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仿写一篇引用黄鹤楼的文章
黄鹤楼记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8月4日,我来到了这充满了传说色彩的黄鹤楼。
首先,我们步入黄鹤古肆。脚下踩的是古砖,周围是雕栏瓦屋,一间间的小店卖瓷器的,卖服装的……行人们悠闲的行走其中,甚至有人穿着旗袍,打着油纸瑟—我们仿佛回到了古代。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我们在一家小店里选购了一把孔明扇,沿着古道登上阶梯,顿时眼前一亮,只见偌大一个清水池,水儿碧幽幽,池边柳絮随风飘飞,落在池面,泛起一片微波,有鱼儿快活嬉戏。我们走到书画廊前,历代诗人书画家的笔迹皆幅幅陈列,当真是“文人骚客,诗赋于此”。我在李白那首着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拍了照。
可是,黄鹤楼呢?真正的正主儿在哪里?我们一抬头——一座形式典雅的古楼拔地而起,矗立在不远方,一群大雁绕着楼顶不住的盘旋。那,可不正是黄鹤楼么?一瞬间,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黄鹤楼啊黄鹤楼,古老的黄鹤楼,存在了一千七百多年的黄鹤楼,历尽了时光的洗礼,岁月的沧桑,看尽了朝代更替,风云变幻,人情世道,仍然那样淳朴,那样宁静的立在那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我们,一如历朝的诗人们,站在这美丽建筑前,发出了同样的感叹!
弹指一瞬,似水流年,许多曾经辉煌一时的事物,也都随着这长江滔滔,消失在历史的浩瀚烟海中,然而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他们永远的矗立,是岁月的见证者。
我们登上了塔顶。整个武汉立时俯瞰眼底。远处茫茫的,那是浩瀚的长江,横跨越过它的,那是“一五计划”中建设的武汉长江大桥,高楼大厦鳞次皆比,在这现代化的大都市里,黄鹤楼却是浮华中的一片绿洲,总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清澈。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不知古时的人们站在我所站的这个位置,眺望四野时,可否会想到如今楚汉之地的巨变?
如此思绪如潮时,我突然听到有人在说日语。只见两个日本人站在我的身边,其中一个年轻人微笑着赞赏般的手指着楼上精美的雕刻。许多外国人在楼上四处行走,观赏着楼内的壁画,工具和建筑。我的心里涌出了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是的!这就是我们的黄鹤楼!凝聚了我们祖先的智慧的黄鹤楼!每个异国人来到这里,又该怎样赞叹这古老的美丽啊!
过了许久,我才恋恋不舍的下了楼。此刻,远处传来了丝竹器乐的声音。何处默笙箫?我寻着乐声的方向,来到了黄鹤楼东角的“落梅轩”。原来是器乐团正在进行着演出。我进来时,轩内已坐了不少人,可是他们都很安静,静坐着听人的演出。我也找了个位置坐下。只见幕台上的人儿身着汉服。男子轻袍缓带,高冠束发,在编钟前敲敲打打,时不时锤一下鼓,击一记钹。女子水袖流云,伏在古琴前素手轻扬,“楚调”使我们仿佛回到春秋战国时期,在楚宫前聆听御前演奏,“渔舟唱晚”带我们进入了古典的江南水乡风情……演出结束很久很久,我的耳边还在徜徉着如泉水叮咚的轻扬乐声。
黄鹤楼之行结束了。我也该乘车回广州了。望着那古朴的古楼一点点远去,消失,我的心里有些怅然若失。
再见了,美丽的黄鹤楼,我还会回来的。
❷ 我想收集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尤其是一些不常见的)
推荐你一本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艺术常识》,由尹力强主编,市场价大约为36元RMB,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内容介绍:
文学常识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
文艺常识部分:音乐、戏剧、戏曲、摄影、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舞蹈、美术、雕塑、书法、篆刻;
中国文化常识部分: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传统美德、中国文物、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工艺美术、中国民俗、中国人的生活等。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文学常识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一)古代文体
诗歌
文笔
散文
韵文
