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京必去景点排名有哪些
1、中山陵风景区
中山陵,位于国家5A景区钟山风景区内,地处紫金山南麓,去往中山陵的陵园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道路两侧清一色的巍峨法国梧桐,犹如一条“绿色隧道”,但凡走过这条道路的人都赞不绝口,英国女王就曾赞美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南京有个绿色长廊”。
2、明孝陵石象路
石象路,位于中山陵一旁的明孝陵景区内,因在秋天的时候神道两侧的树木都变得金黄一片,而被誉为“南京最美600”,秋天如果来南京旅游石象路可以说是必去的景点。
3、栖霞山
栖霞山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古以来就有“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来到栖霞山游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乾隆帝,并赞誉栖霞山为“金陵第一明秀山”,足可见栖霞山之美。
4、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虽然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但秋天的牛首山也是格外的风景优美,尤其是站在远处遥望牛首山西峰,宏伟的佛顶宫与高大的佛顶塔格外引人注目,在乾隆年间时的盛景“牛首烟岚”更是别列入了金陵四十八景之中,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5、总统府
这个景建议至少要安排好三个小时的参观时间,它距今约有600多难的历史,在曾经属于国民政府的所在地,也见证了如太平天国等不少历史的兴衰,在建筑整体的风格上还是偏向于江南古典园林风。
㈡ 南京的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是给人住的,还是做公园
南京公馆区主体是住宅,部分作为公园。
颐和路公馆区作为民国时期南京《首都计划》的第一住宅区,历史和现状都是以居住功能为主。公馆区现居住人口约600户、1790人。
按照规划,未来应保证以居住为主体功能的有限开放,既要保障和延续街区的居住品质,又要营造一定规模的公共服务氛围,公共服务功能占比宜控制在30%左右。同时,要保护街区的空间格局。颐和路、牯岭路等12条历史街巷的走向、宽度、断面形式等不得改变。
(2)颐和公馆旗袍扩展阅读:
关于南京的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未来的规划方向
规划要求从综合历史文化价值、产权难易度、现状环境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找出适合公共展示和开放的院落分布,通过院落遴选,明确颐和路公馆区内未来公共开放的规划方案。选择体验较好、资源丰富、环境宜人的路径组成文化线路。
规划明确了颐和路应“文雅”利用的基本原则,避免过度商业与市井化的项目安排,强调“整体氛围安静、内部院落精致、体验活动优雅”的氛围。打造民国文化生活体验区,增强街区的文化属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南京颐和路将开放民国风貌院落 形成文化环线
㈢ 颐和路公馆区的文化展览
颐和路片区留存着南京目前规模最大的民国时期花园洋房和国外公使馆区,第十二片区面积约为整个公馆区的十分之一。在这个片区内,始建于1920年至1930年的26幢历史建筑,经过保护性修缮及活化利用,打造成了颐和公馆近现代文化体验酒店。
在追寻民国文化的漫漫古道上,颐和公馆也特地拿出其中的几栋名人故居积攒各种文化精粹,重塑逝去的民国传奇。内容涵盖民国服饰、饮食文化、昆曲和教育书籍等方面。徜徉其间,从建筑流连到历史,从饮食上升至艺术,令人仿佛置身于民国的年代当中,感知文化的过去和现在。民国建筑彩铅绘画展由画家蔡震先生创作的《梧桐树下——南京民国建筑风情》彩铅画展,100幅画作,5万字配文故事,充分展示南京民国建筑的当代风貌。(周二、周六休馆) “国民衣着摩登都会”民国服饰展透过舒展飘逸的长衫、婉约诗意的旗袍,仿佛能够触摸到民国时代的倩影。(周二、周六休馆) 艺风堂民国教育书籍展此次民国教育书籍展展出的近150本与民国教育相关的珍贵原版图书,均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礼训先生旧藏,涉及的教育内容丰富可观。(周二、周六休馆) 梦桐墅民国饮食文化展展出了一批“金陵厨王”胡长龄老先生生前保留的珍贵书籍、照片,记录了其在民国饮食文化传承中做出的卓越功勋。(周二、周五休馆)薛岳抗战陈列馆此次在薛岳故居集中展示了一批记录薛岳抗战历程的珍贵资料以及他亲笔写下的书信。(周二、周五休馆) 民国昆曲资料展老旧的照片萦绕着昆曲吟唱,泛黄的书籍交织着丝竹之音,为您带来不一样的民国感受。(周二、周五休馆)
㈣ 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的文化展览
颐和路片区留存着南京目前规模最大的民国时期花园洋房和国外公使馆区,第十二片区面积约为整个公馆区的十分之一。在这个片区内,始建于1920年至1930年的26幢历史建筑,经过保护性修缮及活化利用,打造成了颐和公馆近现代文化体验酒店。在追寻民国文化的漫漫古道上,颐和公馆也特地拿出其中的几栋名人故居积攒各种文化精粹,重塑逝去的民国传奇。内容涵盖民国服饰、饮食文化、昆曲和教育书籍等方面。徜徉其间,从建筑流连到历史,从饮食上升至艺术,令人仿佛置身于民国的年代当中,感知文化的过去和现在。
民国建筑彩铅绘画展由画家蔡震先生创作的《梧桐树下——南京民国建筑风情》彩铅画展,100幅画作,5万字配文故事,充分展示南京民国建筑的当代风貌。(周二、周六休馆)“国民衣着摩登都会”民国服饰展透过舒展飘逸的长衫、婉约诗意的旗袍,仿佛能够触摸到民国时代的倩影。(周二、周六休馆)艺风堂民国教育书籍展此次民国教育书籍展展出的近150本与民国教育相关的珍贵原版图书,均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礼训先生旧藏,涉及的教育内容丰富可观。(周二、周六休馆)梦桐墅民国饮食文化展展出了一批“金陵厨王”胡长龄老先生生前保留的珍贵书籍、照片,记录了其在民国饮食文化传承中做出的卓越功勋。(周二、周五休馆)薛岳抗战陈列馆此次在薛岳故居集中展示了一批记录薛岳抗战历程的珍贵资料以及他亲笔写下的书信。(周二、周五休馆)民国昆曲资料展老旧的照片萦绕着昆曲吟唱,泛黄的书籍交织着丝竹之音,为您带来不一样的民国感受。(周二、周五休馆)
㈤ 颐和公馆的文化展览
民国建筑彩铅绘画展由画家蔡震先生创作的《梧桐树下——南京民国建筑风情》彩铅画展,100幅画作,5万字配文故事,充分展示南京民国建筑的当代风貌。(周二、周六休馆)“国民衣着摩登都会”民国服饰展透过舒展飘逸的长衫、婉约诗意的旗袍,仿佛能够触摸到民国时代的倩影。(周二、周六休馆) 艺风堂民国教育书籍展此次民国教育书籍展展出的近150本与民国教育相关的珍贵原版图书,均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礼训先生旧藏,涉及的教育内容丰富可观。(周二、周六休馆)梦桐墅民国饮食文化展展出了一批“金陵厨王”胡长龄老先生生前保留的珍贵书籍、照片,记录了其在民国饮食文化传承中做出的卓越功勋。(周二、周五休馆)薛岳抗战陈列馆此次在薛岳故居集中展示了一批记录薛岳抗战历程的珍贵资料以及他亲笔写下的书信。(周二、周五休馆)民国昆曲资料展老旧的照片萦绕着昆曲吟唱,泛黄的书籍交织着丝竹之音,为您带来不一样的民国感受。(周二、周五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