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部电影的片名 讲二战犹太人的
应该是美国为纪念二战四十周年而拍摄的史诗级电视剧《战争与回忆》。
你所问的女的叫娜塔莉 杰斯特罗,是个犹太人;她丈夫叫拜伦 亨利,是美国海军军官;他们的孩子叫路易斯。
B. 求讲述犹太人经商的电影
罗斯柴尔德之家, 目前最强大的金融家族,不光是犹太人中最强大的,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家族. 也有人称他们家族为第六帝国.
C. 求讲述犹太人的一部电影
大爷您饶了我吧,那不是犹太人啊,,那是俺最喜欢的《美国往事》啊!
影片原名: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中文译名:美国往事
港台译名:义薄云天/四海兄弟
更多片名:C'era una volta in America
导 演:瑟吉欧·莱昂 (Sergio Leone)
主 演: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
詹姆斯·伍兹James Woods
珍妮弗·康纳利Jennifer Connelly
乔·派西Joe Pesci
丹尼·艾洛Danny Aiello
威廉·弗西斯William Forsythe
伊丽莎白·麦戈文Elizabeth McGovern
塔斯黛·韦尔德Tuesday Weld
发行公司:华纳(Warner Bros.)
影片类型:犯罪(Crime) 剧情(Drama)
级 别:R
片长:229分钟
国家/地区:美国 意大利
对白语言:英语 法语 意大利语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单声道
评级:Rated R for strong violence, sexual content, language and some drug use. (edited version)
级别:
Hong Kong:III Finland:K-18 Finland:K-16 Germany:16 Netherlands:12 Sweden:15 Brazil:14 USA:R Canada:R Canada:13+ Australia:MA France:-12 Ireland:18 Japan:R-15 Norway:18 Spain:18 UK:18 West Germany:18 Australia:R South Korea:18 Italy:VM14 France:-16 Netherlands:16 Singapore:M18 New Zealand:R16
制作成本:$ 30,000,000 (estimated)
版权所有:Regency Entertainment (USA) Inc.
拍摄日期:1982年6月14日 - 1983年4月22日
首映日期:1984年6月1日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本片获1985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
[编辑本段]影片剧情
以拍摄意大利西部片成名的意大利籍导演瑟吉欧·莱昂,带领观众横跨四十余年,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背景,叙述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童年玩伴之间纠葛的恩怨情仇。
金奖影帝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饰演面条,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与其伙伴的犯罪生涯为主轴,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时代背景跨越经济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美国史上的重要大事。
演技派演员詹姆斯·伍兹(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饰一角;本片当年曾入围金球奖最佳导演,而曾为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配乐,堪称意大利国宝级大师的埃尼奥·莫里康(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获得金球奖的最佳原著音乐提名,埃尼奥·莫里康以忧伤怀旧的配乐,将观众带回多年前纽约的犹太人区,重温昔日风情。
这是瑟吉欧·莱昂内“美国三部曲”之一,是意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国形象。导演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二十年代的美国,绰号“面条”的纽约少年和几个同龄朋友一起认识了聪明狡黠的麦克斯。他们开始从事走私活动。不久,面条在一场械斗中杀伤人命,被关进监牢。
若干年后面条被释放出狱,当年的小伙伴们已经变成了成熟健壮的青年。在麦克斯的带领下,他们重操旧业,开始了一系列的抢劫、盗窃、敲诈活动。随着犯罪活动的不断深入,麦克斯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列入了行动目标。有过铁窗经验的的面条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毁灭,偷偷打电话报警,想逼迫麦克斯收手。警察与面条的朋友展开激烈枪战,麦克斯等人全部被杀。面条在极端的悔恨与痛苦之下,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地方,离开了心爱的姑娘,远走他乡。
几十年后,几近垂暮的面条潦倒回乡,意外发现原来当年的一切都是麦克斯的精心策划。他借面条和警察之手除去伙伴,自己则金蝉脱壳,吞没了团伙的巨款,改头换面之后跻身政界,成为上层社会的名流。麦克斯恳求面条杀死自己,幻想以此赎回自己的罪孽,被面条所拒绝。麦克斯走投无路之下跳进垃圾粉碎机自杀。
D. 很多年前一部电影,讲犹太人的
《穿梭集中营》
英文片名:The Devil's Arithmetic
