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帽子知識 > 小蝌蚪帽子

小蝌蚪帽子

發布時間:2021-06-11 05:49:39

『壹』 關干今天發生的事情日記

我和媽媽一起在花盆裡種下一些像芝麻一樣的小花種,我希望它們快快發芽。到了第三天中午,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只見有的小花種已經從土裡探出頭來,頭上還戴著一頂小帽子,有的小花種彎著腰像一個小問號,還有的頂著個大腦袋像是小蝌蚪呢!它們真是太有趣了!過了幾天,我發現小花苗歪著身子長,就去問媽媽。媽媽笑眯眯地說: 那是小花苗喜歡陽光呢!

『貳』 小學低年級如何進行說話訓練以及怎樣對三年級進行作文訓練

(註:本文是從沙河中心小學楊從華老師轉載過來的) 小學作文教學從什麼階段起步?採用什麼教學方法起步?在經歷了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教學實踐後,使我認識到習作訓練起步越早越好。現在的低年級小學生見多識廣,雖然他們認識的漢字還不多,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產生強烈的表達和寫作的慾望,而且,低年級的孩子想像力特別豐富,敢想敢說,充滿了童真童趣,別具韻味。那麼如何在低年級進行說話的訓練呢?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訓練。 一、看圖說話 有人說,會讀書的人把書讀厚,我想是這些人能從作者的有限文字延伸開去,加入自己豐富的理解和想像。我覺得會教書的教師應把書教厚,即能抓住每一個契機,豐富教材外延,有機的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各方面訓練。課文的插圖,色彩鮮艷,畫面生動有趣,是訓練說話的好材料。教學中我注意去做到這一點。一開始上課我就注意了學生的說話訓練,在教學《a、o、e》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觀察圖上有什麼,學生通過觀察說出了圖上有樹木,有小房子、還有青青的小草,小河裡有鴨子,大白鵝,岸邊有一個小姑娘,還有一隻打公雞:然後我接著問他們在干什麼呢?學生一一做了回答。最後我讓學生連起來說說這幅圖。有的說,一天早上,一個小女孩到河邊練習唱歌,小公雞聽到了,也跑過來跟著唱起來。還有的說,在小河邊住著一戶人家,一個小女孩每天都到河邊練習唱歌,大公雞,大白鵝,還有鴨子和他成了好朋友。再如:《jqx》一課有一幅圖,展示的是一家人在做著各自的事情,圖中配有該學的字──「下棋、積木、洗衣服」,我就及時引導孩子們進行說話練習「什麼時間,xxx在做什麼,xxx在做什麼,xxx在做什麼。」再如,識字2的中的《比一比》中出示的是一幅農家小院的圖畫,下面配有相應的文字「黃牛、鴨子、紅棗、蘋果、花貓」等,我引導孩子們敘述院里的景色及人物的活動:「小石頭家住的什麼樣的房子?甬路的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小石頭在做什麼?」學生能夠按一定的順序完整的說出圖意。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在學生讀懂課文、學會字詞之後,我設計了這樣的說寫訓練: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該訓練的目的,一是讓學生認識到作者是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並描寫小蝌蚪的外形;二是讓學生領會動物們各有各的外形特徵,觀察時一定要抓住特徵。看課文插圖,說說鯉魚或小烏龜是什麼樣的,仿照剛才一段話的形式把它說下來。有的學生說鯉魚:池塘里有一群可愛的鯉魚,大大的腦袋,紅紅的身子,擺著寬寬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有的學生說烏龜:水池裡趴著一隻大烏龜,它長著綠豆大小的眼睛,寬寬的嘴巴,身上背著一個有花紋的硬殼,身後露出一條短短的小尾巴,它有時擺動著四條腿在水裡游,有時呆在池邊縮成一團,一動不動。運用課文內容和插圖,幫助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表達方式。像這樣的課堂口述,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講,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我就安排他們回家跟家長講,並請家長如實記錄下來,第二天再交給老師批改。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為了讓他們能把課堂上聽到的,自己說的,想的記錄下來,就讓學生回家說給父母聽,有些家長很關心孩子的學習,並且能夠指導孩子。學生拿回家長寫的,我都一一批了,並反饋給家長。再如「看圖學文」第14課《哪座房子最漂亮》,課文教完後,要求學生說說「我們的學校」,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完成了學習任務。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為了培養學生說話能力,除了前面講到的把故事講給家長聽並記下來外,還可以利用一切機會進行訓練。