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概念9届《望穿江南的桑蓝竹绿》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好的朋友,以及我们以梦为马的青葱时代。 -----题记
落雁沉鱼,银灯玉箫。我们重逢在朔北以北,望眼欲穿,共同凭吊曾经遇见的江南。我不用幻想而用凭吊,只因为心底有一种感觉,我们必定曾经属于江南,江南也曾属于我们。无论,你是一个钟灵毓秀的豪门千金,还是一个玲珑清雅的小家碧玉;不管,我是一个桀骜不驯的贵族王公,还是一个落拓不羁的天涯剑客,我们都注定在江南相遇。现在,我只想在无边飘舞的扬花里牵起你的手,带你回去。现在就回去。我们一起回到飞蓝流绿的江南去。
钟竹绿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见到季桑蓝。那是向日葵低着头唱歌的季节,开学前军训的第一天,天空微蓝,浮云千片。大家都穿着宽松的迷彩服,如同一株株绿色的葱笼的植物。竹绿一向对绿色充满好感,觉得那又清新又自然。然后竹绿就看到了桑蓝,桑蓝是那么安然地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丛静静的漂泊在水面的芦苇。这一刻时间都静止。
竹绿和周围的同学迅速打成一片,他们指着那丛芦苇告诉她,你看,那个男孩,就是季桑蓝,英俊,绝顶聪明。竹绿难以置信地看着桑蓝,惊讶得下巴差点掉下来,因为竹绿原以为桑蓝是她的新姐妹之一,却没想到竟是她的新兄弟。站在她的角度,根本看不清桑蓝的眉眼,只能看到他的比女孩还要精致白皙的侧脸。竹绿念着,季桑蓝季桑蓝,好奇怪的名字啊……哎?竟然和我的名字是对应的……桑---竹……蓝---绿?
直到后来竹绿才看清了桑蓝的剑眉星目,那时竹绿就想,他必定生错了年代,他应是来自风雨飘摇的唐宋,身着湖水般的蓝衫青袖,羽扇纶巾,倒在姑苏月下,伴着抖落的桃花,狂笑酣饮的江南才子。
红脸青腰,落花柳絮。我曾无数次想起那些无边浮动的声色,石板上传来嘚嘚的马蹄声,缀着流苏的油壁车碾过三月里胭脂颜色的桃花,停在香树之下。柳边深巷,花巷重门。有人伸手撩开细碎的流苏帘,于是你出现在我面前。你乌黑的发髻上斜插着珠钗发簪,我依稀记得它们的颜色与形状,橙黄的金缕,青嫩的雪柳,水粉的凤蝶,朱红的玛瑙,凝碧的翡翠,润白的珍珠,还有叶形心形菱形的银箔步摇……可是,但是,没有哪柄珠钗比你的面庞夺目耀眼。
此后的日子就这么如流水般荡漾开来。竹绿却觉得这个省重点高中实验班的学生都是那么死气沉沉,甚至下课后都不出去走动一下,一味枯坐着做习题。竹绿暗笑,这似乎也包括我在内。仿佛唯一无所事事的就是桑蓝,看他有时抱了个球出去玩,有时帮老师搬书打扫教室,有时给同学讲题,有时干脆在座位上什么都不做,就那么安静地坐着,只是眼眸清亮如天上的星辰。竹绿好几次都要忍不住问他,你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竹绿幻想着江南的每一个细节,并且乐此不疲,那些连绵多日的烟雨将粉墙黛瓦笼上一层轻薄如翼的水色,那些干净的石板里缓慢涌出碧意荡漾的苔藓地衣,那些曲折的巷子久远的弄堂里丁香散发着淡淡幽怨,那些流光飞舞的萤火游动在夜半醒来的窗前……她如此热爱江南。竹绿忘了桑蓝是什么时候对她讲第一句话,对她温柔微笑的。这些记忆就像那些江南的意想一样相互绞缠彼此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其实桑蓝对于每一个人都温和有礼。如果不是桑蓝是足球篮球队的主力,竹绿真的要以为它只是一个文弱儒生了。
