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外贸的库存不是以制作成本来核算价格的。这些衣服都是工厂卖剩下的,或者有质量问题的,还有是留了好几年都没有人要的,所以这些衣服可能都不是按件卖,可能是按斤卖了,这样折合下来一件衣服成本可能两三块,甚至更便宜我们批发出去的衣服,几块十几块的都太多太多,更不要说有微瑕,或者是放了几年的旧款,那样更是便宜。你再遇上一个只图跑量,不追求单品利润的卖家,十几二十块的衣服不是完全可以理解了吗?一件挣三块,一天卖上两三千件也不是没可能。
⑵ 外贸服装库存或者原单需要在哪里可以找到
先来看看国内欧美外贸原单生产的现状,小商家有必要了解一点,才能知道能批发的量会有多大.亚洲的日本韩国订单在品牌商考察过厂家,合同一经敲定,就会有银行提供信用证
,小样成品经过检验后就会有30%-50%左右的资金从银行划拨到厂家的账户。这样厂家的风险就会相比小很多。所以,中国的服装小厂大部分只敢接日本,韩国,新加坡或者国内品牌的订单。最主要的是,日本韩国的牌子说的不好听一点:其实也就如同国内市场上的威鹏和班尼路,绝大部分是连国际N线服装品牌的档次都轮不到。这样低级别的所谓原单弄些出来,有什么难的?去打闷包批发,不挑好的次的。最低的衣服低至三、五元一件。
所以现今的外贸服装市场以这样的中低档次的日韩青年款服装居多,仿冒的也最滥,都赶上地摊货的价格了。这块日韩的外贸服装市场已经陷于低层次竞争的泥沼,滥的不能再滥了。(有些供货商日韩仿单销不好了,干脆还把它们改贴欧美大牌。简直是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又想祸害另一锅粥。)
好的欧美品牌商都要求搞到出口配额的外贸公司找工艺和设备比较先进的有实力的厂来生产自己品牌的服装。并且欧美公司的订单是没有预付款(订金)的,一旦因为出口配额或者产品少许的差次,就很有可能造成无法出口,合作的加工厂老板就会血本无归。做欧美单子,可以说工艺要求高,风险大,资金还自己垫付.如果不是下单的外贸公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这些合作加工厂再做些跟单,或者任其差不多的款式立刻摇身一变为:源自于哪国的某个自有品牌来赚钱,加工厂都是不太愿意接单的了。
现实就是:欧美原单接单量就相对日韩的少,一批订单的数量和加工服装数差异绝不大,而且流出控制很严。不封厂的,也禁止访客进入厂区,最后还是监督装船的公司代表来挂吊牌。我深圳一个长期合作的工厂的外单尾货封仓一律是五年!五年后品牌商允许处理,否则,再也别接单了。一个厂一年只做一个牌子生意的多的是。何苦为了几票尾货,去害了一年的生意呢?即便原单能拿的出来,欧码和美国码,尺寸太大,我们也是不拿的,就拿专供亚洲市场的货品,接近中国人的尺码。只有零售商批发走了,也能销得出去的尺码,我们才做批发。还有些款式看着很时尚,中国女人敢穿的出去的有几个呢?欧美原单剩下就很少,尺码又多不符合中国人的,款式还要琢磨是否走得了量。你说剩余能批发的会有多少?
⑶ 哪里有比较好的外贸服装货源啊
武汉汉正街很多的,还有义乌小商品服装城也很多,具体的可以去义乌梅湖外贸库存市场看看,想更好一点的,可以去直接联系厂家
⑷ 外贸原单跟外贸库存一样吗
首先库存服装的概念应该是在种销售渠道中因各种原因没有销售出去的服装的意思,包括专卖店,代理商,加盟店,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等等的渠道,因换季,款式或颜色的不被市场接受等等的原因积压下来的服装,实际上很多库存服装的造成是因为服装公司在补货时因生产速度的原因,使生产出来的新品直接成了过季服装,也成了库存。还有一种外贸库存服装是主要因交货期的延误或产品质量不过关,或者客户直接放充一单货而造成的库存,一般来说外贸的库存量会比较大,而一些在全国有开专卖店的品牌服装若因产品不适合市场,造成的总量库存也会很大。 因此库存生意就有了两个方向,很多人都说要外贸的品牌原单货,就是想要以极低的价格能够买到那些专卖店里几千上万的衣服,可实际上真正的外贸货在版型上不适合国人穿,都是偏大的,至少南方是不适合的,而北方,特别是东北人的体型又比较适合,而国内的品牌在制版时又不会考虑南北的差异,造成了北方的一些市场就特别喜欢找些外贸货,这可能就是外贸库存的一个出路吧!现状是一些库存外贸服装还是会以其价格优势销往国外,就象因内市场一样,总有群体需要便宜货,也有些老外在国内专门收集外贸的尾货和库存,并且还都要是原单货,不能报关很难通过,据说这些老外这样的操作获利颇丰。在义乌,就有一个外贸展厅,展示着一些货品供老外挑选,里面有一部份是库存的外贸服装,只可惜义乌还是以工艺品,饰品见长,要服装的也都是黑人,报价很低。