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旺季的交替好似季节之间轮换,万物萧条之后是大地回春,烈日酷暑后面就是硕果累累,企业如能在万物萧条之中提升业绩,使自己产品在烈日酷暑中一枝独秀,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收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还可使企业为即将到来的旺季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但要想在销售提升业绩,只有运用科学的营销策略方能转“退”为“升”,取得佳绩。
一。洞悉需求,制定科学营销策略的关键
虽说科学的营销策略运用可以使企业提升销售业绩,但这一切都建立在洞悉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我们要想制定出科学的策略,只有首先找到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然后抓住需求,进而创造需求,引导需求,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营销方案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1、价格
我国尚不发达的经济现状决定了我国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敏感性。淡季商品由于供求关系的失衡决定了其价格的低廉,相对于旺季产品居高不下的价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钟情于“换季购买”,以求实惠。如今年夏天在郑州等地出现的羽绒服热卖就是价格在起主导因素,“波斯登”“丫丫”等著名羽绒服在今年夏季的销量竟然超过了去年冬季,郑州银基商贸城一位经销“波斯登”的商户就创下了一天销售 300 多件的佳绩。分析其原因,在冬季售价 300 多元的羽绒服,在夏季仅售 100 元左右,巨大的差价直接造成了羽绒服的旺销。对消费者来说,淡季购买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
2、观念
有很多产品销售淡季的产生仅仅是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造成的。如冰激凌,糖果,啤酒等一次性消费品,人们对这些商品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好像并不强烈,造成了销售淡季的产生。但消费观念只是消费者心中的一种看法,它会随着消费者思想的转变、对产品认识的加强而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消费观念具有可变性。如啤酒在天热旺销,天一转寒马上就转入销售淡季,但有人认为冬天不宜喝啤酒就有人喜欢冬天喝啤酒,这就是啤酒冬天仍有销售的原因。销售观念引导着多数人的消费行为,但消费观念的可变性使其不可能引导所有的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就构成了淡季消费的一个来源。
3、气候
四季的轮换导致了气候的变化,这也造成了许多产品的淡旺季的产生。如服装行业对气候的反应最为强烈,气温的上升或下降都会对服装的销售产生直接的影响,人们对不合季节的产品需求量很少。但气候也不是一成不变,如这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冬季的气温越来越高,这种情况造成了服装的淡旺季逐渐发生了转移,原本三四月份仍处于销售淡季的春季服装,现在已经提前进入了“旺季”。
4、地理
在干旱无雨的西北卖不动的雨伞到了多雨的江南就会旺销,北方在 8 月之后杀虫类农药就没有了市场,但这种农药拿到昆明则四季畅销;中国正是雪花飘飘的寒冬,南半球却是烈日炎炎的酷暑。地理位置的不同造成消费者的需求不同,在此地处于销售的淡季的商品可能到彼地正逢销售旺季。
5、战略