四月的熏风燃红了樱桃,五月的梅雨泼绿了芭蕉。这之后便是六月稻花、七月蒲草、八月兔葵。在你院子里的是永远都唱不完歌的水车,然后碧藤不知何时就爬进了你的窗子,流动的萤火,也游进你的屋来坐坐,花猫轻踩瓦楞的声音让你整夜不得成眠。你突然想为谁用凝霜雪的皓腕和斑驳的青花瓷亲手煮出一碗莲子羹,倒满一壶碧螺春,斟上一杯桂花酿,并拨弄琵琶浅吟轻唱南国古调,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第一学期期末桑蓝就毫不费力地考到了全年级组第三,而竹绿心力交瘁才考到全年级组第六。竹绿叹着气感慨,这上天是多么的不公。
竹绿把不会的习题拿给桑蓝让他讲给自己听,权当在请教一位资深的老师。桑蓝也确实像一位老师,不管多么难的问题,他只要读一遍就能畅如流水的将解题步骤讲出来;语数外和政史地的那些生涩内容他通常听完课就倒背如流了。这时候竹绿总会愤愤不平,他长得真是人脑,而不是计算机吗?她嘟着嘴看着他,觉得委屈,你知道吗,所有的人都叫你天才。桑蓝垂着头淡如止水地回答,其实,我不太在乎那些名誉呢。一瞬间竹绿有点难过。她了解,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固然很美,但更凄凉。如同神话里的帝王,站在高高的山上,俯视广袤无边的疆土。但是他心里的孤独又有谁了解呢?
桑蓝那么安稳沉着,那么灵气四溅,又那么温文尔雅地照顾着每一个人。竹绿追根究底的问他,你优秀到你所在的整个城镇的人都认识你,那你在学校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桑蓝冲着她笑得很开心,你想知道啊,我告诉你呦……就是开校际大会的时候,别人都坐在台下,只有我自己坐在台上,和领导们一起……即使我不是主持人,不念稿件,也不发言……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水云铺就的江南的路上,你纵一苇兰桨,桨声仍乃,白藕满载乌篷船。江水绿如蓝,映着天边的流云飞剑。你清凉的瞳孔上渐次走过的是远方的群岚。莺歌婉转,二胡唢呐滴滴答答,吴娃双舞醉芙蓉。氤氲的水汽熏染着舞榭歌台,水流星、梨花落、碧玉钗。你手执宫扇,抬头低头的浅笑犹如千年古刹里蓦然盛放的睡莲。我听到你梦呓般的吴侬软语,你对我说,你看这江南,无水不莲。
于是有一天,竹绿偶然谈起,她喜欢安稳又充满灵气的人。桑蓝传来一个纸条,那你看我行不行啊?竹绿看着那些龙飞凤舞的字迹笑起来,她想到了桑蓝坐在她对面对她说出这句话的可爱样子。
那天竹绿问桑蓝想考哪个大学,桑蓝想了想,说,浙大。竹绿一瞬间有点发怔,想着,那是……杭州吗?那是……江南吗,是我挚爱的江南吗?之后的竹绿更加孜孜不倦。因为,有了方向,再也不会像水中漂泊不定的浮萍。她想要和桑蓝考一样的学校,那样她就会在零落如雪的杏花里看桑蓝晴空般的笑脸了。桑蓝心疼地对竹绿说,你不要那么累,我看着都觉得累了。桑蓝生日那天竹绿送给他一沓厚厚的浙大资料。那是她亲手抄给他的。竹绿告诉他,我想和你一起去,我想要做一个身穿碎花旗袍的南国女子。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弯眉。那些红油纸糊的灯笼,一个一个地翻转残碎,印证着岁月的留痕。豪宅门扉的朱漆,一点一点地破裂凋零,描摹着时光的轮回。喧嚣的金戈铁马点破了你梦境的华丽,铺天盖地的烽火摇晃着你微蹙的罥烟眉,你唱断了咽喉,舞裂了霓裳,用翠巾揾泪,另添了一丝妩媚。你低眉信手轻弹琵琶,浅斟低酌地却换成了柳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可正因有梦为伴,纵使红衰翠减,血染画扇,也都与悲伤无关。你我依然只如初见。