如課堂回答問題,要求把話講完整。用詞造句,盡可能把話講生動講具體。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總的說來,低年級年級學生大都七、八歲,直觀形象思維佔主導地位,為學生創設一個直觀的情景,才能啟動學生的思維,誘發學生說和寫的願望,才能使我們的說話訓練收到實效。二、描繪生活 我們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我們周圍是有很多美的景色、美的事物,我們自己應該學會發現美,也應該教會學生發現美,那樣,他們也會感受到風兒親切的撫摸,看到草兒伸展的腰枝,聽到蛙兒的說話聲。要善於抓住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一天我發現我們班一位女同學頭上帶了一個帽子,帽子的後面是假發,披在身後很好看。我就讓她站在講台上讓學生觀察一下這位學生,把你觀察到的說幾句話。學生興致很高,有的說,某某同學今天真漂亮,她的帽子上還有黃色的卷發呢,真好看。還有的同學說,某某今天格外美麗,不光是帽子和其他同學不一樣,她穿的這件衣服也很好看,你看她那雙大眼睛多有神啊!學生們一點也不拘束,把自己看到的說了出來,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三、運用繪畫,誘導學生想像力 由於圖片能展示一定的生活場景,比較容易激發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因此利用圖片對學生進行說話、寫話訓練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我經常給孩子們搜集一些圖片,如《思品與生活》中有一些圖片,再讓學生自己找一些圖片等讓他們進行說話訓練。如,學習了11課《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我讓學生收集有關北京的圖片,我就把學生收集到的圖片展示給學生,並讓他們練習說話,還讓學生自己畫畫讓他們隨心所欲的說。寫文章和繪畫有很多相似之處,繪畫要一筆一筆的畫,一部分一部分的描,有點、線到面,有面到體。寫文章要一句一句地寫,有句到段,有段到篇,經常讓學生按照畫畫的順序練習說和寫,學生說話的語序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訓練。如教學《秋天》一文,讓學生按課文的段落層次劃分解圖:a、畫藍天、白雲;b、畫天底下一望無際的稻田;c、畫稻田旁邊的池塘;d、畫池塘邊上的梧桐樹和樹上的落葉,落葉有的落到池塘里、有的落到岸邊;e、畫小魚在落葉下游泳,螞蟻趴在落葉上;f、畫兩只燕子飛來了。畫完後讓學生按畫的順序看圖說話,而且要加上自己的的想像,喚起學生在畫畫時留在大腦中的表象,課文所描寫的事物伴著學生朗讀課文的過程會象電影一樣出現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樣運用繪畫,融觀察、思維、想像、表達為一體,學生學的輕松愉快。三、暢談體驗 生活的體驗,情感的積淀,經驗的積累對小學生寫作來說是必要的,它使學生有話可寫。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體驗生活,激勵學生體驗生活的情趣,積累美好、豐厚的生活素材。今年春,學校每周進行一次升旗活動,我就利用升旗這個活動訓練學生說話。升完了旗,回到教室,我就讓學生說說你今天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讓同學們分組去說。同學們的熱情很高。有的說,今天我是第一次升旗,我的心情很高興,看到大哥哥大姐姐站到國旗前在那裡升旗,我很羨慕,也想去親自升旗。以後我要好好學習,也去爭當升旗手。還有的說,今天我真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知道了安全的重要性,我們要注意安全,在學校了不亂跑。還有的說……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使學生敞開了心扉,道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四、主題說話 為了訓練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與培養仔細觀察的習慣,語文課前的幾分鍾,我會有主題性的讓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說話聊聊天。如,我會讓學生聊聊老師。學生們聽到這個主題覺得一點兒也不難說,因為老師天天與他們在一起,有許多地方都能說。於是教室里頓時沸騰了,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起來。 通過輕松和諧的方式,孩子們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孩了們說的能力提高了,變得想說、敢說、樂說。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愛說,敢說,願說。