作为企业,可能会出于战略性的考虑,从而选择在淡季时购入部分产品,进行备货,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一则淡季降价时备货可节约费用,降低成本,使企业在旺季到来之后的竞争中占有成本优势;二则可以保证库存,避免旺季时产品畅销,到厂家却进不来货的不利局面;三是可以维护与供应商关系,增进交流。
6、事件
在销售淡季中,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销售由“淡”转“旺”。如 6 月、7月原本应是电视销售的淡季,但 2002年世界杯的开战却直接带动了电视机的销售,使得电视机在 6 、7月份的销售额直线上升,这个淡季非但不“淡”,销量还直追旺季。
7、时间
对一部分中间商来说,时间上的差异造成了其在某些商品的淡季进货。如一位做外贸的商人,他在国内采购的货物运输到非洲,通过海上运输大概需要 3 — 4 月的时间,这就要求他在皮货生意的旺季来临之前 3 — 4 个月就要备货完毕,然后向非洲运输,才能在非洲的皮货旺季来临之时赶上销售。
8、其他
除去上面七种原因之外,还存在着部分淡季的需求,每年 5 —— 9 月西服处于销售淡季,但在很多正式的场合(如大型的会议,正式的宴会等)仍要求到会人员穿西装,从而显示会议的正式性、重要性等。这些消费也同样构成了销售淡季的部分需求
② 视觉营销的结论
视觉营销:
——生产和销售方斗争或合作的源头
——需要智慧的工作
——这是一项技巧性的工作,目的在于利用各种方法刺激客户的五项感觉。
各集主要内容
1、起源与概述
2、涵盖的内容
3、SD卖场布局与动线分析
4、视觉流动规律与货架展示形式
5、人体工程学与店内磁石设计
6、MP与店铺陈列形态
7、店铺陈列调整与数据分析
8 、视觉形象空间规划
视觉营销在国内又包括三大部份:
SD(Store Design)-店铺空间设计与规划布局
MP(MerchandisePresentation)-商品陈列形式
MD(Merchandising)-商品计划、商品策略
(视觉营销就是“诉诸于视觉表现的商品政策,也就是商品在终端的演出计划”,即在商品还没有上市前,提前计划如何将商品最终呈现在顾客面前的视觉化商品营销系统。
视觉化商品营销的目的之一,就是把商品的价值和效果最大化 ,并且通过凸显品牌之间的差异,从而提升销售利润。
在视觉化商品营销中,Merchandising(商品计划)的比例占80%,Visual(视觉)占20%,从比例中可以看出,视觉营销非常强调商品的重要性。
打造一个让目标顾客容易看, 容易选, 容易买的卖场让商品与销售额产生直接连动就是VMD的目的。
对于顾客的角度来说:容易看到、看懂,l 容易选择与顾客容易购买有直接的联系。
如果从品牌店铺的角度来说:就是容易在终端产生销售的意思。
如果从导购员的角度来说:即是商品容易看,容易拿取,容易尝试也是直接与容易销售相联系的。
而VMD的理念就是达到顾客与导购员双方在买与卖之间均可获得方便的效果。
③ 服装店货品分析怎么写 如何做好服装店销售数据分析
相信很多做商贸的老板会有这样困惑,我的哪些商品要做促销?我要在什么时候做促销?我要如何调整我的商品销售策略?做为活雷锋,我今天主要想以服装行业为例,围绕售罄率、库销比和坪效简单给大家做一分享,希望能有所帮助。对于商家而言,畅销的产品是不需促销的,只有滞销的产品才需要促销,而滞销产品可以通过售罄率来确定。
售罄率
售罄率是指一定时间段某种货品的销售占总进货的比例,是根据一批进货销售多少比例才能收回销售成本和费用的一个考核指标,便于确定货品销售到何种程度可以进行折扣销售清仓处理的一个合理尺度。(来自网络)
结合服装,一般服装的销售生命周期为3个月,如果在三个月内,不是因为季节、天气等原因,衣服的售罄率低于60%,则大致可判断此产品的销售是有问题的,当然也不必等到三个月后才可以确定。三个月内,第一个月尺码、配色齐全,售罄率会为40~50%,第二个月约为20~25%,第三个月因为断码等原因,售罄率只会有5~10%。当第一个月的售罄率大大低于 40%时,且无其他原因时,就有必要特别关注,加强陈列或进行推广了。
以下图为例,因为是8、9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天气因素导致衬衫、连衣裙的售罄率比较低,在决策的时候可以考虑9月之后停止或者减少进货;而本该热卖的风衣、卫衣售罄率也很低,那我们需要思考问题出在哪里,款式还是价格还是位置不起眼?从而做出下一步的销售计划。
数据图表都出自BDP个人版!