高二分班桑蓝、竹绿都义无反顾地选了理,桑蓝倒还是那么安之若素,而竹绿却有些力不从心,碰到那些古怪的习题时竹绿总是不知从何下手。竹绿本就是个理科相对薄弱的人,全年级组第一的语外成绩也无法弥补她的缺陷。于是高二第一次月考竹绿就被甩在了六十名以外。竹绿知道如果期末考试再考这个成绩的话,是会被驱逐出实验班的。那天竹绿握着成绩单泪如雨下,悲伤像黑色潮水般迎面袭来,因为桑蓝也下降到了十几名。这样下去他们就无法实现他们的理想了。放学之前桑蓝像往常一样传来纸条问她去食堂吃饭吗?竹绿没有回复他,铃声一响她就头也不回的跑了出去。
沿途青绿色的草树引渡着绝美的归程,但它们却被竹绿莫名其妙的泪沾染了一身。竹绿骑着自行车想着,我像就是一个……失败的逃兵……是我耽误他了吧,我不想的。
回家之后竹绿哽咽着喊了一声,妈,我不吃了。就把自己锁进了房间,头裹在厚厚的被子里,仿佛要沉进深深的梦魇中去,不停的听着那首悲伤又豪迈的歌,哗啦哗啦的伴乐像是江南的水声,那个和桑蓝有着同样明亮眼睛的人唱着:壮志凌云几分愁,知己难逢几人留。竹绿想起了那个网络作家所说的话,幸福终究是彼岸遥不可及的花朵,永远让人望而却步。
后来竹绿把脸擦干净去上晚自习。远远的就看见桑蓝站在学校的大门口。他的脸清澈如前。竹绿想绕开他从别处过去,无奈有人挡住了别处的路,只得绕回来,低着头走到桑蓝面前,抬起眼潦草的一笑,问,你怎么还在这呢?桑蓝低声说,我一直站在楼上等你,看见你来了,就下来了。竹绿的心里突然泛起一阵漂洋过海的忧伤,这样好的人,我怎么可以……拖累他呢……她的声音夹杂着大滴大滴的泪水支离破碎地抖落开来,我们还是…….分开吧……
桑蓝低下头,看着竹绿的眼睛,温柔而笃定地说,不行!
还记得你我的约定吗?竹绿,我不会放弃!绝不会!!绝不会!!!绝不会!!!!你也不要。好吗?
竹绿看着桑蓝传来的字条。那些夸张的感叹逐渐在竹绿眼里,在纸上洇开一片,像是雨水沾湿相思微染。于是记忆如星子坠落水面般叮咚作响,过往的情节像电影般在脑海里回放:桑蓝在竹绿冷的时候借衣服给她;在雨天问竹绿带没带伞,竹绿说带了,桑蓝却不信,非要她拿出来看看才放心;带竹绿去食堂,帮她打好饭,做在她对面,不断的夹菜给她,并温柔的告诉她,你好瘦,你要多吃一些,这样,穿起旗袍来才会更好看。
红渠照水,白鸟翻空。淡褪朱红的木门又一次爬满青苔藤萝,一枝红梅横生出江南春色。清瘦的马匹如古兽般驮载着你的梦境往江南春色的更深处去。深巷中隐约地传来卖花声,青石板如竹简般一节一节展开,承载着我们多年的笑逐。你呼气如兰,笑着问我,我们在登山的时候,是不是要准备雨蓑、竹杖和芒鞋呢?华灯碍月,飞盖妨花。我并不希求玉楼珠殿,只要得几缕孤烟,与你共听丝竹管弦,看潺潺流水,观水村鱼市,赏无限江山。
从那以后,竹绿曾不止一次地问桑蓝,如果我被驱逐出重点班,怎么办?如果我考不上浙大,怎么办?而桑蓝总是回答说,不会的。后来实在拗不过她,就专注的看着她---桑蓝的眼睛如天上永不坠落的星辰,明亮的直指人心---对她说,你被逐出实验班的话,我就陪你一起出去。说着桑蓝笑起来,别人问起来,我就说换个环境嘛体验一下生活。假如,你真的考不上浙江大学……假如,假如哦……那么,我就陪着你留在朔北。你最初的理想,不是北京的一所大学吗?
