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氏家族的辈分是怎么排的
湖北省:有美循先绪,绍闻广太昌,贻谋裕久远,兰桂定腾芳。
湖北宜昌夷陵区李氏字辈:士大三单光,宗国传发祥,华堂开泰运,世代启远昌。
湖北利川团堡李氏派语:珍惜洪昌国,永远乾坤定。
(1)木子兰女装排第几扩展阅读:
李氏相关:
李姓在中国的重庆、四川、云南、青海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2010年,据国家统计数据普查显示人口为9200余万;历代名人有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李姓人口众多,在中国有李姓人口约9200多万。加上旅居海外的李姓,就有1.07亿人。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
2. 推荐几本好看的小说
一、明朝那些事儿,不解释,看过数遍了,由此喜欢上明史。
二、大秦帝国,上大学时图书馆借全本看,很入迷,春秋战国的时代!有同名电视剧,也很好看!
三、明亡清兴六十年,接触较早的明史书之一,看完之后强烈要求把我穿越回明朝当皇帝力挽狂澜!怎么就被小小的满清入主中原了呢!袁崇焕到底是民族英雄还是卖国贼?
四、二月河的康熙王朝,了解满清王朝由此开始。
五、二月河的雍正王朝,是不是把雍正描绘得太好了点?
六、歃血,讲得是北宋大将军狄青的故事,文笔很好,感情戏也写的很唯美,在新华书店或站或坐地上花3天时间看完,印象很深。
七、月关大神的回到明朝当王爷,穿越历史第一书!月关的成名作,就是后期太种马了些。
八、月关的步步生莲,个人认为其实不比回明差!
九、月关的锦衣夜行,我对锦衣卫很感兴趣!飞鱼服,绣春刀,缇骑四出!
十、阿越的新宋,这算是穿越历史小说里比较严谨的了,不种马,不意淫,就是讲主人公致力于改革积贫积弱的宋朝的故事。
3. 羽绒服哪个牌子好
好牌子的羽绒服有鸭鸭羽绒服、飞雁、雪中飞羽绒服、波司登羽绒服、魔鬼兄弟:
1、鸭鸭羽绒服:
这个品牌是中国着名的羽绒服品牌,羽绒服比较显瘦,有多种款式可供选择,价格也合理,比很多品牌的羽绒服都便宜,质量还可以,保暖性能不错,款式比较柔软,不太时尚,总体来说是个好品牌。
5、魔鬼兄弟:
魔鬼兄弟鸭鸭羽绒服主要是轻柔的保暖性和过硬的质量取代了传统的棉衣抵制冬天的装备。超级暖和,而且款式感觉和一般的羽绒服也不一样,特别时尚,很有设计感。毛领是貉子毛,特别大气,款式设计的偏中性。
羽绒服的挑选技巧:
一看:看有无产品质量标签、检测报告等,标签上羽绒种类、含绒量和充绒量是否标示清楚。
二摸:质量好的羽绒服摸起来手感柔软,有完整的毛片,有羽毛梗但不能多,同时还要保证毛梗细软。
三按:用手按压羽绒服,随即松开。如果迅速回弹恢复原状,说明羽绒的蓬松度良好。回弹性差,拎在手里有沉重感的,则说明含绒量低,或可能掺了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
四拍:用力拍一拍羽绒服,如果有羽绒跑出来,或针脚处有粉尘溢出,那么说明布料防钻绒性差,或者缝纫针眼太大,这种羽绒服会越穿越薄。
有的羽绒服面料不钻绒还防水,但透气性差,水汽不易散发,洗后不易晒干,羽绒受潮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质,或滋生微生物,散发出臭味。
4. 关于李姓的历史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
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
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600年期间,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
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
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元末明初的政权更迭,以及明际的"靖难之役",主战场布置在山东西部、河北、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迁延数十年,民不聊生,造成百姓得流就食,四散逃离,致使十室九空。
明廷在政权稳定之后,从山西平阳、太原一带(晋商首富李家大院族谱可以佐证当地富庶安定),向华北的荒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明代进士登科录》、阳泉李氏族谱等可以佐证)。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年战乱,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
要求朝廷动员全国人员往四川迁徙,川内李姓较多都是从湖广宝庆府等地迁来,便形成了“湖广填川”。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4)木子兰女装排第几扩展阅读:
李姓历史名人:
1、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李广
李广(?-前119年),华夏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
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3、李密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
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4、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
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5. 小说作家排行榜