但至少说明做外贸库存服装生意的一个方法,弄一个展厅,把所掌握的货源展示出来,以充足的货源来吸引客户,利用公司在本土的优势为国外客商寻找货源,其实也是一种外贸公司的形式!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库存内销,如果是一些知名的品牌,出于保护加盟商的利益的考虑,会要求剪标,在一定的区域不能销售,或者是在两三年才把库存拿出来处理,比如三彩公司就专门设立一个子公司以桑卡的品牌对三彩的库存服装进行处理,其实就是把三彩的标换成了桑卡的牌子,以二级品牌的概念在二级城市进行销售,同样的东西,价格却相差很多,把库存做成品牌,这应该是一种比较有远见的做法,至少一方面有一个渠道销售库存,给一线品牌的前进减轻了包袱,另外就是公司自身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一线品牌,不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而有些公司专门操作库存服装,希望形成自己的品牌,仿效国外的品牌折扣,在国内大兴品牌折扣店,好象前景不明,象妙帛先是组织杂牌服装进行折扣处理,不堪理想,又打起高级女装的主意,使其目前的价位偏高,而陈列及店面达不到要求,不知其单店经营状况如何! 而总的来说,库存服装只是服装行业里的残羹冷炙,库存服装行业越发达说明我们的服装行业越不景气,外贸库存多就说明外贸难做了,内销库存多了就说明服装行业要洗牌了,而衣食住行,只要有服装行业就会有服装库存行业,因为资金总是要周转的,每个公司不可能面面具到,于是就把库存这块鸡肋分给下级公司,但是作为有远见的公司永远不可能把新款作库存处理,因些库存公司只能搞到一些不那么流行的服装,或者运气比较好搞到一些新款来组织货品,但这永远不可能成为服装业的主流,永远只能是跟着大哥屁股后面转的小混混! 没有人不喜欢便宜货的,再说流行也是本对来说的,在南方已经不流行的东西在中部可以正好流行,在中部过时的东西在北方可能又正好时新,谁让我们的国土这么辽阔啊!做库存服装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就是价格,如果以批发的价格零售,那是极其有优势的,这里面需要的对货源的把握,对市场的把握,对东南西北各方的市场定位能细分,应该说没有错误的服装,只有错误的地方,城市,乡镇对服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库存服装把握好了市场细分,再注重品牌,把库存做成品牌,也不失为一条创业之路!库存服装可以做大做强,但货源掌握在别人手里,又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本身库存服装的品牌的优势就在于价格的优势!做新品就会失去其优势! 最后的几个想法是,外贸库存以北方,东北为据点,面向全世界,内销库存除了在二级城市,农村,西部等地区拓展外还可以试着打开亚洲市场,找到欠发达地区的市场,这样甚至可以进行处理国内的当季库存服装,而在这些操作中,品牌的概念永远不能丢!如何从单店做起形成规模,库存服装业任重而道远!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网络渠道的力量,网上的销售在未来的几年会一直呈发展趋势,当80后成为市场主力时,网络或许又会成本兵家必争之地,那时服装行业才会真正面临一场洗牌,销售手段的不断变化,库存行业的生存空间有可能会越来越小!现在有些做得好的网络服装公司,每天的量达四五百件的零售量,堪比一线店铺的销售量,而运营成本却又低,利润空间大,真的是不可小视啊!
⑸ 外贸服装的库存清仓的话一般的价格是多少
如果是一手货源完全清仓的话价格在3到6元,当然质量好的也可能贵,但是我接触的大部分都是这样,如果是批发商那就要再贵些
⑹ 外贸库存那些品牌服装质量好不好
外贸服装质量还可以,最主要的就是穿着舒适,但颜色通常不会有其他服装的艳丽,利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可观的。
如果想做批发,还是要谨慎的。由于外贸服装多半物美价廉,市面上也就出现了“鱼目混珠”的假外贸服装。如何鉴别呢?真正的外贸服装一般会随衣带着印刷精细的纸牌,标明服装的品牌、面料、规格、洗涤说明等等,衣内的洗涤带、成分标识等也都是缺一不可,假的外贸服装衣内的洗涤带、成分标识或者缺少,或者与真货有差别,但真货的这些标识上的文字必然是外文,至于使用中文的就绝对是假货。
希望你喜欢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