骈体文
语录体
古体诗
近体诗
律诗
绝句
乐府
赋
词
散曲
杂剧
诸宫调
笔记
小品文
(二)先秦文学
《诗经》
楚辞
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
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尚书》
《春秋》
《左传》
《国语》
《战国策》
《论语》
《孟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先秦寓言
(三)秦汉文学
《古诗十九首》
《孔雀东南飞》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方朔
贾谊
司马迁及其《史记》
班固与《汉书》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陈寿《三国志》
陶渊明
范晔《后汉书》
郦道元《水经注》
木兰诗
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
《世说新语》
(五)隋唐五代文学
李白
杜甫
刘禹锡与《竹枝词》
白居易与《新乐府》
温庭筠词
李煜词
初唐四杰
杜牧《阿房宫赋》
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唐代传奇
敦煌歌辞
敦煌变文
(六)宋元文学
婉约派
豪放派
柳永词
李清照词
辛弃疾词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沈括《梦溪笔谈》
关汉卿
王实甫
马致远
《三国志平话》
(七)明清文学
八股文
《徐霞客游记》
章回小说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封神演义》
《金瓶梅》
冯梦龙与“三言”
凌蒙初与“二拍”
汤显祖《牡丹亭》
洪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红楼梦》
二、中国近现代文学
(一)中国近代文学
龚自珍
魏源
黄遵宪
曾国藩和湘乡派
刘鹗《老残游记》
曾朴《孽海花》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二)中国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
白话文学
乡土文学
左翼文学
延安文艺座谈会
解放区文学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
叶圣陶
茅盾
朱自清
闻一多
冰心
郭沫若
老舍
沈从文
巴金
欧阳予倩
曹禺
《嘎达梅林》
阿凡提的故事
《阿诗玛》
(三)解放区作家
丁玲
赵树理
周立波
孙犁
李季
《白毛女》
(四)五六十年代文学
五六十年代长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说
五六十年代散文
五六十年代诗歌
五六十年代戏剧
“文革”期间的文艺界
(五)新时期的文学
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的诗歌
新时期的散文
新时期的戏剧
新时期的小说
(六)港台文学
唐人
金庸
梁羽生
琼瑶
三、外国文学
(一)日本文学
物语文学
俳语
夏目漱石
井上靖
德永直
川端康成
小林多喜二
(二)俄罗斯文学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
契诃夫
高尔基
法捷耶夫
肖洛霍夫
(三)德国文学
歌德
海涅
格林兄弟
狂飙突进运动
(四)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
笛福
司各特
狄更斯
萧伯纳
伏尼契
(五)法国文学
莫里哀
卢梭
巴尔扎克
雨果
梅里美
福楼拜
左拉
罗曼·罗兰
(六)意大利文学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七)希腊文学
伊索寓言
荷马史诗
希腊神话
希腊悲剧
(八)美国文学
霍桑
马克·吐温
杰克·伦敦
海明威
(九)其他
泰戈尔
塞万提斯
安徒生童话
《一千零一夜》
第二部分 文艺常识
一、文艺综合
(一)文艺理论知识
文艺
文艺与社会生活
典型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二)党的文艺方针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两结合”创作方法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关于宣传工作的四句话
关于精品的三个标准
“五个一”工程
三贴近
二、中国文化界部分评奖
(一)新闻出版界评奖
(二)文学界评奖
(三)戏剧界的评奖
(四)电影界评奖
(五)电视界评奖
(六)其他评奖
三、音乐
(一)概述
(二)音乐体裁
(三)中外音乐名家名作
四、戏剧
(一)概述
(二)戏剧的体裁
(三)欧美戏剧
(四)中国话剧
