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索美索衣女装

索美索衣女装

发布时间:2021-06-30 23:04:29

『壹』 谁知道有关美索布达米亚的问题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文明(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流域——苏美尔(Sumer)地区(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亚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国境内。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旧约全书》称其为"希纳国"(Land of Shinar)。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南美的那个和"金三角"齐名的地区堪称"罪恶的新月地带")。由于两河不象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住在下游的苏美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60分,以7天为一星期。还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4000BC,苏美人最早发明了表意和指意符号的象形文字,因为这种文字大多刻在砖、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笔重而印痕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这座花园传说是当时的国王为公主而建的。

之后的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两河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犹太人从那里学到了神学,并将它传播于世;阿拉伯人从那里学到了建筑学,并以此教化了整个中世纪野蛮的欧洲。

大约在2000BC,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1792BC,汉谟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乌尔纳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共有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689BC,巴比伦王国被亚述所灭。605BC新巴比伦王国灭掉了亚述。后来,神庙祭师集团当权,终于在538BC,被位于伊朗高原的波斯所灭。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便告结束。

『贰』 美索不拉米亚现在世界上那个 地方!

简介: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

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流域——苏美尔(Sumer)地区(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国境内

『叁』 辽国皇后服饰的穿法 辽国皇后服饰有没有等级之分

第二章 人类服 性特征【教学目的】 1、掌握人类的服装动机与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2、熟悉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 3、了解服装起源与人类劳动的关系与服装变化的现象。 【教学重点】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 第一章 人类服装的起源 一、服装的概念、功能及构成 二、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 1、裸态生活期 2、兽皮叶草与装饰期 3、纤维织物期 三、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 1、生理需求论 (1)气候适应说 (2)身体保护说 2、心理需求论 (1)护符说 (2)象征说 (3)装饰审美说 3、性需求论 (1)遮羞说 (2)吸引说 四、服装起源与人类劳动的关系 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人与纤维、兽皮接触、结合的机会,促进 人类产生了服装的动机,并在劳动中继续发展。 第二章 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 一、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主要因素 1、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3)功能环境 二、服装变化的现象 1、阻力与动力的矛盾 2、渐变与激变交叉 3、外因与内因的冲突 三、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1、模仿从众与标新立异的规律 2、趋简求便与装饰求美的规律 3、顺应环境与内因支配规律 4、融合吸收与自我传承的规律 5、符号标示与个性自由的规律 6、发扬优秀与淘汰陈旧的规律 【作业】 1、简述原始人类的服装动机。 2、简述人类服装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原始社 会服装 奴第四 隶社会服装— —积淀 与定型 【教学目的】了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服饰的基本形制。 【教学重点】中国服装初始时期在工具材料技术上的表现以及冕服的体 【教学难点】两种基本服装形制的形态特征以及在中国服装史的地位【教学内容】: 第三章 原始社会服装 一、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 1、最早的缝纫工具;骨针 2、身体饰物 (1)装饰品;项链 3、织机(织布机)4、纤维和织物 (1)纤维 第四章奴隶社会服装 一、原始信仰及其对服装观念的影响 1、服装体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 (1)冕服形制采用玄衣纁裳。