④ 怎样对视觉营销进行分类
现在的视觉营销功能与范围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主要是延伸到了电子商务领域。但两者所依附的媒介完全不同,根据视觉营销所依附的媒介可分为传统视觉营销和网络视觉营销,网络视觉营销也称网店视觉营销,传统视觉营销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在实体店中所见商品的视觉摆设;网络视觉营销则是在虚拟的互联网购物平台所见商品的视觉摆设,它是现实生活中视觉营销的拓展,因此,它与现实中的视觉营销在很多方面的类似特征都可以进行分析和研究。
根据视觉营销的冲击程度可分为无冲击型、冲击型、强烈冲击型。其冲击程度取决于购物网络平台在视觉上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冲击,包括需求的产生和波动以及它们的幅度。
有学者也把视觉营销分为狭义的视觉营销与广义的视觉营销。在服装行业视觉营销还有特定的指向,有学者认为视觉营销应用在服装企业中时,广义的服装视觉营销是为达成营销的目标而存在的,是企业将展示技术和视觉呈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设计部门、采购部门和市场推广部门共同努力将商品提供给市场、加以展示售卖的方法。从这个定义分析,广义的服装视觉营销贯穿于服装企业的全部营销活动中,包括服装风格的定位、产品的款式、颜色设计、品牌推广环节的广告宣传设计、产品包装和产品展示、零售环节的店面、橱窗设计、卖场的空间设计和商品表现形态等。狭义的服装视觉营销指的是服装终端零售环节中准确并有魅力地提供商品及其信息的一种销售和展示的手法,是针对所有卖场视觉陈列因素的展示计划,包括店面、柜台、橱窗、货架等展示空间的设计,商品、道具、装饰品的摆放和陈列方法,卖场色彩、灯光、照明以及其他所有视觉传达元素的运用等。服装零售终端视觉营销的目的在于提高卖场货品的视觉表现力,提高消费者的进店率、试穿率和成交率。
也有人认为狭义的视觉营销只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实体店范围,而广义的视觉营销不仅包括现实的视觉营销,还包括虚拟网络下基于互联网购物平台的视觉营销。在当今网购市场环境下,视觉营销对网店产品销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已经成为网民的共识。可以说,视觉营销是迅速和消费者进行交流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笔者认为,实际上视觉营销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商品的销售,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不管是实体店范围的还是网店范围的,其目的、理念、原理是一致的,但两者的技术手段、实现方法、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O2O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线上线下的进一步融合,视觉营销必定走向统一,将来必定需要大量的既懂得线上视觉营销策划与实施又懂得线下视觉营销策划与实施的复合型人才。
⑤ 女装怎样利用数据选款,让店铺销量增长100
不着急,首先你要定下心来分析下这次销量增长的原因,是自己做了淘内的活动还是做了什么新的推广,是详情页的改变带来的销量增长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分析一下新买家的;来源,其次才能对症下药。
⑥ 服装行业数据分析:老年服装市场深具潜力
服装行业数据分析:老年服装市场深具潜力_数据分析师考试
随着服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另外,消费者的观念较之以前也有很大的提升,服装类产品越分越细,深挖精细分类,商机就在那里。占尽视线和资源的女装市场,表象一直稳健的男装市场,正值大热各家哄抢的童装市场,还有急速发展的户外服装市场和正处在“寒冬期”的运动服装市场,这一类类市场似乎早已将服装市场细分得所剩无几。但是一些细心的企业老板仍发现了新的商机,发掘出了仍未被大力开发的服装细分市场,它就是老年服装。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正在不断地上升,人口老龄化正在不断扩大,老年服装市场可谓商机巨大。而现在市面上并没有专卖老年服装的品牌或者门店。老年服装的款式老旧,功能也跟不上需求,想买一件符合年龄、舒适、款式又时髦的老年服装非常困难。
有的服装企业看准这一市场需求,开发出更贴潮流的时尚老年服装,有的则在功能上下功夫,以厚实、保暖、健康取胜。这些服装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老年人并不一定都是很节俭的,其中的一部分人会渴望补偿以前没有实现的消费愿望。这为老年服装的销量提供了一定保障。
但如早已成熟的其他服装分类不同,老年服装在功能设计方面还显落后。而加大研发投入,也意味着成本的上升。然而正在探索阶段的市场,又无法提价。老年服装利润低,承担不起专卖店的成本,最多只能以搭售的形式出现在其他商店当中。这样一来,也就很难凸显并提升品牌的价值,一些企业因此而退缩。
老年服装市场的特点使得其在销售渠道、手段等方面与众不同,也更难考量。要抓住这个尚待开发的市场,有心人还需继续探索。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服装行业数据分析:老年服装市场深具潜力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⑦ 淘宝网店视觉营销案例
