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女装百科 > 松江旗袍节

松江旗袍节

发布时间:2021-06-26 11:04:58

旗袍秀为什么叫停

王旭明的话也能信吗?就是不能信才从教育部下来的。怎么混到语文出版社的?

② 松江有地方定做旗袍吗

松江商城有买旗袍,不过买旗袍或定做还不如去苏州,买才几十块一件,定做要贵点

③ 定制旗袍一般需要多久啊

一件旗袍定制做工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具体需要看旗袍款式来定,是否需要刺绣,刺绣的面积有多大,都决定着旗袍的具体制作工期。
制作完成之后,还需要穿上看细节,是否需要细微调整。虽说过程时间比较长,但是真正经典的旗袍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成年人穿衣服都讲究一个品质,得体的剪裁和风格是品质的基础。另外,凤禧旗袍,专业制作旗袍,可为您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旗袍。

④ 天天春节旗袍出自那里

如果对天天春节旗袍喜欢的话,也可到口碑
楼主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直接截图到上海南外滩面料市场的凤和祥定制,各种款式和面料都可以选择,几百到一两千都有,性价比很高,而且是面料市场,逛逛了解下行情都不错的
好的旗袍店定制。

⑤ 在上海哪里能买到旗袍呀请给具体地址

老上海旗袍店

消费:1800元—5000元左右(旗袍);1000元—2500元左右(男士中装);1600元—3000元左右(女中式短装)

“试旗袍试上瘾?”没错,面对眼前的每一件旗袍,我们的“淘宝精灵”吴钥都想拿来比一比,试一试。这家店虽然名为“老上海”,但里面的旗袍一点儿也不“老”。在旗袍街上转个来回会发现,在八九爿店中最新潮、最时尚的非它一家。

在这家店里,很难找到那些在传统旗袍店里撑场面的大红大绿,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米色、藏青色等素雅的色彩;款式上,则摈弃了长及脚踝的旗袍,保留的是适合年轻人穿着的、膝盖以上的短式旗袍;旗袍上的图案更以宋代书画的“以意为先”为审美原则,不求富贵,但求意境、风雅。比如,有些旗袍远看呈一色,只有近看时才会发现上面原来绣着精致的图纹。

这些符合年轻人、时尚人心意的旗袍自然不是出自一位“老法师”之手。“老上海”的设计师是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高材生,除了具有深厚的国画功底,对旗袍时尚化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拿面料来说,这家店除了会使用上世纪30年代的织锦缎外,在中装或手袋上也运用了一些皮革,独到创意可见一斑。但是,别就此将它归入“西洋化”之列,这些旗袍的做工还是完全遵循传统,剪裁精准、细节考究,旗袍上的图案可都是出自苏州绣娘之手哦!

购买TIPS:“老上海”十分体恤顾客的要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自动更换店中的旗袍,让那些经常光顾的老顾客有新的选择。

推荐二:瀚艺旗袍店

消费:800元—1500元左右(传统旗袍);2800元—10000元左右(绣花旗袍)

这位满头白发的老师傅叫诸宏生,今年88岁,是上海旗袍界的“老法师”,当然也是瀚艺的“镇店之宝”,每个慕名之客几乎都是冲着诸老先生的大名而来。

瀚艺是一家传统旗袍店,主要做传统旗袍和绣花旗袍两大类。因为手艺出色,经常得到名人、明星和外国友人的青睐。说到该店的“星路”还真够震撼,除了曾经在电影《花样年华》中触电,前不久还被作为礼物馈赠给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洛蒂。

如今,诸老先生已经不再亲自做旗袍了,但他依然坚持为每位顾客量尺寸。可别小看这环节,其中的讲究繁复得很,如果一件旗袍要做得贴身且修身,关键就在于这一步骤,怠慢不得。

购买TIPS:瀚艺的旗袍都是出自一些六七十岁的老师傅之手,出品的旗袍清一色都是精绣而成,所以如果想要定做,必须提前一周以上。

推荐三:辛妮旗袍店

消费:580元—1800元左右(旗袍,手绘花旗袍1800元以上);30元(小拎包);120元(手绘花拎包)

“辛妮”是以该店老板的名字命名的,除了生意人身份之外,老板也是服装设计师,退休前在某歌剧舞剧院担任高级服装设计师。如果凑巧,说不定还能在店里遇到这位时髦的老板。

该店在长乐路上已是第9个年头了,虽然生意不如前,但这里的手绘花旗袍仍然博得许多客人的喜爱。店里的阿姨告诉我们,手绘花旗袍讲求色彩纯正、画工细腻以及构图创新三方面,有时候甚至会采用真实的梧桐树叶子等植物,作为绘画的原型仔细研究上面的每条经脉,以达到逼真、灵动的视觉效果。

