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津鸿祥服装有限公司怎么样
天津鸿祥服装有限公司是2017-03-13在天津市宝坻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镇贾良庄村光明路东7排6号。
天津鸿祥服装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20224MA05NN1Q99,企业法人郝志军,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天津鸿祥服装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天津鸿祥服装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❷ 旗袍的来历!
希望对你有帮助:旗袍的样式起源在民间一般认为改良于清代旗女之袍,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清朝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换掉
清朝的服饰,并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黄金时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最灿烂的时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四十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特点:古典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旗袍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的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设计师与旗袍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❸ 鸿翔时装公司的创始人
业广惟勤
“鸿翔”开设于1917年,创始人为金鸿翔,早年已编入静安区地方志名人谱。他是上海川沙人,出生于1895年4月6日,自幼家境贫寒,13岁就到上海中式成衣铺当学徒。金鸿翔不仅聪明伶俐,很快学到了一套好手艺,而且善于观察当时上海流行和时尚什么服装。有些风流小姐、学生以穿西服为时髦,金鸿翔就跳槽改学西式裁缝,满师后,1914年初赴俄国海参崴在其舅父开设西式服装店做工,翌年返回上海,到悦兴祥西式裁缝店当技工。在接待外宾和女客过程中,金鸿翔积累了不少业务经验,也萌生了独辟蹊径的念头。于是就另立门户自己开业经营。1917年,金鸿翔筹资在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863号(今鸿翔原址)开设上海第一家西式时装公司,用自己的名字“鸿翔”做招牌,很快轰动了上海滩。1927年金鸿翔倡议并实施把原三蕊堂公所(为行业组织)改组成立上海市时装业同业公会,并任理事长。
十余年来,“鸿翔”女装倍受人青睐,经营一年好于一年。1928年,金鸿翔把原房翻建成六开间二层楼新式市房,铺面作商场,后来又发展到九开间门面,实行前店后工场,营业面积多达1200平方米。1943年,金鸿翔业务发达,又在南京大马路(今南京东路)开设“鸿翔”分公司,简称东“鸿翔”。当时在南京路上连开二家时装公司确实震动了上海人。
❹ 青岛平度鸿翔羽绒服装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青岛平度鸿翔羽绒服装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1月11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羽绒制品加工等。
法定代表人:刘启瑞
成立时间:1996-11-11
注册资本:88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6409635-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平度市人民路112号
❺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5项。
1、江南丝竹
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锣鼓书
旧称“太保书”,“太保”是由上海郊县农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动“太卜”衍化而成,是在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艺之一,因演出时由演员自击锣鼓演唱故事,民间亦称之为“堂锣书”、“神鼓书”。新中国成立后,合其名称为“锣鼓书”。锣鼓书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堪称曲艺的杰出代表。在当地家喻户晓,影响甚广。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十锦细锣鼓
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于2008年6月成为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4、上海道教音乐
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道教色彩的音乐。它伴随着上海道教浩繁的斋醮科仪的进行,灵活巧妙地在各种场合穿插运用,有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以示召神遣将、镇邪驱魔;有时丝竹雅奏,余音绕梁,使人身心清静,如入缥缈之境。
5、上海龙华庙会
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华东地区历史悠久并沿袭至今的传统庙会之一,它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是独特的海派庙会。它不仅对上海地区,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6、嘉定竹刻
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徐行草编
徐行古镇是江南著名的草编之乡,黄草草编是上海嘉定徐行的传统手工艺品,上海嘉定区劳动人民利用黄草杆茎编织成玲珑精致的生活用品,缀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精细美观,轻巧方便,成为一方名产,其黄草编织历史悠久,饮誉中外。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上海市徐汇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棉麻纺织品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唐代手工棉纺织技艺得到明显提高,清代达到繁盛时代。2006年5月20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