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代的冠帽有哪些區分
漢代的冠帽是區分等級與不同場合的禮帽,據《後漢書·輿服制》記載有十六種之多: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游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雲山冠、巧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冕冠,前已述及,是大夫以上貴族的禮帽。
『貳』 中國古代帽飾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古代「頭衣」包括帽子、巾、襆、頭、冠、冕、弁等。《說文解字》未收「帽」這個字,可見帽是出現於東漢以後的字。
古代的帽子也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定義,有時和其他「頭衣」外形相近,沒有一個特別嚴格的界限,但一般說來,帽子是圓頂形的,能覆蓋整個頭部,且易戴易脫,為人們日常所戴。
我國戴帽子的歷史很久了,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人們都是戴帽子的,並且是皮帽子。只是後來隨著封建制度的建立,,等級制度的出現,一般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才轉而戴弁、冠、冕等,帽子轉而成了小孩的專用品。到晉代已經要求不是那樣很嚴格了,一般士人亦可戴帽子。實際上在三國時期,凡不做官的士人就可以戴帽子,有名的高士管寧就在家中戴黑布帽子,但在正式場合是不允許戴帽子的,而要按規定戴冠和幘等。
有趣的是,在漢族已不是很講究的時候,作為習慣於戴帽子的少數民族,一面推行漢化制度,一面卻嚴格要求不得戴帽子,還有人為此丟了官。北魏孝文帝一次南征回京,見城裡婦女仍有戴帽子穿小襖的,就責備留守的任城王元澄,問他為何不管,元澄辯解說,戴帽子穿小襖的只是少數。孝文帝很生氣,質問他:「你是否覺得全城人都應該戴帽子穿小襖呢?」結果將任城王及其他留守的官員全罷免了,演出了我國歷史上為帽子而丟官的一幕,可見戴不戴帽子在當時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此事在《魏書》《北史》上都有記載。而據《宋書。禮志》記載,當時的南方,百姓已普遍戴帽子,且士大夫也逐漸以帽子為常服,這對推行漢化的北魏不啻是一個諷刺。由於帽子有其方便的一面,因而北魏以後,士大夫階級也逐漸戴起了帽子,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打扮。到隋唐以後,由於民族的大融合,帽子成為人們日常普遍的一種服飾,並且和現代的帽子一樣,容易脫掉。古代人戴帽子也和現在一樣,喜歡趕時髦,後周時獨孤信打獵時帽子稍微斜了點,結果百姓戴帽子都要學他將帽子斜戴上,以為時髦。隋文帝楊堅未當皇帝以前,因脖子上長有一肉瘤,怕人看見,便戴帽子以遮掩,竟流行而為時尚。帽子的類很多,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突孫帽、大帽子、白紗帽、烏紗帽、皂帽等;唐宋時代有席帽、渾脫帽、氈帽、壓耳帽、風帽、婦女戴的帷帽、胡帽等;明清有棕結草帽、遮陽大帽、圓帽、鵝帽、堂帽、巾管帽、瓦楞氈帽、小帽、卷檐氈帽、皮帽、狗頭帽、涼帽等等。它們因材質、形狀等的不同,而分別具有防風、遮陽、保暖、美飾等功用。這其中最負盛名的乃是烏紗帽。
烏紗帽,顧名思義就是用黑色的紗製作的帽子。它不是嚴格的一類帽子,而是將凡是用烏紗製作的帽子都可稱為烏紗帽。在隋以前,帝王戴白紗帽。宮官和官宦有戴烏紗帽的。隋唐時烏紗帽成為朝中官員的一般頂戴。到宋代,四腳襆頭興起,原來式樣的烏紗帽逐漸廢止,但由於襆頭亦多用烏紗製作,故仍將襆頭稱為烏紗帽。宋代烏紗帽多為展腳,即帽翅平展,據說這樣可以防止大臣們在朝上竊竊私語。在明代,官員戴的烏紗帽的定製是前低後高呈台階形,兩翅為牛舌形,寬寸余,長五寸,但亦有戴其他樣式者。由於明代只有官吏才能戴烏紗帽,故後世將烏紗帽作為官帽的代稱。後世在舞台上出現的官員所戴的烏紗帽就是明代的式樣。烏紗帽到清代即廢止了。
『叄』 漢代人帶什麼帽子
今天來說說男人,說說男人頭上的東西——帽子。實際上,在秦漢時期,帽子也最入「衣」之列,管叫「頭衣」,或者「元服」。所謂「元者,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 古人對冠頗講究,如衣一樣,等級明顯,也是一種地位和身份的標志。冠的別名「冕」,就是大夫以上人所戴的帽子,一度是皇帝的專用帽,所以才有了「加冕」一說。老百姓一般是不能配戴帽子的,沒有地位的男人只能如女人一樣,戴巾幘(zé)。幘,古代的頭巾,冠的代用品,「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 這里根據《中國服飾畫史》一書,一一列出漢代男人所戴的不同款式、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帽子,讓大家開個眼界,「學習」一下。