竹绿笑着沉默不言,心里却想着,桑蓝,我无数次地对你说,你如此像一个才华横溢的江南文人,我说过我要和你回江南去,我绝不食言。
期末考试和浙江大学在全国高校总排名中上升到第二位的消息一起如期而至。竹绿自信满满地在试卷上写下最后一个句号。
之后就是短促而漫长的假期,桑蓝回了家。竹绿和桑蓝依靠一根电话线度过了整个夏天。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在长风的短笛声中,空明的月色里,远处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胭脂色的落花渐次飘落淡烟流水的画屏。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圆糯米,梅子饼,凤尾蝶。你是否愿意长眠,因为长眠就可以在梦里行尽江南。那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抹不去点染了苍苔的石板。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荡不开传说千年的浓艳。我惟愿在岁月那边,只身化作静默守护你的唐宋诗篇。
竹绿第一次在电话里向桑蓝描绘她幻想中的江南,他们的江南:向晚的钟声里流水之畔的石桥边鹧鸪振翅的样子,瓦顶泥墙后的青青田埂上粉蝶翩跹的样子,檀木方桌上摆放着青铜香炉烟火袅袅的样子,倭髻垂颈环佩叮当的少女用青葱般的手翻动古旧的线装书的样子,长长的镂空格子窗外面微风吹拂竹影摇晃的样子,还有桑蓝牵着她的手在青石铺就的小巷里慢慢行走就像一起回家的样子……竹绿梦呓般倾吐这些的时候桑蓝总是安静的聆听,并且在每次挂断电话之前总是对竹绿讲同样一句话。
假期快结束时竹绿打电话给老师询问成绩,老师告诉她考的还不错,全校第八名。竹绿惊喜地愣了一下,问道,那季桑蓝呢?他又没发挥好排了全校第四,老师边叹着气边答着,高三了,咱们班的人员就依靠这次的成绩取全校的前五十名定下来,不会再流动了,这次驱逐出很多人,但竹绿真的让人很放心呢……竹绿握着电话漫不经心地听着老师对她的乖巧与努力的称赞。她在专注地看着窗外飞过的一群白鸟,它们像鼓动的帆一样摇曳而过。
飘飘何所示,天地一沙鸥。竹绿淡淡地笑起来,不,如果我化成鸟,也不会是漂泊的沙鸥,因为我是青鸟啊,青鸟,那是古典传说里预示着希望的鸟儿呢。
恍惚中竹绿看到桑蓝的笑容,撑开来像是天上安静的浮云,桑蓝干净而平稳的声音也又一次破空而来,重复着这个夏天里重复过无数遍的话,他说:
竹绿,总有一天,我和你,我们将一起回到江南去。
PS:
我的家,在朔北以北,江南于我是太过遥远的幻觉。可我总喜欢去找那些江南的照片来看,宏村、徽州……那些黑瓦白墙安静地错落起伏构成造物主最清淡的泼墨,我看着它们,无限欢喜,并幻想着有一天能到这些地方隐居。
看前几届的参赛作品,总有许多人意犹未尽地写着江南,可见,这是一个写不尽的话题。
我知道我用我笨拙的笔根本无法准确地描述那些清澈的繁华的感情,对江南的感情。但至少这将是一份深刻的纪念。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朋友身上。她和他,他们那么理智,却又为了理想如同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也许这些美好的坚持只属于青葱年代的我们。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好的朋友----她,及她的他。祝愿他们实现一同前去江南的理想。
⑵ 不知道绣玲珑的苏绣团扇好不好看呀
挺好看的啦,我自己有买过挺多吧。你可以试试搭配旗袍,如果搭配旗袍的话,感觉拍照起来很高级。
⑶ 吴谨言携手秦岚于正,是如何上演民国时装秀的
吴谨言凭借着《延禧攻略》一跃成为顶级流量小花,之后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时装周和综艺节目中,虽然没有惊艳的五官,但吴谨言却非常的具有辨识度,不得不说,于正的眼光是真的好,新剧《传家》吴谨言再度携手于正秦岚,“令后CP”再合体,上演了一出华丽的民国时装秀,旗袍配貂摩登又复古!