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採取能提高學生能力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言,讓孩子們自由活動、自由表達,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歡樂、帶來興趣、帶來自信、帶來成功。為三年級的寫話訓練打下了基礎。怎樣在三年級進行作文訓練呢?我認為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一) 作文要從內容入手 一篇作文質量如何,首先要看有無充實的內容。在學生的作文中經常出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象,這說明學生沒有細致的觀察所寫的對象,沒有比較准確的認識所寫的對象,所以寫不出特點。因此作文教學一點要從內容入手,使學生有具體充實的內容可寫,不說假話、大話、空話。這就需要有豐富的素材積累。怎樣積累呢?1、要置身於豐富的生活之中。教師應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校內外的他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增長知識,提高認識,也為作文積累豐富的生動的素材。學生親自感知的材料是真切的,印象是深刻的,便於積累和引用。2、要多讀多看。要多讀適合學生閱讀的書報,多看好的電視節目和電影等,使學生在多讀多看中獲得豐富的知識,產生各種各樣的感受,開闊思路,陶冶情操。3、要多聽。要養成聽的習慣,注意聽別人講話、講故事等,從中吸取「營養」實質上獲取知識、積累作文材料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從生活中直接取得知識經驗,認識各種事物,二是從書本中或視聽中間接吸收。(二) 三年級應以片斷練習為主 從低年級的說話、寫話練習,直接過渡到命題作文,難度較大。因為一篇作文是各項語文基本功的綜合運用,是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片斷練習,內容簡單,如觀察一種靜物或一種小動物後寫一段話;觀察人物的外貌或動作寫一段話等。開始練習時要求不要太高,可以寫幾十個字,也可以寫一百字,當堂完成,既不增加學生的課外負擔,又可以及時得到老師或同學的評論。1、片斷練習,能順利地過渡到寫一篇文。 學生寫了一個個片段,就積累了作文的材料。寫得多了,作文時就有內容可寫,學生寫成篇的文章就不會感到困難了。特別是練寫總分段式,作用就更大。如老師出一個總起句「校園里的樹木可茂盛了」,使學生明確要求是寫校園里的樹木,重點是寫樹木如何茂盛;然後圍繞「茂盛」這個重點詞,根據平日觀察,選擇材料,具體寫出校園里的樹木怎樣茂盛。這對於鍛煉學生圍繞中心選材、組材、用詞造句等作文基本功都是有直接作用的。例如還可以先讓學生寫段話,再圍繞中心寫兩三段話,逐步過渡到寫一篇文。如先讓學生分別寫「學校的操場」、「花壇」、「教學樓」等,然後再以「校園」為題,學生就可以將寫過的內容加以取捨,再將各段連接起來,加上開頭結尾就是一篇文了。2、片斷練習,能使讀寫緊密結合。 三年級閱讀教學是以段為主,可以與寫片斷互相滲透,相輔相成。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的段的知識和分析概括能力,對寫好一段話是有直接幫助的。讓學生以「老師來上課了」為題寫一段話,先讓學生觀察老師是怎樣推門走上講台的,走上後做了什麼,是怎樣還禮問好的;然後讓學生把老師一系列動作,有順序寫下來。這樣的片斷練習,學生可以運用課文中學到的段的知識,課文中又有典型的段落可以模仿,因此一般都能寫得較具體。 段與篇的練習是可以交叉進行的,根據實際需要來決定。如寫作文需要寫一個場面,不妨先寫一個片斷,然後再作文。學生的開頭總千篇一律,可讓學生專練習寫開頭。 寫片斷與寫一篇作文的練習,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先練部分,再練整體,符合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練了整體,再找出薄弱環節練部分,也符合學生學習作文的實際。3、課堂小練筆基本形式仿寫。主要是模仿課文的一部分讓學生練筆。如一個開頭、結尾、一種句式、一種段式,也可仿寫一種表達方式。擴寫。教師要抓住課文中略寫的部分,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展開想像,進行擴寫。還可以擴展句式。課堂「素描」。是指在課上組織學生觀察事物,然後抓住特點,用簡練的語言記敘下來的一種練筆方式。它把觀察與仿寫結合在一起。有趣的一句話日記。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課外自覺地練筆,主動把自己的生活,特別是那些值得記憶的美好的事物記錄下來。可以採取一句話日記這種方式,學生易接受,效果也好。就是讓學生用一句話或簡短的語言把一天中有意義的事、印象最深的事、最感興趣的事記敘下來。要求盡量說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要求不要過高。因為是學生自願練筆,只要寫就好,就要充分肯定。課上練習幾次,就可以安排回家去寫。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選材面要逐漸擴大,二是句子的擴展,使表達的內容更豐富具體。(三)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內容具體」,是小學生作文訓練的基本要求之一。