形制和色彩代表天地,体现对天地 的崇拜。 (2)天子冕冠前后各垂12 旒,代表一年12 个月的天文观,体现 对天的崇拜。 (3)天子冕服上的 12 种纹饰(十二章),体现对自然的崇拜。十 (4)冕服配蔽膝是对祖先的崇敬和祈求2、服装体现了阴阳五行说的宇宙观 二、礼制与冠服制度 1、冕服 三、冕服冕服由冕冠、上衣下裳,韨(f)、舄(x)、带等组成。 四、两种基本服装形制 中国古代服装从款式分为两种:逗上衣下裳地形制和逗上下连属地 形制。 五、服饰礼仪与社会民俗 【作业】 1、名词解释礼制、正色、弁服、深衣、命妇服、十二章 纹、冕旒、笄、胫衣 、夹衣 衽、裳、五服。 2、为什么说追溯服装体现的原始信仰对认识我国服装文化具有重要意 义看并分析其具体内容。 3、什么是冕服?简述其形制和种类。 4、简述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两种基本形制及其对我国历代服装产生的 影响。 5、夏商西周的民俗民风是如何影响服饰礼仪的?请举例说明。 【教学目的】掌握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及服饰品特征, 了解丝绸的发展,充分认识丝绸之路的开辟及意义。 【教学重点】楚汉文化与袍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尚在男女服装上的体现 第五章封建 社会前 期服装 【教学内容】: 第五章 封建社会前期服装 一、丝绸与丝绸之路 染色多层织物——锦首先,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丝绸 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中国文化影响了东亚许多 国家和地区 ,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历史上是有非常的意义的事件 其次,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接受先进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 二、楚汉袍服 1、楚文化与楚袍、汉文化与汉袍 (1)楚文化与楚袍 楚文化在战国时期发展到鼎盛,高超的丝织和丝绣水平,是这一时 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元前3 世纪—公元前4 世纪,战国中晚期,楚文化鼎盛时期,直 裾为当时的时尚款。 楚袍纹样南方山川迤逦、风光奇瑰的风格,国人敬鬼好巫,崇日尚 赤的地方特色。 色彩特点:黑红为名贵色彩,明暗相衬,对比强烈。 楚国男子的曲裾深衣 穿曲裾深衣的楚国妇女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帛画) (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 (2)汉文化与汉袍 源于楚文化,史官文化,特点多为写实性,朴厚,宏伟而飞动,破 除陈旧、创建新风具有宏伟气魄和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的文化。 汉袍形制:承袭了秦代礼仪,以袍服为主,受楚袍影响最大。分曲裾交 服的花纹显得素淡。汉袍曲裾:衣襟右侧连缀一块三角形的帛,使衣襟延长,尖端绕至 身后再从左腋下绕至身前。稍短曲裾只绕至身后止。 汉袍直裾:楚袍的延续,自西汉至东汉逐渐普及,最终取代曲裾袍,成 为主流服装款式。 三、魏晋南北朝衣衫 2、短衣、佩剑及带钩战国时期南北地域分裂,各国衣冠异制,最为突出的是北方改穿胡 春秋时期青铜器铸造业十分发达,剑的大量产生,使佩剑成为一种时尚流行。 带钩形制:用青铜做成,固定在革带的一端,束腰时把带钩钩住革 带另一端的环或孔,与今天所使用的皮带类似。 五、女子发式及时尚 1、发式:女子无冠,以发筓固定,其发式成为发髻。 (1)、商周发髻:以梳辫为主,卷曲垂于肩或盘成顶心髻,加骨筓 横贯其间来固定。 (2)、战国发髻:1、在背后编发中结成双环 2、下垂做圆锥形 3、双辨搭在胸前在辫梢上接以假发延长至膝 (3)、汉代发髻:大致分为两种,一垂背后,一盘于头顶 2、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 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 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细相混杂,簪于发上。 【作业】 1、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和影响。 2、简述楚汉袍服所依赖的文化背景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3、什么是大袖衫,有什么特点。 4、简述封建社会前期男子的冠,女子的发式及其主要的时尚特点。 【教学目的】了解封建社会中期纺织印染的空前发展,掌握唐宋时期重 要的特色织物及其特点,了解唐代官服的品级特征,掌握唐代女服女妆 的特点;掌握宋代女服的特点,了解开放唐风给服饰带来的影响,了解 宋代服饰时代特征的根源。 【教学重点】唐宋著名的织物缭绫和宋缂的特点,唐宋官服的特点,唐 代女服、女妆的特点;宋代褙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唐代官服、唐代女妆的特点 社会中期服装 【教学内容】: 一、纺织印染与衣料 纺织印染的空前发展。隋、唐时代的染织工艺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织锦由于发明了纬 线提法,使锦纹的配色和图案更加丰富多彩。 2、唐绫宋缂新品纷呈 3、衣料上的纹饰与图案 衣料上的纹样与图案最能表现时代的风尚,反映出社会文化的主流 倾向。织锦纹样中最具代表性的联珠纹,以及对称格式的图案组织—— 二、唐宋官服官服是服饰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流服装 产生导向作用或支配作用。官服又服从于官僚体制的变化,是官服的具 体表现。 