五、戏曲
(一)概述
(二)中国戏曲史
(三)中国戏曲剧种
(四)中国戏曲文学
(五)戏曲音乐
(六)戏曲表演
(七)戏曲舞台美术
六、杂技
七、曲艺
八、摄影
(一)照相机的基本知识
(二)照相机镜头
(三)摄影的光学原理
(四)摄影构图
(五)摄影用光
(六)分析好照片的基本要求
(七)作品分析
九、电影
(一)电影基本概念
(二)电影的功能
(三)影像镜头
(四)声音
(五)蒙太奇
(六)长镜头
(七)中国电影类型
(八)西方电影的类型与体裁
(九)中国电影名家名作
(十)外国电影名家名作
十、广播电视艺术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
(三)中国的广播电视
(四)广播电视的艺术要素及艺术技巧
(五)广播文艺的节目分类
(六)电视文艺的节目分类
(七)节目、栏目及作品举要
十一、舞蹈
(一)舞蹈基础知识
(二)古典舞
(三)民间舞
(四)芭蕾舞
(五)现代舞
十二、美术
(一)美术概念
(二)美术的社会功能
(三)现代美术门类
(四)中国传统书画门类
(五)美术作品构成的要素
(六)中外美术批评与鉴赏
(七)中国美术名家名作
(八)外国美术名家名作
十三、雕塑
(一)雕塑
(二)雕塑的样式
(三)雕塑的材料和分类
(四)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五)外国雕塑艺术
十四、书法篆刻
(一)中国书法的特点
(二)中国书法的类别
(三)中国书法家
(四)篆刻
(五)文房四宝
第三部分 中国文化常识
一、中国古代文学
概述
孔子
“四书五经”与儒家思想
老庄与道家思想
佛学思想
二、中国传统美德
概述
孝敬父母
尊老爱幼
“岁寒三友”的高尚情操
诚实守信
尊师重教
三、中国传统艺术
概述
中国民乐
京剧
地方戏
围棋
中国象棋
中国画
四、中国文物
概述
甲骨文
三星堆文化
司母戊方鼎
越王勾践剑
良渚美玉
曾侯乙编钟
金缕玉衣
永乐大钟
五、中国古代建筑
概述
宫廷建筑
寺庙建筑
园林
塔
桥梁
六、工艺美术
概述
唐三彩
瓷器
风筝
灯彩
刺绣
剪纸
玉雕
石狮雕刻
七、中国民俗
概述
庙会
舞狮
春节
八、中国人的生活
旗袍与中国传统服饰
针灸术麻醉术
巩固练习
文学常识填空题一
文学常识问答题一
文学常识填空题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问答题一参考答案
文艺常识填空题一
文艺常识问答题一
文艺常识填空题一参考答案
文艺常识问答题一参考答案
文艺常识填空题二
文艺常识问答题二
文艺常识填空题二参考答案
文艺常识问答题二参考答案
附录一:教育部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
附录二:影视传媒专业都考哪些科目
附录三:影视传媒专业解读
附录四:影视传媒专业考生疑难问题解答
附录五:往年部分院校考试题目
附录六:艺术类考生需要注意的报考常识
附录七:名牌艺术类院校优秀学生艺术高考经验谈
附录八:全国部分院校招生计划
主要参考书目
http://..com/question/81373372.html?si=3
❸ 武汉有哪些地方适合情侣约会、玩乐
九省通衢的武汉,其实有很多地方适合情侣约会游玩的。站在黄鹤楼上俯瞰长江大桥,看滔滔江水,向东流去,眺望对面的龟山电视塔,风景这边独好。
武汉也称江城,俗称“武汉三镇”。这里所说的三镇并非真的是三个小小的镇。武汉的总面积有八千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一千一百多万。所以说这么广的地域和众多的常住人口,怎么可能称之为小呢?
看过的江景还可以登上江边的知音号,知音号是一艘三层的船,以表演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特色为背景,游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旗袍或者是学生装,和表演者融为一体。很多人专程来感受民国时期的时尚。
汉阳的景点有古琴台,就是俞伯牙和姜子期弹琴的地方。想要求得好姻缘的可以去归元寺看一看,数一数里面的五百罗汉,看一看自己的运势。
❹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哪些
除开我们平时最多的节日以外,还有这些:
1.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2.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百花生日)、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1] 、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梨园戏、歌仔戏、双簧等。
4.中国建筑: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民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