小學三年級開始作文,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練好作文的基本功。1、教給學生寫具體的方法。把作文寫具體的方法,主要從閱讀中學習,特別是要結合課文來學習。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的方法各不相同。 記事,要交代清楚事情是怎樣一步步發展的,但不能記流水帳,平均使用力量,重點部分要具體寫。寫人,要選擇典型的事例來寫,即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精神面貌的事例。同時要根據表達的需要,寫出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寫景狀物,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寫,多種景物要分清層次,抓住重點景物寫具體,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堆砌詞語,為描寫而描寫。 這些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自己歸納出課文的內容和寫作方法的關系,即不僅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內容,也要了解作者是怎樣表達的。 學生掌握了一種寫具體的方法後,就要實踐,小練筆或寫片斷,再逐步用於作文之中。教師在指導和講評時,應提倡運用學過的寫法,逐步形成作文的技能技巧。2、要儲備語言材料。 語言材料的積累,主要是靠在日常的課內外積累中、聽人說話和各種活動中做有心人,把一些詞語和佳句的意思弄懂,並抄錄或背誦下來,以備應用。學生的個性、興趣不同,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積累,這有助於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還可以指導學生分類摘抄,尤其是課文中的優美語句,鼓勵學生盡量記住學過的成語。課外閱讀摘抄不限多少,使學生養成習慣,可以組織課外閱讀摘抄本展示,並鼓勵學生進行背誦。 熟讀和背誦是積累語言的好方法。我們應當把積累語言作為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閱讀積累語言,主要是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和背誦一些有記憶價值的段落和篇章,這是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1)有特點的開頭;(2)有代表性的結尾;(3)出色的過渡句;(4)有特色的段落;(5)背誦全文3、題目要新穎,使學生願意寫。 教師出的作文題目,都應當使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把題目出的新穎一些,小一些。寫的內容,既是學生熟悉的,深感興趣的,又易於寫得集中一些,這樣學生才願意寫,也有可能寫具體。(四) 訓練學生言之有序言之有序的訓練,實際是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思維有條理,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條理分明。1、使學生認識到言之有序的必要性。 整理句序錯亂的段落,整理段序錯亂的文章,都可以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寫一段話或者寫一篇文章,要按一定的順序,說完一層意思,再說一層意思,各層意思之間要緊密相連,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2、進行言之有序的訓練(1)與培養觀察能力相結合 觀察事物要有一定的順序,作文也要有一定的順序,即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就按怎樣的順序去寫。因此只要做到觀察有序寫起來就容易做到條理清楚。在此基礎上,可訓練學生在觀察之後,分清主次,加以取捨,合理地安排寫作順序,進一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安排作文材料的能力。(2)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從中年級開始,在閱讀教學中,要進行段的訓練和初步的篇章訓練。三年級,要使學生清楚一段話里有幾句,要分析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哪幾句說的是一層意思。主要掌握以下三種方法: A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如果寫一段話,段的結構方式就是承接式。如寫洗手帕的經過,就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泡手帕、打肥皂、搓手帕、漂手帕、晾手帕,事情的每一步驟,就是一層意思。B從幾個方面記敘一種事物或用幾件事表現一個意思。 C用「總分」或「總分總」的形式組織材料。這些基本方法教給學生是必要的,學生剛開始作文,還不會搭文章的架子,不會安排材料。