唐宋官僚体制唐宋官僚机构的改革,对服装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规范化、简约 化、明了化的官僚机制和一大套详细而完备的官服制度,使服装的符号 性更为鲜明突出,数百年官服的威风不减成为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典 唐代官服(1)、圆领长袍;领座、袖口、衣裾边缘贴边 (2)、前后直裁,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斓(斓衫袍), 宋代官服官服包括祭服、朝服、公服、时服 三、唐代女服 唐代是中国服装文化史上最为发达的阶段。政治开放,思想活跃, 服装款式也比前朝解放的多,唐朝女装可以称为时装,变化迅速展示性 强。化妆美容的流行也非一般年代可比。 初唐时,女装就不再流行深衣,而改为上衣下裙,上身着窄小的逗襦地。 唐代女装基本形制:领口很低,更有一种u 型领,把整个前胸都袒 露出来,在襦的外面,套两裆或半臂,都是短袖外衣,领口低于内襦, 所以虽有披帛(长围巾)半围,前胸仍裸露着。 四、唐代女妆 3、面妆(敷面、画眉、点唇、贴面)五、宋代女服 封建社会的衰败,政治上保守,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加之对外的 投降退让,使中国服饰文化日渐肃杀,款式和色彩再也没有唐代那样开 放和丰富多彩了。宋代女装色彩比较素雅,小襦袄与褙子造型趋于瘦长, 另一种性感服饰文化色出现:缠足。(妓女多,色情行业兴盛,青楼服 饰文化) 宋代妇女的一般服饰: (1)、襦袄:襦是一种短衣,平时一般作为亵衣(内衣)在后 期被穿在外面。 一般上衣,罗衫(3)、袍(仅宫廷乐女穿用) 背子(男做便服或穿用在礼服里面,女作常服及常礼服穿用)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做装 对襟式男女均用 半袖长衣 (7)、背心裲裆 男女均用 郁金香染的黄裙最贵,红裙歌姬乐女(10)、裤褌 有裆短裤称为褌 (11)、足履 缠足之风盛行 穿鞋多 绣风头 六、服饰时尚与百工百衣 风盛行胡服的便利和舒适合体受到中原人民的欢迎,胡人的其他生活、艺 术也逐渐随着民族的融合而进入中原,被汉人所接受。唐代妇女的胡服 通常是由锦绣帽、窄袖跑、条纹裤、软绵靴组成套服。 时世妆当时女子物衣着鲜艳,面妆也是艳如霞光的赭面妆,这是盛唐时期 流行的女子面妆。 3、百工百衣 【作业】 1、简述唐宋衣料织物的种类及特点。 2、唐宋官僚机构体制对官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看具体表现在那些方 3、唐代服饰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看造就唐代服饰丰富多彩的因素有哪些看结合女装与女妆加以具体说明。 4、为什么宋代褙子在当时的服装中最具有时代特色看宋代服饰风格与 唐代相比有哪些异同看 5、什么是胡服看为什么唐代会盛行胡服看 第七章封建社 会后期 服装 【教学目的】了解封建社会后期衣料与图案的新变化,认识辽、金、元 的服饰特征,掌握明清官服形制、明清妇女服装特征。 【教学重点】元代服饰的特点,明代的补服制度,明代女子服饰的特点, 清代满族男子和女子服饰的特点,吉祥图案及寓意。 【教学难点】辽金元时期面料纹样的变化,补子的文化意义,清代服饰 风俗。 【教学内容】: 衣料与图案的新变化1、棉花的推广普及为服装衣料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丝织物的发展 3、衣料纹样与吉祥图案 二、辽、金、元的民族服装 1、辽国契丹族服装与发式 契丹族服装一般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下穿裤,裤放靴筒之内。 2、金国女真族服装服装主要采用兽皮制作,特别是到了冬天,不分贵贱都穿兽皮服装, 就连裤子和袜子也都用毛皮制成,以挡风寒的侵袭。 元代蒙古族服装蒙古族男女均以长袍为主,样式较辽为大。 三、明代官服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国后,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 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逗衣冠悉如唐代汉制地。 明代官服胸前和背后缝缀的补子为当时服饰的一大特色。以动物为 标志区分等级,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袍色花纹、首服、佩绶、笏板等 都有具体规定。 四、明代妇女服装 1、贵族妇女服装中的凤冠与霞帔 冠服: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为真红色大袖衫,深青 色背子,加彩绣帔子,珠玉金凤冠,金绣花纹履。 一般妇女服装与褙子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 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不曾有过的。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 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马褂作为外用,有单、夹、棉几种不同形式, 一般采用较素的颜色。 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 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 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 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 2、剃发蓄辫与变通措施 3、清冠服制繁缛庞杂、冠帽、袍褂与补服 因其礼节轻重,其形制差别主要表现在顶部修饰上。顶珠、花翎与 补子一样是区分官阶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适应不同气候其材料选用不 同。因此又分为冬夏两种,冬戴暖帽,夏戴凉帽。 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 主要标志。 六、清代妇女服装 1、满族女服 满族妇女为不分衣裳的长袍,常加罩一件短的或长至腰间的坎肩。 长袍,袖端及衣襟、衣裾也镶上各色边缘,领间常围一条围巾,开始较 为宽大,逐渐变为小腰身。