购买TIPS:辛妮旗袍店除了卖现成的旗袍、定做旗袍外,还设有来料加工的服务,也就是自带面料做旗袍,价格一般在500元左右(非手绘花旗袍)。

⑥ 中国什么时候设立旗袍节

一直以来都非常向往巴西的狂欢节,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站在里约的狂欢人群中感受桑巴女郎的迷人魅力,象普通的巴西人那样尽情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我有幸也亲身感受过泰国泼水节的激情,更被那全民参与的热烈场面所感动……与巴西狂欢节及泰国泼水节的全民参与性相比较,感觉中国人的节日参与性还不够,而很多时候“过节”更多地还是围绕着“吃”而大做文章。 在过去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对节日的想往似乎也总是物化到了吃的上面-尤其是小孩子,盼望过节的第一理由还是因为有好吃的可吃吧。再后来,国人对节日的要求不再仅限于满足嘴巴的快乐而对精神层面的享受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电视得到了极大普及的近二三十年,全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似乎成为了过节时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以至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了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欣赏水平以及欣赏口味的分化,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节目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低。吃(节日饭)和看(电视节目)的形式再难以满足人们对节日的要求,再加上各地对燃放烟花爆竹的限制等原因,我们终于发现节日的气氛与人们心底对它的期待就变得愈加遥远了。实际上这种心理落差的产生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电视节目再丰富,节日的聚餐再丰盛也无法为我们营造满意的节日氛围,要想让节日更加快乐、让过节的气氛更加浓烈必须要由人们的共同参与来完成。尤其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日益缩小,两三口人实在无法在自家的房檐下营造什么热烈的节日气氛,人们到了必须走上街头的时候了。换句话说,我们是否也应该创造一个能让全民参与的大众节日呢?基于这个想法,我想到了这样一个主题:旗袍节。 以中国人含蓄的性格我们不大可能引入巴西那样的狂欢节,而旗袍节的设想正是充分考虑了中国人这种较为含蓄内敛的性格以及能让尽可能多的人前来参与的考量。旗袍是中国独具魅力的民族服装,它的风采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受到推崇的。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女性拥有旗袍的越来越少,穿旗袍上街的女性更是少之又少。为了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女性的古典气质乃至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等等,我们完全有必要设立这样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让更多的女性穿上旗袍走上街头,让满街的旗袍在七月流火中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景,让中国女性在全世界面前尽情展示东方的魅力和韵味,套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来形容,这也是增强软实力的一种绝好方式吧。 上个星期,本人在北京电视台《天下天天谈》节目中已经提出了关于在每年七月的第一个周末(周六周日两天)设立旗袍节的设想并受到了节目组以及部分观众的充分肯定。我建议全国的妇女同胞们在七月第一个周末到来的时候请穿上你们已经压在箱底很久的旗袍吧,穿着它去你们所在城市的步行街、商业区乃至代表性的古典建筑周围,用你们优雅的身段和端庄的气质妆点你们所在的城市和乡镇,有可能的话再推举出穿得最美的女性或是选出最佳旗袍设计师作为这个新兴节日的高潮。我想,到时候男同胞们一定也不会闲在家里,他们可以端着相机为你们拍摄、甚至穿起马褂与你们呼应,而这样的风景必然也会引起世界的好奇和注意,说不定几年以后到中国观看旗袍节会变成一个时髦的旅游项目,这样的话旗袍节岂不又变成带动旅游业的一步好棋了吗? 世界杯快结束了,就让我们期待着旗袍节吧……

⑦ 旗袍的幕后花絮

●因为主角问题,在拍戏时,王志文和李幼斌经常较真而产生矛盾 。
●该剧服装设计师董仲民曾认为发表言论称马苏不适合穿旗袍,马苏回应由于自身条件肯定有不如意的地方,但在拍摄时剧组人员包括服装设计师都很满意,可能只是媒体只把他不满意的登出来,因而造成了误会 。
●为了展现关萍露的多才多艺,马苏除要苦练交际舞外,更是要背上多首老歌歌词。该剧尚在拍摄时,马苏还经常迈着舞步一边背台词,一边背歌词的。同时要穿上高跟鞋跳舞对她来说是个挑战 。
●制片方长城影视传媒集团为了突出“旗袍”二字,特意聘请服装设计师,重金缝制了100余套精美旗袍,连慈禧太后穿过的龙袍也被复原了出来。女一号关萍露在每一集戏中都将换上不同的旗袍出场,场面着实华丽。同时,剧中制片方耗重金复原的“七十六号”魔窟场景 。
●剧中的“76号”魔窟,即汪伪时期的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如今的上海万航渡路435号),汪伪特工总部,全称为汪伪集团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在当时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处所,所以才被称为“76号魔窟”。编剧海飞称剧本初创时期,曾收集大量资料,详细了解“76号魔窟”的细枝末节 。