但一定要告訴學生這些不是固定不變的死套套,同一內容,可以寫出不同形式的文章,要鼓勵學生憑著自己的觀察、體驗,循著自己的思路去寫。 值得注意的是要使學生在學習這些基本方法的過程中受到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條理性提高了,作文才能做到條理清楚、段落分明。(五)重視學生對作文的修改 文章不厭百回改。有人說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這話一點不假,古今中外文壇上流傳著許多名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他們的文章至今仍讓人百看不厭,讀起來琅琅上口。由此可見,修改,是寫作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質量的重要措施。 四月21到濟陽去參加了山東省小學作文教學研討會,感受是很深的,專家名家非常重視學生的作文修改。我們在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中就要讓學生養成修改的好習慣。要讓學生學會自改作文,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示範。通過教師示範,讓學生從中領悟方法,為學生自改奠定基礎 在平日的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作文的修改,教師在課堂上隨時給學生講評、修改,使學生受到啟發,讓學生反復去讀自己的文章並進行修改,這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及作文水平。。(六)要重視口頭語言的訓練低年級對學生進行了說話訓練,到了三年級不要忽視對學生口頭語言的訓練。1、聽話訓練要結合各種教學活動進行。教師要訓練學生善聽會說,要為學生創造各種機會練習聽和說。教師要重視閱讀課上的朗讀訓練,課堂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同學之間議論問題,以及復述、背誦等都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年級初學作文,會覺得寫比說難,不知從何下筆,因此,可讓學生先說後寫。在說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全班學生評論,一個同學的語病糾正了,全班受益。而說得好的同學對其他同學也會有啟發。 在課外的各種活動中,讓學生放開膽量說。可以組織朗誦會、故事會、演講會等,可以用早上幾分鍾,讓學生說新聞、說新鮮事,或背自己喜歡的優美描寫等。2、聽與說的訓練要結合進行 在聽的方面,要求三年級學生能聽懂別人講的一段話或一件事,養成認真聽話的習慣,並能做到邊聽邊思考。在說話方面,應當做到口齒清楚,態度自然,能比較有條理地回答問題或口述一件事,能說一兩段連貫的話。教師要注意通過學生的評述,檢查聽的效果,並給予糾正。關於教師(一)語文教師要有素材意識(這是著名教師於永正老是說的) 素材意識是語文教師的一種職業敏感,一種責任。這種職業敏感會使教師時刻想著為學生找米下鍋,哪些東西能作為寫作素材而且是學生喜歡的,容易寫的,有了這個意識,就不會臨時抱佛腳了. 怎樣才能有素材意識呢?來自老師的責任感,來自對生活的熱愛,有愛才能有發現,才能有賞識,有賞識才能有表達的慾望。來自教師的學習,來自教師的動筆習慣。(二)重視「下水文」在教學中的作用用「下水文」激發學生寫作熱情 語文老師寫下水文,對於激發學生寫作熱情,要優於一般名家名篇,這是因為老師的特殊身份,他們非常想知道自己的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因此老師的下水文,就會對學生產生強烈影響。(三)重視評語在作文指導中的作用 寫評語最好是「一語中的」,是指評語只針對習作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對其作出具體分析。在學生的習作中,肯定會有方方面面的毛病,可是這些問題只能在反反復復地練習中逐步解決,想一下子全部消滅,根本不可能。如果評語里寫得面面俱到,既不能解決問題,也沒有什麼實際用處。所以,寫評語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准問題,就是針對直接影響學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問題,寫出自己的看法和解決的問題。 此外,給學生寫評語,不能寫得太抽象應當像診斷病情一樣,需要准確發現問題,更需要對問題作出具體分析,說明問題出在哪裡,應當怎樣解決,有時還要做出示範。這樣學生看了評語,才會明白自己的作文有什麼毛病,下次應當怎樣去改正。 寫評語要以肯定和鼓勵為主,而且首先要讓學生喜歡看,願意看。因為學生拿到作文本,最先注意看的是分數,然後是老師寫的「好話」,對於老師指出的問題,往往不太重視。因此,評語要鼓勵學生的優點,要鼓勵學生點滴的進步,要鼓勵學生積極去改正作文中的問題,指給具體解決方法,既要讓學生感到問題的存在,又不能讓他認為老師是在批評他,而是在幫他解決問題。總之,三年級是過度階段,我們教師對學生的說話寫話一定要訓練到位,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也為高年級的作文寫作打下基礎

