王,後改封代王。隋煬帝親征高句麗時,留守長安。大業十一年(615年),隨隋煬帝巡幸晉陽,拜太原太守,留鎮京師。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攻入長安,擁立為皇帝,年號義寧。義寧二年(618年),為李淵所廢黜,降封酅國公,閑居長安。

武德二年(619年),去世,終年十五歲,葬於庄陵,謚號恭皇帝。

4、楊浩

楊浩(?~618年),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皇帝,隋文帝楊堅之孫,秦孝王楊俊長子。

母親王妃崔氏,毒殺父王楊俊。楊浩因罪連坐,取消世子資格。隋煬帝即位,繼承秦王爵位,授河陽都尉。左衛大將軍宇文述討伐楊玄感作亂時,有所結交,坐罪免職。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弒殺隋煬帝,擁立楊浩為帝。即位後,拜宇文化及為大丞相,總攬朝政。率軍返回長安,為瓦崗軍李密所敗,終為宇文化及廢黜並毒殺。

5、楊侗

楊侗(604年-619年),字仁謹,隋煬帝楊廣之孫,元德太子楊昭次子,母小劉良娣。隋朝皇帝,在位一年。

楊侗儀表漂亮,生性寬厚。初封越王,隋煬帝每次出巡,楊侗常留守東都洛陽。大業十三年(617年),隋煬帝巡幸江都,楊侗與段達、元文都、皇甫無逸等,總管留守後方的事宜。

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元文都等人共同擁立楊侗為帝,改元皇泰,史稱皇泰主或皇泰帝。

皇泰二年(619年),楊侗被迫禪位給王世充,並被幽禁在含涼殿。王世充稱帝後,封楊侗為潞國公。一個多月後,王世充派其侄王行本縊殺楊侗,謚號恭皇帝,史稱皇泰主(皇泰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隋朝

㈧ 隋朝的所有皇帝

如果你說的是隋朝所有的皇帝,那應該有5個,除了2個正統皇帝文煬二帝之外,還包括唐建立前做唐朝傀儡的楊侑,唐建立之後做被王世充擁立的楊侗,和做宇文化及傀儡的楊浩。

隋文帝楊堅(西魏大統七年-仁壽四年,即541年~604年),隋朝開國皇帝,謚號文帝,廟號高祖,在位24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 楊堅為華陰人,系西魏隨國公、北周柱國、大司空楊忠之子。北周時曾為「驃騎大將軍」,又封為「大興郡公」,後襲父爵柱國,並將長女嫁北周武帝為後,地位顯赫,北周武帝時任隨州刺史。其妻即獨孤皇後為北周時當朝柱國、大將軍獨孤信之女。公元581年,楊堅以「受禪」為名,廢北周靜帝而自立,改年號為「開皇」,建立了「隋朝」。

隋煬帝楊廣(569年 - 618年3月11日,在位604年~617年)。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的人,卻以殘暴著稱於世。有人拿秦始皇與他相比。
他一直在父親和母親獨孤皇後面前裝得很樸素,以討其歡心,終於令文帝廢長子楊勇。當楊堅病重時,他才露出真面目,對楊堅的寵妃不軌,最後東窗事發,殺掉楊堅。
他在位以後,開通大運河,擊潰吐谷渾、突厥、高麗、契丹等國,闊疆五萬里,發明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廢,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他又是一個十分殘暴的人,他的暴政將隋朝推向滅亡。

隋恭帝楊侗(605年-619年7月,618年6月22日至619年5月23日在位)年號皇泰,是隋朝最後一位君主,隋朝宗室。隋煬帝孫,元德太子昭之子,母小劉良娣。原本封為越王,駐守洛陽。隋煬帝被殺後,為王世充擁立為國君,但之後世充意圖毒殺侗,侗知難逃一死,遂服毒,遺言:「願下輩子不要再生在帝王尊貴之家」;但一時半刻竟沒毒發,最後被勒斃。

隋恭帝名楊侑(605年-619年9月14日,隋煬帝長子楊昭的第三子,初封陳王,後改封代王。煬後改隋煬帝幸江都,留其為長安留守。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攻克長安之後,被李淵立為傀儡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618年禪位於李淵,封楊侑為酅國公,唐朝武德二年八月初一丁酉日(619年9月14日)去世,終年15歲,死後謚號隋恭帝。葬於陝西省乾縣陽洪鄉乳台村南800米處。無子,族子楊行基嗣公。

楊浩(?年-619年)是中國隋朝皇帝,隋文帝之孫,隋煬帝之侄,秦孝王楊俊之子,母親是王妃崔氏。楊俊好聲色,妻子崔氏很忿怒,下毒謀殺丈夫楊俊。事後崔氏被處死,楊浩也因此受連坐,被取消了世子資格,甚至不能為父親主喪。至其伯父隋煬帝即位,才允許楊浩繼承爵位為秦王。
618年3月,煬帝在江都被弒,楊浩被宇文化及立為皇帝,其實是一個傀儡皇帝。半年後的9月,宇文化及廢黜楊浩,自立為皇帝,並將楊浩毒死。

㈨ 隋朝皇帝楊昭的畫像

楊昭是肥死的,一沒當過皇帝,二沒畫像

㈩ 隋朝皇帝上朝戴什麼冠,五代呢

九旒冕。

旒冕,古代王公戴的一種禮帽。《宋史·輿服志》:「九旒冕:塗金銀花額,犀、玳瑁簪導……親王、中書門下,奉祀則服之。」 宋 周密 《武林舊事·皇子行冠禮儀略》:「內服跪受服,興,置匴於席,執九旒冕者升,掌冠者降三等受之。」

旒冕,是帝王的禮帽,只有皇帝、太子、封王才能佩戴。冕冠形制過去繪畫中常見,諸如武梁祠漢代刻石上的黃帝、堯、舜天子像,唐代閆立本畫的歷代帝王圖,宋代作的晉文公復國圖,明人所作聖跡圖中的孔子像等。這些畫像人物頭戴冕冠,身穿冕服,冠冕堂皇,儀表威嚴。但今天能見到的冕的實物,除了袁世凱復辟時穿戴的那件未被國人認可的「皇帝冕」外,就只有魯荒王朱檀墓出土的這件九旒冕了。

與隋朝皇帝帽子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穿皮鞋搭配褲子好看圖片 瀏覽:702
什麼顏色衣陪黑褲子好看嗎 瀏覽:795
天貓男裝是多少粉絲可以直播 瀏覽:565
老人頭正品男士羊皮真皮皮衣外套 瀏覽:963
真絲女襯衫搭配圖 瀏覽:362
結婚外套必須是大紅色嗎 瀏覽:748
和平精英黃金風衣怎麼搞的 瀏覽:505
男士風衣佩圍巾好看 瀏覽:730
男胖子穿黑色褲子配什麼上衣 瀏覽:945
女裝秋裝套裝多少錢 瀏覽:709
桃花旗袍愛又愛 瀏覽:183
男士夾棉棉襖睡衣價格報價行情 瀏覽:521
蘋果綠羽絨服配什麼顏色好看嗎 瀏覽:327
阿里巴巴潮流女裝搭配 瀏覽:153
安徽省汽車工業學校校服 瀏覽:914
男士冰藍色褲子配什麼上衣 瀏覽:14
男寶寶套頭馬甲織法 瀏覽:768
帽子上的帽怎麼寫帽 瀏覽:247
黑色的鞋適合什麼樣的褲子 瀏覽:183
甄嬛傳女演員褲子 瀏覽: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