.1:流浪的蛤蟆 (当初起点在一片免费阅读网浪中推出VIP阅读模式 没有蛤蟆的《天鹏纵横》就没有当初CMFU的成功。)
2:血红 (起点捧出的第一个年薪破百万的网络小说作者 当初的一本《升龙道》为起点拉来无数VIP读者群 想当年号称 升龙一出 谁与争锋!05网络神坛顶级人物)
3:玄雨 (03年的那本《小兵传奇》不知道让多少人连夜守候在计算机前 刷爆起点流量)
4:唐家三少 (起点老一辈中一直红到现在的 作品数目众多 各位看官挑几本看看可行 不可多看。。。)
下面这些是近几年的
5:跳舞 (他的作品很多 我爱看的很少 虽然现在人气下滑 但还是不能否认他的号召力)
6:我吃西红柿 (现在的起点第一人 本人不爱看他的小说 可是他的人气是有目共睹的 对网5网6的人来说 他的小说可看可不看吧 主要还是现在的新人支持者多 )
7:梦入神机 (当初的修真仙侠流中《飘渺之旅》是鼻祖《诛仙》是神族《佛本是道》是牛祖《道儒仙缘》是鬼祖《风起紫罗霞》乃非人祖 这五本仙侠我认为到现在还是无人能超越 血猪头的《邪风曲》我认为还不如他的升龙 《飞升之后》是后起之秀 其他的不一一说明了 这些只是我个人感觉)
8:猫腻 (一本烧鸡(朱雀记)烧出半边天 一本《庆余年》奠定半边铁桶江山[老猫的铁杆支持者众多]看看最新的这一本《间客》是否能脚踏起点这边天了)
6. 木子的主要战绩
2008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团体第三
2008年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四
2009年,20岁的木子获得第5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混双亚军(与张继科)。
2010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混双冠军(与吴灏)
2011年德国公开赛女双四强(与武杨)
2011年“直通鹿特丹”第二阶段选拔赛冠军(连胜郭跃、冯亚兰、李晓霞)
2011年第51届荷兰鹿特丹世乒赛女双八强(与冯亚兰),混双亚军(与郝帅)
2012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获得女双冠军(与曹臻)2013年第12届全运会乒乓球女双冠军(与曹臻)
2015年第53届苏州世乒赛女单季军。两个4-0横扫石川佳纯 和冯天薇 ,半决赛与丁宁大战七局惜败 。从资格赛一路八连胜,成为本届世乒赛的最大一匹黑马。
2015年5月乒乓球世界排名榜单中名列37位。
2015年瑞典乒乓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女子又打冠军(与陈梦)
7. 李氏家族有几支族谱怎么排
李氏家族有4支,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安徽五省,约占李姓人口的25%。东北三省的李姓密度也较高,大约占10%。
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大约占李姓总人口的10.3%。全国形成了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
族谱
河南李氏字辈:金保怀秀清永春富常明绍在永文继三元金江长忠孝性生灵明学成。
山东省李氏字辈: 元宪诒敦迪嗣符亶毓衍祚最隆翼永传赞厚进伦新桂宗宝克国功升连建金照月。
四川李氏字辈:登春程之国国正天兴顺文光定绍勋思维继永德万世辅长青。明永李朝天文中绍丕先兴广长成德定向嘉法全国政乾坤定英雄世代昌。
李氏家谱,是李氏的家谱,内容包括李氏源流、世系表、家训、家传、著述、家谱图像、字辈等。李氏,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他姓改姓;其始祖皋陶为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直系后裔,颛顼为黄帝次子昌意之子。
与廉、徐、江、秦、梁、李、赵、黄、马、葛、谷、缪、钟、费等姓氏的汉族人,合称为嬴姓十四氏。李姓在中国的重庆、四川、云南、青海是第一大姓,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2010年,据国家统计数据普查显示人口为9200余万;历代名人有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译音分别有Li、Lee及Lay等,而澳门则有Lee、Li及Lei等。Li为汉语拼音,Lee及Lay为粤语拼音,而Lei则为葡萄牙语译音。李姓历代名人极其多,如思想家李耳、诗仙李白等。
(7)木子兰女装排第几扩展阅读:
起源
李(Lǐ)姓出自嬴姓,颛顼的后代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暴君无故处死,其妻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一路上以木子为食才得以活命。
为了不忘这段蒙难的历史,利贞的母亲决定将“理”姓改为“木子”构成的“李”姓。李利贞从而就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李氏是中国第一大姓氏,人口近一亿人,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四。同时也是华人以及世界第一大姓,人口超过1.2亿人。
8. 天下第一大姓是什么姓氏
全球第一大姓——李姓
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