『叄』 三年級生豆芽觀察日記第五則

11月6日 星期三 天氣陰

奶奶買了二十顆綠豆。這些綠豆圓滾滾的胖乎乎的,表面是一層淺綠色。猶如一顆顆淺綠色的小珠子。

我把綠豆泡在水裡,把餐巾紙浸濕放在底下,又把綠豆放了下去,澆上了一點水,再蓋上了一張餐巾紙,這些小綠豆便有了一個舒服的家。

我要看一看,明天這些綠豆會有怎麼樣的變化呢?

11月7日 星期四 天氣睛

今天晚上六點左右,我做作業迫不及待地掀掉了蓋在杯子上的餐巾紙。發現泡了一天一夜的綠豆都吸足了水分,胖了一圈,但仍然都在呼呼大睡,只有兩三顆綠豆的頭部裂開了,露出了小「腦袋」,裡面是淺黃色的果實,好像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麼樣的。

我又驚又喜,看著這些綠豆,我的心裡美滋滋的。不知道明天有沒有更多的綠豆醒來呢?

11月8日 星期五 天氣晴

早上,我急忙去看綠豆什麼樣子了,讓我失望的是:它仍舊睡著。我想:是不是和溫度、光照有著關系?於是我把它放到陽台上,讓它投入陽光的懷抱。

靜靜地等著它慢慢長大,變成茁壯的小綠豆芽。

11月9日 星期六 天氣晴

傍晚四點,這些綠豆陸續地「脫」去綠「衣服」露出發淺黃的身體,我高興得手舞足蹈,臉上樂開了花。可爺爺說:「它泡在水裡原時候太長,已經死了。我高興的笑容立刻消失了,變得愁眉苦臉。我真希望我的小綠豆能起死回生呀!

11月10日 星期日 天氣雨

昨天晚上,爺爺把這些綠豆包到一塊布里。今天,那些綠豆漸漸地從溫暖的「被窩」里探出頭來,起死回生了。綠豆抽出了大約一厘米長淺黃色的嫩芽,猶如長出了一條尾巴。我和爺爺把幾顆凍壞的綠豆扔掉。我又驚又喜,碎掉的心又重新合攏了,臉上露出玫瑰般的笑容。神奇的綠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長大呀!

11月11日 星期一 天氣多雲

今天傍晚,我發現綠豆撐破了綠衣服,露出了圓溜溜很光滑的身體。淺黃色的身體已經變得有點深了。

綠豆從撐開的綠衣服裡面長出了一條條長長的根須,一顆顆綠豆就像一條條綠色的小蝌蚪在游來游去。

我真想綠豆快點長大。

11月12日 星期二 天氣睛

只過了一天,小豆芽就長高了許多。小豆芽全身是白色的,上面的殼已經頂掉了,看上去就像是老爺爺掉的白鬍子,頭頂著兩片嫩黃的小葉子,好像戴著一隻美麗的蝴蝶結。綠豆芽的根又細又長,是淡黃色的,猶如一根老鼠尾巴。

『肆』 在家裡自己做人工授精安全嗎

安全,但是必須藉助專業醫學儀器,以前醫生都是藉助手把裝有小蝌蚪的帽子放入女性體內,太難操作了。現在有一種叫施孕可的進口醫療器械,可以解決這一難題。

『伍』 植物觀察日記三則(100分)