后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饰之一,即所谓 逗旗袍地。满族的女式旗鞋,脚穿2 寸高的逗花盆底地,用木制,中部凿成马蹄式,故又叫逗马蹄底地。 汉族女服清初汉族妇女服装承明代样式,后来受满族妇女服装影响,发生变 化,保留汉服传统,又吸收了满族服装的优质因素。汉族女子上身着袄、 衫,下身束裙为主。 袄有大袄小袄之分,小袄内穿,大袄外穿。多为右衽大襟,衣长至 膝或更下,袖口初尚小,后渐大,至清末又复短小,衣领有高低变化。 并在衣襟、袖口有宽边镶滚。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 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 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 在这上面。 3、女服衣襟与衣纽 七、明清服饰时尚 男子巾帽、男子衣履 【作业】 明代服饰在继承传统上有哪些变化看请结合官服以及贵族妇女服饰的种类、形制、配件等方面的内容给予说明。 清代是如何强制改官易服的,它反映了服饰变化中怎样的规律看简述变异后的清代宫服的具体形制。 请简述清代女子服装的种类和特点,试分析满汉两族妇女为什么能够长期保持其原有的服装形式看 【教学目的】了解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对服装的影响,掌握民国时期男子服装样式,掌握新文化运动对女装的影响,认识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及解放初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服装。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男装和女装的锐变与革新;民国时期旗袍的发展 变化 【教学难点】新思想新观念在服装上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晚清时期服装 1、鸦片战争后传统的服制发生动摇 中国进入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逐步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 地的地位。同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也日趋扩大,衣冠服饰随之 而发生变化。妇女发饰,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而不断变化。 早期,服装式样变异甚少,民间仍然是长袍马褂为男子服饰;女子 2、西风东渐对晚清服饰的影响3、军服和学生服及青年女装的嬗变 第八章 近代社 会服装 二、辛亥革命后的男装 民国时期的男子中士礼服民国男子服饰主要有马褂和长衫。用作礼服的马褂、长衫,其款式、 质料、颜色及尺寸等都有一定的各式。如马褂,一般都用黑色丝麻棉毛 制品为之,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钮扣五粒。长衫则用蓝色,其 形制为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二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下摆左右两侧开 衩。用作便服的马褂、长衫,颜色可以不拘。 1911 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与清初 强迫汉人剃发相比较,辛亥革命也把头发看成是个人的政治宣言,独立 各省很自然地把标志汉人臣服于满清朝廷的辫子作为革命目标,逗剪辫 子地立刻成为逗革新地的标志。一时间,剪辫子成了一股浪潮,这从当 时坊间流传一句笑谈可以窥得一二一一逗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 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地中国人留辫子的历 史折腾了三百多年,到此终于落下了帷幕。 2、短装盛行、发式与冠帽 三、新文化运动后的妇女服饰 1、新文化运动对妇女的影响 2、袄裙与衫裤、女学生装、时装、发式、配饰与鞋 四、近代中国民族服装的发展 1、近代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 2、中山装 当时的中国思想对外来服装的改造,这种服装好看、实用、方便、 省钱,不像西装那样,除上衣、衬衣外,还要硬领,这些东西多是进口 (当时这些东西多从外国进口),费事费钱。1922-1924 小袋,倒山形笔架式袋盖——尊重知识(分子),下两大袋,琴式,衣襟5 权分立,3袖纽——三民主义 旗袍从20 世纪20 年代至四十年代末,中国旗袍风行了二十多年,款式 几经变化,如领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长、开衩的高低,使旗袍彻底摆脱 了老式样,改变了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束胸驼背的旧貌,让女性体态与曲 线美充分显示出来,正适合当时的风尚,为女性解放立了大功。 旗袍源于旗人之袍,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 初,旗袍是属于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于 旗袍是女装,所以也可以说旗袍源于旗女之袍。清初较为瘦长紧窄小袖 素简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变得宽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后,旗人多弃 袍服而着大褂与裤,故 20 世纪 10 年着旗袍者极少,20 年代才略有回 清末满族旗女穿的旗袍,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 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但不 久,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至二十年代末,因受欧 美服装的影响,旗袍的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 收紧腰身等等。