⑷ 为什么陈紫函穿上旗袍,应该生活在民国
陈紫函从名字到长相,都透着知性有涵养的气质,清新温婉的一张脸颇具古典美,陈紫函一直都远离着大众的视线,保持着低调的状态,四十岁依旧保持少女模样,岁月没有在陈紫函的脸上留下一丝痕迹,但却沉淀出了更加优雅的气质,陈紫函就应该生活在民国,尤其是当她穿上旗袍后,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东方古典美!
陈紫函搭配一头婉约的披肩长发,精美的发夹装饰,妆容甜美,红唇娇俏,陈紫函还戴了一双白色的网纱手套,名媛范十足,陈紫函的皮肤也是白皙透亮,少女感满满,在举手投足间,成全了女人的婀娜与风情,惊艳时光的美!
⑸ 中国传统元素都有什么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
�石狮、飞天、太极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
�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
�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
�汉字、数字8、6、4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
�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⑹ 古代官员衣冠
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
帽子清朝改历代的朝冠为礼帽,礼帽又称为“顶子”或称为“顶戴”、“顶戴花翎”。礼帽分为两种,一种为夏天戴的凉帽,另一种为冬天所戴的暖帽,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凉帽为喇叭形,无檐,多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湖色或黄色,上缀红缨顶珠。暖帽为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绒线所制成的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一般官员只可用黄貂,高等的可以用黑貂,只有皇帝可以用紫貂。
[编辑] 顶戴顶戴指代表官阶的顶珠,不同的顶珠质料和颜色代表不同品级,清政府规定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
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一品为红色明玻璃,二品为红色涅玻璃,三品为蓝色明玻璃,四品为蓝色涅玻璃,五品为白色明玻璃,六品为白色涅玻璃,七品以下仍然用金色顶戴。
[编辑] 翎羽在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珐琅或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羽。翎羽又分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又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说明功勋越高。
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大清会典》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
后制定:贝子和固伦额驸(即固伦公主的丈夫)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即和硕公主的丈夫)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必须是满洲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等均戴单眼花翎。
蓝翎为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蓝翎一般都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
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
朝服
清代官员的着装[编辑] 皇帝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种类。皇帝的龙袍以明黄、金黄或杏黄等亮黄色为主色,上绣九条龙,但以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实际上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龙袍下摆则绣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为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编辑] 亲王清代亲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龙袍,而贝勒是蟒袍。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根据《野获编》“蟒衣为像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及《大清会典》中“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结论。亲王的朝服的颜色只能用土黄或者暗黄,不能是明黄,而龙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不能是升龙或者正龙。亲王朝服的下摆也绣有“海水江涯”。
亲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郡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贝勒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公爵、侯爵、伯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九蟒
[编辑] 官员清代官员朝服上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沿袭明朝制度。补服又分为文、武两种。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㶉𫛶,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详《清通典 礼 嘉四》。