现在有很多的淘宝卖家,在装修设计、推广、运营等问题上很纠结,不知道先从哪里入手,在这里我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验,也是平时一些开网店的朋友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和结论。一家新开的网店,不管是集市店还是商城店,大家可能第一印象会想到,要是没有人进来看我网店里面的产品怎么办,所以开始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搞流量。反问一句,即使流量大量的进来,没有转化率怎么办?现在的流量都是钱直接或间接买来的,起不到效果,那不是浪费钱吗?那么转化率怎么来?影响转化率的因素很多,在这里我着重从网店布局排版视觉设计的角度去分享一些我在做网店装修设计方面的经验。实体店跟网店有一个区别,实体店是有导购员去主动跟客户介绍产品,推荐其他关联产品,而网店是没有哪个客服会主动跳出来,抓住客户给客户介绍推荐产品的。那么在呈现产品的优越性的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不然客户根本不知道你的产品跟同类产品区别在哪,你的竞争力在哪里。说了这么多,首先有一点,我们要搞清楚自己网店的这个客户是谁?有很多的卖家根本就没有分析清楚自己的消费人群是哪些,产品的适用人群是哪些。在这里特别提出下,有些类目消费人群跟适用人群是同一个群体,有些类目这两者不是同一个群体。比如买童装的,一定是成年人买来给孩子穿的,绝对不会是10岁的孩子,自己一个人跑到童装网店里面自己去给自己买衣服的。在分析自己网店的消费人群和产品适用人群的时候,有几个问号是必须要有清晰的答案的。1、消费人群的年龄段2、消费人群的收入水品3、消费人群的性别4、消费人群的工作环境5、消费人群的社交圈6、消费人群的文化程度7、消费人群所处人生阶段8、消费人群更注重产品细节、功能、整体外观。。。。。。哪个方面9、消费人群的性格10、消费人群的审美观11、适用人群的年龄段12、适用人群的性别13、适用人群的社交圈14、适用人群更注重产品细节、功能、整体外观。。。。。。哪个方面15、适用人群的审美观16、适用人群所处的人生阶段17、消费人群与适用人群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消费人群和适用人群基本属于同一人群,不用分这么细)接下来就家纺类目酒店布草分类做出一个案例分析:1、 性别占比2、消费人群年龄段占比 各消费人群金额占比 各年龄层客单价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5~49岁属于主力客户群,其中最核心的群体是30~39岁。接下来是对已购顾客的问卷调查,进一步勾勒出客户的具体喜好和特征。
灵 猫~d i a n 商 挺好 的 在 z huang 修设计、推广、运营等问题上 换可以
⑧ 淘宝女装类目分析统计表怎么做
可以买一些分析的软件,里面有类目和行情,以前排名靠前的商家、有效的关键词等等。
⑨ 网店视觉营销:如何寻找客户以及分析客户
现在有很多的淘宝卖家,在装修设计、推广、运营等问题上很纠结,不知道先从哪里入手,在这里我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验,也是平时一些开网店的朋友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和结论。一家新开的网店,不管是集市店还是商城店,大家可能第一印象会想到,要是没有人进来看我网店里面的产品怎么办,所以开始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搞流量。反问一句,即使流量大量的进来,没有转化率怎么办?现在的流量都是钱直接或间接买来的,起不到效果,那不是浪费钱吗?那么转化率怎么来?影响转化率的因素很多,在这里我着重从网店布局排版视觉设计的角度去分享一些我在做网店装修设计方面的经验。实体店跟网店有一个区别,实体店是有导购员去主动跟客户介绍产品,推荐其他关联产品,而网店是没有哪个客服会主动跳出来,抓住客户给客户介绍推荐产品的。那么在呈现产品的优越性的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不然客户根本不知道你的产品跟同类产品区别在哪,你的竞争力在哪里。说了这么多,首先有一点,我们要搞清楚自己网店的这个客户是谁?有很多的卖家根本就没有分析清楚自己的消费人群是哪些,产品的适用人群是哪些。在这里特别提出下,有些类目消费人群跟适用人群是同一个群体,有些类目这两者不是同一个群体。比如买童装的,一定是成年人买来给孩子穿的,绝对不会是10岁的孩子,自己一个人跑到童装网店里面自己去给自己买衣服的。在分析自己网店的消费人群和产品适用人群的时候,有几个问号是必须要有清晰的答案的。1、消费人群的年龄段2、消费人群的收入水品3、消费人群的性别4、消费人群的工作环境5、消费人群的社交圈6、消费人群的文化程度7、消费人群所处人生阶段8、消费人群更注重产品细节、功能、整体外观。。。。。。哪个方面9、消费人群的性格10、消费人群的审美观11、适用人群的年龄段12、适用人群的性别13、适用人群的社交圈14、适用人群更注重产品细节、功能、整体外观。。。。。。哪个方面15、适用人群的审美观16、适用人群所处的人生阶段17、消费人群与适用人群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消费人群和适用人群基本属于同一人群,不用分这么细)接下来就家纺类目酒店布草分类做出一个案例分析:1、 性别占比2、消费人群年龄段占比 各消费人群金额占比 各年龄层客单价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5~49岁属于主力客户群,其中最核心的群体是30~39岁。接下来是对已购顾客的问卷调查,进一步勾勒出客户的具体喜好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