到了三十年代初,旗袍已经盛行。当时的样式变化主要 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即使在盛 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而又流行低领,领子 越低越逗摩登地,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 旗袍。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儿流行长的,长过手腕 ;时儿流行短 到了20世纪30 年代,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 方面。先是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 袖子的变化也是如此,时而流行长的,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的,短至 露肘。至于旗袍的长度,更有许多变化,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流行长的, 走起路来无不衣边扫地以后,又流行短的,但通常都在膝盖以上。 现代意义的旗袍,诞生于 20 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 国女性服装的代表。学界把上个世纪 20 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 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由于上海 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逗改良旗袍地,从遮掩 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 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逗国服地。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 年代已基本完成,40 年代是其黄 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五、20 世纪下半叶服装 1、解放初到文革前的服装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服装 3、改革开放时期的服装 【作业】 1、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后男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举例说明,并分析其 变化的原因看 2、简述中山装和旗袍的特点和影响。从它们的演变过程中你怎样理解 民族服装的发展看 3、新中国的服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看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了哪些变化看 其原因是什么看 4、从中国近现代服装的锐变与革新中,你是怎样理解服装发展与社会 变化的关系看如何正确处理服装变革中继承传统与创新、民族与时代的 关系看 第九章古代服 【教学目的】了解西方古代服装的源头与迁徙,掌握古代西亚、北非、欧洲的服装和饰品特征及代表 【教学重点】古代西亚和北非的服装特点。 【教学难点】古代西方包缠式服饰的穿法。 【教学内容】: 一、古代西亚与北非服装 1、古西亚的地理位置和的民族宗教 2、古西亚男装、女装特点(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波斯) (1)苏美尔服饰 男人——裹裙,一直到缠绕到底部边缘,露肩,而其余的织物从挂 在腰间、皮带 、赤脚、长头发,成流苏状。 女人——包裹服装,不露肩,就像一整块布,从她的肩膀上面覆盖 下来,头发缠裹她的头,赤脚。 (2)、巴比伦服饰 服装面料与图案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以棉,亚麻为衣料,取代了原 来的羊毛衣料,服装的造型也有了改变,衣服的垂褶更加丰富。 巴比 伦穿这种缠绕式的衣服,衣长至膝下,称为卷衣。 (3)亚述服饰 :种类繁多的服饰 (4)、波斯服饰 长袍袖子开始出现。衣服下摆不像以前那样缠裹蓬松的那么夸张.。 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不逗裤地形。 北非古埃及的主要服饰由于古埃及天气炎热,服饰具有三个特点:宽敞、轻盈、省布。布 料决定地位,法老的衣服用细软的亚麻布制作,还用金丝来装饰。 古埃及男子服饰:赤膊 ,下身包缠式围裙,通常采用亚麻布。法 老褶裙后会垂下狮尾,士兵则穿着带有条纹的或彩色布料的褶裙。卡拉 西里斯,征战美索不达米亚的战利品 。筒型上衣,穿在半身围裙外的 罩衣,长而宽松,没有褶皱纹样,腰上缠绕着毒蛇的图案。 古埃及女子服饰:贴身长裙,以直筒裙为主,在一侧缝合,从胸一 直垂至脚踝。紧身直筒裙上做很多固定褶皱,贵族用漂白的亚麻布做成 褶衣,上浆固定。 古埃及装饰:宗教因素,出于爱干净的需要,男子剃光,女子剪短, 假发,假胡子成装饰品。新埃及王朝时期,假发发展到极致,镶黄金饰 代,五彩玻璃,珠宝。 二、古代欧洲的服装 1、克里特岛地区的服装 2、古希腊的主要服装 多里克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 特征 。爱奥尼克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 的女性特征。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一般 为方形的毛织物,大体上长约3 至5.5 米,宽约1 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古罗马的主要服装古罗马服饰特点——豪华富丽、庄严。古罗马十分崇拜紫色,但与 希腊相同,以白色和乳白色为主体。 托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同时罗马法律规定只有罗马男公民 才能穿。 帕拉:古罗马女公