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沉湎女色,使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皋陶后裔有个叫理征的人,出于一片忠心,直爽地指出纣王的错误,劝他改正,结果因此惹恼了纣王而被杀害。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契和氏本是陈国人(今河南淮阳),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娘家人,于是便往豫西方向逃。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时,母子二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尤其是小利贞,饿得奄奄一息。可是,这一带荒无人烟,又怎能找到食物呢?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树上结有一些“木子”,于是便采下来吃。就这样,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然后,他们又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东部)安家落户。为了感激“木子”的保命之功,同时也为了躲避纣王的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的缘故,自利贞开始改理氏为李氏。
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十三世纪以后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回族散布面广,主要与汉族杂居,以西北地区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安徽、辽宁、北京等省、市分布较多,约有七百三十万人。李氏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出自他姓改李氏。据载,唐开国元勋诸将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如李元昊原是党项拓跋氏。由此,李姓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
源于虎图腾说。此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龚维英著《原始崇拜纲要》中说:李耳亦楚语,即虎。老子故国陈,灭于楚,故得为楚人。陈属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李耳应是陈楚民间对虎的俗称。今陈地民间相传,老子生于庚寅年,属虎。当时苦县一带方言称虎为“狸儿”,故亲邻戏呼老子为狸儿,后渐演变为“李耳”。
源于老姓说。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唐兰:《老聃的姓名和时代考》,《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
唐兰明确地说明:老子并不姓李,而是姓老。郭沫若、马叙伦、陈独秀等人同意唐兰之说。高亨对此说有进一步的考证,他在《老子正诂·前记》中说: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他列出四条证据:
李氏族谱一、先秦旧籍如《庄子》、《荀子》等,对孔、墨等人皆举其姓,称“孔子”、“墨子”,独于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所以“明见老子原姓老矣。”
二、“古有老姓而无李姓”。《风俗通义》:“老氏,颛顼子老童之后。”春秋时代无李姓。《史记·循吏列传》的李离,系《左传》士离之误,不作李。《战国策》中始有李悝、李牧,李姓起源甚晚。
三、古人姓氏多无本字,常假借同音字。老姓变为李姓,也是同音假借。
四、“古韵‘老’属幽部,‘李’属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高亨从《老子》一书中引大量语句,证幽部、之部音韵通谐。最后,他说:“老、李二字其声皆属来纽(即声母为L),其韵又属一部,然则其音相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变为李。”
依高亨等人的说法,李姓不是由理姓演化而来,而是源于老姓。高先生从音韵学的角度引证甚详,有说服力。
9. 兰木子吃了有什么作用
你说的应该是辣木籽吧,经常食用辣木籽可增强免疫力、排毒、塑身、抗老化、抗癌、并对多种慢性及重大疾病都有极大的改善功效。辣木籽的几大功效:
1.降血压:辣木籽中含钾量高,有助于减低高血压中风的危险,维生素B3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以及胆固醇,所含的钠还能维持血压稳定。
2.降血脂:辣木籽中的矿物质铜、铁、维生素E、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血脂。
3.降血糖:辣木籽中含有钙、镁、硒等矿物质,能有效降低血糖、抗氧化、拮抗自由基,可控制症状、缓解病情,甚至摆脱糖尿病的困扰。
4.骨质酥松:含有特别高的植物钙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产生。
5.改善痛风:辣木籽蛋白质含量高,结合丰富的各种矿物质、维生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降低体内酸碱值,有效缓解关节痛和痛风。
6.增强免疫力:根据国外研究报告,经常吃辣木籽可以增强免疫力、排毒、抗衰老、抗癌,并对多种慢性及重大疾病有改善的功效。
7.改善睡眠质量:辣木籽可协助改善睡眠、增记忆力、延缓衰老,还可以协助改善、预防肝脏、脾脏、经络等特殊部位的疾病。
8.补充矿物质营养:辣木籽是天然的纯绿色食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它可以取代很多复合维生素、钙片、鱼肝油等营养品。