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源于旗袍
⑵ 奥黛丝绸是一个牌子么还是指越南那种叫“奥黛”的服装啊
奥黛并不是一个服装品牌,而是越南的国服。奥黛是中文对越语Ao Dai的音译,它在越南南方发音发作/ow yai/ 而在北方发作/ow zai/. “ao”源于汉语“袄”,在现代越语里“ao”则指遮盖到颈部以下的服饰,而dai的意思是“长”。
它通常使用丝绸等软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长衫,类似中国旗袍,胸袖剪裁非常合身,突显女性玲珑有致的曲线,而两侧开高叉至腰部,走路时前后两片裙摆随风飘逸,下半身配上一条喇叭筒的长裤,因此无论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都很方便。
(2)中国旗袍好看还是越南奥黛好看扩展阅读:
在越南语里,奥黛一词可以指历史上的多种服装,包括ao ngu than ---- 一种受到清国影响的时装。包括河内艺术家Nguyen Cat Tuong 在1930年受巴黎时装的灵感而重新设计的一种服饰,包括我们看到的西贡服装设计师在50年代设计的样式。
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的越南南方,奥黛曾经非常流行,但是1975年越南全国统一以后,提倡俭朴的服装而禁止时装而基本消失,直到90年代,奥黛才重新流行起来。越南男子相对应也有一种叫Ao
gam,通常也在重大节日和婚丧礼等场合穿。
越南在历史上曾受到中国的巨大影响,奥黛的发展流变也是如此,不过随着越南经济的发展,本土意识开始增强,开始在奥黛中加入了不少少数民族元素。因此可以说,越南的奥黛是融合了多种文化的产物。
网络上有人把它称作“越南旗袍”是不准确的,虽然它与旗袍很相像,但是从历史流变来看,奥黛在早期只是与旗袍有联系,后期的发展则融合了欧美文化。
⑶ 为什么男生喜欢娶“越南女性”,原来她们穿旗袍的样子
越南民族服装
在重要的节日或者参加婚礼宴会的时候越南女孩子都穿长袍
传统节日与民俗:越南民族传统节日与中国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其中春节为最盛大的节日。
服饰穿着简单,正式场合男士着西装,女士着民族式“长衫”(类似旗袍)和长裤。饮食习惯与我国广东、广西和云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饭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讳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给三个人点烟,认为不吉利。不愿让人摸头顶,席地而坐时不能把脚对着人。
和许多民族一样,越南人在婚、丧、喜庆等重要节日中,也有特别的服装,例如,在传统结婚典礼时,新郎和新娘都必须穿著正式的传统礼服。新郎身穿绢质黑色或深蓝色长袍,头戴同色布帽,新娘穿白绢质黄色国服,外披白纱长衫,头戴黄色布帽。由于部份越南人信奉天主教,所以结婚时也着西式白纱婚礼,而也有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偏好西式礼服,因此出租西式礼服的商店到处可见。丧礼时,家属需着素色的传统服装,头上绑白布条,而参与祭祀的男性需着黑色服装,女性则着素色服装。
“奥黛”(aodai)是越南最具传统的民族服饰,多为丝绸,其最初的样式借鉴了中国汉服的特点,但又加入了越南人自己的民族特色。后来,包括法国设计师在内的不少服装专家又对“奥黛”进行了修改。今天我们看到的“奥黛”,大概是在上世纪30年代时最终确定的。
很多人都觉得“奥黛”和中国的旗袍有些相像,但其实“奥黛”是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的一种服饰,它最能体现越南男子淳朴的性格,又能展示越南女孩子柔美的身材。
⑷ 中国传统服饰-旗袍vs越南传统服饰-奥黛,哪个更好看
果断旗袍吧!蛮有感觉的个人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服饰其实是汉服旗袍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才有的)