『肆』 美索不达米亚人是怎样制作印章的

现代政府通过在护照上加盖官方印章来证明其真实有效,公证员也是通过将自己的印章附在某个人的签名之后来证明其有效性,这些做法都是大约7000年前始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一种习俗的延续。今天,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已成为最有吸引力的、通常也是最美丽的手工制品。

圆筒印章虽然尺寸不一,但通常都很小,是以凹雕的形式刻成的。这种印章在湿泥版上滚过时会留下一道连续的印迹。大约到公元前3000年时,美索不达米亚人开始在圆筒印章上钻一个直上直下的孔,以便主人可以将它钉在衣服上,或者用一根绳子串起来挂在脖颈或手腕上。

多数圆筒印章是用宝石和半宝石制成的,但木头、金属、玻璃、象牙、骨、烘干的黏土和其他材料也可用来制作印章。早期印章上的图案非常繁复,之后趋于简单,再后来印章雕刻的技术得到复兴,印章上的图案变得纷繁多姿,并且栩栩如生。雕刻这些图案时先在印章上钻下小孔,然后把这些小孔连接起来,成为所需要的形象。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我们只能使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方寸之间,古美索不达米亚人却能在这弹丸之地做出大文章。

『伍』 美索不达米亚

三千七百多年前。一个神话般的时间。西元前的古老。
他们的爱情和三千七百年后的今天一样美丽。或许是一份很平常的爱情,可是它发生了,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过去。历史的天空有道爱情的流星划过,很耀眼,留下了一道很深的痕迹。如今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记得曾经发生的一切,他和她,他们的故事。
他很爱她,即使是在西元前文明刚刚起源的时候,他就开始爱她。当古巴比伦渐渐形成一座属于人类的城市,泥土建的浅黄色的城墙,隔着他与她。
当古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威严地坐在王位上看着臣服于他的子民时,风中响起士兵们深沉的号角,他透过人群去看她,看她穿着的白色袍子随着风飘舞,她的长发从袍子中跳跃了出来,亚麻色的长发泛着小麦的光泽,他陶醉了。她看到他在看自己,于是她转过身,她对他很平静地笑了,她的微笑在阳光下的平原是他最美的记忆。西元前的那时侯,他爱上了她,那个栗色眼睛亚麻色头发的她,他们的爱成了穿越城墙的一段宿命,他与她穿梭其间。
城墙边的黑色玄武岩上,巴比伦王派工匠刻下了楔形文字,记载着三千七百多年前的生存法则,它被后来出土发现时,命名为《汉谟拉比法典》。它一如他们的爱情,几十个世纪后经久不衰。楔形文字用它的美丽和古老文明记录下了他与她的故事,刻在另一块很小的石块上,是他为她刻的,上面只有三个字,许多科学家研究了很久,依旧不明白那三个字是什么意思,这成了一个谜。那三个字刻得很深很工整,只要看到了他看她的眼神,就知道,那是他在对她用心说,我爱你。
西元前的历史在继续,他要为他的国家战斗,他是个古巴比伦的士兵。他带着她的爱在血流成河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撕杀,他要踏上他的归路,因为他知道她在城墙口等他,整日整日地等,手里拿着那块用楔形文字刻着我爱你的石头。巴比伦王野心勃勃,在他的王位上准备迎接他的士兵回来,他的脸上是高傲的笑。
终于,当号角再次吹响时,他精疲力竭地倒下了。他口中喃喃地念着他的家乡古巴比伦,他念念不忘他的那个还在等他的她,他疲倦了,可他不愿倒下,他的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望着天,看到了她久违的笑。旁边的喊声震天,又一个士兵被杀了,鲜血撒到他的眼中,他却没有力气擦掉了。他死了,没有闭上眼睛。
城墙边的苏美女神像掉落在地上,摔得粉碎。她看到了,纂紧了手里的石块。她还在等他回来,回来拥抱她,回来娶她,回来好好爱她。
时间就这样流淌,他和她彼此追逐,在一个又一个世纪的轮回中寻找,风还在怒吼,水还在不停地流,他和她的宿命在前世的遗憾中等待,他依旧爱着她,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他爱她的誓言。或许他们是一个传说,记载了西元前的爱情,掉落在了现在。