今天,我在家裡泡了紅豆、黃豆、綠豆三種豆子。打算觀察一下它們是怎麼發芽的。
我把豆子放在紗布上,然後在一個透明的塑料密封罐里裝進四分之一的水,把裹著豆子的紗布放入罐中,就撒手不管了。等我做完家庭作業,再去看豆子,非常遺憾地發現豆子還舒舒服服地躺在紗布里呼嚕呼嚕睡大覺。我急得抱怨了幾句就任它們自生自滅了。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什麼環境下豆子才會生根發芽?」我飛快地跑進房間,從書櫃里翻出網路全書一對照,才確認我做得完全正確。
10月3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放學回到家,馬上去看豆子,哇噻,一些豆子長出了白白細細的根須 ,像戴著紅帽子綠帽子的小蝌蚪。我小心翼翼地把這些豆子挑選出來,放進盤子里,然後依舊蓋好密封罐,盼望著剩下的豆子也能盡快長出根來。隨後我捧著盤子,拿上工兵鏟,跑到家門前的一棵樹下,淺淺地挖了個小坑把盤子里的豆子種下了。
10月4日 星期日
早晨起來,我顧不上吃早飯就急著去看豆子到底怎麼樣了。從罐子外邊看過去,紗布下面白絨絨的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蓋子,一股濃烈的酸臭味撲鼻而來,差點把我熏翻在地。這就證實了豆子在潮濕的環境里是很容易生根發芽的。我依舊和昨天一樣把生根的豆子種到了桂花樹的

『陸』 施孕可如何使用

操作視頻很詳細,操作起來也比簡簡單,直接把小蝌蚪送到了宮頸口,增加懷孕機率。

『柒』 小明和姐姐一起去春遊寫幾句話。

星期六下午,我們全家人去看桃花。
透過車窗,只見高大挺拔的樹木,整齊地站在路兩旁,花啊,草啊,扭動著身體,好似為我們載歌載舞。
田野上的麥苗在微風的吹拂下,一起一伏,好像大海里的波浪,金燦燦的油菜花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味。
來到目的地——桃園,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道路上,人山人海,一望無際的桃花簡直成了紅色的海洋。我走近桃樹,仔細觀察桃花,只見桃花有五個瓣全是粉紅色,中間有無數個黃色的花蕊,每個花蕊的頂端都有一個穀粒大的黃色小帽子,花的香味就是從那兒散發出來的。桃樹的葉子既嫩又小,怪不得人們說,桃花是先開花後長葉呢!
接下來,我們來到溝渠邊找蝌蚪了。小蝌蚪密密麻麻的連成了一片,像一片墨汁飄在水面上,我把手放到水裡,驚嚇得它們拚命地遊走了,生怕讓我逮著。一個小蝌蚪飄到岸邊,不知怎的游不動了,我急忙把它輕輕地捧在手裡,然後把它放進出了水裡,它出來了,又開始自油自在地遊了起來。
最後,接我們的人來了,我只好帶著一嘴地埋怨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捌』 日記:小花苗成長記錄配環畫

我和媽媽一起在花盆裡種下一些像芝麻一樣的小花種,我希望它們快快發芽。到了第三天中午,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只見有的小花種已經從土裡探出頭來,頭上還戴著一頂小帽子,有的小花種彎著腰像一個小問號,還有的頂著個大腦袋像是小蝌蚪呢!它們真是太有趣了!過了幾天,我發現小花苗歪著身子長,就去問媽媽。媽媽笑眯眯地說:
那是小花苗喜歡陽光呢!