記熟了,再看秦漢時期影視作品時心中就有譜,如果導演、服飾顧問弄出「張冠李戴」的笑話,你輕易就能辨識出來啦——爵弁赤黑色布做的帽子,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弁冕是冠的總稱。 十二旒帝王才能戴的帽子。所謂旒就是懸掛的珠玉串飾,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戴的帽子稱為冕,冕之前後有旒。以旒之數目的不同來分別。帝王旒最多,為12;諸侯9,上大夫7,下大夫5,士3。即《禮記·禮器》所雲,「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漢制皇帝十二旒,白玉為珠。垂旒一表明等級,顯示尊嚴;二遮當視線,令戴冠者目不斜視,表示不偏聽偏信。 長冠又叫齋冠,其重要性僅次於冕冠,因為為劉邦親自創造,又稱劉氏冠。高七寸,寬三寸,一般以竹皮做骨架。為 祭祀宗廟時所戴的帽子,屬於禮冠。委貌冠為「委曲有貌」之意,又名玄冠,以黑色的絲織特製成,與皮弁同制,上小下大,為大臣(卿大夫)上朝戴的帽子。建華冠樂人參加祭祀天地活動時所戴的帽子,上較大,下較小「以鐵為柱卷,貫大銅珠九枚」,好像當年婦女用的一種盛絲的籠子。方山冠漢代祭祀天地時,宦官所戴的帽子,形制似進賢冠,以五彩彀為之。巧士冠皇帝侍者、宦官戴的禮帽,也是太監專用帽子。通天冠皇帝專用帽子,其他人不能戴,為皇帝上朝時的禮冠。始於秦,終於明,期間只有元代皇帝不用。 遠游冠諸侯、官員外出遊玩時戴的帽子,好比現在的休閑帽。形似通天冠。高山冠又名側注冠,本為齊國國君之冠,漢時為中外來使者、客人拜見帝王時專用帽子進賢冠又名緇布冠,文官、讀書人所戴的帽子,表明身份等級法冠本為楚王之冠,「秦滅楚,獲其君冠,賜御史」。後來為秦御史及漢使者、執法者所戴的帽子。術氏冠即鷸冠,掌管天文的官員所戴的帽子武冠又名鶡冠、趙惠文冠,武弁大冠,為武將所戴的帽子。以金屬做成,厚重、堅固,可以防兵器的砍擊樊噲冠前殿司馬、衛士所戴的帽子,也以金屬做成,因此冠最早由漢時大將樊噲所戴,故名。樊噲鴻門宴時聽說項羽意殺劉邦,就是戴著這種帽子,持鐵盾闖入項羽軍帳中的,立漢王一側盯著項羽,最終使項羽放棄加害劉邦的計謀。卻敵冠衛士所戴的帽子,制似進賢冠。前向四寸,後高三寸。 卻非冠守衛宮殿的侍衛所戴的帽子,「戴之執事,以防伺非。制似長冠,下促。 從上面列出的一頂頂帽子來看,漢代的帽子是不能亂戴的,規制很多。劉 邦定下的規矩是,皇帝平常上朝要戴朝天冠,諸侯戴委貌冠,文官戴進賢冠,謁者、僕射戴高山戴,五官左右虎賁、五官中郎將、羽林左右監、虎賁武騎戴武冠,衛士戴卻敵冠······看一看,如里你生活在漢朝,戴的應該是哪頂帽子?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三頂不適合你,一頂是通天冠,另一頂是十二旒,還有巧士冠。前兩頂可能每個人都想選,但只有一人能戴,選了也戴不上;第三頂與前兩頂相反,可能每個人都不想選,選了也不戴,也沒有一人能戴——現在太監絕種啦,弄「巧」成拙不得。
『肆』 試述漢代官服的特點和等級標志是什麼
西漢建立時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東漢時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絲織的裝飾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長冠服"。皇後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後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漢文帝當政時比較儉朴,自己穿黑色絲織衣、皮鞋。一般官員要穿禪衣,又名"祗服"。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它的特點是象蟬一樣的頭冠(帽子)、紅色的衣服、象田字狀的領子、戴玉、紅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縫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緣黑色邊,作為朝服的中衣,需緣紅色邊,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服飾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禪衣裡面有中衣、深衣,其形與禪衣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官員在上朝時都要穿黑色禪衣。