风化成为泥土,是他们曾经的实体,埋葬的是他与她的过去,他与她的爱情一如往日的美丽。她透过橱窗看那块刻着奇怪字符的小石块,还是长长的亚麻色头发,栗色的眼睛,和三千七百多年前一样美丽,不过这是现在的她,现在的她是过去的她的未来,是轮回了几十次后的她。她站在那里看了很久,她感觉自己好象见过这块石头,尽管风化了,可字迹还是深深地印在了上面,清晰可见。 她一低头,看见了一双鞋。她抬起头来,看见他。他也在紧紧地盯着那块石头,然后发现她在看自己,于是对她一笑。顿时刮起了一阵大风,她的白裙子在风中飞舞。他们始终在对视,一直看着对方,然后他开口了,他问她:“你知道这字是什么意思吗?”
她笑了,说:“你也应该知道吧。是我爱你。”
他也笑了:“我也爱你。”
爱在西元前成了一个传说,他与她的誓言,公元的今天,在三千七百年后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终于实现了。他与她的爱亘古不变,西元前的爱,就算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依然会被他们解开,他爱她,她爱他,他们的爱超越了古老的文明。

『陆』 美索吉他是哪个国家的 好吗

美索吉他全称:美索不达米亚吉他,美索乐器旗下品牌,以生产中高端吉他为主 ,精工制作,国内高端吉他品牌!
美索不达米亚吉他——国内首家热处理制琴,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
工艺特点: 热处理是高端吉他制作中十分重要的工艺,对提升木料稳定性,内在质量,使用寿命,加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吉他爱好者认识到这一点却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很大的代价。由于热处理影响的是吉他的内在质量,它一般不会改变吉他的形状与外观,不会使人直观地感到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反而延长了吉他的制作时间,增加了制作成本,以致这个行业很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而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吉他木材热处理的研究和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业乐手青睐进口吉他的原因之一!
美索不达米亚吉他名字的由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 Civilization),又称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音乐的起源地!
名字寓意:音乐从这里开始

『柒』 "美索不达尼亚"是什么

这个词语被我们熟悉

更多是源于周杰伦的歌

爱在西元前。 呵呵。楼上的介绍也对拉。

『捌』 美索吉他怎么

美索吉他全称: 美索不达米亚吉他——国内首款热处理制琴,打破欧美国家技术垄断
工艺特点: 热处理是高端吉他制作中十分重要的工艺,对提升木料稳定性,内在质量,使用寿命,加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吉他爱好者认识到这一点却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很大的代价。由于热处理影响的是吉他的内在质量,它一般不会改变吉他的形状与外观,不会使人直观地感到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反而延长了吉他的制作时间,增加了制作成本,以致这个行业很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而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吉他木材热处理的研究和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业乐手青睐进口吉他的原因之一!