『玖』 科學親親春雨課後反思

回來後,我們圍繞「這次雨中冒險,你有什麼難忘的感受?」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孩子們的收獲多種多樣:
「我在大型玩具那邊找到一個大水坑,腳一踩,水都濺起來了,我覺得很好玩。」
「雨細細的,落在傘上會發出沙沙沙的聲音,還有落在手上是涼涼的,很舒服。」
「我在池塘里發現了一個癩蛤蟆,它一定是小蝌蚪的媽媽,因為現在小蝌蚪才長出後腿,沒有那麼快變出來。「
「我沒有戴帽子的時候,雨落在我的頭上,像在給我洗頭,真舒服!」
「大家都撐著不一樣的雨傘很漂亮。」
「我覺得穿著雨鞋、雨衣很重的,走久了有點累,還是不穿比較方便。」
「在玩老狼老狼幾點鍾的時候,我做狼去抓他們很好玩。還有,穿著雨衣跑起來不快,所以才沒有抓到。」
……
這樣一場看似自由自在、毫無目的的「冒險」,孩子們的收獲是豐富的,他們獲得了很多直觀的經驗:
1.關於雨的形態特徵方面的知識經驗:細細、涼涼、落在物體上的沙沙聲。
2.關於摩擦方面的知識經驗:雨天地花、雨鞋鞋底有花紋不易滑。
3.關於雨具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方便性。
這些經驗都是孩子們自己在探索、玩樂的過程中直接接觸所獲得的,這樣的經驗更深刻、更持久。更有個別孩子的個別難能可貴的發現,例如:對蝌蚪生長變化的觀察經驗。
我想,無論是孩子還是我們,這樣的一次體驗活動都是難忘的。穿著雨衣、雨鞋、頂著雨傘做一些平時的游戲體驗也是完全不同的。希望這樣的快樂一直貫穿整個孩子的童年:自然、自由、快樂!

『拾』 6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人教版怎麼寫我是一隻小蝌蚪

我是一棵小草
我是一棵小草,我沒有漂亮的花衣服,更沒有五彩繽紛的的花帽子.只有到了春天,春姑娘才送給我一件綠色的連衣裙.
我是一棵小草,當太陽公公還沒起床時,我的身上早已戴上了一些透明的小飾品.過了一會兒,太陽公公與小蜜蜂一同起床了,小蜜蜂親切地向我問好:"小草,早上好!"
我是一棵小草,當夏季來臨時,我盡情享受著桑拿浴.一群頑童高高興興的在在草地上玩鬧,有一個小頑皮說:"在這纖塵不染的草地上躺一會兒,真是一種享受."聽到這番話,我快樂到了極點.
一天,一位農民伯伯把一群羊趕到了我們的家園.這可把我們嚇壞了,那群羊一見了我們就爭先恐後的啃起來.因為我們痛的厲害,所以一下子就昏了過去.當我們蘇醒過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矮了一截.我傷心極了.
許多天過去了,我又看到了遠處的美景,原來我又長高了,而且比原來長的還要高呢!這時我才明白,作為一棵小草只要根還在,就能活下去.
秋風吹來,我漸漸枯萎了.一位白發滄桑的老婆婆把我放在了背簍里,然後帶回了家.她把我倒進了爐灶里,我知道自己最後的時刻將要來臨了.於是,我默默的等待著.
我是多麼幸福啊!犧牲了自己,卻給別人帶來了好處!為此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與小蝌蚪帽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貓買的羽絨服充絨不符 瀏覽:719
杭州批發安芙羅迪女裝在哪裡 瀏覽:104
兩歲帽子起多少針 瀏覽:129
日系男裝哪裡批發市場 瀏覽:500
襯衫男自拍照片 瀏覽:282
學院風衣裙子配什麼鞋 瀏覽:625
廣州南到國大童裝城怎麼樣坐地鐵 瀏覽:517
安奈兒童裝看一下價格多少 瀏覽:178
圍巾掛在牆上好看圖片 瀏覽:284
魔述帽子怎麼畫 瀏覽:599
害羞女生襯衫掖在褲子里 瀏覽:795
日本護士制服美女誘惑 瀏覽:983
抖音童裝店鋪怎麼運營 瀏覽:760
女款狐狸馬甲多少錢 瀏覽:256
波司登羽絨服60億 瀏覽:322
東大門羽絨服新款 瀏覽:813
褲子上滴上蠟怎麼處理 瀏覽:508
國內男士平價圍巾品牌 瀏覽:20
克羅心短袖到底是男裝還女裝 瀏覽:235
八四能把米色褲子洗成白色嗎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