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编辑] 朝珠朝珠是由佛教的念珠演化而来,是由于清代皇帝祖先努尔哈赤信奉佛教。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每隔27颗珠子加入一个“佛头”,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分珠”,据说是寓意四季。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连缀一塔形“佛头塔”,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两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然后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为一。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上端还垂有一块宝石,称之为“背云”。 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琅裹着宝石的小坠角,称为“纪念”。据说这三串纪念,当时美其名为“三台”。备挂时将朝珠挂于颈项之中,以佛头紧贴后颈与后脑相垂直,前胸出现的三颗佛头作中心对称,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心。朝珠也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佩带的,根据清朝政府规定,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朝珠的质料多用东珠(珍珠)、翡翠、玛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蜡、水晶、青金石、玉、绿松石、碧玺、伽楠香、芙蓉石等宝石琢制,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清代朝珠的绦用丝线编织,颜色等级分明: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全绿和金黄色绦是王爷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县、郡官为石青色。妇女悬挂的朝珠,与男子所佩者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看朝珠上的“纪念”,两串在左者为男,两串在右者为女,两者不能颠倒。
[编辑] 朝靴朝靴的样式清政府并无规定,一般多以黑缎为质料,式样初尚方头,后又流行尖头。皇帝穿朝服则用方头朝靴,朝靴与服色相同,并饰黑色边饰,上面绣有草龙花纹。
补子又称胸背,简称补,指中国明及清朝、朝鲜王朝、越南黎朝至阮朝、琉球国官员服装上,位于胸前和背后的方形装饰。不同等级的官员补子的图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将的补子又不同。清代官服里,文官补子的图案用飞禽,武将的补子用猛兽。
[编辑] 官服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为“补服”。清朝官服最常见的是一种比袍短而比褂长的“外套”,或称“外褂”、“补褂”。。明朝的补子前后图案一致,而清朝的补子分前后两半。明朝的补子一般在40厘米见方左右,清代则一般在30厘米左右。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Mandarin_square
明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服式恢复了汉服传统。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仍以襦裙为主,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一个高峰。[5]。中后期常服及军服开始大量使用钮扣,礼服、官服则仍然沿用交领及盘领款式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f/Portrait_of_Jiang_Shunfu.jpg
穿着补服的明代官员姜顺富
⑺ 一个女的穿着旗袍拿着团扇什么感觉
复古,美丽,优雅,气质。
⑻ 真丝团扇可以洗吗怎么清洗
您好!真丝织物的清洗,应选用丝绸专用洗涤剂。为避免由于洗涤不当导致损坏织物,建议到专业的干洗店咨询或清洗。
以下是清洗丝绸织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真丝织物若需清洗,可参考洗涤:
1、真丝绸品种繁多,建议清洗前查看衣物的洗涤标签。有些品种不宜洗涤,如花软缎、织锦缎、古香缎、天香绢、金香绉、金丝绒等;有些品种适合干洗,如立绒、漳绒、乔其纱等;有些可以水洗,洗前先在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深颜色一般易掉色,冷水或温水洗涤,不宜长时间浸泡;轻柔捏洗,切忌大力搓洗。机洗时选择轻档。
2、不耐碱,应选用中性不含酶或丝绸专用洗涤剂;
3、不可使用含氯助洗剂浸泡,可用含氧助洗剂去色渍;
4、采用挤压洗,忌拧绞,挤压除水,悬挂阴干或折半悬挂阴干,勿阳光下暴晒,不宜烘干;
5、要使用柔顺剂维护柔软手感和抗静电。
6、真丝衣物宜悬挂存放,存放衣物的箱、柜要保持清洁、干燥,尽量密封好,防止灰尘污染,不要洒除臭剂或香水,不要放置樟脑丸。保藏真丝服装,对薄型的内衣、衬衣、裤子、裙子、睡衣等,先要洗涤干净,熨干后再收藏。对不便拆洗的秋冬季服装、袄面、旗袍要用干洗法洗刷干净,熨平为止,以防止发生霉变、出蛀。经过熨烫,还可以起到杀菌灭虫的作用,熨烫时将衣物晾至七八成干再均匀地雾喷清水,待3-5分钟再烫,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30度至140度之间,熨斗不宜直接按触绸面,以免产生极光,必须在上面加盖一层湿布再烫,以防高温使丝绸发脆,甚至烧焦。
⑼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元素”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的简单补充润饰,不应该狭窄地定义为宣扬民族主义的旗号。以“中国元素”作为创意语言更不应该视为一种时尚的新名词。诚然,有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会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
“中国元素”应分为三部分,第一是中国固有元素:比如中国的领土(包括300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中国的人种,中国的气候等等;第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个不做累述;第三是中国的现代文化
元素:比如北京的奥运精神,中国的航天精神,中国的电影文化,中国著名企业的文化等等。
中国元素——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元素,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如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体系、民俗事象、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科技、法律、伦理等,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宋元明清,大到故宫长城,小至窗棂门钉。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中国元素,但中国元素不全等于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化。
⑽ 天龙八部3 天山拿玄铁扇好看还是拿宫扇好看呢
当然是玄铁扇了,本人深有感触,原先买了一把宫扇,虽然有点亮,但怎么看都不像武器,关键是亮度不够啊,又小又不亮,后来了只好又买了一把玄铁扇了,这回又大又亮,又霸气,又好看。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是神器呢。 宫扇刚刚开始用觉的还满秀气的,过两天越看别人的玄铁扇越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