漢衣款式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此種禪衣又稱""。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到東漢,男子穿深衣的已經不多了,一般為直裾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這種服式既長又寬,從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沒有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
漢代朝服的服色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著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伍』 漢代的冠帽是怎麼區分等級與不同場合的禮帽的
漢代的冠帽是區分等級與不同場合的禮帽,多以鹿皮製作,外形如兩手相合呈下寬上尖狀,後人連環畫中諸葛亮所戴即是。進賢冠為一般文人所戴,外形前高後低,前後連接的誕板長八寸,冠前有梁,梁有多寡,漢代規定:公侯為三梁,博士為二梁,博士以下為一梁,文官戴的進賢冠都配有介幘。樊噲冠是帝王貴族殿前衛士所戴,外形扁平如盾牌,據史料載,楚漢相爭時,項羽設鴻門宴欲加害劉邦,衛士樊噲拚死護衛,故以其名命之。其餘,高山冠以使者所戴,法冠為執法者所戴等。
『陸』 試舉例說明漢代服飾制度中是如何體現等級地位的差異的
1、「儀禮」的關注點是整個社會活動,項目繁縟,對於服飾有全面嚴格的規定,是典型的儒家所倡導的禮制在服飾上的反映,它直接影響了幾千年來國人的服飾觀念和風格。例如,西漢建立以後,新的統治者吸取了秦朝的教訓,在服飾禮制方面規定得十分用心,不僅對百官服飾的樣式和色彩進行了嚴格的規定,甚至對民間服飾也做出了限定。在當時,百姓只能穿著本色的麻布衣,而不得使用其他色彩的服飾。除此,還對生活用品進行詳細完備的規定,諸如相關的生活基本需求,如衣帽鞋襪、車馬乘騎、日用雜品等。在漢朝,不論花色、品種、質料,還是色彩,都有嚴格的等級劃分。歷代更是在朝廷中設立相關的機構對禮制進行管理。作為一種上層建築,歷代統治者都把此作為行為准則,用法制、禮教、哲理等各種手段統治人們的思想,使人們循禮蹈規,安分守己,使之成為相應的風氣。在我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的唐代,無論是人們的思想,還是物質的生產都達到了一定的歷史高度。服飾紋飾以一種「標識」的特有形式顯示著封建禮制的等級制度。在《舊唐書·輿服志》中有一段關於中國官服補子起源的記載:「則天天授二年二月朝,集使刺史賜綉袍,各於背上綉八字銘……諸王飾以盤龍及鹿,宰相飾以鳳池,尚書飾以對雁。」由此可見,武則天以綉袍賜予百官,是以鳥獸紋樣為主,而且裝飾部位在前襟後背。這一做法帶有一定的標志性,它直接以一個有形的文化符號顯示在服裝上,使其具有了明顯的中國禮制文化特點。到了宋代,宋人受程朱理學的影響,焚金飾、簡紋衣,以取純朴淡雅之美,對婦女的裝束也有了詳細嚴格的規定,服飾制度與宋代程朱理學觀點有著異常密切的聯系。而清代的服飾是我國服飾發展的頂峰,服飾紋樣在這時的裝飾作用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清代在圖案的設計上承襲十二章的紋樣,在明代的八吉祥紋樣的基礎上,集圖案的裝飾作用之能事,使之達到了繁復的程度。這一時期,服裝出現了一種叫「補子」的裝飾,以「補子」的紋樣代表官職的貴賤,「補子」紋樣的差別反映了清代等級的森嚴。並且清代的帽子一改歷代的式樣裝束,注重帽子上頂戴花翎的裝飾,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職。因此,如果分析清代服飾的發展與歷代服飾之間的差異,那麼,主要表現的就是各種服飾裝飾紋樣的繁雜堆砌,以及在圖案上等級觀念的反映。可以說「禮」在中國古代,是法權體系的一個重要支撐。而服飾在這一過程中,則體現了相當重要的補充作用。中國的服飾制度始終與中國禮制思想緊密相連,使中國古代服飾紋樣始終依從著禮制而發展。
2、中國古代服裝等級制度
作為階級社會標志,等級性對古人的服裝審美意識的影響一直貫穿了古代社會,而這具體表現在「十二章紋」,「補子」以及服裝的色彩上。
十二章紋,是中國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志,指中國古代帝王及高級官員禮服上繪綉的十二種紋飾,它們是: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十二章紋由來已久,大約在周代已經形成。十二章紋之制自東漢確立之後,各朝各代都把它作為封建的輿服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劃分帝制等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補服則定型於明代。當時官吏所著常服的胸前、背後各綴一塊方形補子,文官綉禽,以示文明,武官綉獸,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獸尊卑不一,藉以辨別官品。同時受過誥封的命婦也備有補服,通常穿著於慶典朝會上。論中國古代服裝等級制度論中國古代服裝等級制度,至於顏色,在每個朝代幾乎都有過對服飾顏色的相關規定。孔子曾為地給正色和間色定各位,別尊卑,以鞏固等級制度, 「緋紫」、「黃袍」、「烏紗帽」、「紅頂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時期內,附麗於某種服飾而獲得了代表某種地位和身份的例子。