⑸ 为什么中国叫旗袍,而越南称旗袍为奥黛
旗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服装,这种服装能够展现出东方女性的美。不过有的人在看越剧的时候,发现越南的女性也穿着旗袍,不过名字却是奥黛。事实上,她们穿的并不是旗袍,虽然乍一看很像旗袍,但是跟我国的旗袍有一定的区别。因此越南叫这种服装为奥黛,那么接下来就来说说旗袍和奥黛的区别之处在哪里吧。
奥黛和旗袍都同为两国的国服,都展现出了东方女性的柔美。因为受到文化的影响,所以各自展示了国家的文化。奥黛与旗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清楚内幕的人,往往会认成旗袍,不过看了上述的介绍,应该对奥黛和旗袍有了新的认识了吧。
⑹ 究竟是越南的奥黛好看还是中国的旗袍好看
旗袍,对于国内的人来说,是一件衣服,但是也是一种女性之美的象征;对于国外的人来说,是一件衣服,但是也是中国形象之一。旗袍的影响力,已经不单单是只是影响到国内的小部分人,更多的扩展到海外,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中国的周边国家——越南,旗袍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21.那就是尽量采用短小的紧身上衣搭配合适的长裤,让你看起来显得高挑而苗条,很多主持人正是这样干的。
⑺ 旗袍,和服,韩服,奥黛,哪个更美
中国——旗袍韩国——韩服韩国——朝鲜服(韩服)越南——奥黛印度——纱丽美国——西服朝鲜——朝鲜服菲律宾男子的国服叫“巴隆他加禄” 衬衣。菲律宾女子的国服叫“特尔诺”。这是一种圆领短袖连衣裙。由于它两袖挺直,两边高出肩稍许,宛如蝴蝶展翅,所以也叫“蝴蝶服”。
⑻ 越南奥黛是受中国的旗袍的影响,韩服怎么没有受旗袍的影响
首先,旗袍是清朝满族女子的服饰,后来二十世纪初期经过现代设计成为一种时装。
至于韩服为什么没有受到旗袍影响,你可以看看历史。因为清朝统治时期的中国,不被朝鲜认为是上邦,他们崇拜的是明朝,一直保留着华夏衣冠,并且嘲笑穿着旗袍马褂的中国人是野蛮人。他们认为明亡之后再无中华,这里他们的认同是一种文化认同。在这种情况下,韩服怎么可能受旗袍影响?他们在朝鲜李朝时代,是完全照搬大明服饰,明朝灭亡了之后他们才稍作改动,但是依然有明朝的影子。
以下摘自人人网汉服公共主页:
【清代乾隆到嘉庆年间,表面上看是“盛世”,实际上就像《红楼梦》里说的那样,已经是大厦之将倾的时候了,可中国人对于外面的世界,大多还沉湎在两千年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里。但是这个时候,朝鲜人对中国的感觉却不同了,尽管明朝覆亡已经百年以上,不知怎的,朝鲜人仍然对明帝国很依恋,在清国巨大压力的无奈之下,他们对朝觐胡人皇帝充满了怨气。私下里,他们把清帝国叫做“夷虏”,把清皇帝叫做“胡皇”。就在乾隆年间,一个叫做金钟厚的人,就给曾经出使清帝国的朋友洪大容写信,说明朝以后已经没有“中华”了。在他们心目中,中华原本是文明的意思,如果中华文明并不在清国,那么,我“宁甘为东夷之*,而不愿为彼之贵也”。】
【那个时候,朝鲜人对于自己仍然坚持书写明朝的年号,穿着明朝衣冠,特别感到自豪,也对清帝国的汉族人改易服色,顺从了蛮夷衣冠相当蔑视。“大抵元氏虽入帝中国,天下犹未剃发,今则四海之内,皆是胡服,百年陆沉,中华文物荡然无余,先王法服,今尽为戏子军玩笑之具、随意改易,皇明古制日远而日亡,将不得复见”。】
【就在清帝国最兴盛的时代,朝鲜到中国来的使者们却看到了已经小再“中华”了的帝国风景,于是不冉认同这个原来仰视的宗主国;而日本人在对中国漂流商贾的观察中.也表现出来一些微妙的、发自国族自尊的轻蔑和警惕。一个曾经到过北京、承德和沈阳的朝鲜使者说,这个帝国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蛮夷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向他们致敬?他不再去想“中华上国”的昔日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