又名:魔鬼的算术
剧情简介:
电影《穿梭集中营》,由畅销小说《魔鬼的算术》改编而成。
汉娜·斯特恩是生活在纽约犹太裔家庭的一个女孩,每年全家人都要到埃娃阿姨家过逾越节(“逾越节”是犹太教传统节日,源自《圣经—出埃及记》),虽然汉娜不太情愿,但每次她还会穿上整洁的衣服来参加。这年,她又一次来到埃娃阿姨家,埃娃阿姨和拉比叔叔总是跟她讲一些当年他们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经历,汉娜虽然厌烦,但还是会听一些,晚餐大家食用传统的逾越节薄饼,汉娜则被要求按规矩去“打开前门”,她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从未想到过的世界。
她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在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一个自称是她表妹、名叫丽夫卡的女孩告诉她,她的父母已经因病故去,她现在住在丽夫卡妈妈的家里。无奈的汉娜只好接受了事实。但她发现自己身处1941年波兰的一个犹太人村子里,她和表妹合过影后正准备去参加一对犹太年轻人的婚礼。正在新人的结婚仪式即将完成的时候,德国人闯进了村子,他们让所有的犹太人集合,在卡车上,汉娜认识了一个一直喜欢她的小伙子阿瑞尔,车子停下后,汉娜看出来他们到了纳粹的集中营。他们被命令交出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长发被剪断,衣服也都被换成灰暗的囚服。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内拥挤着休息,吃着糟糕的饭食,每天还要承受繁重的劳动。
汉娜直接感受着那些只是从家人口中、从学校历史课上说过的事情,她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她给那些夜晚害怕黑暗的孩子讲《绿野仙踪》的故事,给他们描述美味比萨饼的味道,这给了那些孩子安慰和希望。
汉娜得知阿瑞尔等几个年轻人买通了德国的守卫准备逃跑,但她猛然记起拉比叔叔说过那是德国人的阴谋,她警告阿瑞尔不要试图逃走,但阿瑞尔不愿再忍受这种非人的生活。果然他们的计划破灭,几个年轻人被当众吊死。
丽夫卡因日夜劳累而咳嗽不止,在干活的时候她被发现,但汉娜抢过了丽夫卡的头巾,她被带到了老幼病残人集中的地方,他们被命令脱光衣服,走进了纳粹的毒气室。
致命的气体令人窒息,但汉娜醒过来时却发现她躺在埃娃阿姨家的床上。
E. 求一部电影的名字(和犹太人有关)
罗伯特贝尼尼的《美丽人生》
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0NTg4NDY4.html
F. 求一部关于纳粹犹太人的电影。其中有一幕是一个人往火车上装死人的衣服趁德国兵不注意藏在死人衣服逃走了
二战题材的电影我基本都看过了,但你描述的这个影片细节却记不起来。有很多描写二战期间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影片,其中最有名的要算《辛德勒的名单》了,你看下,是你要找的影片不?
G. 有一部电影讲犹太人的,一个小女孩把弟弟锁在衣柜裏然後拿著钥匙救弟
莎拉的钥匙 Elle s'appelait Sarah (2010)
导演: Gilles Paquet-Brenner
编剧: Tatiana De Rosnay(novel) / Serge Joncour
主演: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 Mélusine Mayance / 尼尔斯·阿莱斯楚普 / 弗雷德里克·皮耶罗 / 米歇尔·迪绍苏瓦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 英语 / 意大利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2010-10-13(法国)
片长: 111分钟
又名: 隔世心锁(港) / 萨拉的钥匙 / Her name was Sarah / Sarah's Key
H. 求一部犹太人 电影名字
钢琴家 The Pianist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童年从纳粹的追捕下逃生的经历是波兰斯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整个价值观念。但是长期以来他一直逃避着这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他曾经拒绝了《辛德勒的名单》,因为他认为影片的题材和他的经历过于接近。而十年后波兰斯基终于有了勇气直面那段痛苦的往事并将其通过自己的电影创作表达出来。“这是我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情感上,它不能与我过去的任何作品相比较,因为它把我带回了那个我仍然铭记的时代。” 钢琴家二战期间颠沛流离的生活映射出了他本人的成长体验,可以肯定的说这部电影融入了他个人的感悟。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斯皮曼生于1911年,从小就显露出钢琴天赋,几年后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在欧洲音乐界得到高度评价。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他将这段经历写成小说《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影片是投资3500万美元的大制作,在捷克、柏林取景。148分钟的长度也是参赛片中最长的一部。可以说这是波兰斯基的雄心之作,不仅寄托了他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成为他能否摆脱最近几年低迷状态的一个考验。
I. 求一部讲述犹太人家庭电影的名字
你说的应该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一次别离》。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