不管是十二章紋還是補服或是服裝的色彩,我們可以看出它們都是劃分服裝等級的重要標志。以它們為代表,從而確立了中國古代服裝的等級制度。
『柒』 請問古代各朝代(特別是魏晉南北朝)的帽子是什麼樣的最好有圖釋
反正很酷!
帽子是古代「頭衣」的一種,並且是最古老的一種「頭衣」,古代「頭衣」包括帽子、巾、襆、頭、冠、冕、弁等。《說文解字》未收「帽」這個字,可見帽是出現於東漢以後的字。
古代的帽子也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定義,有時和其他「頭衣「外形相近,沒有一個特別嚴格的界限,但一般說來,帽子是圓頂形的,能覆蓋整個頭部,且易戴易脫,為人們日常所戴。
我國戴帽子的歷史很久了,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人們都是戴帽子的,並且是皮帽子。只是後來隨著封建制度的建立,,等級制度的出現,一般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才轉而戴弁、冠、冕等,帽子轉而成了小孩的專用品。到晉代已經要求不是那樣很嚴格了,一般士人亦可戴帽子。實際上在三國時期,凡不做官的士人就可以戴帽子,有名的高士管寧就在家中戴黑布帽子,但在正式場合是不允許戴帽子的,而要按規定戴冠和幘等。
有趣的是,在漢族已不是很講究的時候,作為習慣於戴帽子的少數民族,一面推行漢化制度,一面卻嚴格要求不得戴帽子,還有人為此丟了官。北魏孝文帝一次南征回京,見城裡婦女仍有戴帽子穿小襖的,就責備留守的任城王元澄,問他為何不管,元澄辯解說,戴帽子穿小襖的只是少數。孝文帝很生氣,質問他:「你是否覺得全城人都應該戴帽子穿小襖呢?」結果將任城王及其他留守的官員全罷免了,演出了我國歷史上為帽子而丟官的一幕,可見戴不戴帽子在當時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此事在《魏書》《北史》上都有記載。而據《宋書·禮志》記載,當時的南方,百姓已普遍戴帽子,且士大夫也逐漸以帽子為常服,這對推行漢化的北魏不啻是一個諷刺。
由於帽子有其方便的一面,因而北魏以後,士大夫階級也逐漸戴起了帽子,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打扮。到隋唐以後,由於民族的大融合,帽子成為人們日常普遍的一種服飾,並且和現代的帽子一樣,容易脫掉。
古代人戴帽子也和現在一樣,喜歡趕時髦,後周時獨孤信打獵時帽子稍微斜了點,結果百姓戴帽子都要學他將帽子斜戴上,以為時髦。隋文帝楊堅未當皇帝以前,因脖子上長有一肉瘤,怕人看見,便戴帽子以遮掩,竟流行而為時尚。
帽子的類很多,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突孫帽、大帽子、白紗帽、烏紗帽、皂帽等;唐宋時代有席帽、渾脫帽、氈帽、壓耳帽、風帽、婦女戴的帷帽、胡帽等;明清有棕結草帽、遮陽大帽、圓帽、鵝帽、堂帽、巾管帽、瓦楞氈帽、小帽、卷檐氈帽、皮帽、狗頭帽、涼帽等等。它們因材質、形狀等的不同,而分別具有防風、遮陽、保暖、美飾等功用。這其中最負盛名的乃是烏紗帽。
烏紗帽,顧名思義就是用黑色的紗製作的帽子。它不是嚴格的一類帽子,而是將凡是用烏紗製作的帽子都可稱為烏紗帽。在隋以前,帝王戴白紗帽。宮官和官宦有戴烏紗帽的。隋唐時烏紗帽成為朝中官員的一般頂戴。到宋代,四腳襆頭興起,原來式樣的烏紗帽逐漸廢止,但由於襆頭亦多用烏紗製作,故仍將襆頭稱為烏紗帽。宋代烏紗帽多為展腳,即帽翅平展,據說這樣可以防止大臣們在朝上竊竊私語。在明代,官員戴的烏紗帽的定製是前低後高呈台階形,兩翅為牛舌形,寬寸余,長五寸,但亦有戴其他樣式者。由於明代只有官吏才能戴烏紗帽,故後世將烏紗帽作為官帽的代稱。後世在舞台上出現的官員所戴的烏紗帽就是明代的式樣。烏紗帽到清代即廢止了。
『捌』 簡述漢代袍服和冠冕制度
西漢建立時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東漢時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絲織的裝飾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長冠服"。皇後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後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漢文帝當政時比較儉朴,自己穿黑色絲織衣、皮鞋。一般官員要穿禪衣,又名"祗服"。