⑧ 海派旗袍的海派旗袍历史

在浓厚的清代封建礼教氛围中,想要妇女如当今时代一般外露曲线是不可能的。传统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
30、40年代是旗袍的顶盛期,这时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民国旗袍这些与西方服饰审美一致的特征,并非偶然产生。在当时,上海这个中西文化杂处的大都市是最具条件的诞生地。当今我们或许已经难以寻找民国旗袍在上海诞生的确凿证据,但我们还是可以断言,海派旗袍是民国旗袍的典型。如果我们再胆大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假设,现代旗袍,或狭义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旗袍两字所引发的联想或意象,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
20年代的旗袍仍然宽大平直;与沁时流行的倒大袖相呼应,旗袍的下摆比较大,整个袍身也是呈倒大的形状。但肩、胸乃至腰部,则已呈合身之趋势。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这位以善于观察和描述时装的女作家所说的初兴,如果是指20年代,那严冷方正一定是她童年的印象了。
30年代和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这时的旗袍造型纤长,与此时欧洲流行的女装廓形相吻合。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先是有了别裁派的说法。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这些改革的应用虽并不广泛,但表示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须遵循的。旗袍与西式外套搭配也是别裁派的一个特点,这使得旗袍进入了国际服装大家族,可以与多种现代服装组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30年代末又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角。这些裁剪和结构上的改变,都是在上海完成的。上海鸿翔公司的后人金泰钧先生对此坚信不疑。他本人虽未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全部,但他在40年代工作于鸿翔时,还可从老师傅处获得有关于此的很多消息。这时旗袍已经成熟已经定型,以后的旗袍再也跳不出30年代旗袍所确定的基本形态,只能在长短、肥瘦及装饰上作些变化。当今世界上许多女性所喜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为楷模的。当时的上海,是亚洲时尚的中心,是社会名媛的乐园。
定义更为宽泛而事实上基本形却更加确定了。在30-40年代中旗袍的变化更多地表现于面料和装饰的选择,以及长度和开衩的变化。由于裙摆的位置是女装流行的重要特征,摆线是最重要的风格线。在欧洲,30年代女装的摆线一直很低,而腰线较高。长裙是30年代的特征,是区分于20年代女装的标志。30年代的旗袍也很长。1931年和1932年,由于20年代的影响未除,下摆位置较高。从1932年起,到1938年,旗袍一直很长。尤其在1934年左右,在上海,下摆几乎及地的旗袍十分流行。这表明海派旗袍与国际女装的流行几乎是同步的。任何具有中国趣味(或面料或细节或装饰上所显示)的one-pieie dress(以合身者为多)都可以被称为旗袍。所以我们可以有无襟、无领或不开衩的旗袍。

⑨ 请问松江最大的演出服出租店在哪

去老红军剧院借,说不定能行那,我去借过,他答应借给我半天,你只需交些押金,最后交一些钱就行了。如果不行,就去其他有演出的地方借。

⑩ 上海拍摄旗袍写真

估计就在威海路延安东路,一直沿着威海路走下去总归有的

与松江旗袍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织衣什么样的线 浏览:155
女士衬衫款式文字介绍 浏览:745
牛仔裤如何改成包臀裙 浏览:365
腿粗屁股大上身细什么裙子好 浏览:23
儿童衣装饰口袋编织视频 浏览:44
女装注册品牌 浏览:12
珊瑚绒睡衣品牌 浏览:795
衣肩膀太大了怎么改 浏览:795
拍身份证可以穿红格子衬衫吗 浏览:212
男士遮阳帽子新款 浏览:505
短款文胸批发 浏览:278
亮色运动外套搭配图片 浏览:1
美图秀秀如何贴加领带 浏览:888
可调节体温的衬衫 浏览:915
芳华跳舞腿上的裤子 浏览:762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在哪个网站 浏览:761
领带印花的衬衫 浏览:286
胖子圆脸适合戴什么帽子好看 浏览:705
女装中年皮外套 浏览:31
孕妇裤子长裤冬 浏览: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