『玖』 美索不达米亚的日常生活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喜欢聚会和盛宴,他们有嬉戏、音乐、舞蹈和体育活动,也有妓院和赌场。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家庭成员早晨见面时,有以接吻表示问候的习俗。古巴比伦王宫和富人家里有自己的浴室,百姓则在运河或院中的水池中沐浴。从雕像中看,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发型浓密;苏美尔人刮干净胡子,而巴比伦人则留有胡子。前19世纪后期,出现祭神竞技,包括赛跑、抱腰式摔跤、战车赛、击球、拳击、击剑、战斗演习等体育活动。亚述国王将狮子等野生动物放在猎苑中屠杀,根据当时一份文献记录,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曾杀死不少于920头狮子,800头在战车上杀死,120头是站在地面上杀死的,另外还有10头大象和6头野牛。
美索不达米亚人会玩的棋类,有古西亚连棋、乌尔王族局戏。 乌尔王陵 灌木丛中的山羊
在美索不达米亚,最常见的丧葬方式是土葬,但在乌尔、巴比伦、亚述等地也发现了火化的骨骸,不过有学者认为这些是外来移民的火葬形式。在巴比伦、乌尔、尼普尔等地发现城市中较大的墓区,不过也有人们预先在城外选择墓地。苏美尔人有把死者埋在自家房下的习惯,亚述也同样的习俗。1989年,伊拉克考古学家在尼姆鲁德发现了两处亚述时期王室的墓穴,墓葬主人为王后,有大量精美工艺品陪葬,在一处发现80件黄金饰品,总重约14千克,另一处可能是阿淑尔纳西尔帕二世王后的墓穴,其中有440件黄金工艺品,总重约23公斤,精巧优美的饰品让现代学者看到亚述君主的另一面,他们不仅是残忍而成功的斗士和帝国主义者,而且具有无穷的财富和高超的艺术鉴赏力。乌尔王陵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一处重要墓葬区,其年代为前第三千纪晚期,仅英国的伍莱爵士在此就发现1850处墓穴,其中王室墓穴16座,而其他被盗和被毁的可能约两倍于此。其不同寻常之处不仅在于多达2万多件文物的出土,而且发现用人陪葬。为乌尔国王和王后陪葬的人从4人到74人不等。陪葬的人主要为女性,衣着盛装,戴黄金和宝石镶嵌的头饰、项链、指环,身份分别为乐师、侍女或女仆;陪葬的男性则为卫兵和驭手,按发现人伍莱的说法现场没有暴力的痕迹,陪葬人应该是心甘情愿赴死。

与索美索衣女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西宁哪里有定做校服的 浏览:481
红色羽绒服怎样围围巾好看吗 浏览:379
男装男士浅色牛仔 浏览:139
番茄的马甲还有其他的马甲吗 浏览:522
余欢水怎么制服歹徒的 浏览:800
香港最贵的香奈儿裤子 浏览:337
深蓝色风衣配裤子好看图片 浏览:787
淘宝网夜店女装夏装 浏览:523
穿修改旗袍的女人 浏览:897
地暖分水器外套 浏览:102
裤子上沾上502胶水了怎么办 浏览:104
小脚粗适合穿什么裤子 浏览:86
宁乡县玉潭中学校服 浏览:682
杰尼亚双面皮带腰带怎么样 浏览:449
棉风衣有哪些成份 浏览:745
卡帕白色外套 浏览:397
藏蓝色的风衣颜色是不是太深了 浏览:299
西服没有衬衫怎么穿 浏览:841
如何画又漂亮又简单的裙子 浏览:99
小麦空军高帮配裤子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