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它的特點是象蟬一樣的頭冠(帽子)、紅色的衣服、象田字狀的領子、戴玉 、紅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縫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緣黑色邊,作為朝服的中衣,需緣紅色邊,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服飾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禪衣裡面有中衣、深衣,其形與禪衣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官員在上朝時都要穿黑色禪衣。
漢衣款式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此種禪衣又稱" "。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到東漢,男子穿深衣的已經不多了,一般為直裾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這種服式既長又寬,從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沒有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
漢代朝服的服色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著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漢代著衣有七個特點:
穿外衣時,由於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寬為一尺二寸;
衫無袖;
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
腰帶極為考究,所用帶鉤以金製成各種獸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動有趣。一般長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間,是衣裳中間顯要的裝飾物。漢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較比西周和戰國時期,在設計和製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習俗,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主要是顯示儀容。
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地上加以區別。皇太後、太後、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採用深衣制。
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穿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士人都一樣。
『玖』 漢代的冠帽有多少種
漢代的冠帽是區分等級與不同場合的禮帽,據《後漢書•輿服制》記載有十六種之多: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遠游冠、高山冠、進賢冠、法冠、武冠、建華冠、雲山冠、巧士冠、卻非冠、卻敵冠、樊噲冠。
『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冠帽制度與漢代有什麼不同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冠帽制度基本上是延續漢代的遺制,但是在小的細節方面也就是形制上有一些變化。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漢代冠帽,它一般是區分等級的基本標志,也就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帶不同的帽子。首先是長冠,又稱為「劉氏冠」是劉邦在秦朝朝廷是當官的時候所佩戴的。漢代時期各個武官所戴的帽子稱為武弁大冠,這些帽子上通常會帶有貂尾做裝飾。而那些文官們帶的帽子就稱為進賢冠。其中漢代帝王們所戴的帽子種類是最為繁多的,比如月正朝賀時的通天冠。
總得來說,冠帽的演變能夠體現漢代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歷史文化的發展,漢代時多以漢族文化為主,魏晉南北朝時期多是胡漢文化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